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倫勃朗:晚期作品”特展正在英國國家美術(shù)館舉辦

時間: 2014.11.15

“倫勃朗:晚期作品”特展正在英國國家美術(shù)館進行中,這場被稱作一生只一次的展覽是首次對倫勃朗晚期創(chuàng)作的深入探討。

倫勃朗的創(chuàng)作激情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沒有衰減,反而在生命的最后幾年積聚出新的力量。他晚年的作品直擊靈魂、誠實坦率、深刻動人,為我們勾勒出一位偉大的藝術(shù)家,一個鮮活的生命。此次展覽的作品來自全球重要博物館與私人藏家,是一次感受倫勃朗這位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藝術(shù)大師激情與才華的極難得的機會。

本次展覽策展人貝特西?威斯曼(Betsy Wieseman)說到:“在他去世后的350年后,倫勃朗依舊是如此令人驚訝。他的技術(shù)革新,以及他對人類情感的深刻洞見就如17世紀一樣新鮮而意義重大?!?/P>

從17世紀中葉到他逝世,倫勃朗(1606-1669)一直在尋找一種更加富有表現(xiàn)力和深刻性的藝術(shù)風格。他大量的實驗自己的作品以及繪畫手法,以期給予傳統(tǒng)題材嶄新且獨特的詮釋。展覽通過不同的主題——油畫、素描以及版畫作品,全面展示倫勃朗晚年所全神貫注的創(chuàng)作理念:自省精神,實驗性技術(shù),光線運用,生活體察,從其他藝術(shù)家那里得到的啟發(fā),藝術(shù)命題的回應以及對隱私、沉思、矛盾與和諧的表現(xiàn)。

本次展覽包括大約40件油畫、20件素描以及30件版畫,英國國家美術(shù)館鄭重承諾這些作品均為真跡。為本次展覽出借作品的收藏家與藝術(shù)機構(gòu)也顯示出了異常的慷慨,為觀眾奉獻了諸如《猶太新娘》(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讀書的老婦人》(巴克盧收藏,蘇格蘭)、《穿盔甲的男人》(格拉斯哥博物館)、《熟睡的年輕女人》(大英博物館)、《手持大衛(wèi)王信件的所羅門》(盧浮宮)、《盧克瑞特》(美國國家美術(shù)館)等珍貴佳作。

展覽給予觀者新的視角去欣賞倫勃朗那些最負盛名的作品,例如《阿姆斯特丹布商行會的理事們》,揭示出藝術(shù)家在處理光線與陰影、色彩與文理上的卓越才能,這給予了一幅傳統(tǒng)的畫像最根本的視覺沖擊。而許多他最精美的蝕刻版畫則展示了他在版畫技藝上的革新以及所能呈現(xiàn)的特殊效果。本次展覽另一大亮點是一組并排的自畫像,尤其是在他最后歲月里創(chuàng)作的兩張,展現(xiàn)出倫勃朗對自身年邁特征極為誠實地刻畫表現(xiàn)。

《猶太新娘》是本次展覽最動人的作品之一,倫勃朗描繪了畫面中的男子將手輕柔的放在女子的胸前,似乎是在宣誓一生守護她。倫勃朗用濃筆重彩,男子金黃色的衣衫與女子朱紅色的衣裙相互呼應,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美好、親切且?guī)捉\的氣氛,讓人感受到了他們的幸福與歡樂。當1885年梵高第一次看到這件作品時,他無法自持地說道:“我愿以十年的生命換來這幅畫前坐上兩星期,哪怕是只吃干面包屑也罷?!闭莻惒薀o限的創(chuàng)造力影響了不計其數(shù)的后來人——畫家、繪圖員、版畫工匠,并繼續(xù)啟發(fā)著我們今天的藝術(shù)家。

英國本土幾家著名的媒體給予此次展覽高度評價。《泰晤士報》稱“這是本季必須要看的展覽”(must-see show)。《每日郵報》認為此次展覽展出的暮年倫勃朗,是一個雖年邁力衰,卻比以往都更加大膽、閃耀、不可一世的生命。這是一次令人眼花繚亂的展覽,展廳朦朧幽暗的燈光正顯出倫勃朗畫作的魔力,如同它們本身就會發(fā)光,就像每一張畫布旁都燃著一根蠟燭?!队l(wèi)報》則認為倫勃朗晚期作品展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誕生于悲劇的大師的勝利,他絕不會用畫筆粉飾人世間的悲酸辛苦,沒有一個人比他更加現(xiàn)代,如果現(xiàn)代性是完全坦率地面對黑暗與光明。

據(jù)悉,一本304頁的大型出版物——《倫勃朗:晚期作品》(Rembrandt: The Late Works)也將隨展覽一同面世。此外,從2014年12月2日起,“倫勃朗:晚年作品”的影片將在英國院線上映,并在2015年2月17日后擴大到全球45個國家,這是一部專為大屏幕拍攝的高畫質(zhì)影片。

藝術(shù)家名片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倫勃朗早年從師P.拉斯特曼,1625年在家鄉(xiāng)開設(shè)畫室。畫作體裁廣泛,擅長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宗教畫、歷史畫等。

展覽主辦:英國國家美術(shù)館、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策展人:貝特西?威斯曼(Betsy Wieseman)
展覽時間:2014年10月15日-2015年1月18日

圖文來源/英國國家美術(shù)館官網(wǎng)
整理、翻譯/王宣懿
編輯/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