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當代美術館藝術公共教育思考——通過中西方藝術與公共教育關系對比

來源:《教育探索》    文:黃亞群    圖:黃亞群    時間: 2016.12.29

【摘要】 本文通過西方藝術與公共教育的關系和社會主義時期中國藝術與公共教育關系的對比研究,探討了當代美術館藝術公共教育的功能問題,認為對于傳統(tǒng)藝術,美術館應著重于培養(yǎng)公眾的藝術興趣;對于當代藝術,應用靈活的形式鼓勵觀眾對藝術作出自己的詮釋與感悟。

【關鍵詞】 美術館藝術;公共教育;功能分析

一、近現(xiàn)代西方藝術與公共教育

14-16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美術雖然服務于統(tǒng)治階級,但它堅持現(xiàn)實主義方法和體現(xiàn)人文主義思想的宗旨影響了公眾生活。文化市場在18世紀的出現(xiàn)使藝術具有了商品的形式,成為可供討論的文化。除了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討論,藝評家也關注藝術與公眾的問題:美學不是以使用為目的的,與自衛(wèi)和征服無關,與需要和奢侈的滿足無關,與大自然的預言和支配無關,只與創(chuàng)作者和觀看者的感受有關。

在17世紀到18世紀,西方宮廷、貴族、教會的藏品向公眾的開放,美術館由此起源。到了18世紀,盧浮宮的開放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得以實現(xiàn),它的背景是平等主義加上民主思潮和啟蒙運動的教育功能。在美國早期博物館事業(yè)的發(fā)展中,博物館和美術館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有可能取代宗教機構,成為幫助新移民建立家庭和社會價值一個重要紐帶。

隨著藝術的精英主義的消失,公共空間的開發(fā)為許多西方政府所重視,公共藝術政策有了不少調(diào)整,如“百分比藝術計劃”、“國家藝術基金會的公共場所藝術計劃”等等,使公共藝術建設納入到制度的軌道。公共藝術正是有了這些社會政策的支持,才有了自身發(fā)展的資金的保障。

現(xiàn)在在西方,絕大部分博物館和美術館都有著力量強大的教育部門。這些教育部門除了擁有固定的、有著高學歷的教育及藝術史論背景的教育人員,同時還擁有一支龐大的義工團隊。除此之外,博物館和美術館還積極與學校、社區(qū)合作,構建一些美術教育課程,提供相應的體驗場所和學習空間。

二、中國社會主義時期的藝術與公共教育

延安時期是毛澤東時代美術觀念的醞釀與形成期,該時期的美術方案多是通過版畫創(chuàng)作來實現(xiàn)的,目標為邊區(qū)的農(nóng)民,所以解放區(qū)的木刻版畫藝術“主要是為解放區(qū)的農(nóng)民服務的”。為文化水平較低的農(nóng)民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就必須要符合他們樸素的審美觀,并且處處體現(xiàn)著“革命”的要求。

解放后的中國美術的重點是宣傳畫, 1950年至1957年,共出版宣傳畫286種,印刷1653萬份;1958年至1959年,共出版宣傳畫241種,印刷1134萬份。這些作品反映了人民群眾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從事生產(chǎn)勞動、抗美援朝、擁軍愛民等項運動。但是對于公眾來說,大多數(shù)的宣傳畫因為它的政治作用,反而不能有效地與大眾對話。

文革時期,藝術家面臨更嚴重的問題。當時的大多數(shù)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時,首先是按特定的政治主題去構思情節(jié),很多作者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了用畫面編故事上,而畫正稿卻沒有花多少時間。這使得相當多作品十分粗糙。公眾也對這樣的藝術抱有懷疑和抵制的心態(tài)。

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不繼續(xù)提文藝從屬于政治這樣的口號,因為這個口號容易成為對文藝橫加干涉的理論根據(jù),長期的實踐證明。它對文藝的發(fā)展利少害多……”從而為全面貫徹雙百方針,促進我國新時期文藝創(chuàng)作題材、主題、形式、風格的豐富多彩,鋪平了廣闊的道路和明確了根本的方向。

1979年9月27日至29日,“星星美展”在中國美術館外東側小公園露天陳展,這是中國進入美術新時期的標志。從此,抒發(fā)情感和表達個人態(tài)度的作品以繪畫、雕塑、裝置、影像、行為等等方式呈現(xiàn)在公眾面前。中國的藝術也和經(jīng)濟等方面一樣飛速向世界先進國家看齊。中國藝術家成為世界各大當代藝術邀請展的???中國藝術家的作品,特別是具有地域色彩和政治色彩的,如描述紅色時期的作品,也受到西方各大美術館和私人的爭相高價收藏。但近三十年的中國美術作品,在經(jīng)過50-80年代的限制之后,在國際藝術市場的巨大誘惑之下,個體抒發(fā)達到了極限甚至扭曲的程度,不嘩眾取寵就無法突圍而出。人性的解放變成了盡情展露欲望和盡情揭發(fā)甚至夸大生命的丑惡面。面對這樣的作品,本身就出于審美斷層的公眾無法理解也無法認同。他們一方面對傳統(tǒng)藝術束之高閣敬而遠之,另一方面對現(xiàn)當代藝術嗤之以鼻或是奇怪莫名。

三、美術館公共教育嘗試與思考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在工作上分兩個部分處理。對于傳統(tǒng)藝術,美術館更著重于培養(yǎng)公眾興趣,吸引他們?nèi)⑴c,發(fā)掘他們了解藝術的主觀能動性。如“第三屆廣州國際攝影雙年展2009”的系列活動,“街坊美術館”把展覽做到社區(qū),又如“一版一眼———廣東青年版畫六人展”展出期間,我們邀請參展藝術家手把手教觀眾制作屬于自己的版畫作品,并教他們印制新年賀卡,讓許多不知道版畫為何物的成年觀眾狠狠過了一把癮。

對于當代藝術,我們用靈活的形式鼓勵觀眾自己對藝術作出詮釋,用更寬容的心態(tài)去評價作品?!芭c廣州三年展說Hello———廣州三年展詞庫”活動,邀請觀眾在紙板“紅磚”上寫出任意三個看到Logo聯(lián)想到的詞匯,砌起屬于觀眾自己的“三年展詞庫墻”。派發(fā)“十萬個為什么”調(diào)查問卷,鼓勵觀眾說出自己為什么看不懂展覽,并邀請專家與觀眾面對面交流,使觀眾參與其中。中英文語音導覽選擇了主展場60件作品將藝術家與策展人的學術性文字經(jīng)過消化特別處理成為適合普通觀眾的通俗易懂的口語文字。同時組織藝術家專場導覽,跟觀眾近身交流。

在擴大公眾接觸藝術的深度和廣度上,美術館公共教育人員充當?shù)牟皇怯缮隙碌慕逃慕巧?因為我們自身也正在學習中。我們對于藝術品的認識只是個人的感受,沒有唯一的標準可以教與觀眾。我們除了盡可能的為公眾提供更多的背景資料,為他們舉行更多趣味性的活動,將公眾吸引到美術館來,同時也要走出美術館,將藝術帶到社區(qū)去。

藝術公共教育更是一個全社會參與的工作,如學校教育加大藝術比重,政府給予美術館博物館更多的支持,引入更多形式各樣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公眾的審美不會驟然提高,多看多了解才是最基本的方法。

整理/吳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