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講座】常保立:古源心鑒——石渠寶笈特展經(jīng)典作品鑒賞分析

時間: 2015.10.19

2015年10月14日下午2點,講座“古源心鑒——石渠寶笈特展經(jīng)典作品鑒賞分析”在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紅椅子報告廳進行,主講人為故宮摹畫專家、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摹畫鑒賞古法傳承人常保立先生。

“石渠寶笈特展”作為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所推出的重要展覽,展出了故宮書畫藏品283件,其規(guī)格之高、藏品之精,在故宮博物院乃至全國博物館都屬難得一見,自9月8日開展以來便吸引了大量觀眾觀展,成為當(dāng)下熱點之一。常保立先生作為故宮研究院的專家在故宮博物院摹畫工作室工作了35年時間,在本次的講座中為大家?guī)韺蕦m書畫珍寶的精彩解讀,吸引了大量的聽眾前來聽講。

講座的開始,常先生簡述了與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的淵源與初進故宮的經(jīng)歷,并談起徐悲鴻、張伯駒等名家關(guān)于購買與收藏古畫的軼事。常保立先生認(rèn)為“純粹”是一種重要的品質(zhì),“純”是清空,“粹”是聚集,這樣在面對作品時才能達到和古人心意相通的狀態(tài),欣賞一件作品不僅在于作品本身,更取決于觀看者的狀態(tài),靈氣往來,看畫之高下也是看觀者之高下,是看自己。常保立先生提到書畫“鑒定”是現(xiàn)代人給出的概念,古人講究的是“鑒賞”,“賞分高下,鑒定真?zhèn)巍保p以定其高下,鑒以定其真?zhèn)?。古人對于書畫更多的是高下之分而無真假之辨,如馮承素《蘭亭序》摹本雖不是王羲之的真跡,但其水準(zhǔn)達到的高度成就了它的價值。宋代以前的作品大都是不署名的,宋人摹本的水平極高,并且不是商業(yè)性質(zhì)的臨摹。本次特展中中唐以前的部分作品不是原跡,但都是真品,王羲之的《蘭亭序》、顧愷之的《洛神賦》《列女圖》等名作在本次展覽中都是以摹本呈現(xiàn)。

常保立先生以《蘭亭序》中諸個單字為例,講到筆畫“用中”的方法和“提鋒落墨”的毫素間人的狀態(tài),并以白板代宣紙做演示,展示了筆墨至人的親歷者對于丹青的感悟。他以在馬路上所見的宣傳語上的美工字作對比,以其先勾邊再填描,導(dǎo)致歷時之后中間漆薄而脫落,逢字形轉(zhuǎn)折處則漆色厚重保存完好來反觀書法古跡的拓摹研究。

元代趙雍的《挾彈游騎圖》作為石渠寶笈特展的招牌海報有其特殊意義。常保立先生以《挾彈游騎圖》中馬的腿部線條為例,在白板的進行演示,表示看似簡單的線條不是一蹴而就的,趙孟頫趙雍父子在紙本重彩上運用了古厚水法,早期重彩從絹本到紙本的過渡是仰仗了水的運度,墨即是色,誠如趙孟頫之高論“結(jié)體因時而異,用筆千古不易”。

常先生說到,要從虛處看古人,領(lǐng)悟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如畫樹枝,則看勾連處,有些畫中之樹物理上勾連著然而氣斷了,如齊白石則是筆畫上未勾連而卻是一體的,一氣呵成,這是他的高超之處。他講到古時候農(nóng)民看見地里出苗,不會說發(fā)芽兒,而會說扎根兒,因為苗多高則根多深,這是看到了本質(zhì)。畫一棵樹,無法窮盡它的每一根樹枝,而畫得越細(xì)越失去了事物的本質(zhì)。而純粹如李唐,如徐渭,如八大山人,則不畫這些細(xì)枝末節(jié)。

常保立先生在本次講座中涉及到的作品有《伯遠(yuǎn)帖》、《五牛圖》、《枯木寒鵲圖》、《挾彈游騎圖》、《蘭亭序》、《清明上河圖》、《游春圖》等。講座過程中他不斷以白板代宣紙,對作品中的線條筆畫進行演練分析,表達作為摹畫親歷者的心得與感悟。講座的最后,他對《清明上河圖》中拱橋形制、人物形象與樹木形態(tài)進行了簡單解讀,并感嘆到多長時間也講不完這些經(jīng)典作品其中的豐厚。

文、圖/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