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講座丨莫森?莫斯塔法維:建筑與情境

時間: 2019.3.12

講座全程視頻(或點擊首頁“視頻”欄目觀看):

CAFA講座丨莫森?莫斯塔法維:建筑與情境

2019年3月10日晚六點半,由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與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主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協(xié)辦的講座《建筑與情境》在美術館學術報告廳開講。本次講座是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2019年學術主題“包豪斯與當代中國”的開篇啟動活動之一,主講人莫森?莫斯塔法維先生是世界知名的建筑師、教育家,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院長,亞歷山大及維多利亞?威利設計教授,中央美院榮譽教授。講座中,莫斯塔法維提出情境的抽象性,即“非物質性”,并以其著作以及大量案例清晰生動地向聽眾詮釋了建筑師如何結合情境因勢造物,這一觀念也對建設智慧城市、城市化帶來了新的思路。本次講座由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院長、教授朱锫主持。

講座伊始,主持人朱锫教授介紹了莫斯塔法維的學術重點在于城市化模式和過程的研究,以及技術和美學的交融研究。莫斯塔法維教授將結合在哈佛大學、英國倫敦建筑聯(lián)盟學院、康奈爾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劍橋大學和法蘭克福美術學院等任職經歷,以及多個建筑大獎評審經歷,揭示在包豪斯之后,特別是近三十年來,世界建筑學教育在理念、框架、身份認同、關鍵節(jié)點等方面的變遷,并提出其自身對建筑學和建筑學培養(yǎng)的深刻洞見。

講座從“情境” 在英文語境下的含義展開。莫斯塔法維指出“情境” 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一種環(huán)境條件,但它也是一種非物質的情況,與實體并非存有物理聯(lián)系?!白鳛樵O計師、建筑師、景觀設計師、城市規(guī)劃師等等,我們一直在討論情境的物質性與非物質性?!彪S后他指出情境的重要性在于提醒著建筑師不要進行簡單的復制,因為建筑與手工業(yè)并不存在等同性,這也是對包豪斯的討論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他深入探討了建筑師、雕塑師、藝術家、紡織業(yè)者幾方的關系,“并不存在一種出自手工藝的建筑”,藝術的確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手工藝,因為它依賴特定的知識,而手工藝的經驗是可以習得的。同時,莫斯塔法維啟發(fā)聽眾思考來自不同領域的潛在影響,甚至包括情感的意義。

莫斯塔法維在談到今天的機構的議題時,介紹了他關于特定主題的系列著作,包含了莫斯塔法維迄今為止關于包豪斯的討論,包括《風化》、《表面結構》等。天氣是建筑設計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這就需要在設計中探索時效性的問題。《風化》一書中以風化、侵蝕問題為案例,提出在致力于技術層面采取必要預防手段的同時,以審美的角度看待并預先設計,使得風化不僅是一種破壞,也是一種提升。莫斯塔法維提到,要將建筑成為設計和想象的一部分,“例如,我們可以去設計一個封閉的信封,避免在表面劃出痕跡,并盡力在幾年之內保持如初,那么我們就需要衡量思考時間和材料的關系。”

此外,隨著工業(yè)化的普及,建筑已變成了工業(yè)生產的產物。莫斯塔法維觀察現(xiàn)狀得出結論,現(xiàn)在的許多建筑并不能說是設計產物,而是市場盡可能建造出建筑,住戶去適應使用。例如在美國的房地產市場,相同的房子被不斷復制,這樣的現(xiàn)象就將建筑設計的系統(tǒng)生產轉變成了工業(yè)生產。建筑師需要面對如何將建筑與工業(yè)生產無縫銜接的問題,以不同情境進行生產。

隨后第二個問題是圍繞實踐展開,基于科學系統(tǒng)的方法論,莫斯塔法維以西班牙經營的空間為例,論證了新架構與材料有限的矛盾下綜合分析的技巧。有些建筑師從深入的歷史研究中汲取養(yǎng)分,例如從羅馬人的武器材料獲得靈感。他認為欲想創(chuàng)造出充滿聯(lián)系的建筑,必然受藝術實踐與色彩的作用和影響,這需要建筑師建立一種全面而聯(lián)系的策略,在當代美學實踐的維度上達到建筑的最大化意義。

在城市化議題中,莫斯塔法維指出當建筑師總是在工廠工作時,其結果實際脫離了建筑情境的大生態(tài)系統(tǒng),對于建筑師來說,拿出最好的模型推動參與社會轉型遠比為一小部分人的設計更具深遠價值。今天的建筑師需要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來思考我們城市的未來,而不僅僅是風格的規(guī)劃。他呼吁聽眾與業(yè)內人士:“所以在學術方面,我覺得我們的責任需要被重新思考,我們要考慮采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城市的未來問題。鑒于我們的資源非常有限,同時我們的責任也在于設想其他類型的條件,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更需要全領域專家的支持和幫助。最終,為了應對不確定的情境,我們需要既有技術知識,又有審美理解,以及對我們所使用的星球建立一種倫理政治的關系?!?/p>

講座尾聲,在場的聽眾圍繞城市規(guī)模的建設困境、技術與美學的平衡等現(xiàn)實問題踴躍提問。莫斯塔法維表達了其對包豪斯建筑設計理念的理解和發(fā)展,就情境問題進行了精彩的回答。正如他所說“我不只是關注城市的未來。優(yōu)美的景觀是生態(tài)城市化的組成部分,它不會走向死亡”,相信他娓娓道來的講述已經感染了更多的人,為建筑設計注入新的活力。

文/王伏羲
圖/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