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趙趙個展“粉色”于北京合藝術(shù)中心啟幕

時間: 2020.10.22

2020年10月18日,趙趙個展“粉色”在北京合藝術(shù)中心啟幕,展覽是繼藝術(shù)家“綠色”、“白色”展覽之后,在2020年秋季的全新展覽,涵蓋繪畫作品15件、裝置和影像作品各一件。展覽引用四首古詩,來比喻整場展覽的情形,分別以4個趙趙作品中的信息“粉”、“欲”、“食”、“仙”為主題,指引我們更廣闊的精神想象和思考旅程。

“粉”

《山居即事 》

唐 · 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寂靜無聲的院落中,詩人將柴門虛掩,望著夕陽的余暉,像是趙趙展覽中的情形。仙鶴俊逸優(yōu)雅,忠貞高潔的品質(zhì),又像是畫中擬人的寫照。趙趙的畫從來不是“畫物”,它傳情、詠物、言志。有時直抒胸懷,寥寥數(shù)筆,便“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有時得花上些時間,仔細(xì)端倪,才可見畫中“天王”、“羅漢”“菩薩”。亦如詩的結(jié)尾,待到月上柳梢,漁船歸渡,煙火升起之時,方可望見遠處采菱人歸來的身影。

展覽現(xiàn)場 (1).jpg展覽現(xiàn)場

《山居即事》,看似“即事”,卻是“即景”,景與事也不過是個人理想寫照的手段罷了。和趙趙的畫一樣,詩的前四句蒼涼幽寂,是自古高潔名士追求超脫世俗、出世隱居的生活。詩的后四句生動優(yōu)美,洋溢著人世間的煙火歡愉。這前后之間形成了一種分裂和對比。畫中的粉色溫暖又喧鬧,是詩人和畫家看到的生活,一派熙熙攘攘的人間勝境。畫中的灰色冷幽清透,像自己的寫照,從 “自畫像”托腮少年開始的孤寂。

但無論如何,這庭院中的綠色、白色,還是粉色,都是人世間悠然無盡的情味,只不過對于自己而言,“熱鬧只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欲”

《入承天觀二首》

宋.郭祥正

飄飄飛蓋入仙山,樓閣初逢碧靄間。為問蟠桃今熟未,客來一食欲忘還。

云卷云舒曉風(fēng)涼,千尺松梢鶴唳長。昨夜月宮漂桂子,至今樓殿帶天香。

《食物》材質(zhì):油彩·畫布 尺寸60x50cm   2020年.jpeg《食物》材質(zhì):油彩·畫布 尺寸60x50cm   2020年

這是一幅仙界的景象,也是古代文人向往的理想世界。清風(fēng)吹來,天云霧開,詩人飛入仙人的世界。樓閣亭榭座于青云之上,祥云時卷時舒,這便是天上人間,嫦娥宮闕。郭祥正在一次宴集上朗誦這首詩歌,詠嘆這天上的蟠桃是何等圣物,令人流連忘返。遠處傳來松梢上的鶴唳聲,或許是昨夜醉了,詩人在月宮中夜賞,醒來已在人間,深秋的曉風(fēng)有些涼意,衣衫上卻還留著廣寒宮的桂花香。

《桃子》材質(zhì):油彩·畫布 尺寸37x25cm  2020年

《桃子》材質(zhì):油彩·畫布 尺寸60x50cm  2020年

修仙、隱居、入朝,成為古代文人的向往生活。對長生不死的渴望,讓仙人在其中位列第一。“蟠桃”象征仙界的圣物,食物被不斷的附加后世的理想和愿望。它是王母會上的珍異,壽星手上的神物,延年益壽長生不老,以至于偷吃蟠桃便是犯了天條大罪。粉色的桃子,潔白的仙鶴,庭院里的松樹,構(gòu)成了展覽的另一番景象,游園,醉酒,曉風(fēng),天香,如同神仙般的生活。

在這個偌大的城市中,趙趙從“白色”的迷宮走向一處庭院。這里,可見天,見地,見四季的流轉(zhuǎn)?;秀敝?,桃子有時粉嫩如生命,有時洶涌如欲望,有時又只不過是:“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換酒錢“。

“食”

《初食筍呈座中 》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识缄懞?yīng)無數(shù),忍剪凌云一寸心。

竹筍的故事在“粉色”里有了變化。這首李商隱少有的佳作,也做于宴席之上,詩中雖充滿惋惜卻絕非抱怨,那時正是他洋洋得意之時。這一年,21歲的李商隱第一次吃到竹筍,面對時鮮美味,本應(yīng)寫下“人間有味是清歡”的詩句,卻在詩句中顯露了幾分悲傷。詩中以物言志,即景抒情,筍衣剛從林中破出,即將超越舊竹。一切如雨后春筍,飽含希望。不過,在於陵城里粉嫩的竹筍,卻成了應(yīng)季的食物。這天下間有那么多的奇珍異寶,為何要忍心將這剛出林間的一片凌云精神剪下。

“綠色”里那些頑強的生命力,既是詠贊的對象,卻又是鮮嫩的食物,亦如出生和衰老,不朽和泥滅 。這世間的萬物何嘗不是如此?《食玉》引用了魏晉修仙的故事,世人對長生修仙的渴望從未消失,從對食物的生存需求和享樂,到食物的禮席宴請和社會功能,再到給予的生命寄托和理想投射。這塵世間的生生死死,與節(jié)氣和時令一起,伴隨著抒情、頌德、詠史、比興,總要在“食”中找到解脫。

趙趙裝置作品《食玉》(局部).jpg趙趙裝置作品《食玉》(局部)

在人類最基本的欲望中,沒有比“食”更崇高和永恒的故事了,它代表一個豐饒有人情內(nèi)涵的世代,也暗含永不消逝的欲望和饑渴。

“仙”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厓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爲(wèi)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綠色”是序曲,是趙趙全新的開篇,它講述了一個找尋生命力和自由的故事。像是李白一樣的浪漫主義詩人,手中持有一根鑲著綠玉的棍杖,辭別過去,攀登五岳尋仙問道,一生踏遍名山。萬物生長于此,也興盛于此,錦繡的云霞鋪張在天空上,湖光山影彼此映照,泛出陣陣青光,山峰直入云端,水流如銀河般倒掛天地,孕育著生命里的無限豐饒和持續(xù),以及一切可能。

“白色”彌散著一種感受,一種距離遙遠,似是而非的境地?!跋銧t瀑布遙相望,回厓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卑酌C5氖澜纾瑳]有邊際,也不見未來,雖由人做,卻宛自天開。“白色”的過去猶如仙境,塵世間的繁雜,在穿行中暫時忘卻,石鏡讓心神得以清凈,過去的足跡早被青苔掩蓋。如詩中所言,李白終其一生的理想,“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只是仙人的故事絕非想象的那般脫離社會,它不過是諸多社會角色中的另一種身份,并寄托了更大的希望,尋求治病救人、預(yù)測未來、述異志怪的理想。

展覽現(xiàn)場

“粉色”是顏色系列的第三章,是“粉”“欲”“食”“仙“的古詩新選。它溫暖、曖昧,源自欲望,食色性也。這個漫長的展覽,在一個中式庭院中度過一年的三季,秋,冬,春,等待霜降、大雪、雨水、春分,亦如趙趙畫中待哺的幼鳥,即將經(jīng)歷的漫長生命。

                                                    文/ 崔燦燦

                                                圖/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