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講座】向京、滕菲、西川、陶冶:談舞蹈——挑戰(zhàn)身體極限

時間: 2015.9.18

2015年9月17日晚上六點半,一場名為“談舞蹈”的對談在中央美術學院七號樓一層紅椅子報告廳開講。此次對談匯集了藝術家向京、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滕非、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西川和陶身體劇場藝術總監(jiān)陶冶,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理論部博士張小迪擔任主持人。各位嘉賓圍繞舞蹈藝術展開討論,同時對陶冶的“陶身體劇場”提出看法和質疑,給在場的學生帶來一次對舞蹈尤其是現代舞的知識洗禮。

在對談開始之前,陶冶播放了一段“陶身體劇場”的作品集錦,讓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對其舞蹈有一些大概的了解。接著陶冶簡單介紹了舞團,2008年3月成立工作室,當時成員只有三個人,在最艱難的兩年間創(chuàng)作了《重三部曲》。隨后陶身體劇場便在中國各大現代舞節(jié)上亮相并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如今已經到世界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巡回演出。據了解,陶身體劇場是中國首個應邀在美國林肯中心藝術節(jié)和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演出的現代舞團,也是應邀于美國舞蹈節(jié)演出,并成為該舞蹈節(jié)駐節(jié)藝術家中第一個進行為期六周文化訪問的中國舞團。

向京在對談中表示,當第一次看到陶冶的舞蹈時,她以一個創(chuàng)作者的直覺,就非常欣賞和喜歡其創(chuàng)作。在向京看來,陶冶對舞蹈十分有天賦,甚至可以用“天才”來形容。作為一個現代舞者,他們僅靠一些國外演出的收入,慢慢成長起來,向京目睹其艱難處境和刻苦的排練過程,還把工作室免費無償提供給他們使用。向京認為美院的學生可以在學院系統(tǒng)里面找到營養(yǎng)慢慢充實自己,但是陶冶的現代舞蹈在中國環(huán)境還是十分艱難,她懷著愛才惜才之心,希望介紹更多的朋友認識陶身體劇場,了解陶冶的舞蹈藝術。

翻開陶冶的履歷可以了解到,他畢業(yè)于重慶舞蹈學校舞蹈專業(yè),之后進入上海武警政治部文工團,2003年加入金星舞蹈團。在金星舞蹈團的經歷,打破了他一直以來對舞蹈的理解,他開始認識到舞蹈是要釋放自己、回歸人性,也讓他真正喜歡上了現代舞。陶冶表示,藝術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而他渴望的是用“身體”進行創(chuàng)作,每一個身體都有它獨特之謎。通過嚴謹并真誠的,充滿探討性的身體研究,將拉開肢體所存在的局面,在挖掘中發(fā)現身體更多未知的可能性。對他們來說,這種身體的探索已經接近于神圣的意義,因為在舞蹈的創(chuàng)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在追求肢體的過程中,同時也得到了靈魂的解放。

陶冶和滕非的結識,源于一對對戒。經濟并不寬裕的陶冶想向段妮求婚,他希望能有一個既省錢又獨特的戒指,于是向京給他介紹了著名設計師滕非。陶冶回憶到,他當時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但很意外的是,滕非居然免費幫他們設計了一對。滕非表示,她把兩個人的指紋注入樹脂之內,兩人互帶對方的指紋,相互承諾,永遠相愛。而滕非之所以幫他們免費設計對戒,完全也是被陶冶夫妻對舞蹈藝術的熱愛和追求所感動。滕非小時候也有舞蹈經歷,雖然現在從事的是設計行業(yè),然而心里對舞蹈仍懷有很深的情愫,她認為陶冶夫妻的舞蹈藝術表現形式準確、貼切,很容易產生共鳴。作為一種小眾文化,滕非十分佩服他們的執(zhí)著,希望能有更多人欣賞他們的舞蹈藝術,并對陶冶的舞蹈提出了建議:這樣挑戰(zhàn)著身體的極致的舞蹈,讓人很興奮,但如果融入一些舒緩和松弛,是否會有更好的觀賞效果。

西川教授表示雖然只在現場看過一次陶身體劇場的表演,卻引起他許多思考。他認為現代舞和現代主義一起誕生,是西方現代主義的一部分。陶冶的現代舞“陶身體”是世界性的,但又透著“東方味”,在中國的文化里沒有關于“我”的討論,而是對“身”的討論,如“修身治國平天下”。陶冶的舞蹈在一個連續(xù)動態(tài)的過程中解讀身體的每一個細節(jié),從身體到自然再到儀式,體現出消耗和重復的概念,充滿著東方的哲學。西川還指出,陶身體劇場的舞者,看不出來性別之分,處于匿名狀態(tài),在強烈的肢體表現中,極端的結果就是匿名。同時西川也提出問題,現代舞是抽象的,風格極簡,陶冶的現代舞也具有這樣的特征,那么所表現出來的“東方味”是中國的東方還是世界性的東方。另外陶身體劇場連續(xù)不斷的肢體表現,是否有關注生命的有限性?

對談最后,陶冶對嘉賓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陶冶認為,創(chuàng)作是人類的本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會思考太多。只是希望在跳舞中,追求保留每一個逝去的瞬間,希望通過藝術通道,產生對抗恐懼的力量,在不斷的運動中自我對話、消耗。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自我約束、自我克制,不知不覺得超越現實生活所給我們的局限,也超越了我們自己。

文、圖/葉圓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