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講座丨中法當代藝術的傳播之維:范迪安院長對話阿爾弗雷德·帕克芒

時間: 2017.5.25

2017年5月24日晚,畢業(yè)季講座“中法當代藝術的傳播之維:范迪安院長對話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前館長阿爾弗雷德·帕克芒”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講座的兩位主講人分別是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先生,以及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前館長阿爾弗雷德·帕克芒先生。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余丁教授擔任主持。

講座伊始,余丁教授首先介紹本次對話的背景:在今年美院畢業(yè)季的同時,恰逢中法文化之春,舉辦了一系列文化藝術活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藝術活動就是5月28日于北京紅磚美術館開幕的“高壓:杜尚獎的法國當代藝術現場”展覽。而帕克芒先生便是這個展覽的策展人。

范迪安院長在開場致辭上談到了他與阿爾弗雷德·帕克芒先生長達20年的友情,以及其在21世紀以來經歷的中法兩國在文化藝術交流上不斷拓展、不斷提升水平的歷程。范院長總結道:“中法兩國的關系在政治、經貿各方面都不斷地具有更多共同的愿景,在文化藝術的交流上可以說既源遠流長又不斷創(chuàng)新。從這個世紀初開始舉辦的中法文化年,使中法兩國人民既加深了對彼此藝術歷史、文化歷史的認知,更在當代文化發(fā)展、當代藝術發(fā)展的層面上有了許多相互了解。” 以中央美術學院的角度來說,范院長表示,中法兩國文化藝術活動的交流使得中央美術學院也成為了受益者,中央美術學院和法國許多文化藝術、學術機構建立起了很緊密的聯系。而每年春天舉辦的“中法文化之春”的系列項目,更是提供了非常豐富多彩的來自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甚至包括文學等方面的活動。這些都推動了兩國之間在文化上的交流,使得其層次更高,學術深度更強。

談到本次講座的主題“傳播之維”,范院長認為:“傳播”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生產的影響已經成為信息時代、圖像時代的征候,“傳播”的功能、價值和意義也因此值得研究,傳播的維度有哪些?通過哪些載體或媒介來產生傳播的效力、作用?范院長提出:“我們現在已經處在一個傳播的世界。今天發(fā)生在世界各個角落的事情,我們幾乎在同一個時間都可以分享到。這也讓我思考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今天的觀眾需要什么樣的交互的空間?觀眾用什么樣的方式接近藝術、走進藝術空間?”

帕克芒先生首先高度肯定了范院長在推動人們對當代藝術的認知以及當代藝術在中國和外國的傳播方面起到的作用。其次,帕克芒先生談到,蓬皮杜藝術中心對于其他美術館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更加正式地向今天的現代藝術開放”。隨后,帕克芒先生系統的介紹了“杜尚獎”的設立、歷史,以及遴選制度。帕克芒先生表示,此次“杜尚獎”的展覽有三位獲獎人來到中國,他們將在本周日下午14:00于紅磚藝術館進行一場討論。

隨后主持人余丁教授提出問題,他表示希望兩位主講人從不同的角度談談關于“傳播之維與當代藝術的意義”。范院長首先發(fā)言,他提出法國的文化政策或文化機制和中國有相像之處,如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皆占有非常主導性的資源,也有相當大的投入。就傳播而言,“傳播”這個詞在最初出現時就包含了“共享”的因素,這個“共享”是多大范圍的共享?是小眾的共享還是大眾的共享?在今天的自媒體時代,傳播與媒介的關系又是什么?

帕克芒先生認為,在傳播問題上首先應考慮如何進行信息的分層級,“在我們今天的現當代藝術領域當中,有一些機構能夠進行相關信息的分級,比如說我們現在的美術學院、博物館、藝術中心等”。而關于“媒體”在藝術傳播上的作用。帕克芒先生對此進行了說明:“媒體”是藝術市場的極端作用,雖然他并不反對藝術市場上工作的這些人,但他不希望市場成為唯一的決定性勢力來決定哪位藝術家值得人們來欣賞。最后,帕克芒先生總結表示:“媒體化的操作從原則上來說是很好的,只要這不是藝術家唯一的做法就可以了。在這當中我還是想強調公立機構應該保持自己的方向,這里我也需要向大家傳遞一個重要的訊息,因為我們在美院這樣一所學校里,同學們有時候會認為一些人可以通過藝術系統當中的操作迅速獲得自己的聲望,但這并不是使我們成功的唯一道路。有的時候藝術的追尋需要很長的時間,走過漫長的道路,我相信最終大家經過艱難的摸索所實現的成就肯定會多于這種媒體化商業(yè)操作而成名的人?!?/P>

講座尾聲,范院長與帕克芒先生兩位主講人與到場的嘉賓進行了豐富的交流,并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同時也對即將畢業(yè)的學生提出了美好的祝愿。

文/劉蕓瑄
編/林佳斌
圖/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