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勞森伯格藝術語言的基礎——“混合體”

時間: 2016.6.28

混合體——現成材料和圖像的組合,界于繪畫和雕塑之間——奠定了勞森伯格藝術語言的基礎。藝術家起這個名字,是為了定義其從1954 年到1964 年間的早期代表作。這些作品既懸掛在墻上,也擺放于空間中。傳統(tǒng)與非常規(guī)意義上的混合展示媒介來源于藝術家生活周遭的廢舊物品。冷戰(zhàn)時期——那個大生產、商業(yè)化和技術革新的時代——在美國誕生的反傳統(tǒng)美學貫穿于勞森伯格的整個藝術生涯,其中包括《四分之一英里畫作》。

大量非傳統(tǒng)藝術媒材——紙板、紡織品、新聞和生活攝影、報紙、雜志、指示牌、廢銅爛鐵、有機玻璃等——構成了《四分之一英里畫作》。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該作品時,也遵循了混合體復雜及多樣化的方法論:我們難以將勞森伯格創(chuàng)作中涉獵的多樣媒介——從繪畫到印刷,從攝影到雕塑——進行簡單地說明。雖然每個部分都隸屬于整體作品結構,但每部分固有的文化內涵也造就了令人驚奇的反差效果、信息編排和視覺雙關——這些均是勞森伯格作品的重要特征。

從一開始,《四分之一英里畫作》就傳達了這種混合體的感官知覺力。它包含了現成紡織品的再拼接。不同透明度的溶解轉印圖像疊加于紡織物上。一件橙色的T 恤衫被橫至于畫布表面,于是,其形狀顯得既抽象又可辨(第1 聯)。圖像被鏡像呈現,或重復再現。比如在作品第1 聯中,藝術家將同一只手的圖像指向左右不同的方向,默默地把觀眾的注意力引向了相反的方向。《四分之一英里畫作》的其他一些部分在對三維空間進行著干擾:例如,胡亂堆積的紙板箱在“涌”向觀眾時,它們常見的幾何線條呈現出了美妙的造型(第63 聯至第65 聯)。(勞森伯格使用的所有媒介中,紙板——它們在世界各地的垃圾箱中啜手可得——一直因其普遍性和民主性而擁有非同尋常的重要地位。)第66 件亦是“干擾空間”的范例之一,它是一座由廢鐵拼接的裝置:穿過銹跡斑斑的金屬架的霓虹燈管,伸展到了搖搖欲墜的、寫著“施工結束”的指示牌中。以上兩個部分的結構均屬于“過剩”系列(1986-1989 年/ 1991–1994 年),藝術家在造訪得克薩斯休斯頓后受到啟發(fā):在那里,他目睹了巨大(過剩)的石油市場驅動力致使當地經濟遭受的毀滅性打擊。

通過直接將日常元素融入作品,勞森伯格試圖消弭藝術與生活的界限,并消解材料的階級性。在與唐納德?賽夫的《一次關于藝術與ROCI 的對談》里,他聲明:“如果你能成功地轉換一件無人注意之物的語境,觀眾便會用心觀看,覺得它就像是屬于自己的東西一般迷人?!蔽幕闫杀晦D化成藝術家的寶藏,隨后,這些被“搶救”的物件共同構成了《四分之一英里畫作》。這件作品記錄了藝術家在俘虜島、紐約,以及世界巡展ROCI 中的生活與行蹤。

文/陳怡辰
(文章由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