EN

CAFA研討丨中古中國視覺文化與物質(zhì)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時間: 2021.11.10

中古中國視覺文化與物質(zhì)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Visual Culture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Medieval China

2021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主辦的“中古中國視覺文化與物質(zhì)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于中央美術學院北區(qū)禮堂和騰訊線上會議同步舉行。本次會議是人文學院繼成功舉辦2017年“美術史在中國”、2019年“明清中國與世界藝術”等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國際學術會議之后,再一次召開的學術盛會。來自國內(nèi)外藝術史、考古學、歷史學和科技史界的40余位學者跨越時空隔絕,與人文學院師生線上線下齊聚一堂,切磋學術,氣氛熱烈而融洽。本次會議獲得了學界的好評,甚至有學者盛贊這是歷年來參加過最有收獲的會議,反映了近年來人文學院在追求新文科創(chuàng)新發(fā)展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學界的肯定。

學術研討會現(xiàn)場2、線上線下與會學者合影.jpg線上線下與會學者合影

開幕式于10月30日上午舉行。開幕式上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教授作視頻致辭。他表示,這次研討會的召開,為中國的藝術史與考古學者以及國際同行們構筑了一個廣泛交往、深度交流的平臺。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視野、新問題、新材料與新方法,這次研討會的主題將“視覺文化”與“物質(zhì)文化”相連,從多維的研究視角打破傳統(tǒng)學科概念,有助于豐富藝術史的書寫,建構新的學術研究格局,更有助于重新認識和思考物質(zhì)文化與視覺文化合為一體的文化生命力,由此建立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美術史研究體系。

范迪安談到,中央美術學院始終重視人文學科的建設與發(fā)展,從當年的美術史系到今天的人文學院,從學科的內(nèi)部建設到擴展的學術文化功能,從幾代優(yōu)秀的教授學者篳路藍縷到一批批有志的青年學子竭力傳承,積累形成了視角豐富多元、輻射范圍寬廣的研究與教學格局。這些年來,人文學院堅持弘揚優(yōu)秀學術傳統(tǒng),積極探索學科發(fā)展新的結構與內(nèi)涵,增加了文化遺產(chǎn)、視覺文化理論等專業(yè),加強了歷史哲學的支撐,尤其在中國美術史和世界美術史的關聯(lián)性研究上有了新的拓展,這些都體現(xiàn)了大學文化傳承的功能,為新時代藝術人文學科建設打開了新的路徑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教授視頻致辭

3、人文學院院長李軍教授致辭.JPG人文學院院長李軍教授致辭4、人文學院賀西林教授主持研討會開幕式.jpg人文學院賀西林教授主持研討會開幕式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李軍教授在開幕致辭中表達了對會議順利召開的祝愿,他相信本次研討會將為推動學術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和積極影響。開幕式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賀西林教授主持。

研討會圍繞中古中國“考古新發(fā)現(xiàn)”“視覺文化”“物質(zhì)文化”“理論與方法”“思想與觀念”“禮儀、制度與文化交流”六大議題展開,藝術史、歷史學、考古學、科技史等研究領域的與會代表就學術前沿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第一場截屏.jpg

第一場報告

第一場報告由北京大學齊東方教授主持,西北大學張建林教授與北京大學杭侃教授評議。5位發(fā)言學者分別介紹了不同地區(qū)墓葬或遺址近年來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并闡述了其學術價值和意義。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明介紹了咸陽洪瀆原唐代壁畫墓的發(fā)掘情況,重點就康善達和楊知什夫婦墓壁畫特點及相關問題進行了闡述。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文博館員龍真結合考古新材料討論了歷年來太原地區(qū)唐墓“樹下人物圖”的思想意涵。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韓建華使用聚落考古學的方法分析了2018血渭一號墓的情況,肯定了阿柴王陵的吐蕃化特征。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何利群介紹了近年來鄴城相關遺址、窯址、宮城區(qū)的發(fā)掘情況以及出土的部分宗教造像遺存,強調(diào)了遺跡發(fā)掘和保護修復工作的重要意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謝西營介紹了慈溪上林湖越窯中后司岙窯址的發(fā)掘概況,揭示了唐五代越窯青瓷,特別是秘色瓷的發(fā)展狀況和具體面貌。

第二場截屏.jpg

第二場報告

第二場報告由復旦大學李星明教授主持,圍繞中古中國的視覺文化研究展開。山東大學李清泉教授與北京大學韋正教授評議。5位學者就早期繪畫的題材、技法、意涵等問題展開研討。

北京大學鄭巖教授以北朝石葬具畫像為中心,對相關視覺材料進行了梳理,認為獨立的人物、山水、臺榭、花卉繪畫形式于6世紀已初露端倪,為探究早期繪畫分科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央美術學院吳雪杉教授以東晉顧愷之的畫論為切入點,對相關視覺材料中人物眼睛的表現(xiàn)方法進行了細讀,并將其與印度佛像傳統(tǒng)中的“蓮花眼”建立關聯(lián)。中央美術學院耿朔副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李梅田教授都談到了中古墓室壁畫中的改繪現(xiàn)象。耿朔以北齊徐顯秀墓壁畫改繪痕跡為例,總結出技術型調(diào)整、題材與構圖改動兩種情況,并嘗試從背景和動因兩方面就此做出解釋。李梅田則認為墓室壁畫改繪的原因包含對前代建材改造、畫工失誤等因素,并強調(diào)了合葬時間和身份等級之差造成的影響。中央美術學院趙偉教授結合文獻就唐代赫連簡墓“樹下老人”圖進行深入剖析,認為該圖式是道教法師參與世俗喪葬活動的表現(xiàn),反映了“內(nèi)儒外道”的生死觀。

第三場截屏.jpg

第三場報告

第三場報告由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葛承雍教授主持,故宮博物院王光堯研究館員和南京大學張學峰教授評議。5位學者圍繞不同物質(zhì)材料遺存發(fā)表了有關中古中國物質(zhì)文化的最新研究。

中國科學院蘇榮譽教授以兩駕青銅牛車為例,討論了中古青銅車模的形制結構、鑄造技術以及功能內(nèi)涵等問題,并將研究視野擴展至整個歐亞大陸。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紀東歌以故宮藏吳晉堆塑罐為引,探究裝飾工藝在紋飾圖像的產(chǎn)生和傳播過程中起到的作用與影響,從而對中古時期多元文化交融在陶瓷器裝飾上的體現(xiàn)進行解析。武漢大學魏斌教授圍繞云峰三山北魏鄭道昭題刻展開討論,分別將其賦予神仙思想、逝者紀念及個人修道空間的思想意涵,認為其延續(xù)了漢晉以來對神仙世界的想象,與當時江南流行的神仙洞天觀念及山中道館修道方式存在較大差異。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楊軍凱以唐康文通墓中出土的彩繪釉陶俑為例,討論了初唐至盛唐釉陶俑和彩繪陶俑的發(fā)展變遷,闡明盛唐之后釉陶俑消亡的主要原因。中央美術學院張鵬教授對金仙公主塔進行了一系列復原性探究,厘清了一座唐代石塔被挪用為金仙公主塔的緣由,由此反思美術史研究中的挪用與誤讀現(xiàn)象。

第四場報告.jpg第四場報告

10月31日上午進行的研討會第四場是以“理論與方法”為題而展開的學術對談,由中央美術學院李軍教授主持,來自藝術史、歷史學、考古學界的10位學者進行了互動。

對談會上半場,李軍教授圍繞美術史學方法論和視覺文化研究等核心問題,結合與談學者的研究方向進行發(fā)問并展開交流。美國芝加哥大學巫鴻教授通過分享自己的研究經(jīng)歷,折射出近幾十年來西方學界研究中國美術史的學術動向。他談到本世紀初視覺文化研究的流行重寫了“美術”的概念,拓寬了美術史研究的范圍。廣州美術學院尹吉男教授認為早期美術史研究由于缺乏同期材料支撐,“二重證據(jù)法”的有效性受到了限制,而美術史家也在不斷探求新的方法路徑,并點明了目前中國美術史研究面臨的特殊語境。北京大學陸揚教授在對談中強調(diào)了視覺材料對中古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尤應注意視覺文化的傳播與文本材料之間的關系。另外他還談到了內(nèi)藤湖南提出“唐宋變革”學說的內(nèi)在邏輯,特別聯(lián)系到晚唐五代至北宋的視覺轉型問題。中央美術學院賀西林教授談到自己的學術研究經(jīng)驗,認為方法是潛移默化地融入具體寫作中的,同時指出當今美術史討論和解決的問題并不局限于本體,已然切入了思想史、社會史,甚至政治史。

第四場截屏2.jpg

第四場報告

下半場對談會中,李軍教授和與談學者就各自專業(yè)領域的研究方法和發(fā)展趨勢開啟話題,涉及對物質(zhì)文化研究維度的理解,跨學科之間理論方法的借鑒與反思,對未來學術動向的展望等議題。美國哈佛大學汪悅進教授回顧了半個世紀以來藝術史領域物質(zhì)文化研究的發(fā)展歷程,反思了以往對傳統(tǒng)歷史文獻和理論框架的過度側重,以及近十年來對物質(zhì)性的過度關注。他指出當今藝術史就物質(zhì)文化研究,需要探尋表層物質(zhì)性及其背后深層理路之間的關系,強調(diào)了藝術體驗的重要性。美國芝加哥大學林偉正副教授強調(diào)了器物材質(zhì)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因此或可在“材質(zhì)藝術”的概念下進行物質(zhì)文化研究。四川大學霍巍教授從考古學角度思考了美術史研究的貢獻,肯定了美術史研究在傳世作品的年代鑒定上獲得的豐碩成果,從美術史研究的角度補足了透物見“人”的維度,為考古學研究帶來了新的啟示。他同時舉例說明美術史學與考古學結合的方法利于在研究中回歸原境,挖掘物質(zhì)背后的文化思想。清華大學侯旭東教授指出,使用美術史方法有助于在歷史研究中使圖像和物質(zhì)重回歷史現(xiàn)場,從而充分了解歷史原貌。浙江大學余欣教授反思了“以圖證史”的研究方法,指出圖像具有自身的脈絡,不能將其簡單地視為另一種文本。他認為“物”的歷史學研究當超越物質(zhì)性和文本性,應將“物”置于信仰、風俗等歷史原境中去考察,以此建立新的研究范式。

第五場截屏.jpg

第五場報告

第五場報告以中古中國思想與觀念為題,由中央美術學院羅世平教授主持,北京大學鄭巖教授與中央美術學院張鵬教授評議。5位學者的報告皆圍繞中古中國宗教美術展開。

北京大學杭侃教授通過梳理云岡石窟的營建時間與過程,對第5窟和第13窟的分期問題進行再思,并結合歷史背景對其加以考察,為探討石窟中呈現(xiàn)復雜面貌的緣由提供了線索。北京大學李松教授討論了云岡石窟大佛眼珠的形式、材料和制作方式,并在文化傳播的視域下對佛眼的制作動機和工藝變化進行闡釋。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張南南從瑜伽系大乘菩薩戒的角度重新探討了莫高窟275窟的功用,并提及北涼三窟之間的聯(lián)系。中央美術學院王云教授關注到了一種被釋讀為博山爐的宗教圖案,她結合佛教教義、道教儀式并運用圖像對比的方法,指出這類圖像與“光明”的意涵有關。中央美術學院鄭弌副教授以隋至初盛唐之際法華圖像的演變?yōu)橹行?,圍繞幾組個案探討了此期佛教信仰與藝術表現(xiàn)的轉向問題,旨在建立一種將中古圖像復歸于整體社會文化景觀下進行研究的方法。

第六場截屏.jpg

第六場報告

第六場報告由中國科學院蘇榮譽教授主持,北京大學李松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李梅田教授評議。5位學者以中古中國的禮儀、制度與文化交流為題發(fā)表了各自的研究。

北京大學韋正教授關注到大同寺兒村古墓出土的一件北魏石雕,通過對其細節(jié)特征的考證,修正學界對該石雕的原有認知,指出石雕展現(xiàn)了北魏平城時代鮮卑的“軍儺”場景。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劉呆運對洪瀆原唐墓進行了全方位解讀,包括墓地布局、墓主身份、墓葬等級及文化特性幾個方面。北京大學沈睿文教授從帝陵擇址、陵地布列原則、隨葬品禁斷及墓葬壁畫布局等方面的變化入手,就開元年間唐玄宗對喪葬制度的整頓與重塑展開討論。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葛承雍教授以“匠心”“匠氣”“匠情”三部分,分析了中古時期墓葬壁畫中的胡人圖像,從而探索當時下層胡人的生活面貌,展示了胡漢互融后的社會圖景。西北大學張建林教授針對唐代石窟及墓葬壁畫中出現(xiàn)的赭色凹線等起稿痕跡展開研究,探討了起稿技法的發(fā)展路徑,并提及在中亞和日本等地發(fā)現(xiàn)的相似情況,涉及文化和技術傳播問題。

本次研討會的全部發(fā)言均得到各場評議專家的精彩點評。藝術史與歷史學、考古學、科技史等學科間的對話,展示了多元的研究視角及方法,進一步促進了各學科在材料、觀念、方法上的不斷融合和碰撞,對開拓中古中國視覺文化與物質(zhì)文化研究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閉幕式-黃小峰教授致辭.JPG人文學院副院長黃小峰教授主持研討會閉幕式

研討會閉幕式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黃小峰教授主持。賀西林教授就大會進行了全面的學術總結,并對全體與會學者、參與者表示衷心感謝。最后,黃小峰教授和李軍教授致閉幕辭,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討會的重要成果和學術意義,并對會議的圓滿完成表示祝賀。至此,中古中國視覺文化與物質(zhì)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落幕。

                                                       文/袁欣、紀東歌

圖/李標、廖宇、袁曉鵬、周清純、鄭涵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