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講座】仁世民:我的故事

時間: 2015.11.26

2015年11月20日下午兩點半,版畫系于中央美院多媒體報告廳,邀請壁畫系中的仁世民教授,由自身的經歷與故事出發(fā),主講“我的故事”。

談及藝術之夢,藝術閱歷廣泛的他回憶起當時從未想過當畫家,而是從軍,但實在是沒有辦法,由于自己外籍血統(tǒng)的出身,即使常常曬太陽,希望自己成為勞動人民的本色,卻是走到哪里總被覺得有問題,被懷疑為特務,藝術卻讓自己獲得了些許寬慰。

不同于今日的年輕人,二十四歲才開始學畫的他,青年時曾往山線當任工人, 以服務社會主義、粉碎帝國主義的侵略。當時蔣介石的飛機經常進入大陸,雙方皆有具體武力動作,敵方來了便打擊,加上文化革命十年,上學機會十分稀少,必須通過自學,自行安排課程、請老師推薦書籍,反而是博覽群書的好時機。他認為當今年輕人,更應該掌握知識積累的重要機會,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方法, 從歷史中學習并加以提高。如今反顧當時學的許多事物都有用武之地,即使是數學、資本論。

任教授的第一位老師為朱乃正,當時在青海,朱先生鼓勵他努力畫速寫,自生活中取材,無須走彎路。良師的教導使他意識學習真實的東西的重要性,透過文學的眼光分析繪畫的對象,而恰當地傳達了物我之間的生命關系。在藝術媒介上,他自油畫逐漸開始探索雕塑,由于雕塑較油畫容易摸得著,使之感到踏實。第二個老師,是曾經住在他家樓下的何燕明先生,由于堅持藝術教學的理念而不幸被打成右派分子,受了二十三年的罪才遭平反。

1979年,任教授考上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當時招考研究生,其中一門考科須在八小時內,寫完一篇臨時抽題的論文,較今日更加困難。他還記得自己論述的是關于浮雕的構思與構圖,他自世上東西南北四方,談論不同民族與文化中的浮雕思維,以愛斯基摩人的石刻、毛利人的木刻、馬雅人出土文物、中國的畫像磚為例。當時,許多人甚至不知道馬雅人與毛利人!可見文化修養(yǎng)是第一位的,技術層面的技巧很快便得以達到。

鄭可先生為他的第三位老師,由于談論包豪斯,同樣被打為右派。文革結束后,他仍繼續(xù)談論包豪斯學說,對于現代美術的引進,以及浮雕課程的教學思想,貢獻獨具。鄭可先生認為應該討論浮雕的本質,浮雕并非壓縮的雕塑,甚至不是雕塑。

畢業(yè)以后,任教授希望將傳統(tǒng)工藝與浮雕相互結合,以傳統(tǒng)手工藝的方法,展現于大雕塑、壁畫之上,因此他在進入單位上班之后,曾往金屬工藝相關產業(yè)實習一年。并曾參加機場壁畫繪制,在改革開放前期,社會對于大型公共藝術的新需求,使之充滿希望,十分興奮。

來到中央美院任教之后,他再度前往德國攻讀博士,時已三十九歲,仍不諳德語,在外國磨練的幾年,使之認識不同文化對于創(chuàng)作者的要求,并對他創(chuàng)作時,考慮作品本身與環(huán)境的配合度,產生了思想性的影響。

重新回到美院,遇到改革開放三十年后的現在,是十分好的時期,公共藝術工程領域擁有更浩大的機會與可能性,中國需在自己的實踐中得到第一手經驗,專業(yè)學校的教學,則更須與之配合。

在教學面前的任教授,自稱明年退休了,應該才可以開始試著做藝術家了。

文、圖/陳雯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