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講座丨Ann Pibal:“抽象藝術和空間的可能性”

時間: 2017.11.20

2017年11月15日,由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五工作室組織策劃,與學生會共同承辦的講座“東西對話:抽象藝術和空間的可能性”于中央美術學院7號樓紅椅子報告廳展開。

講座首先由美國女藝術家、本寧頓大學教授Ann Pibal介紹自己的抽象藝術創(chuàng)作,講述自己對于抽象藝術的認識。策展人Josie Browne在簡單介紹自己向西方介紹與推廣中國藝術的情況之后,進入對話交流。藝術家方振寧進行學術主持,參與講座的對話嘉賓還有中央美院建筑學院副院長常志剛,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五工副教授孟祿丁和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講師王子耕,中西方藝術家與學者就抽象藝術與空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討。

Ann Pibal:抽象藝術和空間的可能性

Ann Pibal(以下簡稱“Ann”)介紹了自己的藝術,特別是關于如何定義抽象這部分。Ann的藝術不直接表現(xiàn)建筑但很多時候都受到建筑的影響。她首先為大家展示了自己在墨西哥生活的照片,這張照片很直觀的表現(xiàn)了Ann對抽象的理解,即不存在純粹的抽象:照片上有彩虹、花與樹不能說成是抽象,但是這些自然事物介于現(xiàn)實與抽象之間。另外一張作品有兩米長看起來是絕對的抽象,但Ann認為這張比原來那張更能夠說明陽光和月亮。顏色與光輝會隨著時間變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難看到其真實的一面,而作品能夠捕捉某一個特定的靜止的時間,因此可以更加的寫實。

事實上其實Ann畫的并不是月亮,而是對美國女性抽象藝術家Marlene Dumas藝術的繼承性。一張本身看上去比較中性的作品其實是可以有一定政治性的,作為一個美國女性藝術家不可能創(chuàng)作的時候不和Marlene發(fā)生任何關聯(lián)。Ann表示自己的作品中沒有純粹的個人,總是依附在一些事件和歷史上,她對歷史做出了回應,因此作品具有了政治性;當然也有個人的元素,Ann作品中的海洋元素確實是因為Ann的生活離海洋很近。

在另一張作品中看起來和海洋有關,實際上Ann只是對中世紀作品作了一些幽默的表達。我們可以把Ann的作品理解成與照片有一定對應關系,但事實上很可能Ann只是畫了一只鐘表。但它就只是鐘表嗎?鐘表可以是一個可變的示數(shù),Ann試圖表達的是現(xiàn)代主義之下關于設計與工業(yè)化的內(nèi)容。作品中的鐘表不代表它實際上和Ann個人有什么關系,只能說是Ann的一種幽默表達或者對事物的看法,這與設計產(chǎn)生一定區(qū)別。

Ann在墨西哥遇到的海龜與另外一張照片形成了一張抽象作品。抽象可以不是純粹的抽象,而是個體對于世界近距離的觀察。對于Ann自己而言,可能她的許多抽象作品比很多具象作品還要寫實。Ann的藝術創(chuàng)作使她與對世界的看法和觀看視角變得不一樣,反復的觀看有時使Ann覺得是生活本身在模仿藝術。對于Ann,繪畫是私人以及私密的經(jīng)驗;但同時繪畫又具有公眾性,當它被展示的時候就對社會有了一定責任。因此藝術家不只是活在自己話語的真空區(qū)域以內(nèi),當作品被放到展覽廳里,所展示的其實是策展人的話語。

另外一件作品來自斯特拉,Ann一直對抽表的大面積作品情有獨鐘,但又想做一點不一樣的東西,油畫顏料也令人煩躁,她選擇了丙烯。這種現(xiàn)實的驅(qū)動使Ann的創(chuàng)作方向發(fā)生了改變,用丙烯做了一系列作品。與20世紀很多做抽象藝術的女藝術家不一樣,Ann選擇做硬邊抽象,并故意畫的尺寸很小,因為在美國的父權主義社會,為美術館服務的作品一定會很大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印象。但隨著對這種家具式設計的淡化,Ann的作品尺幅也越來越大。

Ann的作品試圖傳達什么意義呢?她作品中經(jīng)常有一種不成功的對稱,或者是一個符號的重復使用,使用過程中會有些許的改變。Ann試圖表達語言的無能為力,復述會扭曲原始內(nèi)容的含義。她提及女兒在花園里嗅花是對自然的直接經(jīng)驗,美術館里看花的作品是第二次經(jīng)驗,從相機觀看她看展的照片是第三次回顧看花的經(jīng)驗。這個過程中女兒自己也融入了畫中,直接成為了視覺體驗的一部分。她作品中包含對稱又不完全一樣,這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抽象。管道公司品牌這件作品中重復的標志指向彼此,有時二者一起代表了全部;有時二者的存在反而使自身意義消減。對于Ann來說,盡管它們是一對,但將二者放置在一起時所指向的并不只是各自自身的意義。

Ann的作品幾乎每張都不一樣,這是對生產(chǎn)模式的藝術創(chuàng)作的批判。一件作品的尺寸只有畫冊大小,一張顏色較暗,對面五張幾乎完全一樣,是有點像拜占庭的金黃色但同時又很現(xiàn)代。第一張畫成為第二張作品的主題,同時放在第三張里,并慢慢由正方形變成鉆石形。作品很小,似乎能倒映出觀者,這就與空間和觀者產(chǎn)生聯(lián)系,他們在觀看的時候總是想到第一張作品,因為其他每張都在回應第一張。暗的作品使用了深的材料,好像融在了空間里,而金色的作品則跳出了空間。這令人聯(lián)想到海德格爾所謂建筑是棲身的地方,一個關于我們怎樣去棲身的問題。但我們都知道其實個體在哪里哪里就是棲身之地,這種思想來自佛教與印度,與西方哲學形成鮮明對比。

Ann還為大家分享了近期的作品以及正在798展出的作品。學術主持方振寧定義抽象藝術是一個物種,世界上有千千萬物種這個世界才豐富,如果它和別的物種雷同就沒意思。Ann的作品正具有反生產(chǎn)性,她為自己而作而不是為美術館而作,這在今天非常有意義。Ann的作品是從自己的感受一點點畫的,色彩、線條、意想不到的轉折都是自己琢磨出來的,這使作品變得豐富從而成為一個新的物種。

方振寧×孟祿丁×Josie Browne×常志剛×王子耕:中西對話抽象藝術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五工副教授孟祿丁談了第5工作室的創(chuàng)立與國際交流。抽象是關于時間和空間的藝術,Ann的作品中就有空間與建筑的表現(xiàn)。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Josie Browne說,當她在MoMA PS1第一次看到了Ann的作品,盡管陳放在一個極差的位置,她還是被震驚了,她決定一定要找到作品的作者。Ann作品的思想與能量最令人觸動,這種能量能令人披荊斬棘。

建筑學院副院長常志剛盡管是工科出身的他說不出為什么,他還是非常喜歡這些畫,他還談了對于藝術與建筑空間歷史融合的感受。他還提到央美在美術基礎方面是其他學校難以望其項背的。Ann回應了常院長所述有關藝術與建筑學院的關系,二者確實難以區(qū)分。Ann所執(zhí)教的大學是自由藝術的學院,不是傳統(tǒng)美院。他們的基礎課程最重要的是提問:我們?yōu)槭裁醋鲞@些東西?當你知道為什么做這些東西時就知道以什么形式來實現(xiàn)這個主題。她強調(diào),抽象藝術是比語言還先的語言,“我們不是抽象藝術的發(fā)明家”。

方振寧也表示藝術最好的效果就是欣賞它。宗白華就說過,欣賞本身就是創(chuàng)造。Ann認為不用明白為什么會喜歡一件作品,她作品中有理性,也有像奇跡一樣感性的部分,她希望給人以神秘感。她告訴大家別人怎么看你的作品其實和藝術家本人沒什么關系。作為藝術家你可以尊重你的觀眾與評論者,但可以不在乎這個。

王子耕認為建筑與繪畫淵源頗深,藝術與空間的關系也非常有力量。他表示Ann的尺幅很小,有種女性主義的色彩,她在繪畫中分享照片與家人的時光,這是非常特別的。Ann表示曾聽到有學生說女性藝術家的優(yōu)勢是細膩精致,但Ann認為這也是一種刻板化,應該盡量避免用性別來分類。她幽默的表示就算是男性也不妨礙藝術家有更多的可能。很有趣的是盡管Ann所描繪的是家庭的溫馨,但在Josie看來卻是汽車的馬達與工業(yè)化,她認為作品背后有一個不停呼喊著往前的Ann。

此次對話圍繞“抽象藝術與空間的可能性”進行展開,對欣賞Ann這樣的抽象藝術、藝術與建筑的關系,女性主義的思考,藝術家怎樣進入畫廊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中西方藝術家各抒己見,也許能為藝術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文丨吳慧霞
圖丨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