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藝術家告白:“雙面”呂勝中講座于金融博物館開講

時間: 2016.4.11

2016年4月8日晚,“藝術家告白:‘雙面’呂勝中”講座在北京金融博物館演講廳舉行。“藝術告白”活動由中國金融博物館藝術中心于2015年6月發(fā)起,邀請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暢談個人創(chuàng)作經(jīng)歷與人生感悟,通過在金融與藝術之間搭建的交流互通平臺,向金融界人士與社會大眾推廣和普及多元化的當代藝術文化。

本次講座是“藝術家的告白”系列活動的第六期,主講人呂勝中是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和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作為“85新潮”的重要參與者和實驗藝術的領軍人物,呂勝中被貼上了“前衛(wèi)”與“先鋒”的標簽;而另一個被戲稱為“今之古人”的他,又不斷地在民間剪紙藝術所構成的原生形態(tài)中汲取生命的能量,在急于奔向現(xiàn)代的潮流中尋找守護傳統(tǒng)的“桃花源”。他是藝術家,亦醉心于文字;他是性情中人,卻也為理性申辯......

講座由知名作家曾瓊主持。國際金融博物館董事長王巍在講座伊始談到,1979年的“星星畫會”和1985年的“85新潮”長久地影響了一代人,而即便是活躍于金融領域的他也深受影響,其敏感于藝術的變化與藝術家的生存狀態(tài),對藝術語言的表達問題充滿了好奇,也正是這種對當代藝術的關注讓他初識呂勝中,并最終于此構建了一個可以與之交流并推廣的開放平臺,讓跨界交流與互通成為文化的一種新的可能。

關于“上世紀”

2015年年底由今日美術館舉辦的“上世紀——呂勝中個展”是呂勝中時隔多年后舉辦的大型個展。即便是“圈內”的知名人物,呂勝中的率性與對于當代藝術的厭倦直接導致了其對于各種展覽機會與藝術活動的拒絕。他不回避自己真實卻又似乎“不合時宜”的內心,“對于開幕式,我有種恐懼感,仿佛帶上了假面,忘掉了自己的本真”。然而在展覽上“消失”的十年并未給呂勝中留下遺憾,反而給了他更多的個人思考空間及教學探索空間,獲得了與市場成功不同的收獲。

正是這種抗拒潮流的態(tài)度打動了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當代藝術的整體環(huán)境對于這種態(tài)度的迫切需要也讓呂勝中燃起了創(chuàng)作的熱情,“我不想做一個回顧展,而是做出新的創(chuàng)作,做一個梳理性的展覽?!?/P>

在急于奔向“現(xiàn)代”的時代,呂勝中重提“上世紀”的問題是為了讓人們放慢腳步,留下一點空間與精力來接續(xù)已被割斷的傳統(tǒng)文脈。當我們不斷地被宣告步入“現(xiàn)代”之時,卻也被各種割裂傳統(tǒng)的事件沖淡了我們對于本土文化的自覺意識以及對于“現(xiàn)代化”問題的警惕。最終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是上世紀的問題,我們急于“告別”傳統(tǒng),卻往往并未真正做好走向現(xiàn)代的準備。

呂勝中在回憶起上世紀做傳統(tǒng)民間文化考察時談到,文革并沒有完全摧毀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老百姓在對“物”的保留上依然做出了貢獻,而人們的生活形態(tài)和思維方式真正發(fā)生變化是在90年代,改革開放之后“現(xiàn)代化”思想開始不斷侵蝕我們的民族傳統(tǒng),不斷成為打擊和遺忘對象的民俗與信仰逐漸成為一種虛弱的文化體態(tài)。而在90年代以前,不斷重復“五四文化”的團體運動卻在接續(xù)傳統(tǒng)方面值得現(xiàn)代學習。蔡元培先生組織的傳統(tǒng)文化考察項目采集了上萬件傳統(tǒng)民間藝術品,收藏于中央博物院,而這竟成為了上世紀至今唯一一次對于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的整理工作。現(xiàn)代的文化遺產(chǎn)整理更多地具有臨時性,而不是凝固的研究形態(tài)。

回溯上世紀,西方問題是中國人無法回避的,即便“現(xiàn)代化”早已替代了“西方化”,但“中西比較”的二元思維仍然根植于現(xiàn)代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好比啤酒在80年代之后的盛行,仿佛成為了“中國人為了證明自己的改革開放而強行咽下的苦酒”,“中西比較”的思維在一方面導致了民族的虛空自信,另一方面又導向了民族的自卑心理。

尋找文化共同性

對于“中西差異性比較”思維的警惕將呂勝中引向了一個相反的文化視域,去尋找不同文化的共同性。1992年,呂勝中在巴伐利亞博物館里看到了當?shù)卦济褡逵糜谇笊襁€愿的石膏“娃娃”,立即讓他想到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剪紙“小紅人”。在中國北方民俗信仰中作為“招魂”象征物使用的“小紅人”同樣承載著本土民族的信仰與祈禱。他談到:“原始藝術中存在很大的共同性,這種共同因素更有利于我們與不同文化與民族進行溝通與對話,而這,是文化差異性難以實現(xiàn)的?!?/P>

破除“中西二元對立”思維在本質上是對“本真”問題與“人”的問題的回歸。語言的多樣化同時預示著單一語言的局限性,“人會說話其實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似乎這種語言存在的矛盾為藝術語言、身體語言的介入預留了一個“意外”的溝通渠道。呂勝中回憶起在德國生活的日子里由于語言不通,只能通過畫圖與眼神來與當?shù)厝诉M行交流的經(jīng)歷,通過簡單的圖像語言和身體語言建立的友好關系讓呂勝中更加確信了語言作為溝通方式,其共同性的重要作用。呂勝中談到:“藝術是一種文字不可替代的語言,‘美’在藝術語言的交流中是無效的,而‘理解’才是最重要的。這不是既有的美學準則界定的,而是一種溝通的文化。”

藝術的“人性”

藝術語言溝通對象的全面性決定了當代藝術必須具有公眾性,“藝術如果只是做給‘圈內人’看,那么藝術不過是在‘自慰’,不會產(chǎn)生‘生育’結果?!倍劶白约旱摹扒靶l(wèi)”與“實驗”標簽,呂勝中表示“前衛(wèi)”并不是自己所在乎的,也不是任何藝術家可以預先設想的?!皩嶒灐钡母拍顒t不同于“前衛(wèi)”,“實驗”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確保了前衛(wèi)與當代藝術不斷創(chuàng)新的機制。

無論是傳統(tǒng)藝術還是當代藝術,藝術的“人性”始終是呂勝中所強調的。一方面是當代藝術的公眾性問題,“迷信”對于宗教信仰的桎梏讓中國當代藝術難以重返信仰,卻不能脫離公眾;另一方面,“藝術家是個不太重要的身份,做一個‘人’則更為重要”,實驗藝術所強調的正是破除藝術的即有概念與模式,回歸“人與物”的關系變化當中。

講座最后,針對觀眾對于論文寫作與藝術創(chuàng)作之間關系的提問,呂勝中坦言,在實驗藝術學院,對于學生的論文寫作要求很高,而自己也喜好寫作。談及藝術創(chuàng)作,人們大多將“感覺”放在首位,或與相對理性的文字創(chuàng)作分而談之,但在呂勝中看來,“論文寫作與藝術創(chuàng)作在方法論上是一致的”,理性與知識儲備是藝術創(chuàng)作當中的感性來源,而一個不具備理性思維與知識儲備的藝術家是值得懷疑的。

文/韋嫻坤
編/林佳斌
圖/韋嫻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