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博物館要“重展”更要“重教”

文:鄭奕 陸建松    圖:鄭奕 陸建松    時間: 2016.8.12

一、教育是博物館的首要責任

在現(xiàn)代博物館的經(jīng)營管理中,“教育”不僅是博物館對社會的責任,也是其首要目的和功能。2007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第21屆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代表大會對博物館的定義進行了修改,并首次將“教育”作為博物館的第一功能予以闡述。

該版本將博物館定義為:A museum is a non-profit,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open to the public,which acquires,conserves,researches,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study and enjoyment(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fā)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為教育、研究、欣賞的目的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人類及其人類環(huán)境的物質(zhì)及非物質(zhì)遺產(chǎn))。它將“教育”調(diào)整到博物館業(yè)務目的的首位,并取代了多年來將“研究”置于首位的認識。這反映了時下國際博物館界對博物館社會責任的強調(diào),對其社會效益的關注,以及現(xiàn)代博物館經(jīng)營理念及其目標的轉(zhuǎn)變。另外,定義在表述時,還將“教育”作為“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展出”等博物館基本業(yè)務的共同目的,也就是說,各項業(yè)務活動都應貫徹“教育”的目的。

國際博物館發(fā)展的趨勢表明,當代博物館己從過去的以收藏為主轉(zhuǎn)化為今天的以教育為主,也即由“藏品中心”(a focus on objects and subject matter)向“公眾中心”(a focus on audiences)轉(zhuǎn)化。事實上,由“物”“達”“人”的轉(zhuǎn)變也意味著博物館聚焦的服務對象從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chǎn)及以上階級人群向更具代表性的民眾以及本地社區(qū)轉(zhuǎn)移。

在博物館事業(yè)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教育是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和功能,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博物館將“教育”置于公共服務角色的中心。作為現(xiàn)代社會標志之一的博物館,頭上戴有各種美麗光環(huán),但首先是作為教育和文化機構而存在。1984年,美國博物館協(xié)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出版了《新世紀的博物館》(Museums for a New Century)報告,將“教育”認定為博物館的“首要”目標,并描述:“若典藏品是博物館的心臟,教育則是博物館的靈魂。”教育功能賦予館藏意義。同時,協(xié)會還評估了博物館走向未來的準備,認為博物館在發(fā)揮教育潛力上仍有待提升,需要在組織和工作重點方面做出改變。1990年,時任該協(xié)會首席執(zhí)行官的愛德華·埃博(Edward H. Able,Jr)明確提出:“博物館第一重要的是教育,事實上教育己經(jīng)成為博物館服務的基石?!?nbsp;1992年,美國博物館協(xié)會繼續(xù)致力于強化博物館的教育角色,推出了《卓越與平等:博物館教育與公共面相》(Excellence and Equity:  Education and Public Dimension of Museums),該報告鼓勵博物館將“教育”放在公共服務(角色)的中心。并且指出,博物館是“公共服務與教育機構,而‘教育’這個字眼包括了探索、研究、觀察、理性思考、沉思與對話之意涵”。其次,博物館理應成為普通人的教育場所。事實上,早在1880年美國學者詹金斯(Jenkins)于其《博物館之功能》一書中即如此明確指出。1906年,美國博物館協(xié)會成立時也宣言“博物館應成為民眾的大學”。1990年,該協(xié)會在解釋博物館的定義時,將“教育”與“為公眾服務”并列視為博物館的核心要素。以全世界最大也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群—史密森博物學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為例,它將自身定位為全民的博物館,也即不僅僅為受過良好教育的觀眾服務。只讓他們感覺舒服,這是不夠的。作為國家的博物館,它努力通過呈現(xiàn)多樣化的文化產(chǎn)品和服務來吸引多樣化的觀眾。

第三,博物館是非正規(guī)學習的絕佳場所,其“第二課堂”的角色地位己為全社會所認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將非正規(guī)學習定義為“自愿且主動引導的終身學習,主要因本身興趣、好奇心、探索、操作、幻想、任務達成、與社群互動等受到激發(fā)。非正規(guī)學習通常會牽涉到社群互動,尤其是與家庭成員和同伴團體的互動,其中更包含了玩耍這個因子。在博物館中,非正規(guī)學習的發(fā)生主要通過計劃性教育活動和展示導覽等方式”。而且,博物館與學校的功能可以互補,博物館能提供真實的對象——像是想法、程序、自然環(huán)境與歷史的實體范例,而教室里的經(jīng)驗常常限于課本、講授內(nèi)容、媒體與一些簡單的動手做實驗,當兩個機構一起合作,便能為青年提供絕佳的教育機會,也推動雙方建立穩(wěn)固而有意義的關系。事實上,發(fā)達國家的正規(guī)、非正規(guī)教育目前己趨于融合,而正規(guī)學習與非正規(guī)學習的差別和界限也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疑問。例如,學校在使用非正規(guī)的實踐活動,非正規(guī)學習環(huán)境同樣可以成為課堂場地。從這種視角看,真正的問題更在于如何使正規(guī)和非正規(guī)教育互補。因此,博物館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必須緊密結合學校教育實際,更好地實現(xiàn)二者的對接,營造立體的教育網(wǎng)絡,發(fā)揮更大的效果,使博物館真正成為青少年課堂教育的必要補充和國民終身教育的大課堂。

第四,博物館成為民眾接受終身教育的大學堂。博物館教育是一種社會教育,屬于終身教育的一部分。從幼童到退休老人,大家都可在館內(nèi)得到持續(xù)的教育。而博物館作為“再教育”或“繼續(xù)教育”的重要基地也已為西方公眾所廣泛接受。J·奈斯比特(J.Naisbitt)就曾經(jīng)斷言:終身教育將成為第二次文藝復興,而博物館將成為第二次文藝復興的重地。事實上,單一的、階段性的學校教育如今己不能滿足社會就業(yè)的需要;相反,“活到老,學到老”卻成為當下潮流,同時社會也呈現(xiàn)出學習型的發(fā)展趨勢。終身教育的興起,必然要求有相應的機構來滿足這種需求,作為公共文化設施并擁有大量教育資源的博物館成了全面提高公眾科學素質(zhì)的重要場所。并且,博物館教育還應研究如何調(diào)動公眾的求知欲、興趣、愛好和探索精神,使他們能夠輕松而愉快地獲取各類知識。人們需要給予個性尊重,并提倡差異存在的新型博物館公共教育。事實上,各類博物館都可以結合自己的資源特點加強正確對待大自然、正確面對社會、正確面對自己的公民素質(zhì)教育。一些博物館向社會傳播知識不僅停留在展覽的層面上,更加注重發(fā)揮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促進社會教育的發(fā)展。

二、重視博物館教育活動是博物館事業(yè)發(fā)達國家的普遍做法

《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職業(yè)道德準則》在“博物館教育與社會作用”中規(guī)定: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fā)展服務的機構。博物館應利用一切機會發(fā)揮其作為教育資源的作用。目前,博物館事業(yè)發(fā)達國家都視博物館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和陣地加以運用,將博物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已成為普遍行為。其教育活動不僅豐富多彩,而且富有成效。同時,公眾教育活動舉辦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也已成為其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的一項重要指數(shù)。

(一)美國博物館的教育活動

教育是博物館的重要任務,重視教育功能是美國博物館的最大特點,并且該特點得到了社會肯定和支持。美國長期以來十分重視藝術教育,例如哈佛大學從很早開始就要求其政治、法律、商業(yè)等專業(yè)的學生必須選修音樂、藝術、文學等限制性選修課,使其畢業(yè)生無論從事政治、法律還是商業(yè),均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他們不僅經(jīng)常在博物館的氛圍中受到熏陶,而且掌握自我鑒賞藝術作品的方法。事實上,早在1976年,美國《博物館服務法》就“鼓勵和支持博物館在教育方面的廣大作用,鼓勵和支持它們與正規(guī)的初等、中等和中等以后教育系統(tǒng)以及與所有不同年齡組的非正規(guī)教育活動協(xié)力合作”,正所謂以博物館之長補學校不足,許多博物館都相繼推出了面向?qū)W校的教育項目。而1990年,美國博物館協(xié)會在解釋博物館的定義時,也將“教育”與“為公眾服務”并列視為博物館的核心要素。

資料顯示,美國博物館的年觀眾量是其人口總量的三倍,難怪有人形容當?shù)睾⒆邮恰霸谄嚭筒┪镳^里長大的”。成立于1899年的美國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是世界上第一家專門面向兒童的博物館。正是由于對青少年教育的重視,美國博物館被視為“兒童最重要的教育資源之一和最值得信賴的器物信息資源之一”。在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和古根海姆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專門為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提供與之相應的美術教育課程,甚至于學校當中的部分課程也直接在博物館中進行。博物館與教師之間形成了非常緊密與和諧的關系,共同為青少年的成長和發(fā)展搭建良好平臺。據(jù)統(tǒng)計,每年以班組為單位參觀大都會博物館的兒童和中小學生達20萬。美國博物館對青少年教育的重視獲得了豐碩回報,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民教育思想,從小培養(yǎng)了國民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且許多博物館的捐贈者,都是從小經(jīng)常去博物館并對它們擁有美好回憶的人圈。

總體而言,美國博物館的教育活動開展具有如下特點:

1、豐富的館內(nèi)教育活動。這些活動形式多樣,包括影片錄像的視聽放映、供學生親身體驗的探索實踐、為學生開設的教學課程和知識講座、學生實習,還有圖書館等設施設備對外開放。例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教育部每月舉辦兩次“博物館過夜”活動,孩子們可以觀看展覽和電影,一直活動到午夜,然后睡在各種生物林立的展廳中,博物館提供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又如史密森弗利爾和賽克勒藝術博物館(The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The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收藏了大量中國古代文物,其制作室內(nèi)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品,有紙做的荷花、船、中國庭院、萬圣節(jié)面具等,供學生們開展各類動手實踐。這些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趣味性的活動很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并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2、完善的配套材料。美國博物館通常會準備多種供學校教育使用的配套材料,包括文字素材、幻燈片、標本實物等。例如大都會博物館編印了《希臘藝術》、《韓國藝術》、《東南亞藝術》等系列專題材料(包括文字資料、幻燈片、只讀光盤CD-ROM等),向紐約市的每所公立學校贈送一套。又如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Cleveland Museum of Art)特地從館藏品中選擇了大量的一般重復品專供對外教育使用,并且還可外借。另外就史密森博物學院而言,其教育中心匯聚麾下19所博物館、藝術館等機構的教育專業(yè)人士以展覽為基礎設計相關課程,內(nèi)容包括“藝術和設計”、“科學和技術”、“歷史和文化”、“語言藝術”四個版塊,分別針對從幼兒園到12年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史密森強大的網(wǎng)絡資源面向全美所有教育工作者,同時還設置了“教育標準數(shù)據(jù)庫”。用戶在選擇所在州和學生年級后,網(wǎng)站將羅列出該年齡段學生在藝術、歷史、技能、思維能力等方面應該達到的標準,并針對每條標準向教師提供相應的“博物館課程設計及教學資源包”。一方面為教育工作人員“因材施教’,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博物館資源的利用率。據(jù)統(tǒng)計, 2001年全美國有200多萬教育工作者在其課堂上使用了史密森編印的教育資料,數(shù)百萬學齡前兒童至高中生從中受益,另有35萬人參加了史密森組織的演講、研討、培訓、學術旅行、表演和社區(qū)項目等。目前,全美還有多家博物館開展了雙向可視遠程教育,這是館校合作的新形式。其中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在2001年為俄亥俄州75個社區(qū)的7000名學生和教師提供了300課時的教學節(jié)目。另外,若是學校在開展博物館教學活動前,對所需資料不甚了解,美國還有針對不同內(nèi)容需求的搜索網(wǎng)站,提供了相關資料。例如“美國博物館官方指南”(The Official Museum Directory)就載有北美約6000個主要博物館的藏品資料。

3、教師職業(yè)發(fā)展項目。美國博物館向在校教師提供了多種類型和不同程度的職業(yè)發(fā)展項目,包括課程和教材。這些項目有講習班及后續(xù)班、專題研討會、實習(包括駐館實習)和上崗培訓活動等。例如,史密森教育和博物館研究中心開發(fā)了“在線論壇”、“在線研討會”、“史密森教師沙龍”、“教師咨詢委員會”等互動平臺,方便教師與博物館教育專家進行深入探討。這種做法不僅有助于教師深層次理解和挖掘博物館資源,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教育項目的反饋信息和建議還將為各館下一步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意見和啟發(fā)。

4、專設經(jīng)費支持。一般而言,美國博物館在每年的財政預算中都保有一定的份額作為教育經(jīng)費。例如,芝加哥藝術博物館(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2006-2007財政年度總支出7475萬6千美元,教育經(jīng)費支出323萬4千美元,占總支出的4.33%。芝加哥費爾德(the Field Museum, Chicago)博物館2005-2006年度教育和圖書館經(jīng)費支出占總預算的4%,高于3.6%的行政經(jīng)費預算。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006年度教育和圖書館經(jīng)費支出占總預算的7%,高于特展的6%比例。如此規(guī)范化的經(jīng)費保障也是美國各博物館舉辦繽紛教育活動的強大后盾。

5、博物館學校。它是美國博物館界的特有產(chǎn)物,亦是館校深入合作的產(chǎn)物。博物館學校是通過學區(qū)與博物館的伙伴關系,共同設計、實施教學項目,并且實踐博物館學習的學校。通過該學校的學習,大家可創(chuàng)設展覽,甚至是博物館。學校的許多課程設立在博物館內(nèi),又在對口博物館的支持下,于校園內(nèi)設計和建立自己的博物館,以達到在學習中創(chuàng)造的目的。例如,于2004年9月9日開學的加利福尼亞科學中心學校(California Science Center School),就是加利福尼亞科學中心和洛杉磯統(tǒng)一學區(qū)(LAUSD)十余年合作的結果。其教學目標是將“科學中心型的方式”與通常在學校中實施的教育方法進行整合,從而使得體驗性、主動性、參與性學習達到雙向和互惠的合作效果。事實上,美國博物館學校提高了對博物館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社會教育成本。它與普通學校教育相比有著自己的運行特點和優(yōu)勢,不僅是對學校和博物館兩種文化機構資源的整合,更是這兩大機構適應時代發(fā)展作出的反應。而它對新教學方式的探究和應用,也一直走在當今美國教育改革的前沿。

(二)英國博物館的教育活動

1988年,英國制定的“國家課程”(National Curriculum)明確指出,博物館教育可與學校課程連接。進而在1991年,學校團體參觀博物館的人數(shù)增長至750萬。同時,各館根據(jù)“國家課程”標準制定了教育手冊,這些活動手冊針對不同學齡的兒童,與學校課程連接,并提供給教師使用。以國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hert Museum,簡稱V&A)為例,它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藝術設計史博物館,配合國家“藝術與設計”課程的指標,開發(fā)了適合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手冊。資料顯示,該館超過80%的參觀對象都為學校團體。而位于紐卡斯爾(Newcastle)的泰恩一威爾(<Tyne&Wear)博物館群,各館與中小學、高等院校建立了緊密聯(lián)系,將博物館知識融入教材與課外活動。館內(nèi)特別開辟了多間活動室,供青少年使用。另外,館方還設計了很多游戲幫助孩子們對歷史、生活、藝術作品、戰(zhàn)爭災難等產(chǎn)生感性認識,促使他們在一種輕松友好的氣氛中獲取知識。

2006年11月,英國政府在自然歷史博物館(Brit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發(fā)布了“課堂之外的學習”宣言,其中提出:學生除了學習學校必修課程外,還有大量的知識要在課外學習,目的是鼓勵學校充分利用校門外的學習機會。英國教育大臣阿蘭·約翰森(Alan Jehnseri)說:“教育參觀會加深年輕人對生活環(huán)境、歷史文化的理解,可能還會因此改變他們個人的發(fā)展方向?!逼鋵崳缭谛猿雠_之前,英國的博物館就己意識到學生課外教育的重要性,積極探索館校合作的各種機制,并在近20年的時間內(nèi)取得了長足發(fā)展。而“保障教師帶學生外出所享有的權利”亦被明確規(guī)定,并且讓孩子們走出教室、走向博物館己經(jīng)成為英國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事實上,學校方面也樂于與博物館開展合作,認為這是良好的教育方式。根據(jù)英國“博物館和美術館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 fir Museums and Galleries)的研究報告顯示,自2003年至2007年地方中小學校參訪博物館的評鑒中,學生與老師的參訪滿意度均達到80%以上,多數(shù)學生對博物館游的評價是“相當有趣”和“極為喜歡”。多數(shù)老師則表示博物館教育可達到課程教學和道德教育的雙重目標。

英國博物館界在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后,己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活動開展模式和特點,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教育活動注重自主性。英國的“館校合作”并不是簡單地將博物館與學校事先安排好的教學大綱按部就班地傳輸給學生,很多情況下,活動的計劃只是簡單的框架,并在具體實施中史強調(diào)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探索能力、動手能力、組織能力和合作能力,激發(fā)學生對于藝術、科學等方面的感悟和興趣。例如,2010年2月,一個完全由兒童策劃的展覽在倫敦華萊士收藏博物館(the Wallace Collection)舉行。此展覽由該館與當?shù)氐氖ノ乃固匦W(Saint Lancaster Primary School)聯(lián)合舉辦,并由高年級學生擔當策展人。當時,學校選拔了12名具有不同特長的學生擔任策展人,他們在博物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和幫助下,用一年時間策劃和實施。其間,他們自己選擇展品,撰寫展覽說明,完成了整個展覽的布置。開展后,同樣由他們擔任專業(yè)講解員,向參觀者講述在整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展品背后的故事。這樣的活動促使學生們了解文物,拓寬了想象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2、教育共享資源廣泛深入。英國自小學起就有在博物館內(nèi)教授的課程,并且這些課程還會根據(jù)各館的發(fā)展而調(diào)整設置,使教學內(nèi)容與時代同步,并自始至終都貫徹在青少年的各個學習階段中。這些授課人員不僅包括學校教師,更有博物館工作人員,他們的授課形式豐富多彩。例如,將歷史課放在古城切斯特(Chester)中的羅馬古城內(nèi)進行,當?shù)夭┪镳^工作人員打扮成古羅馬士兵,穿著鐵制盔甲,手持尖刺長槍,帶領著一群由學校老師陪同的小學生。學生們饒有興趣地聽其講解,并不時提問。此外,英國的博物館還建有專門的學生游藝室、校外教室,同時配有特設的活動設施,激發(fā)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感性認識。例如在曼徹斯特科學與工業(yè)博物館(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in Manchester)的學生游藝樓中,就建有各種專題性中小學生校外教室,學校經(jīng)預約可在此進行教學,由博物館專門安排工作人員當老師,介紹并演示各種專題性科學知識。

3、人員培訓制度規(guī)范完善。英國十分重視館校合作中的專業(yè)人員培養(yǎng),并且博物館對在職人員和參與活動的教育工作者都有著完善的培訓制度。英國設有國家培訓部,其歷史文化培訓處的負責人莎朗·斯坦尼福斯(Sharon Stanislaw Forth)提及,每年該處都會收到大量參加培訓的申請,大約每個專題150人左右,培訓內(nèi)容涉及歷史、文化、科技等多個方面。此外,教育工作者還被鼓勵以志愿者的身份直接參與博物館教育活動的籌劃和實施過程,使其了解活動的各階段細節(jié),并更好地與自身教學相結合。

4、教育資金保障有增不減。英國教育部門十分重視對基礎教育的資金支持。例如斯托克港Stockport)地區(qū),每年預算的教育經(jīng)費達14000萬英鎊之巨。通常,學校經(jīng)費取決于學生人數(shù),政府規(guī)定的標準是每生每年2700英鎊。斯托克港中學有1100名學生,政府每年下?lián)艿慕?jīng)費是300萬英鎊,經(jīng)校長爭取還可達350萬英鎊,其中很大一部分供校外活動和校外教學使用。但校長仍然認為經(jīng)費緊張,所以必需不斷地與本地市議會爭論,向他們灌施“教育是第一位”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年初,英國教育部還建議藝術課程成為1416歲學生的基礎課程之一。在國家課程評審專家組的報告中也提出,對于16歲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必修課程范圍宜更廣泛,其中應包括藝術、文化類課程。該報告認為,在基礎教育中,美術和音樂課程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廣泛、平衡而有效的教育理念不該丟失。并且教授學生相關的文化遺產(chǎn)知識對于個人、集體和國家都有益處。這些報告和建議對于保持藝術課程在英國國家課程中的地位不動搖起了積極作用,同時也讓大家更清晰地認識到藝術學科在教學系統(tǒng)中的價值和重要性,進一步肯定了博物館在青少年藝術教育中的角色。

(三)日本博物館的教育活動

1947年制定的《教育基本法》是日本教育的基石。該法第七條就“社會教育”闡述如下:“1、國家和地方公共團體應鼓勵在家庭、工作單位或社會其他場所進行教育;2、國家和地方公共團體應做出努力,通過建立圖書館、博物館、公眾會堂等類似機構,通過使用學校機構以及其他恰當方式,以達到教育的目標?!绷硗猓毡尽恫┪镳^法》規(guī)定:“博物館是對歷史、藝術、民俗、產(chǎn)業(yè)、自然科學等有關資料進行收集、保管,為輔助教育而向大眾開放展示,以促進教育、調(diào)查研究、娛樂等而舉辦必要活動的機構”,“以有利于國民教育、學術研究和文化發(fā)展為目的”,博物館“應與學校、圖書館、研究所、文化館等教育、學術或文化相關的各種機構進行合作,并支持其舉辦活動”。為有助于發(fā)揮各館的教育功能,日本還規(guī)定,博物館歸屬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管理。

日本博物館界始終堅持將“對話與合作”作為運營的基礎,不斷追尋如何打造一個“人人都可輕松利用”的博物館。受這樣的理念驅(qū)使,日本博物館對于學生的開放度極高,同時各館也積極探索與學校教育的聯(lián)動機制,向青少年提供大量的校外學習機會和體驗式教育,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其特色包括:

1、政府對博物館教育的有力推動。為了加強館校合作,日本文部省加強了體制建設,于1996年開始實施“學社融合推進計劃”,將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等納入學生的社區(qū)教育場所。迄今,日本面向青少年開放的社區(qū)教育設施己達9萬個左右,它們?yōu)殚_展教育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而博物館無疑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97年起,日本又開始實施“青少年野外教育推進計劃”,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利用博物館的物質(zhì)和人力資源為學生課外學習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并在學校、家庭與博物館的聯(lián)動中構筑“教育網(wǎng)絡”,共同為中小學生的社會和自然體驗提供信息和咨詢。

2、體驗性展示豐富新穎。日本幾乎所有博物館的陳列內(nèi)容和體現(xiàn)方式都具有鮮明特色,十分強調(diào)與觀眾的互動,其中不乏針對青少年特別舉辦的展覽和活動。例如,位于大阪府吹田市的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專門為孩子制作展覽。展柜全部是帶有各種形狀小孔的木箱,箱子里面擺放了不同國家的玩具,并以一種充滿童真的方式對其進行介紹,激發(fā)了青少年的濃厚興趣。而若參觀大阪科學技術館,觀眾定會情不自禁地說“咦?還能做出這樣的事?”“原來如此!”大家在這里可以循著展廳的5個主題路線,按照主題類別進行學習,收獲許多驚喜,增加對科技的求知欲,同時有新發(fā)現(xiàn)。而在位于東京的國立科學博物館內(nèi),觀眾還能直觀了解核能發(fā)電的原理和過程,以及核廢料的無害化處理。其展覽通過模擬演示、實際操作、小型講座和專家答疑等多種形式與青少年及其他觀眾互動,而這些展品及其設計的新穎性和趣味性本身也是吸引兒童的重要特質(zhì)。

3、教育設施設備齊全。日本有類型豐富、數(shù)量巨大的博物館資源,如僅在關西地區(qū)的大阪府(相當于我國的地級市)就有4家科學(技術)博物館,幾乎每個城市(相當于我國的縣、區(qū))都建有體現(xiàn)本地特色的兒童科技館。同時,許多博物館還設置有針對青少年的陳列設計和動手實踐場所,并在展廳中專門為他們安排了考古工作室,供他們親自動手挖掘、鑒定、修復和展示文物。一些科技類館還備有圖書、標本、簡易實驗設備、操作儀器等,學生可隨時借用,以解決參觀中的疑惑。此外,日本幾乎所有的博物館都是學生課外的“第二課堂”,許多課程皆設置在館內(nèi),學生們會攜帶觀察記錄單和作業(yè)紙。因此不少館還在展區(qū)中央安排了若干組書寫區(qū)域,方便學生們在討論和記錄時使用。

4、教育人員高素質(zhì)。在日本,博物館工作人員往往比在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具有更高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前者大多擁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對于博物館工作人員和學校教師在內(nèi)的社區(qū)教育職員、社區(qū)教育設施的專職人員等,國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開展有一系列培訓,如位于茨城縣的大洗水族館就舉辦有中學生物教師的培訓。培訓教師由縣里專門的選拔機構選派,以參加館里相關的培訓并協(xié)助日后各館開展面向青少年的教育普及活動。此外,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大型綜合性館更是定期舉辦教師培訓項目,向他們提供一系列信息,以幫助學校師生更好地參觀和利用博物館。這些教師在培訓結束后回到學校,還能成為該校所在社區(qū)的教育指導人才。

5、館校合作長效深入。日本多數(shù)博物館都與附近的中小學結成對子,為學校提供免費參觀等服務或是到學校舉行講座普及知識,實現(xiàn)資源共享。如國立東京博物館就與21所學校結成了合作關系;橫濱美術館則每年免費為幼兒園、中小學提供100場造型活動;位于東京的國立科學博物館更是每月舉辦活動,涉及博物館教室活動(選擇特定的題目,由博物館人員進行專門的解說或輔導)、自然教室活動(博物館人員指導下的實地觀察活動,如野外巖石觀察會、鳴蟲觀察會等)、自然史講座、理工學講座(由博物館研究人員進行各種講授),并且館方還經(jīng)常邀請當?shù)卮髮W、中學或研究機構的老師、研究人員開辦各種綜合性鑒定會。另外,博物館事業(yè)發(fā)達國家,通常都擁有健全的博物館志愿者制度,志愿者亦是日本各館日常服務的中堅力量。日本己將志愿者活動納入創(chuàng)新學習指導要領,使其制度化。在一些高中,學生在博物館參加志愿者活動還可換算成學分,即“事務代替”制。

6、經(jīng)費保障強大充足。日本政府非常注重教育支出,每年撥給的文化、科學、教育經(jīng)費都非常充足。對于科技教育經(jīng)費而言,2002年的日本政府預算中,文化教育科學部總預算為65783.94億日元,其中科技經(jīng)6311億日元。如同英美國家一樣,如此的財政保障是博物館開展社會教育的堅強后盾。

總之,在博物館事業(yè)發(fā)達國家,博物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己成為普遍行為。其教育活動豐富多彩,富有成效,更積累了許多成熟經(jīng)驗,在國民教育方面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教育活動舉辦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也己成為評估各館經(jīng)營績效的一項重要指標。

三、中國博物館要“重展”但更要“重教”

盡管2008年我國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后,各館在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情況下,展示教育和開放服務水平有了顯著進步,觀眾人數(shù)大幅增加。但是,與國際博物館界的成熟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與不斷變化的觀眾需求之間也有許多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我國博物館的教育理念和形式落后,教育活動策劃實施的深度和廣度不夠。除了展覽水準不高,許多幾乎常年不變,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教育活動開展的水平低下。究其根本原因,表現(xiàn)在如下三方面:

(一)首先,我國博物館普遍存在“重展”不“重教”的現(xiàn)象

國際先進的博物館教育理念認為,展覽固然是博物館教育的主要載體,但不是唯一手段;事實上,常設展覽即便再優(yōu)秀,觀眾也會有看厭的一天。因此,各館不僅要做好展覽,更要圍繞和配合展覽,開展一系列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務,例如示范表演、探索活動、專題講座、視聽欣賞、動手做、研習活動、知識競賽、知性旅游、學術討論會、出版刊物、咨詢服務等,以豐富觀眾的學習體驗,實現(xiàn)博物館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反觀我國博物館界,許多館都簡單地將展覽與教育劃等號,以為開放展覽就萬事大吉,很少開展延伸和拓展型教育活動。偶爾開展的教育活動,內(nèi)容和形式缺乏創(chuàng)意,未能貼近群眾,效果自然差強人意。而這也正是我國大部分館、哪怕是擁有全國十大精品展覽榮譽的博物館熱鬧一段時間后依舊門可羅雀的主要原因所在。     

(二)其次,博物館與學校、社區(qū)結合度不夠,尚未真正融入國民教育體系

博物館是社會教育的積極力量,將其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與學校、社區(qū)結合,符合世界博物館發(fā)展的潮流。事實上,這既是各館履行教育使命的需要,也是完善我國現(xiàn)代國民教育體系、形成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國博物館與學校、社區(qū)的結合還很不夠:一是博物館為青少年教育服務的意識普遍淡薄,缺乏主動性,往往被動等待觀眾上門,未積極探索與學校和社區(qū)的有效銜接,很少走進學校、社區(qū)。二是博物館為青少年教育服務的內(nèi)容、形式和手段落后呆板,鮮少為學校提供教具、教學參考材料、教學節(jié)目等。也即,博物館尚未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并未充分發(fā)揮“第二課堂”的功用。三是博物館教育設施配套簡陋或不完善,專門的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和互動空間較少。另外,高水平的講解咨詢和教學輔導人才也很短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主要是應試教育的情況下,很多學校都沒有把博物館視為教育機構,存在著制約博物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一系列現(xiàn)實問題:一是長期以來,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博物館教育功能的認識不到位,未能將其納入教學體系,博物館文化一直游離于教學體系之外,缺乏將學校教育與博物館教育有效銜接的意識。在現(xiàn)行九年普及教育的課程內(nèi)容中,有關博物館的知識非常有限,中小學的教材中幾乎沒有博物館的應有位置。二是法規(guī)政策滯后。目前無論國家還是地方政府,都尚無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將博物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配套的政策措施缺失,因而宣傳、教育、文物、科技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協(xié)作聯(lián)動機制、館校聯(lián)系制度、博物館納入教學計劃、經(jīng)費籌措與保障等相關工作啟動不力。三是博物館的教育活動未能制度化、經(jīng)常化,內(nèi)容、形式較為單一,博物館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

(三)第三是博物館未能適應觀眾對于精神文化的多樣化需求

近年來,民眾對于精神文化的訴求日漸提高,這對博物館而言無疑是極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但我國博物館的服務理念、市場競爭意識普遍淡薄,在迅速變化的社會與文化消費態(tài)勢面前尚不能做出適時調(diào)整,未能適應休閑經(jīng)濟時代的市場需求。大部分博物館對觀眾及旅游者的愛好、心理動機、背景、群體構成、期望與需求等都缺乏調(diào)研,對文化歷史資源的發(fā)掘也不深,文物開放程度低,從而不能提供吸引社區(qū)居民和旅游者的文化產(chǎn)品,造成了許多館陷入雖擁有大量高品質(zhì)文物,卻依然吸引不了觀眾的尷尬境地。此外,我國博物館常常忽視對觀眾的研究,同時研究水平也不到位。觀眾是各館的主要服務對象,在博物館事業(yè)成熟的國家和地區(qū),它們無不將其放在首位。但我們并未將觀眾視為工作開展的核心,這樣,提供的服務與觀眾需求之間自然存在較大距離了。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和國民思想道德教育的結合還遠遠不夠,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何改變我國博物館“重展”不“重教”的局面,是免費開放后中國博物館走出困境、充分發(fā)揮其教育資源優(yōu)勢,實現(xiàn)教育功能最大化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新時期我國博物館經(jīng)營管理中亟待解決的核心命題。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并指出:實施素質(zhì)教育,應當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并且,各類文化場所(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紀念館等)要為學生提供優(yōu)秀的精神產(chǎn)品,向?qū)W生免費或優(yōu)惠開放,為學校素質(zhì)教育創(chuàng)造條件。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2007年6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大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國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zhì)。之后,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p>

博物館是國民教育的特殊資源和陣地。如何讓免費開放后的我國博物館提高教育活動的水準,發(fā)揮應有的教育職能,不僅是我國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必要條件,也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要求。同時,還是解決免費開放后我國博物館運營困境的出路所在。為此,呼吁各館改變“重展”不“重教”的局面,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jīng)驗,努力探索和創(chuàng)新我國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內(nèi)容、形式和手段,大幅提升博物館教育活動的水平,真正惠及公眾。

原文載于《東南文化》2012年05期

整理/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