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文藝復興藝術的觀念背景—“盧浮宮藏意大利文藝復興珍品展”系列學術講座二

時間: 2010.12.13

2010年12月9日下午2點,名為《文藝復興藝術的觀念背景》的講座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舉行,這是“盧浮宮藏意大利文藝復興珍品展”系列學術講座的第二場,人文學院李軍教授作為主講人,用豐富的歷史資料與經典的繪畫作品為我們呈現(xiàn)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觀念背景。

講座的內容是基于李軍教授多年來對中世紀晚期至文藝復興的歐洲藝術的深入研究,主要關注基督教思想與視覺圖像之間關系。而講座的主題則集中在這個時期被稱為“disegno”——設計、素描、版畫作品——的藝術作品上,為我們全面的理解展覽中的藝術作品提供了新的 角度。

“盧浮宮藏意大利文藝復興珍品展”自開幕以來吸引了大批的觀眾前來參觀,但是許多缺少專業(yè)知識的觀眾面對展覽中小幅的素描、版畫作品顯得不知所措甚至有些失望。因為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中文藝復興的巨大成就都集中在大幅的油畫及壁畫作品上,對于這些被理解為“草圖”的作品的價值很難把握。李軍教授為我們重塑了那個萬物復興的時代。隨處可見的歷史古跡開始被人們重視,通過對古代文化的追溯與復興,藝術家掌握了超凡的才能,人們認為藝術家的一雙手能夠與上帝的手媲美,能夠讓一切美好的東西起死回生,他們能夠把人類帶入一個全新的天地。而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家瓦薩里就將“disegno”稱作是藝術的基礎,是孕育并滋養(yǎng)人類所有理智活動的靈魂。這就像是上帝的手稿,上面記錄了所有構想中新世界的樣子。基督教重視視覺感受,強調“看”的價值,在圖像中蘊含了眾多的神學觀點,這種影響也逐漸波及到各個藝術領域,隨著時間的流逝西方社會似乎已經遠離那個基督教神學思想彌漫的時代,但是即使觀看現(xiàn)代藝術作品,比如杜尚的《泉》,依舊可以看到基督教對整個西方社會的觀念統(tǒng)治。

李軍教授通過對習以為常的一些藝術作品、藝術現(xiàn)象進行全新的解讀,將其背后的故事通過學術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為更深一步的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甚至是西方當代社會的藝術觀念提供了許多新的角度來,使聽眾很受啟發(fā)。

據悉,此次系列講座的第三場將在12月16號下午2點鐘,,由人文學院易英教授主講。

藝訊網記者:周彬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