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重尋設計先驅(qū)的時代意義:“維多克?帕帕奈克:設計的政治”舉辦

時間: 2018.10.12

“在當今充滿挑戰(zhàn)的時代里,帕帕奈克的探索方法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EM>

——佐伊?瑞恩(Zo? Ryan),芝加哥藝術學院建筑與設計策展人

“我非常崇拜帕帕奈克,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號召者。”

——《設計革命》作者艾米麗?皮爾頓(Emily Pilloton)

九月末,德國維特拉設計博物館( Vitra Design Museum )圍繞20世紀激進設計先鋒、設計思想家維多克?帕帕奈克,為其舉辦了至今為止最大回顧展 “維多克?帕帕奈克:設計的政治(Victor Papanek: The Politics of Design)”。展覽由維特拉設計博物館、巴塞羅那設計博物館和維多克?帕帕奈克基金會共同合作完成。作為20世紀60年代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先驅(qū)之一,帕帕奈克以設計的社會性與生態(tài)性為導向,對設計倫理的探討影響深遠,成書于1971年的著名作品《為真實的世界設計(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仍舊是有史以來設計理論書籍中的暢銷之冠。在書中,帕帕奈克呼吁“包容性”“社會倫理”“可持續(xù)性”等議題——這與今日所提倡的設計訴求前所未有地吻合。正如本展覽的策展人阿米麗?克萊恩(Amelie Klein)所言:“帕帕奈克那個時代下的‘迫切’問題,到了現(xiàn)在只會更迫切?!?/P>

維多克?帕帕奈克(1923-98)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一個猶太人家庭,1939年,迫于奧地利納粹的威脅,逃到美國。他曾接受過英國、美國的教育,在紐約庫柏聯(lián)盟學院學習過建筑設計、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創(chuàng)意工程學,被認為是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人道主義設計的先驅(qū)。做過職業(yè)的工業(yè)設計師之后,20世紀60年代,他發(fā)展了對消費主義的學術批評,這正是使他在世界各地廣為人知的起點。帕帕奈克在美國眾多高校擔任過教學,這些理論對他的設計和教學有直接影響,他經(jīng)常與他的學生一起合作開發(fā),致力于解決真實世界的設計問題,實踐過一些項目,包括設計非洲國家的電視和收音機、電動車,以及激發(fā)觸覺活動的設計項目“Fingermajig” (1965–1970)、用戶可以自行組裝從而滿足不同需求的“居住方塊(Living Cubes)”系列(1973)家具。

除了他的設計作品以外,本展還呈現(xiàn)了一些從未展出過的珍貴圖紙、物品、影像、手抄本、印刷品等等。此外,一部分與帕帕奈克同時代(約1960s-1980s)的設計師,包括喬治?尼爾森(George Nelson)、理查德?巴克明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等人作品的也納入一同展出,一方面,20世界60-80年代的部分設計面貌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另一方面,這些與帕帕奈克同時代的極具批判性、社會性、激進的作品也為觀眾打開了一個視角來了解維多克?帕帕奈克在設計方面的深遠影響力。

然而,維多克?帕帕奈克的真正影響在于他以一位寫作者和引導者的身份為設計界帶來的全新、批判性的視野。在為《為真實世界設計》一書中對20世紀60年代的工業(yè)設計師們設計低劣、糟糕的設計作品現(xiàn)象進行了指責,批判了產(chǎn)品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并逐步究其原因,同時呼吁設計師們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倡導一種兼具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設計方法。帕帕奈克同時也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他經(jīng)常帶著以這些理論去世界各地高校講學,并不遺余力地推動著有關設計的更廣泛的社會討論。除了《為真實的世界設計》一書,其他的一些有廣泛影響的作品例如《為何事物行不通How Things Don’t Work (1977)》《為人類需求而設計Design for Human Scale(1983) 》也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他慣常以尖銳的語言和幽默的方式來批評對消費主義時代下的盲目信仰,并引導人們致力于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些書籍作品也鞏固了他的“先驅(qū)者聲譽。

展覽“維多克?帕帕奈克:設計的政治” 分四個部分深入地介紹了他的生活和工作。開篇以一個概述性的大面幅媒體裝置開始,徐徐展現(xiàn)那個時代背景下的設計師群體理想,隨后用傳記概覽的方式追蹤了帕帕奈克逃離歐洲納粹壓迫轉往美國直到在國際上聲名大噪的過程。接下來的兩個部分焦點聚集于他的作品——包括他在由對消費主義的基本批評和對社會少數(shù)群體的關注、對當時所謂的“第三世界的生態(tài)、可持續(xù)性和制造需求的回應——創(chuàng)造和制造均采用自己擁有的資源,這也就是后來所說的20世界60年代“自助運動”的起點。展覽上還有大量的由帕帕奈克、他的學生、合作人等設計的作品,包括丹麥設計師蘇珊娜?科伊芙伊德(Susanne Koefoed)的成名作——1968年設計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通用無障礙通道標志的設計師,也是帕帕奈克的學生。

對帕帕奈克來說,“設計”超越了對物的形式研究,設計是一個過程,一種跨學科系統(tǒng),一種對周圍世界的必要性反饋,它是整體的、全面的,也始于對于人類和環(huán)境的尊重。如帕帕奈克所言:“萬物皆有聯(lián)系”。設計能夠為社會做什么呢?它理所應當能夠為社會的少數(shù)群體、婦女兒童、老人、第三世界國家服務。“設計不應該‘保持沉默’,所有的設計應當與社會、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后果聯(lián)系起來”。

展覽上輔以大約20件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當代設計師作品,其中包括凱瑟琳?莎拉?揚(Catherine Sarah Young)、托馬斯?莎拉斯諾(Tomás Saraceno)、加布里?埃爾?安馬赫(Gabriel Ann Maher)巴西群體Flui Coletivo和Questtonó等,同樣他們的作品也涉及復雜的主題,如全球氣候變化,性別認同觀念,消費者行為或移民的經(jīng)濟現(xiàn)實,這意味著對帕帕奈克在20世紀60年代已關注的問題在現(xiàn)當代語境中的持續(xù)共鳴。

可以說,“維多克?帕帕奈克:設計的政治”既是一個回顧展,也是一個主題展。通過聚焦對帕帕奈克這位先導者,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一個更宏觀的主題,即設計作為社會化政治工具的意義。畢竟,在帕帕奈克時代屬于革命性的東西現(xiàn)在已被普遍接受:設計不僅僅是為了表達形式;它是社會轉型的工具,必須考慮社會倫理和道德觀點。在當下,關于社會設計和設計思維等主題的辯論理所當然地借鑒了帕帕奈克的觀點。該展覽旨在重新發(fā)現(xiàn)帕帕奈克作為探索設計論題的先驅(qū)——從20世紀60年代到21世紀依舊被認為是設計界最偉大的前沿思想家之一的意義。與此同時,它探討了帕帕奈克的社會設計實踐如何改變我們今天的世界——以及它如何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編譯/張譯之

(圖文編譯自維特拉博物館官方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