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鄔建安:七層殼的故事

時間: 2016.6.28

《七層殼》由七幅大畫組成,每幅畫中都有三百六十個小紙人。紙用藤黃染色,又在蠟油里浸炸,成為一種半透明的有些像牙齒的東西。紙人都縫在大張的宣紙上,宣紙背后裱絹,整體形制有些像中國古代的中堂畫。

三百六十個紙人共有一百八十六種身份各異的形象,其余一百七十四種為對稱的鏡像。這些形象主要使用傳統(tǒng)皮影、剪紙的鏤空造型方法,輔以基于解剖學的西方造型語言。一百八十六種形象各有姓名,根據(jù)名稱可把形象大致分為七類:一、身體的器官,如“腦”、“左眼”、“心”、“肺”、“食指”等;二、神話或歷史當中的人物與典故,如“王亥”、“伏羲”、“三王?!薄ⅰ袄觥?、“譚嗣同”等;三、歷史的演繹與幻想,如“太監(jiān)風云”、“洋炮風云”等;四、身體行為或社會行為,如“覬覦”、“試探”、“瑜伽”、“指摘”、“耳光”等;五、文學作品創(chuàng)造的形象與概念,如“死火”(來自魯迅作品《野草》中的一篇同名雜文)、“堂吉訶德”;六、有所隱喻的物品,如“茶壺”、“斷刀”;七、編造的妖魔,如“江妖”、“鵝妖”等。這些不同類型的形象混揉摻雜在一起,就像人體的細胞,組成巨大尺寸的七個形象。

“七層殼”的含義來自七個形象,按順序是:而立、九蛇、愚人船、巴別塔、相攜、六指、六耳獼猴,七個形象象征著精神世界的七個面向。

“而立”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而立”象征著一種倫理修養(yǎng)的自覺或成熟。
“九蛇”就是九頭蛇,即《山海經(jīng)》中《大荒北經(jīng)》和《海外北經(jīng)》中記載的神祗相柳,共工之臣相柳,有九顆頭,食于九山,所到之處厥為澤溪,禹殺死相柳,相柳的血四處泛濫,流經(jīng)之地五谷不生?!熬派摺毕笳髦环N永不休止的貪念或破壞的欲念。

“愚人船”來自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人處理精神病人的一種手段,是精神病院的前身,但“愚人船”也同時包含著一種積極的含義,即自我放逐的烏托邦,隔絕陸地的塵囂與腐敗?!坝奕舜毕笳髦Q,而妄誕具有兩面性,自恃清醒者視妄誕為荒誕與愚蠢的喜劇,妄誕者則視妄誕為自由與純粹喜悅的源泉。

“巴別塔”就是通天塔,來自《圣經(jīng)?舊約?創(chuàng)世記》,人類試圖聯(lián)合起來建造通天的高塔,溝通天地,這使上帝的權威受到了懷疑,為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起了不同的語言,相互之間不再能溝通,通天塔于是半途而廢,神與人之間的界限依然如故。“巴別塔”象征著一種試圖超越自身限定的崇高理想,有迷狂的意味,也有某種冒險探索邊界的意思。

“相攜”是兩個幾乎對稱的人在相互交換禮物,象征著人的社會屬性,即人必須與同類之間產(chǎn)生交流。

“六指”象征著人身體的異質。六指是某種身體的畸形,在幾乎所有的文明中都不作為有價值或獨特意義的身體特質,但癲癇和白化病就曾經(jīng)作為人神溝通的身體特征而在歷史上發(fā)揮過很重要的作用。身強力壯的部族領袖與頭腦出眾的科技發(fā)明人都一定程度的代表了身體異于常人的特質,今天的人類社會,強壯身體的意義明顯遜色于精致的頭腦,這就是身體特質價值和意義的變化。身體異質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人類社會的組織原則,而六指作為最沒有意義的身體異質的代表,也許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產(chǎn)生巨大的意義,顛覆人們對于身體的基本想象。

“六耳獼猴”象征著人格的兩面性,六耳獼猴是《西游記》中的形象,他幾乎是孫悟空的另一個自我,一個受到壓抑的不滿足于作為唐僧助手的角色去西天取經(jīng)的孫悟空,他根本不想吃唐僧肉,只是想要取代唐僧在取經(jīng)事件當中的領袖地位。

從“而立”到“六耳獼猴”的七個形象,象征著精神世界的七個面向。除去大畫所承載的這七個表象,精神世界本身是畫外空間所象征的虛無,是屬于觀看《七層殼》的觀眾的,人們觀看《七層殼》,就像是把內(nèi)部的精神世界分門別類地投影在了巨大的宣紙上。

組成《七層殼》中每個形象的都是那三百六十個紙人,一百八十六種形象,他們就像是七巧板里的拼組單元,根據(jù)大形象的需要尋找合適的位置。其中有九個關鍵的形象,他們串聯(lián)起七個大形象的關鍵部位,在“而立”中,他們是身體的器官,腦(愛因斯坦)、左眼(孔子)、右眼(老子)、心(達爾文或達芬奇)、肺(釋迦牟尼)、胃(毛澤東)、腸(孫中山)、腎(佛洛依德)和生殖器(鹿角人);在“九蛇”中,他們化成了九顆蛇頭;在“愚人船”里,他們是樹上的果實;在“巴別塔”里,他們組成塔的支柱;在“相攜”里,他們作為兩個人身上的裝飾和交換的禮物;在“六指”里,他們成為了手掌上穴位的標記;在“六耳獼猴”里,他們散化為叛逆的猴王身上的紋樣和頭頂?shù)慕鸸俊?/P>

取名《七層殼》,有一點借用佛教思想的意思。七個大的形象都由同樣的元素組成,就像是一個原型所擁有的七個化身。在佛教本生故事里,釋迦牟尼有尸毗王、鹿王等不同的前世形態(tài),他們同樣是佛,是佛的不同化身,但佛本身是什么,不可直接探知,只能通過佛的化身去領悟。

2013 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