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卡塞爾文獻展中的約瑟夫?博伊斯

時間: 2017.3.9

一項從未被打破的紀錄:沒有哪位藝術(shù)家對卡塞爾文獻展的影響能與約瑟夫?博伊斯相提并論。在生前,他的作品在1964至1982年間的文獻展上頻繁展出;過世后,其作品也在1987年和1992年的文獻展中出現(xiàn),并在1992年文獻展上以七個連續(xù)展的形式呈現(xiàn)。1964年,博伊斯的作品在“手繪”和“面貌64”兩個單元進行展出,這使得他被大眾熟知。在接下來的幾年來人們可以看到他具有突破性的作品,比如“丟勒,我親自帶巴德爾+麥茵霍夫穿過1972第五屆文獻展”、“勞動場上的蜂蜜泵”(1977)、“用閃電之光照亮鹿”(1987)等等。1987年,博伊斯的兒子文策爾種下了“給卡塞爾的7000棵橡樹”中的最后一棵。1992年,作為第九屆文獻展的序幕,楊?荷特在茨維倫塔中展示了博伊斯的裝置“經(jīng)濟價值”以及其他一些藝術(shù)家的作品。自1972年以后,博伊斯逐漸轉(zhuǎn)向通過行動與討論投身社會活動。他的作品“通過公投的直接民主”(1972)和“自由國際大學”(1977、1982)被稱為“社會雕塑”,旨在以話語和過程的形式挖掘人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人人皆是藝術(shù)家”)。

歷屆文獻展中的博伊斯作品:

1964: “骨架上的人”、“山中的雄鹿”(在“手繪”板塊), “皇后蜜蜂二,皇后蜜蜂三”(在“面貌64”板塊)。此后,博伊斯更多地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中。
1968:“卡塞爾文獻展之房間(1952-67)”
1972: “丟勒,我親自帶巴德爾+麥茵霍夫穿過1972第五屆文獻展”,“直接民主制辦公室)”
1977: “勞動場上的蜂蜜泵”、“創(chuàng)新和跨學科研究的自由國際大學”(展于“蜂蜜泵”作品下方)
1982: “7000棵橡樹”、“自由國際大學”
1987(過世后):“閃電之光照亮鹿”、博伊斯兒子文策爾(在第一棵樹旁邊)種植“7000棵橡樹”系列的最后一棵樹。
1992年(過世后):“經(jīng)濟價值”(楊?荷特給第九屆卡塞爾文獻展的視覺序言,作為集體記憶,他收集了大衛(wèi)、高更、恩索爾、賈科梅蒂、博伊斯,丹尼爾斯和拜爾斯的作品,以展現(xiàn)他對今日藝術(shù)的看法。)

約瑟夫?博伊斯 “7000棵橡樹”第七屆文獻展,1982

沒有其他的藝術(shù)行為比“7000棵橡樹”對卡塞爾市的影響更為深遠和持久,事實上,這可能是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藝術(shù)項目。當博伊斯提出“以城市綠化代替城市管理”這一口號,在弗里德里希廣場上按楔型擺出7000根玄武巖柱時,反對聲十分強烈。每根石柱象征著將要在城里種下的一棵樹。隨著石柱的減少,種植活動逐步展開,藝術(shù)家參與到了城市規(guī)劃的過程中來。任何人捐贈500馬克都可以從廣場上移走一根石柱,在另一個指定地點種下一棵橡樹。通過這種方式,整個街道變成了樹木林立的林蔭大道。該項目是一項偉大的藝術(shù)環(huán)境實踐,旨在用行動改變城市環(huán)境。博伊斯生前沒能親自見證這個項目的完成,他的兒子文策爾在第八屆文獻展(1987)期間種下最后一棵樹。博伊斯的一生中共親自種下5500棵橡樹。

自由國際大學

作為第六屆(1977)和第七屆(1982)文獻展的一部分,由約瑟夫?博伊斯和克勞斯?史戴克等人創(chuàng)立的“自由國際大學”(FIU或“創(chuàng)新與跨學科研究的自由國際大學”)舉辦了很多具有媒體和公眾影響力的活動,包括將沙皇的皇冠復制品重新熔鑄成金兔子、發(fā)起抗議動物實驗的行動等。以“以擴展的藝術(shù)概念作為固有的資本概念”為主題,他們策劃了關于藝術(shù)與社會的關系的各種講座和討論。1982年,博伊斯的景觀藝術(shù)項目“7000棵橡樹”成立了一個合作辦公室。該辦公室也屬于FIU的一部分,其主要的職能是進行融資(收購和捐贈),同卡塞爾市合作(獲得樹木種植的程序批準),以及規(guī)劃與執(zhí)行橡樹的種植工作。

自由國際大學是一個非盈利的支持性組織,作為一個研究、工作和交流的組織機構(gòu)旨反思當代社會的未來,作為一所自由的大學而對學校的教育體制進行補充。該組織于1988年,即博伊斯去世兩年后解散,但其倡導的理念卻得到傳承和發(fā)揚(主要通過博伊斯的學生們)。

文/主辦方提供
圖/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