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講座】鄭巖:何物“鐵袈裟”?——一件作品,兩種角度

時間: 2015.11.26

2015年11月24日晚上6點半,由中央美術(shù)學院學習實踐部主辦的“直面名師”系列講座邀請了中央美術(shù)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鄭巖教授帶來一場主題為“何物‘鐵袈裟’?——一件作品,兩種角度”的精彩講座,鄭巖教授從“山東長清靈巖寺的‘鐵袈裟’究竟為何物?”出發(fā),通過翔實的史料分析,帶來對這件作品觀看方式的不同角度思考。本場活動在中央美術(shù)學院圖書館報告廳舉行,盡管當日天氣寒冷,仍吸引了大量觀眾前來聽講。

“鐵袈裟”作為“靈巖十二景”之一,歷史上有不少對其進行歌詠的詩流傳下來。清馬大相康熙年間所著《靈巖志》卷一有其繪制的“鐵袈裟圖”,據(jù)記載,世傳定公建寺時,有鐵自地涌出,高可五六尺,重可數(shù)千斤,天然水田紋,與袈裟無異,故名。定公即北魏正光年間(520~525年)靈巖寺的開山始祖法定禪師。除“自地涌出”之說,歷史上還有“達摩面壁,道成而去,棄袈裟于此”和“鑄鐘未成”的說法。那么,究竟這塊形貌狀若“袈裟”的鐵塊是何物呢?鄭巖教授將其繪制的“鐵袈裟”現(xiàn)狀圖略去上面的鑄造披縫(即所謂袈裟的水田紋),還原造像原有的結(jié)構(gòu),并將其與歷城神通寺唐代龍湖塔南面塔門東側(cè)力士雕像進行重疊比較,發(fā)現(xiàn)鐵袈裟正對應(yīng)力士像的下部。這個發(fā)現(xiàn)可與清咸豐六年(1856年)何紹基訪得的”天寶元年(747年)李邕撰并書《靈巖寺碑頌并序》其中提到的“金剛”相對應(yīng)。作為“鐵袈裟”原型的力士是何時制造出來又是何時殘破的呢?《舊唐書?本紀四?高宗上》記載:“(麟德二年)冬十月戊午,皇后請封禪,司禮太常伯劉祥道上疏請封禪。……十二月丙午,御齊州大廳。乙卯,命有司祭泰山。丙辰,發(fā)靈巖頓?!摈氲露晔拢?66年1月)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封禪泰山并駐蹕靈巖,唐高宗主持開鑿“大盧舍那龕像”,于上元二年十二月(676年1月)卅日畢工,咸亨三年四月(672年5月)一日武則天曾助脂粉錢二萬貫。而在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提到會昌五年(845年)的滅佛運動,稱山東東部的登州“雖是邊北,條流僧尼、拆毀寺舍、禁經(jīng)毀像、收檢寺物,共京城無異。況乃就佛上剝金、打碎銅鐵佛、稱其斤兩,痛當奈何!”

然而,歷史上當真沒有人知道“鐵袈裟”原本是何物嗎?張公亮在至和二年(1055年)所作的《齊州景德靈巖寺記》中就有“鐵像下體尚存”的記載,而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靈巖主持僧人釋仁欽在其《靈巖十二景詩》之《鐵袈裟》中卻是“鐵袈裟”一說的倡導者。由此,鄭巖教授帶領(lǐng)大家進入了對“鐵袈裟”的再思考?!拌F袈裟”得名于1055年-1101年,鄭巖教授用具體的文獻資料分析了期間的靈巖寺歷史和其與禪宗的淵源, 并分析了“袈裟”在禪宗體系中的重大意義。最后他總結(jié)了“鐵袈裟”之得名背后“制造‘圣物’”的動機,靈巖寺對少林寺的“錫杖泉”的復制、對“達摩面壁”的發(fā)揮、對朗公、定公這些人物的神化都反映了這一點。同時,當時鐵鑄羅漢的存世及上面明顯的披縫和古代山東寺院對于古代佛教造像的收集,都反映出當時能對“鐵袈裟”達到的理解。鄭巖教授說到,永光堂鐵力士已經(jīng)“死亡”,殘破改變了它原有的形象,也由此形成一種新的輪廓。殘片的體量比原物小,引導著人們觀看方式的改變,觀看者的目光變得更為精細,在整體作品中不甚明顯多鑄造披縫便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在其“前世”被遮蔽的同時,“今生”被開啟。圣物制造者指鹿為馬,其他人則盲人摸象,二者在所謂的“水田紋”上找到了連接點,使牽強附會的謬解得到普遍認同。

講座的最后,鄭巖教授將“鐵袈裟”的謬讀與唐英對龍缸的解讀作對比,認為二者采用了同樣的方法——將殘片轉(zhuǎn)化為人的外衣或身體,激活人們已有的概念,并將形象與概念合而為一,以實證虛,化虛為實。

文、圖/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