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展評|三個動作,三處地點,一個“小切口”的攝影展

時間: 2022.9.13

坐落于草場地紅一號院的泰康空間近日帶來了基于館藏的又一攝影文獻展。有別于全景式的時代呈現(xiàn)與流派梳理,“城門、牌樓、廣場:關于攝影和歷史的動作考古”一展采取了一種抓取歷史現(xiàn)場的動作關鍵詞的策略,關注人的活動與特定地點產(chǎn)生的空間對話與意義變遷,為剖開近代中國的數(shù)個歷史節(jié)點提供了一種微小而具體的視角。

“城門、牌樓、廣場:關于攝影和歷史的動作考古”展覽現(xiàn)場

“前門”、“人民英雄紀念碑”這兩處地點(或者說標志性建筑物),分別對應“入城”與“逗留”這兩項行動,它們被歸納在展覽的同一空間中,以相對連貫的線性敘事串聯(lián)起了它們背后復雜的歷史軌跡和被賦予的意涵流變。始建于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的前門曾作為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入城”的動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意味著打開皇家世界與最高權力機構的大門,逐漸深入巍峨紫禁城的腹地。在近代歷史的圖景中,從此門而過,浩浩湯湯的進獻俘虜隊伍映襯出至高無上的皇權,而當入侵者的鐵蹄無情地踏過此門時,也意味著外來勢力將穿城而過,撼動看似不可動搖的至高威儀。

4.jpg佚名,進入端門的英屬錫克軍,1900年,藝術微噴(原作為火棉膠相紙印相),18×2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5.jpg佚名,前門火車站,1900年代,藝術微噴(原作為火棉膠相紙印相),18×2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6.jpg《黑白小報》,兩宮回鑾,1902年,畫報,27.2×18.7cm張逸良收藏

7.jpg愛倫·凱特琳,北平前門,1934年,藝術微噴(原為《了解北京》書頁),36×24cm

8.jpg詹姆斯·利卡爾頓,瓦德西帶領聯(lián)軍士兵穿過大清門去往午門,1900年,蛋白立體照片,9×18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隨著1949年人民解放軍的北平入城式,“入城”的內涵再度被擴展為接納一個國家與民族的新生。在新中國的語境中,“入城”也被迅速演繹為各種新聞報道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母題,以攝影、繪畫、電影等形式廣泛展開。

9.jpg高糧,北平入城式:解放軍機械化炮兵部隊行至前門大街,1949年2月3日,銀鹽紙基,23.5×29.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同樣為紀念國家新生與民族獨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在1958年始建之初就被賦予極強的民族性與紀念意義。如普遍意義中的國家紀念碑雕塑一般,它象征著民族精神在特定歷史時期的高度凝練,具有回溯、引領與啟示等功能與意義。與此同時,紀念碑所在的廣場也被同樣的歷史使命和文化隱喻輻射,作為重大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與群眾自發(fā)行動的聚集地。在紀念碑建成后的數(shù)年間,群眾在廣場中的活動從單純的瞻仰演變?yōu)榕c變動的時代和社會生活更為緊密的集合、會面與逗留,在鏡頭影像的見證中,人民在廣場上的活動與聚集往往始于將此處場域視作集體情感的寄托載體。

10.jpg佚名,天安門廣場前景(人民英雄紀念碑建設前),1950年代,藝術微噴(原作為銀鹽紙基),15×2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11.jpg李劍晨,晨曦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1950年代,印刷品,38.1×26.6cm

12.jpg

鮑乃鏞,1976年4月3日,1976年,藝術微噴(原作為銀鹽紙基),15×2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從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民族信仰內涵到人民情感的普遍寄托,對紀念碑性的討論以一條相對隱晦的線索延伸至“擦除”這一動作版塊。展覽賦予該版塊相對獨立的空間,也使該關鍵詞的闡釋脈絡與邏輯較之其它兩個動作更為清晰豐滿?!安脸睂氖钦褂[語境中被歸納出的“牌樓”(從克林德碑、公理戰(zhàn)勝牌坊到保衛(wèi)和平坊),而直接的歷史動作是克林德碑上的文字被抹去?!安脸北澈蟮膭右蛟谟冢聡谝粦?zhàn)之后淪為戰(zhàn)敗國,克林德碑背后象征著的屈服于帝國列強強權的屈辱歷史隨著中國戰(zhàn)勝國的身份而被逐漸消解。在這段歷史中,它被抹去歌頌德國公使克林德功績的碑文,被損毀、被拆除,位于東單的紀念碑遺骸也隨后被挪至中央公園,并在原碑文處鐫刻“公理戰(zhàn)勝”四字,作為一戰(zhàn)勝利的象征。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其又經(jīng)二次改建為保衛(wèi)和平牌坊,被賦予新時代的內涵。

13.jpg佚名,克林德牌樓,1900年代,藝術微噴(原作為火棉膠相紙印相),80×115cm 泰康空間文獻與檔案中心藏

14.jpg佚名,克林德碑落成后醇親王載灃與德國軍政要員合影,1903年1月8日,藝術微噴(原作為火棉膠相紙印相),18×2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15.jpg佚名,克林德碑落成典禮,1903年1月8日,藝術微噴(原作為火棉膠相紙印相),17×2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美國社會學家西德尼·戴維·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的一組黑白攝影記錄了克林德碑被擦除文字、拆除到復建后的一系列歷史關鍵時刻,以一種外來者的調研視角記錄了這個具有極強民族歷史性的紀念碑在數(shù)年間的歷程。有趣的是,展覽在此處以克林德碑為原點,不僅關注了記錄這段歷史的多雙來自外部的眼睛,還以中外畫冊、報道、圖解、戲說等途徑,引入了當時北京民眾對這個“石頭牌樓”和克林德遇刺事件的內部體驗視角,在這座“碑”下,鮮少有紀念、瞻仰等行為發(fā)生。同時,從克林德碑、公理戰(zhàn)勝牌坊再到保衛(wèi)和平牌坊,原碑所處的位置也隨著公使遇刺原址挪至中央公園(后更名為中山公園),成為新歷史語境里中山公園興建規(guī)制下的“正門中式牌樓”的嶄新景觀。在這數(shù)年的變遷中,克林德碑背后的屈辱歷史在碑文的擦除、牌樓的毀壞與重建中,隨著空間的挪移而產(chǎn)生了全新意義的消解與重塑,在新時代中逐步演變?yōu)槿谌氪蟊娚畹娜粘9珗@景觀。

16.jpg西德尼·甘博,被擦除文字的克林德碑,1918年,藝術微噴(原件為黑白負片底片),15×20cm,杜克大學圖書館收藏

17.jpg佚名,公理戰(zhàn)勝牌坊,1920年代,藝術微噴(原作為銀鹽紙基),70×115cm 泰康空間文獻與檔案中心藏

18.jpg佚名,公理戰(zhàn)勝牌坊,1930年代,銀鹽紙基,5.7×8cm 泰康空間文獻與檔案中心藏

19.jpg佚名,保衛(wèi)和平坊,1950年代,藝術微噴(原作為銀鹽紙基),80×115cm 泰康空間文獻與檔案中心藏

20.jpg

中山公園照相處,保衛(wèi)和平坊與花壇,1980年,銀鹽紙基,6.8×6cm 泰康空間文獻與檔案中心藏

在這三個動作與三處地點勾勒出的歷史現(xiàn)場中,我們似乎看到兩條并行的線索:一條是這些關鍵詞串聯(lián)起來的線性歷史時間脈絡,另一條則是它們構建出的空間場域及其背后意涵的變遷、更迭、消解與再造。在有限的兩個獨立展廳中,這兩條線索在其中互有交匯、承接,但也因空間轉換與文獻材料的細節(jié)吸引而帶來對連續(xù)性觀看體驗的挑戰(zhàn)。有趣的是在這個攝影展中,有一幅繪畫作品被置于了極為重要的位置,在不同的展覽篇章中似乎起到了一些呼應上下文的作用。葉淺予于1959年創(chuàng)作的《北平解放》首先出現(xiàn)在“入城式”版塊的“媒介考”展板中,以宣傳畫之一的身份同新聞照片、畫報刊物和電影創(chuàng)作等媒介,共同考據(jù)“北平入城式”在歷史語境中的創(chuàng)作、宣傳與傳播。

21.jpg葉淺予,北平解放,1959年(1964年人民美術出版社發(fā)行),宣傳畫,54.6×38.9cm 泰康空間文獻與檔案中心藏

隨后,這件作品又再次出現(xiàn)于“牌樓”版塊的尾聲,一方面從某種程度上喚起了對另一空間中“入城式”的回顧,一方面也在藝術家鳥瞰式的全景構圖中,在真實事件和想象景觀的雙重堆疊中,提示出了一個嶄新、熱烈而充滿生機的北京城。事實上,早在1949年,葉淺予就曾作為“北平入城式”的親歷者與記錄者,在現(xiàn)場完成了多幅速寫創(chuàng)作,完成于十年后的這幅《北平解放》也與他的《一九四九北平解放》 在構圖和布局上頗為相近,但鳥瞰的視角為畫面在現(xiàn)實描摹外,對想象景觀的“造境”留出了空間。從1949年到1959年,民族與國家終于邁過斷裂與傾軋迎來新生和發(fā)展,曾象征屈辱的克林德碑歷經(jīng)“公理戰(zhàn)勝”的時代注解又被繼而賦予“保衛(wèi)和平”的內涵,而凝聚民族脊梁與英雄精神的紀念碑也終于竣工落成……作為新中國十年間的親歷者,葉淺予在面對這段尚不算遠的歷史來進行宣傳畫創(chuàng)作時,融入了正在發(fā)生的景觀變化與想象圖景(祥云、和平鴿等),在此展覽中,這一張全景宣傳畫與攝影定格的數(shù)張歷史瞬間恰好形成了有趣的映照。 

在歷史回顧中,較之其它媒介,攝影作為記錄與紀實的工具,對歷史的揭示與注解在事件發(fā)生當下有著不可替代的客觀性與在場性,但鏡頭定格中的畫面能否直接等同于歷史的真相確仍然值得警惕:如何取景、如何構圖、如何取舍,個中關鍵在于鏡頭后的眼睛代表了何種立場以及意圖呈現(xiàn)出怎樣的圖像敘事。譬如,外國記者與學者所代表的外部視角在看待發(fā)生于這片土壤之上的歷史動作時,或許會因帶有宣傳任務或刻板印象而產(chǎn)生別有意味的記錄,又或是會以社會調研的視角更為冷靜地審視與觀察……這種外部視角往往與身在歷史更迭進程中的內部視角共同作用于揭示歷史存在的本來面目。于是當攝影為歷史作客觀注解時,我們看到繪畫創(chuàng)作、期刊圖解、報道文字、動態(tài)影像等資料又在為攝影圖像本身進行著釋義。在彼此互釋的過程中,依托于機構館藏的不同個性與敘述傾向,從不同小切口拉扯出來的細節(jié)與線索,提供了較之宏觀全景視野下更具活力與生氣的切面。

“城門、牌樓、廣場:關于攝影和歷史的動作考古”展覽現(xiàn)場

文|周緯萌

圖文資料致謝泰康空間。


00海報Poster.png

城門、牌樓、廣場:關于攝影和歷史的動作考古 

展覽時間:2022.9.1 - 10.22

展覽地點:泰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