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當下中國山水畫教育的問題何在

時間: 2015.1.9

山水畫所承載的文脈與中國文化精神到底是什么,千百年來以筆墨理解并得其真諦者,代不乏人。而1950年代以來,山水畫傳承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與變革,其影響至今仍在。中國山水畫以及筆墨的核心到底如何理解?何以當下筆墨粗惡者大行其道?……江浙滬部分藝術教育學者與從業(yè)者前不久就蕭海春師生山水畫教學的研討或許會給我們以更多思考。 

“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有上海唯一的中國畫專業(yè),但現(xiàn)在國家為了藝術類招生考的大多是速寫、素描、色彩,這就帶來一個巨大的困難——招進來的學生或許連毛筆都沒有拿過,所以中國畫現(xiàn)在我認為處在一個危難時刻,一定要明白中國畫的中國是什么意思,究竟什么樣的畫才是中國畫?”上師大美術學院執(zhí)行院長劉旭光這席話在前不久的“上師大美術學院山水畫教育研討會”引發(fā)了眾多共鳴。這一研討會的緣起則是知名畫家、上師大碩士生導師蕭海春40幅解讀歷代山水畫經典的大型高清畫冊《林煙洗塵——蕭海春山水經典解讀》的首發(fā)與其師生山水畫展“同行山水間”。

中國山水畫所承載的文脈與中國文化精神到底是什么,千百年來以筆墨理解并得其真諦者,代不乏人。而1950年代以來,山水畫教育與傳承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與變革,其影響至今仍在。中國山水畫以及筆墨的核心到底如何理解?山水畫教育應如何面對傳統(tǒng)與新的時代?


文化自信與反思山水畫教育

劉旭光  上師大美術學院執(zhí)行院長

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有上海唯一的中國畫專業(yè),我們也有很多的疑惑,目前遇到了三個方面的困難。一是招生困難,我們不缺生源——但是遇到了這樣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國家為了藝術類招生的規(guī)范化,絕大部分科目是沒有國畫方向的,因而考的是速寫、素描、色彩,這就帶來一個巨大的困難,招進來的學生或許連毛筆都沒有拿過,我們遇到過。二是來了之后應該怎么教?我認為中國畫現(xiàn)在處在一個危難時刻,一定要明白中國畫的中國是什么意思,究竟什么樣的畫才是中國畫?我們給學生應該教什么?三是我們圍繞著蕭海春、邵琦等一批上海藝術界大家和美術學院教學力量,合作進行專業(yè)藝術碩士教育,從中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師傅帶徒弟的模式蠻管用的,但畢竟我們是大學,教育必須要有一個培養(yǎng)方案、教學模式。

陳夑君  上海博物館原館長 

現(xiàn)在的藝術院校完全用師傅帶徒弟講到底是通不過的,但中國山水畫的傳授如果離開了這一種特殊的文脈傳承的方法來講,說實在話是學不到真本領的。像這次“同行山水間”的展覽中有老學生也有新學生,這是積累了非常好的經驗。比如最近大家覺得怎么“四王”一下子熱起來了,董其昌也熱起來了,最近就拿上海博物館來說,幾次國寶展,其實和今天的蕭海春師生“同行山水間”的展覽思路也是高度一致的,山水畫需要一種文化概括。今天中國畫教育主要的矛盾,恰恰是文化范式的東西該臨的臨得少了,今天的主要矛盾對經典名作不是臨得多了,恰恰是這個畫可能是學校的老師都沒有過關——現(xiàn)在不是說學生需要補課,老師首先要補,老師不補,你憑什么教學生? 

樊波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江蘇,提到上海,最當代的最前沿的藝術都在上海,成為一種慣有的印象,但這次看到蕭海春師生作品展,以臨摹古法為主的,我很驚訝。這個展突出了中國的文化性與文化品格。近百年來,中國的制度、文化理念包括中國的藝術傳統(tǒng)都是不中不西的——我們從臨摹語言到造型意識到意境的構造,都應當有我們中國一套自己完整的東西。這個東西完全可以和西方對話,而且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該重新建構。建國初期討論央美的教學理念當時面臨“用徐悲鴻的方式,還是齊白石的方式?”——最后采取的是徐悲鴻的方式。現(xiàn)在看,這其實是應該反思的。

江宏  知名畫家、評論家 

學中國畫和學中國漢語是一樣的。第一是語言、詞匯,他們從傳統(tǒng)中得到的詞匯是什么,兩組物象加在一起,然后那就有意境了。其實畫畫和說話都是一種表達,表達我們的思想,表達心境的東西。藝術的教育也是,從你識字開始,從字到詞到句到文章,你通讀了,你就得到。蕭海春的好處是什么?他把所有的文章一篇一篇給你看,逐字逐句給你解釋,你就得到了。

陳麥青  復旦大學出版社人文學術總監(jiān) 

中國畫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從古到今,一般有兩種:一是老師帶學生,就是傳統(tǒng)的師傅帶徒弟。其優(yōu)點是通過老師的耳提面命,學生能逐漸登堂入室。缺憾是可能囿于師門藩籬,不易兼收并蓄,自成面目。二是學院培養(yǎng),其長處是科學系統(tǒng),并且能在名師薈萃的環(huán)境中,轉益多師。但也往往會落入教條空泛的窠臼,難得師傳真髓。蕭海春先生現(xiàn)在努力的,正是對這兩種模式取長補短的探索。

蕭海春  知名畫家、上師大美院碩士生導師 

我在帶研究生的時候,一個問題一直困擾我,為什么我說很累的,如果都是本科生,他訓練得很好,我教給他課題,你這三年就行了?,F(xiàn)在進來的學生讀碩士其實有一年半的時間就在基礎里面,碩士研究生教育不應當是這樣的。第二個問題,因為我不能永遠教下去吧,這種教育思想、體系一定通過不斷的實踐,應當不斷整理形成一個系統(tǒng)——這是很重要的。第三個問題,要有一個師資力量的保障,主要就是培養(yǎng)老師,培養(yǎng)年輕的老師。再一個是研究生,除了本科教育之外,還有其他文史師資的配備——因為中國畫是一種詩性的思考,文脈一定是從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滋生出來的。另外,對于教室的偏小,我建議上海美術院校和民間力量,可以和像松江“九峰三泖”這樣的大型畫室可以結合。 


不注重基本功卻得到利益的時代已經過去 

張偉平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山水畫系主任

在上海有像蕭海春這樣的一個對傳統(tǒng)掌握得這么深厚的導師在上師大教學,是很不容易的。我想提示大家注意幾個方面。第一我們要樹立一個觀念——這么多年中國畫開了很多的門,其實你們一定要選擇入門的問題,因為這個門一入進去是一個終身就會有定論的。學習中國畫,不要入錯門,不要一踏就踏到明暗意識或者色彩意識或者所謂的西方結構意識的門里去,你們踏到那個門我就要用西方結構的審美要求你,你們干得過西方嗎?所以不要用自己的短處去和西方文化的長處比,這也算是我對大家的一個忠告。潘天壽先生當年每次進學校的時候都和他們說,“你們五年(當時學制是五年)進來全部是學基礎?!钡芸上КF(xiàn)在很多學校都忘記了,都想在三四年的時候就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個性的知名的所謂的畫家。這個實際上是我們很多的教學方向和教學大綱走了樣。而蕭老師的這種狀態(tài)我覺得非常恰當。所以說我覺得你們很幸運,沒有好高騖遠,為了去求個性。我也希望年輕一代,現(xiàn)在有一批你們的老師或者老師的老師隊伍,得了很多的利益,跑來跑去也不注重基本功,也得了利益,是的,也得了——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為什么過去了,因為那里很多很多的形式發(fā)生了改變,所以在你們身上的時候,拼的是什么?不僅僅是炒作問題,還要具備相當?shù)膶W識,這是最要緊的。不要等十年二十年以后該你們上場了,卻什么都沒有! 

李磊  中華藝術宮副館長 

《石濤畫論》開篇是談道,為什么畫?這個要追道的,要洞悉宇宙之道,然后下來才是畫,再是以畫生出來的萬物。蕭老師給我們提示了一個問題,也就是我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實踐,所有的給予是希望蕭老師我本人以及與我的同道們共同來追尋宇宙、人生之大道。從《林煙洗塵——蕭海春山水經典解讀》到將要整理出版的山水畫課徒稿,這個工作是功德無量的——大家看了以后會非常感動,四十張對歷代山水經典名作的解讀和所有的畫法,從宋元到四王,全部的解讀,這種解讀也是給我們思想庫、文化庫重新的整理。 第二,我覺得山水畫教育的體制性安排是很重要的,這個制度性的安排有了之后就可以持續(xù)。 

鄭文  華東師大美術學院副教授 

山水畫的學習其實臨摹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臨摹的話,我們去寫生畫出來的就不是山水畫,學生也會有這種疑問。所以蕭老師能從最基礎的臨摹角度入手,從中也看到很多的學生已經有創(chuàng)作的意識,也有自己的面貌。 

錢保綱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副教授 

以山水畫教育而言,實際上我建議重視臨摹——我個人認為臨摹本身是最現(xiàn)代最當代性的一件東西,這是一個虛實關系,一個陰陽關系,就是一個相間,一個黑白關系。很簡單的一個道,這個道就是中國的道。  

邵仄炯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輯、畫家 

如果上海的山水畫傳承沒有這樣的環(huán)境沒有這樣的氛圍,沒有像蕭老師這樣的人來引導我們,而靠自己面對經典,我們感覺是有一段很遠的距離的,這是必須要有一個人來指引,有一個方式、方法的。我覺得這樣我慢慢琢磨到一些方法,我也認識到這個方法并非常堅定地認為這個方法是對的,所以我覺得跟隨蕭老師學習是幸運的。 

顧村言  《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執(zhí)行主編 

中國畫和西畫不一樣,中國畫傳承到現(xiàn)在,其實并不僅是一個繪畫的問題,也是一個文化的問題,是人品與學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對其的反思也涉及文化的反思,包括剛才所說的蕭海春老師的文化自信,這里面可探討的話題非常多。具體到教學中的臨摹,前年我和郎紹君與蕭海春老師三人有一個對話,郎紹君有一個觀點我印象一直很深,他就說中國的臨摹是一個解決學習語法的問題,也就是像學習語言,你的主謂賓怎么樣,怎么配詞語,這個比喻是舉重若輕的,打個比方——就好比現(xiàn)在很多人中國話其實已不會說了,這是很悲哀的。 

林矗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我是蕭老師的學生,說這個話的時候其實有點膽怯。我們的教育體系大家知道的,本科學完進來還有不會國畫的,這也與一些院校的教學能力欠缺和老師本身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有關。很多人本科畢業(yè)以后其實中國畫還是在門外面——這就是我們中國畫教育的基本現(xiàn)狀。從學生角度而言,其實是有很多的課程,從小就是應試考試,進來時候很多基本功是沒有的。所有這些都是要反思的。 

邵琦  上海師范大學美院教授 

回到中國畫本身,怎么能把中國畫真正傳遞下去,所以我想我們在這里做一份嘗試,回答“中國畫是什么、中國畫怎么教授”的問題。蕭老師剛才說三年,其實別指望三年之內就學會創(chuàng)作了,那是異想天開。我們要學的是文化,學的是精神,蕭老師對藝術的虔誠,以及他通過這個手段,他表達的東西,我覺得這個是他身體力行在做的。那么將來同學們也可能會走向社會,走向教學的崗位,怎么來傳播、傳授中國繪畫,所以我覺得既要學習技法,同時也希望大家學會怎么把這些東西傳授給你的。因為我們共同的愿望是怎么建設弘揚自己的文化,真正使我們成為一個中國人。要明白,你之所以稱為中國人是因為你有中國文化,沒有文化無法區(qū)別你是誰。

本文原載于《東方早報·藝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