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講座丨宋曉霞:“什么是當代藝術?為什么全球視野?”

時間: 2018.4.23

2018年4月18日下午兩點,由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所主辦的講座“什么是當代藝術?為什么全球視野?”在美院博雅報告廳舉行。主講人為中央美術學院科研處處長、美術學研究所副所長宋曉霞教授,她從中國的歷史語境與全球當代語境兩個角度反思了當代藝術。該講座由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教學部主任葛玉君主持。

歷史視野觀看下的當代藝術

宋曉霞教授首先指出這是當代所面對的兩個基本問題,這類問題很難直接做出解答。她表示“什么是當代藝術”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我們需要對其現(xiàn)有探究方式進行整理?!爱敶囆g”這個詞在中國出現(xiàn)于20世紀90年代,作為一個舶來詞,宋曉霞教授追根溯源探究了其在中文語境與英文語境下的異同。宋曉霞教授以理查德·邁耶(Richard Meyer,What was Contemporary Art?)和泰瑞·史密斯(Terry Smith,What is Contemporary Art?)的兩本書為例介紹了英文語境下對“當代藝術”的認識。當討論“當代藝術”時一定會談到“現(xiàn)代藝術”,歐美學者英文寫作中的“Modern Art”與“Contemporary Art”都是一個分期概念,“當代藝術”相當于“近期藝術”或“今日藝術”,并未提供一種具有同一性的文化屬性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當代藝術”在中文語境中有了比在英文語境更多的文化涵義。中文語境里的“現(xiàn)代藝術”,中國藝術界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重新談論,它不簡單地是一個分期概念,而是一種文化內(nèi)涵的描述?!艾F(xiàn)代藝術”所描述的內(nèi)涵在不同階段也有所演變,其主要內(nèi)涵包括自由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變革、激進、個人獨立等等,同時又與西方、進步、自由等概念相關聯(lián)。宋曉霞教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說明中文語境里的“當代藝術”。在中文語境里,它既具有分期性概念的句法形式;也具有描述性概念的性狀說明?!爱敶囆g”在出現(xiàn)伊始用來特指20世紀90年代的藝術思潮,以便與80年代的“前衛(wèi)藝術”相區(qū)別。90年代中期是中國的藝術媒體發(fā)生變革的時代,裝置、錄像、攝影、行為等多種媒體的展覽和出版活動頻繁,使“當代藝術”這個詞匯的描述性中被填充進大量的具體現(xiàn)象內(nèi)涵。這些平行出現(xiàn)的媒介品種,使“當代藝術”這個詞匯的“共時性”內(nèi)涵得到強化。同時,隨著中國當代藝術越來越地進入國際交往,這個詞匯在歐美原有語境中的“分期概念”色彩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作為描述性概念,學界需要做的是展開對“當代藝術”屬性的說明,而非簡單地用定義對它的本質(zhì)進行規(guī)定。如果硬性地規(guī)定“當代藝術”的本質(zhì),不僅不能回避“當代藝術”作為分期概念和描述性概念的共同體所導致的混亂,更有可能是把它單值地設定為政治表態(tài),那就變成了對整個“當代藝術”的綁架。

宋曉霞教授列舉了周圍人對于當代藝術的不同認識,她指出圍繞著“什么是當代藝術”實際所內(nèi)含的問題是“當代藝術與我們有何關系?”她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指出兩個阻礙我們認識當前現(xiàn)實與學術問題的“幻覺”:第一個幻覺產(chǎn)生于八九十年代,就是“當代藝術似乎生存在一個自由地帶”;第二個幻覺是藝術與資本的關系?!八囆g經(jīng)濟準確地反映了金融資本經(jīng)濟的狀況?!苯?jīng)過宋曉霞教授的長期觀察,她指出過去所向往的“自由藝術”是由“自由貿(mào)易”這一全球性的齒輪所轉(zhuǎn)動的,“自由貿(mào)易”則是由資本所撬動的。當代藝術與自由貿(mào)易之間存在這一種不被承認的密切關系。當代藝術與資本之間的親密關系,普通民眾甚至專業(yè)研究者是看不見的。但是宋教授同時也指出,所謂學術意義另有一套價值體系,在今天的社會結構和當代藝術的體制中真正能夠和資本抗衡的恰是微弱的學術。

最后宋教授回到“當代藝術”為什么不能作為一個名詞解釋,因為它不是一種既成的“靜態(tài)”,而是一種發(fā)展著的“動態(tài)”。當代藝術不是像裝置區(qū)別于架上繪畫這樣的藝術的一種形態(tài),而是一個藝術與文化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當藝術介入互聯(lián)網(wǎng)、生物藝術等等之時,甚至藝術與文化也無法涵蓋當代藝術的系統(tǒng)了。我們需要不斷地拓展自己認知系統(tǒng)。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當代藝術

接著,宋曉霞教授進入了第二個問題“為什么全球視野”。宋教授首先通過分析其出現(xiàn)的歷史原因說明了什么是“全球視野”。藝術史作為一門擁有超過250年歷史的現(xiàn)代學科,其文化根源在古希臘羅馬,其視角是以歐洲為中心的。這種以線性發(fā)展為基礎的學科結構隨后適應了其他地區(qū),發(fā)展民族國家、梳理自己的文化歷史傳統(tǒng)的需要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地區(qū)美術史。近20年來,西方藝術史領域嘗試在全球當代語境中,將思考拓展到與歐洲文脈完全不同的當代藝術實踐中,誕生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史學科分支——全球藝術或者世界藝術。宋曉霞教授通過介紹以雅?!ぐ査辜{(Jas Elsner)《從歐洲中心主義到比較主義:全球轉(zhuǎn)向下的藝術史》為代表的相關著作,分析了西方人對這個問題不同的研究方向。所謂全球藝術,其關鍵是“打開”傳統(tǒng)藝術的地理邊界,通過質(zhì)疑原有的理論框架來突出非西方藝術的地位。對于藝術的“全球史觀”而言,“文明”不是孤立成形的,而是在不斷碰撞、反復交流中拓展和改變自身的處境,新的世界史敘述對文明之間的相互滲透予以了更為密集的關注,即是此類視角轉(zhuǎn)變的反映。

在全球當代語境下,宋曉霞教授認為在當下最值得討論的問題是,如何既恪守中國立場,又超越局限,在世界的背景中重建有關中國的論述。宋曉霞教授這里的“全球視野”并非前面所講的西方和國際化的“全球視野”,而是指中國立場。全球視野,首先是研究視野的多重性,針對的是歷史與現(xiàn)實的多面性;其次是研究論題的多面性。為了提示大家思考中國藝術與全球當代藝術世界之間復雜的關系,宋教授分別舉出古根海姆美術館“1989后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和魯明軍的“疆域——地緣的拓撲”兩個展覽。前者中國當代藝術實踐被用作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自我反思,成為創(chuàng)造新的藝術史敘事方式的“媒介”。后者是在全球視野下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反思。當代藝術世界共存著不同的視角,宋教授認為有必要嘗試從外部(outside)和內(nèi)部(inside)的多重視角認識中國當代藝術或者當代藝術在中國,打破作為思想障礙的“西方”和“中國”的概念。

最后,宋教授再次重申“為什么要全球視野”。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中國藝術與全球當代藝術世界之間保持著空間、文化和人群的接觸、交叉、重疊和相互影響。如果不從多個不同的視角去觀察這些藝術家或藝術事件,歷史更重疊的關聯(lián)和多向的變化就被遮蔽、被壓抑了。全球視野的觀點指出了平行存在著不同的視角,是為了拓展歷史視野的豐富層次。對于任何問題的認識都需要一個歷史的視野,這個歷史視野是需要拓展的。只有認識到歷史過程是怎樣形成的,才能認識到問題為什么會出現(xiàn)。當我們談論超越西方中心主義的時候,可能也要具體的分析我們的認識視角、認識過程。就像是“當代藝術”是對“Contemporary Art”的直譯,但在內(nèi)涵上還是不同的。無論對全球當代藝術還是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而言,新視野都同樣提供了新的動力、新的方法和新的可能。每一個地區(qū)的人都有其在認識上的優(yōu)勢和劣勢,我們需要客觀地認識,首先找到、聚焦自己的問題,正如徐冰所言,你生活在哪,就面對哪的問題。

宋曉霞教授的切入點正是美術史的視角,她從認識層面對兩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在聆聽了這個具有巨大信息量的講座之后,觀眾踴躍發(fā)言,與宋教授積極進行了交流。對于如何認識當代藝術,觀眾也許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

文/吳瀾
圖/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