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作品細節(jié)披露

時間: 2022.3.22

作為一個國家館,應該為世界帶去的是近兩年里一國最前沿的藝術發(fā)展。這幾年,科技對中國藝術有很大的推動。談這個時代的中國藝術,如果不提藝術與科技,是很難說清楚中國的藝術發(fā)展的。

——張子康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今年二月,威尼斯雙年展在其官網(wǎng)公布了第59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主題展和國家館的諸多細節(jié)。主題展以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萊昂諾拉·卡林頓(Leonora Carrington,1917-2011)的同名童話書“夢想之乳”為主題,關注身體及其變形的表現(xiàn);個人與技術的關系;身體與地球之間的聯(lián)系。作為回應,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領銜的中國館團隊,以“元境”為主題,著力從個人與技術層面去呈現(xiàn)中國藝術的發(fā)展體系,反映中國當下的社會現(xiàn)象,以及對未來的思考。

為進一步觀察中國館的展覽方案及作品細節(jié),繼對中國館策展人張子康進行專訪后,藝訊網(wǎng)邀請藝術家劉佳玉、王郁洋、徐累三位藝術家,以及AT小組(中央美術學院科技藝術研究院與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組成的小組,成員為:李妍、陳治、管伊銘、陳厚聞、陸飛、彭家園、雷劍豪、劉一晨、閆亮亮)就其參展感受、作品情況及對展覽主題的回應進行了分享。


中國館展場呈現(xiàn) 

2022年4月23日-11月27日,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將面向公眾開放,中國館的展覽將在花園展區(qū)和軍械庫展區(qū)呈現(xiàn)。花園區(qū)域?qū)⒊尸F(xiàn)王郁洋的雕塑作品《雪人》(2021年),軍械庫區(qū)域?qū)⒎謩e呈現(xiàn)央美科技藝術研究院與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聯(lián)合集體項目《叢林》(2021年)、徐累的《Correspondances》(2021年)、劉佳玉的《虛極靜篤》(2021年)以及王郁洋的《王郁洋#:四分之一(節(jié)氣)》(2021年)。

據(jù)展覽空間設計團隊BUZZ莊子玉工作室發(fā)布的消息顯示,展覽空間設計“將傳統(tǒng)山水寫意的空間,移步異景的變化,結合藝術家展品,通過空間營造的方式將中國文化的意境再現(xiàn)出來。同時結合中國館展廳和花園兩個區(qū)域的室內(nèi)外場景,建立起空間場所與藝術家作品之間的豐富互動與內(nèi)在聯(lián)系”。 

1、威尼斯雙年展軍械庫展區(qū)(Arsenale).png威尼斯雙年展軍械庫展區(qū) (Arsenale)

2、中國館展場呈現(xiàn)?BUZZ莊子玉工作室.jpg

中國館展場呈現(xiàn)?BUZZ莊子玉工作室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展場效果圖


中國館參展藝術家及作品

劉佳玉

1990年出生于中國遼寧,2014年畢業(yè)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同年組建劉佳玉工作室,致力于對新媒體藝術的創(chuàng)作實踐與研究。她曾入圍 Lumen digital art 藝術獎以及 Aesthetica art 藝術獎,2020年福布斯中國 U30,樂活 GWP100。她的裝置和影片在國際上被報道于 CCTV-9,ITN N2K,Inhabitat,Dezeen,VICE,Arduino,Designboom,F(xiàn)ubiz 等。作品多次參展于 V&A,Watersman Art Centre , Helen Hamlyn Centre ,約克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K11藝術中心等,并參加倫敦藝術節(jié),廣州三年展,成都雙年展,倫敦動態(tài)藝術博覽會,倫敦設計節(jié)以及倫敦時裝周等。

4、藝術家 劉佳玉.jpg本次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參展藝術家劉佳玉

很榮幸參加本次的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展出。我覺得自己特別幸運,也很感謝各位老師前輩的肯定與支持。在過去一年里,我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不斷探討的主題也和本次中國館的主題有著非常契合的部分。收到這次的參展邀請也讓我有機會將過去一年多的創(chuàng)作實踐被更多不同文化語境下的觀眾看到。

我的作品創(chuàng)作初期的靈感來自中國最早的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它對中國的地理化產(chǎn)生了最早期的想象與思考。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從賀蘭山脈出發(fā),使用了styleGAN,pix2pix和MIDAS來訓練作品中不同的組成部分并獲取不同的信息。系統(tǒng)將人工智能對中國地形進行深度學習訓練后生成的三維成果與人工智能對中國歷代水墨畫進行深度學習訓練后生成二維結果進行同步訓練。在超現(xiàn)實維度與虛擬場域之間,作品本身所處空間就像一個讓觀者置身其中的緩沖地帶?!疤摂M”不再是無的之矢,因其逼近現(xiàn)實而撼動現(xiàn)實,從而為揭示不可見之“真實”提供了可能,或可謂“知其實而守其虛”。

 5、劉佳玉,《虛極靜篤》,人工智能、3D打印,3D投影、實時渲染,尺寸可變,2021年.png

劉佳玉,《虛極靜篤》,人工智能、3D打印,3D投影、實時渲染,尺寸可變,2021年

6、 劉佳玉《虛極靜篤》效果圖.jpg劉佳玉《虛極靜篤》效果圖

本次將展出的作品《虛極靜篤》以人工智能描繪地形的方式重塑了中華地貌,同時為新時代中華文明創(chuàng)建了嶄新的地理起源。我希望透過人工智能對地形的轉(zhuǎn)譯,展現(xiàn)出不同視角對文明的認知,以及不同人對想象的渴望,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視?和該視?背后關聯(lián)的有關文明的推演路徑。

7、劉佳玉《虛極靜篤》地形雕塑與表皮機器學習過程.GIF

劉佳玉《虛極靜篤》地形雕塑與表皮機器學習過程

8、劉佳玉《虛極靜篤》雙系統(tǒng)融合模型動態(tài)結果.GIF

劉佳玉《虛極靜篤》雙系統(tǒng)融合模型動態(tài)結果

這次我的作品體量比較大,從最早的構思到最終制作完成,差不多經(jīng)過了近一年的時間。漫長的創(chuàng)作周期中,中國與英國兩地的技術團隊成員也經(jīng)歷了長時間跨時區(qū)遠距離的工作過程,希望可以借由這件作品去呈現(xiàn)東方氣韻與現(xiàn)代技術交融的平衡點。

本次中國館的主題“元境”旨在面對當下“人—技術—自然”的人類境況,當21米長的由AI生成而出的地形雕塑放置于此時,也意味著“于此”的空間就已是“元境”的一部分。借由新媒體裝置作為一個緩沖地帶,由此為輸送端口,將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信息不斷導入進虛擬世界的同時再將虛擬世界的回音反饋于“元境”,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與運算,引導觀者在虛空之境中感知不可見之真實。

9、劉佳玉《虛極靜篤》等比例模型測試實拍 (1).jpg

9、劉佳玉《虛極靜篤》等比例模型測試實拍 (2).jpg

9、劉佳玉《虛極靜篤》等比例模型測試實拍 (3).jpg

9、劉佳玉《虛極靜篤》等比例模型測試實拍 (4).jpg

9、劉佳玉《虛極靜篤》等比例模型測試實拍 (5).jpg

劉佳玉《虛極靜篤》等比例模型測試實拍

王郁洋

1979年生于哈爾濱,2004年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2008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F(xiàn)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他曾在廣東美術館、倫敦 Massimo De Carlo 畫廊、意大利佛羅倫薩 Novecento 美術館、龍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國內(nèi)外重要機構舉辦個展,也曾參與2021年成都國際雙年展——超融體,2020年UCCA 北京非物質(zhì) / 再物質(zhì):計算機藝術簡史,香港/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仁川國際電子藝術節(jié)展、澳大利亞悉尼白兔美術館、德國之夜——文化交流展等國內(nèi)外重要藝術家群展。

9、藝術家王郁洋.jpg本次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參展藝術家王郁洋

能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是很興奮的,應該說是期待已久了!威尼斯雙年展為所有藝術家提供了具有國際高度的藝術學術交流平臺,能夠向更多藝術從業(yè)者展示自己想法和作品。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也說明這么多年的創(chuàng)作探索被認可,作品的創(chuàng)作方向可以和其他藝術家一起就相關主題進行深入的探討。目前我們的作品還沒有集體呈現(xiàn)出來,也只是紙上談兵的討論相互的關系。我想等展覽開幕時,設身處地的投身在展覽空間中、親眼所見所有藝術家的作品時,感受與思考會更明確和具體。

9、王郁洋,《雪人》,265x190x285cm,黃銅,紫銅,混凝土,不銹鋼,2021年.jpg王郁洋,《雪人》,265x190x285cm,黃銅,紫銅,混凝土,不銹鋼,2021年

這次中國館我將展出兩個系列的作品,在戶外展的是“無題系列”的“雪人”,創(chuàng)作于2021年,雖然這個系列開始于2012年,但這個系列我始終在創(chuàng)作新的作品?!盁o題系列”是將選取的文本內(nèi)容轉(zhuǎn)換成0和1的序列,再將這個序列導入三維制作軟件3ds Max和繪畫軟件Paniter,3ds Max和Paniter便會被文本轉(zhuǎn)換的01序列所控制并生成相對的三維模型和圖像,并且從詞庫中選取詞語為已經(jīng)生成的文件命名。生成的模型和圖像的尺寸、材質(zhì)、顏色、結構和生成步驟都為文本轉(zhuǎn)換的01序列所定義。那么這個生成的三維模型和圖像便成為了文本。文本無個人主觀的被轉(zhuǎn)換成了形象。之后根據(jù)模型和圖像所有的參數(shù)制作成現(xiàn)實空間中的“雕塑”和“繪畫”,并將文件名命名為“雕塑”和“繪畫”的作品題目。

觀眾在空間中解讀這個生成的“雕塑”和“繪畫”時,首先被其形態(tài)和題目所控制并猜想其意義,這時便生成了無數(shù)個帶有個人經(jīng)驗的意義。當?shù)弥谋镜拇笾聝?nèi)容時,所產(chǎn)生了對自我理解的否定和對文本的再次猜想與理解。最后觀者在悖論中形成了自我無法認知卻又合理的矛盾意識。人們不斷嘗試整合文本和形象的矛盾關系,最終人們在頭腦中整合了這個悖論,使其成為了新的認知。 

10、王郁洋,《季》,裝置,樹脂、黃酮、紫銅、青銅、不銹鋼、樹,800×260×400cm,2021年.jpg王郁洋,《季》,裝置,樹脂、黃酮、紫銅、青銅、不銹鋼、樹,800×260×400cm,2021年

另一件作品是我在2015年開始創(chuàng)作的“王郁洋#”系列,事實上創(chuàng)作這個系列的想法早在2010年就有了,可是由于當時技術的原因和對于編程的不了解,這個系列一直到15年才實現(xiàn),期間也有了“無題系列”的作品作為階段的實驗。這個系列作品是編寫一個可以生成作品的程序,這個程序便是藝術家。當這個程序開始運行時,它不再受控也不再被預知。它隨機進行選擇隨機,隨機確定后再次選擇隨機,隨機的內(nèi)容也是隨機組成的,最后隨機的時間產(chǎn)生隨機的結果并為隨機的結果隨機的命名。隨機是思維方式、是性格特征、是知識背景、是工作方法。隨機使其成為了創(chuàng)作者。所以這個系列生成的作品和今天的AI生成作品完全不同,AI是被預知的,是由人設定的和訓練的,結果也是基本可被預知的!

當“王郁洋#系列”這個程序以它的邏輯和習慣生成創(chuàng)作出了不同類型的作品時,藝術家隨后變成了作品的實施者。依照要求,實施并完成整個作品。

最終,藝術家被還原成為了觀眾,欣賞閱讀并嘗試去理解作品的全部。這也是我一直探討人與人造物關系這個主題中的物的創(chuàng)造的部分。

在這兩件作品中,觀眾看到的是一個由計算主宰的,或者是由另一個空間和事物主宰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策展人選擇這兩件作品,也正是因為它們跟“元境”討論的主題有相關性,是虛擬對于現(xiàn)實的投射的形態(tài)與狀態(tài),或者現(xiàn)實對于虛擬的解讀。

徐累

1963年出生于江蘇,現(xiàn)工作于中國藝術研究院。他于1980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主習傳統(tǒng)中國畫。畢業(yè)后參與八五美術新潮運動,并參加了中國現(xiàn)代藝術大展。此后他的主要方向是以現(xiàn)代觀念改造傳統(tǒng)繪畫,使傳統(tǒng)美學在新的圖像中得到再生,形成風格并產(chǎn)生影響。他同時也以裝置、影像等作為創(chuàng)作媒介,延展其繪畫理念,提倡將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原理”轉(zhuǎn)化為當代視覺認知,以藝術史知識譜系構建與未來的聯(lián)系。

徐累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北京今日美術館、北京南池子美術館、Marlborough 畫廊(紐約/馬德里)以及舊金山、倫敦、香港等地的畫廊舉辦個展。還參加了如古根漢博物館“中華文明藝術五千年大展”、“第十二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等重要展覽;其作品為故宮博物院、上海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蘇州博物館、香港M+藝術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11、藝術家 徐累.jpg本次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參展藝術家徐累

因為對我創(chuàng)作理念算是早有了解,策展人曾經(jīng)在前幾年就邀請我參與威雙中國館的整合方案,我提供了一個裝置作品的設想,將“天人合一”的思想落實當代日常生活,不過那次未能獲選。所以策展人這次又給我機會,力邀我參與,感謝他們的認可。其實過去我便有作品在中國館展出的經(jīng)歷,那是2010年12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很高興梅開二度,能在中國館再次面世。

徐累,《Correspondances》,266x350x48.5cm,亞克力, 金屬材料,  電動軌道,2022年

如人所知,我的主業(yè)是工筆畫,但我的興趣點其實在“觀念性”。如果“觀念性”是內(nèi)核,表達的媒介就是外在形式,用不著糾結本位是什么。重要的是,哪種材料恰如其分注解了作品內(nèi)涵,它就是唯一性的,不可替代的。也就是說,畫家不能簡單地轉(zhuǎn)化自己的畫面經(jīng)驗,若做裝置作品,它就是裝置作品,是自己的房子的另一個入口,內(nèi)在是相通的,“觀念”的頻道是一致的。我的這件作品仍然是裝置,延伸了近期的一些思路,遴選和清點了藝術史的代表性形象(樹木),利用圖像的“現(xiàn)成品”獲取觀眾的共識源,在移動的狀態(tài)中相互透視,形成“全球化”的意象投影。

13、徐累《Correspondances》現(xiàn)場展示方案之一(模擬圖).jpg徐累《Correspondances》現(xiàn)場展示方案之一(模擬圖)

“元境”的主題,頗得中國古意,策展思路似乎也在回應“元宇宙”的熱點,很值得揣摩。策展助理孫冬冬恰好新近策劃了一個大展,叫做“回到未來”,我以為便是“元境”的最好注解。貌似“復古”回溯,反而別有洞天,見到虛擬世界的新天地,這是一種奇妙的悖論,我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深以為然。這幾年,我力圖搜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原理”,將之換算成作品的“觀念”,越來越感覺到古老思想中的超前意識,是一種寶貴的再生資源。如何具體呈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中深奧的部分,就需要我們降維再造,簡單說就是如何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繼而翻譯成外文,這或許是必由之路。我的這件作品,相信普通觀眾能夠一目了然,看得懂其中穿越的時間感,看得懂游戲歷史的快樂,看得懂引用的是西方藝術的原型,看得懂《興會》的英文名Correspondances,乃出自波得萊爾的一首詩,但整體所指,卻是中國人的宇宙觀和思辨術。

14、藝術家徐累在調(diào)試裝置作品《興會》.jpg藝術家徐累在調(diào)試裝置作品《興會》

AT小組

AT小組藝術家成員分別為:李妍、陳治、管伊銘、陳厚聞、陸飛、彭家園、雷劍豪、劉一晨、閆亮亮。

AT小組基于中央美術學院科技藝術研究院與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的合作研究過程中孕育而生,小組成員們致力于在今天多學科多領域交叉發(fā)展的時代中探索和實踐出藝術與科技交匯互融的新道路與可能性,促進藝術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為科技提供新的想象和實踐。AT也是英文藝術與科技的首字母縮寫。組合與合作是出于對人類共同世界的思考與態(tài)度。集體思考、討論而后付諸實踐可以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小組成員將根據(jù)研究的發(fā)展方向和不同項目的特性而不斷吸納不同領域志同道合的新成員。

15、本次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參展藝術小組:李妍、陳治、管伊銘、陳厚聞、陸飛、彭家園、雷劍豪、劉一晨、閆亮亮.jpg本次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參展藝術小組:李妍、陳治、管伊銘、陳厚聞、陸飛、彭家園、雷劍豪、劉一晨、閆亮亮

能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我們感到非常榮幸。一同參展的藝術家前輩們都具備著很完整的作品創(chuàng)作脈絡,其持續(xù)關注的問題意識和作品風格被長時間地審視后才有了如今的藝術地位,相比下我們的創(chuàng)作脈絡還處于比較前中期的狀態(tài),在這樣的探索狀態(tài)中產(chǎn)生的作品獲得了組委會的認可,將會給我們更多的創(chuàng)作動力,未來將會盡量創(chuàng)作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不負眾望。

16、中央美術學院科技藝術研究院+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集體項目,《叢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鏡面打印,尺寸可變,2021年.jpg中央美術學院科技藝術研究院+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集體項目,《叢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鏡面打印,尺寸可變,2021年

我們的作品是圍繞AI對植物的理解創(chuàng)作的,我們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算法對中國植物資料庫中數(shù)萬張植物資料進行學習,訓練出來了可以生成植物的AI模型,在訓練過程中我們收集了不同階段AI生成的植物數(shù)據(jù),對其進行一定處理后我們將其UV印刷在對應形狀的鏡面金屬上。

AT小組《森林》等比例渲染圖

觀眾在《森林》面前將看到自己的倒影映射在AI植物上,我們希望去討論人眼中的生態(tài)世界和“數(shù)據(jù)“處理器眼中的生態(tài)世界之間的關系。目前作品實體已經(jīng)制作完成,在運輸途中。 

18、At小組《森林》手繪效果圖.pngAT小組《森林》手繪效果圖

在我們的理解中,中國館所提出的“元境”(Meta-Scape),是和Meta-verse有關的,從主題來看,“元境”希望創(chuàng)造一個基于AI、區(qū)塊鏈技術、AR、VR與機器自動控制系統(tǒng)等相關技術互相結合的“景觀”,這里的“元”(Meta)包含現(xiàn)實世界與數(shù)據(jù)世界兩個層次,相互影響相互統(tǒng)一。

“元”(Meta)概念與生態(tài)藝術的結合也是展覽的重點,通過作品與空間形成“景觀”的同時,也在討論觀眾和藝術家應該如何觀看“景觀”。而AI與植物與人的關系,正是我們作品所專注的議題,《森林》在展廳中的展現(xiàn)形式,也將如作品題目一樣,形成一片“森林”。

編輯、采訪/楊鐘慧

作品圖/藝術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