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木構的“謎團” ——中國傳統(tǒng)建筑為何選用難以“永生”的木材作為建筑主材?

時間: 2022.10.4

我們知道,相對于磚石,木材有著天生的劣勢。比如:受木材力學性質與尺寸所限,難以建造相比磚石建筑的大尺度建筑;木材易于燃燒,且不耐腐蝕,難以建造“永生”的建筑。為何中國傳統(tǒng)建筑偏偏選擇了木材——這一看上去似乎不利于建造的材料作為建筑主材?

這樣的問題,是研究中國建筑繞不開的話題??赡芤彩巧詫ㄖ信d趣的業(yè)外人士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個問題在學界似乎仍然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但是研究此問題本身便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本人定然沒有能力對中國傳統(tǒng)建筑歷史理論做什么推進工作,只能總結一些學界目前尚存的理論,并做些許的個人理解。

相對的,西方傳統(tǒng)建筑簡直就是“石頭的史書”。從金字塔開始,西方人便開始使用石頭作為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而中國則至少從周代則開始使用木材蓋房子,無論是宮殿還是民宅。當然,中國傳統(tǒng)建筑結構的一般說法——“木構架為主干,墻體只是圍護結構”是有限制條件的,即對明清時期廣大漢族地區(qū)的建筑來說,基本是對的。在古代,不全是這樣。唐代以前,甚至一些大型宮殿也屬于土木混合結構而非全木構架房屋。大約在盛唐以后至宋代,宮室、官署、大第宅才基本采用全木構架建房屋。[1] 也就是說,我國用木構架代替土木混合結構建造宮殿等重要建筑,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漫長的選擇過程說明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偏執(zhí)于木構(甚至全木構)一定不是某種偶然因素造成的。

由于石頭天然比木材更耐久,這便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歷史建筑現狀:他們的石頭尚在,我們的木頭卻早已不存。公元前近3000年的金字塔(圖1)如今愧然屹立;公元前數年的雅典神廟(圖2)依舊巍峨;文藝復興時期的圣彼得大教堂仍然金碧輝煌。而我們“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的阿房宮只存在于文字里;我們的未央宮、大明宮(圖3)均需考古學家去想象復原;我們現存最古老的建筑僅為公元8世紀的唐代遺留(圖4)。

1、胡夫金字塔.jpg

圖1 建造于公元前2580的胡夫金字塔

2 始建于公元前580年的雅典衛(wèi)城.png圖2 始建于公元前580年的雅典衛(wèi)城

3唐大明宮含元殿 復原圖.JPG圖3 唐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源自:《楊鴻勛建筑考古學論文集》

4 始建年代不詳,重建于公元782年的五臺山南禪寺大殿.png

圖4 始建年代不詳,重建于公元782年的五臺山南禪寺大殿

木建筑這種天生“短命“的特點曾使得部分人輕視中國木建筑的重要性,看低其建筑藝術價值,認為西方“永存”的石頭建筑才是“建筑之樹”(圖5)的主干[2]。這是十分不正確的。事實上,無論在技術還是藝術上,我們都無法找到一種合適的標準和尺度來比較他們。這是兩種不同的文化成就,正如我們無法說達芬奇、拉斐爾就一定比同期的沈周、文征明成就高很多一樣。

5 建筑之樹.JPG圖5 弗萊徹的“建筑之樹”,源自:李允鉌《華夏意匠》

其實,在中西方建筑都處于“蒙昧”的時期,雙方均會使用石頭和木材蓋房子。西方早期就有很多的木結構三角屋架,中國在隋代便有“雙撞法”(大小拱券相結合的方式,圖6)的先進石頭拱橋技術[3]。中國的陵墓建筑中依然大量使用磚石結構。事實上,有觀點認為,關于“拱券”的技術,中國是早于西方的。只是之后中國選擇了木材的梁柱體系,西方選擇了石頭的拱券技術,各自走向了兩種不同的發(fā)展道路[4]。西方從石頭的平梁體系(希臘時期)發(fā)展出拱券(羅馬時期),乃至哥特的飛扶壁[5](圖7),拜占庭的帆拱[6](圖8);中國則拋棄了原始的木質三角形屋架,逐步發(fā)展出以斗拱為亮點的垂直受力體系[7]。

6 安濟橋.jpg圖6 始建于隋代的安濟橋(趙州橋)

7 哥特建筑的飛扶壁.jpg

圖7 哥特建筑的飛扶壁

8 帆拱示意圖.JPG圖8 帆拱示意圖,源自:陳志華《外國建筑史》

所以,石頭和木頭,并無高下之分,只是選擇問題。

另外,單純從材料結構角度考慮,在建造大尺度建筑的能力上,木材是天然不如石頭的。因為木材的天然尺寸限制、強度限制,使得人類難以建造超過木材尺寸與受力極限的建筑。石材則不同,其天然抗壓,可建造尺度宏大的拱券,因此也可以建造相較于木建筑體量大數倍的石建筑。

中國為何選擇了一種壽命短且難以蓋大房子的材料呢?是中國人不求永久也不求大嗎?

目前,學界對于中國木構建筑的歷史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觀點。

其一,自然地理原因。

此觀點認為中國古代木構建筑的發(fā)祥地(中原等地)“多木材,少佳石”[8]。而西方則佳石居多。故中國建筑多使用木材,西方建筑則多使用石材。此種觀點顯然不正確。古代,無論中國還是西方,木材和石材幾乎都“遍地都是”。而且,中國古代建造宮殿,均不是就地取材的。阿房宮賦中的“蜀山兀,阿房出”,說的就是阿房宮所用的木材來自四川。明清時期的宮殿,很多都采用東南亞進口木材。埃及金字塔所用的巨石,也不是尼羅河畔就近沙漠中所能開采的[9]。

其二,社會經濟理由。

南京博物院的設計者,建筑師徐敬直認為,“中國古代人民的生計基本上依靠農業(yè),經濟水平很低,因此,盡管木結構房屋容易燃燒,二十多個世紀來仍然極力保留作為普遍使用的建筑方法”[10]。但是中國古代的經濟水平是否真的低于同期西方?相信很多人不這么認為。

李約瑟則認為是中國特殊的奴隸社會制度造成的?!耙驗橹袊鱾€時期似乎從未有過與之平行的西方文化所采用的奴隸制形式,西方當時可以在同一時間派出數以千計的人去負擔石料場的艱苦勞動,中國文化上絕對沒有類如亞述或埃及的巨大的雕刻模式”[11]。中國在勞動力規(guī)模上最早能與之相較的便是萬里長城的修建。但中國歷史上沒有早于秦始皇的絕對統(tǒng)治,而此時,中國建筑的基本性格已經完成。但是根據郭沫若的研究,中國周代、殷代,均有大量的奴隸存在,是完全可以調動不亞于西方的大規(guī)模生產力的。

其三,建造技術導致。

李允鉌推斷,“中國建筑發(fā)展木結構體系的主要原因是在技術上突破了木結構不足以構成重大建筑要求的局限,在設計思想上確認這種建筑結構形式是最合理最完善的形式?!盵12]

但是,盡管中國唐代建造了宏大的麟德殿(圖9,可能是目前認為最大的木構單體建筑),但其建造方式依然采用了兩個坡屋頂水平拼接的方法,只是“挨在一起”的單體。且其體量依然無法與西方宏大的石頭建筑相比。

9 唐大明宮麟德殿復原透視圖(摘自楊鴻勛《建筑考古學論文集》).jpg圖9 唐大明宮 麟德殿復原圖,源自《楊鴻勛建筑考古學論文集》

李允鉌還認為,木建筑以框架結構為體系,同時具備先進的模數[13]概念,加上木材易加工,使得中國古代木建筑建造速度遠高于西方的石頭建筑(西方的傳統(tǒng)建筑建造時間動則過百年,中國古代建筑建造時間最多十數年)。這是極具經濟性的。

其四,文化原因。

此觀點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崇尚的變化轉化而非永恒。西方文化則強調不變恒久而非動態(tài)。

明代造園家計成在其著作《園冶》中便有如此論述“固作千年事,寧知百歲人;足矣樂閑,悠然護宅”。他認為,人和物的壽命是不相稱的,物可以傳千年,人生不過百歲。我們所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應該和預計自己可使用的年限相適應即可,何苦希冀子孫后代在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中生活呢。

西方建造金字塔便是為了放置期待永生直至復活的木乃伊,他們定然需要建造恒久不變的建筑,以供永生人居住。

中國歷史上和西方有著顯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中國任何時候從未有過神權凌駕于一切的時代。而西方的建筑史,本質上是神廟和教堂的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學家伊東忠太便認為,這個問題涉及古代一個民族對建筑的基本觀念要求,一個以人為中心,一個以神為中心,也就是所謂的“人本”和“神本“的文化概念。“神”是永恒的,“人”卻是暫時的,在不同的價值觀念下自然產生不同的選擇態(tài)度和方法。[14]

歷史上,除唐代和清代以外,中國歷朝歷代的宮殿建筑均是推倒重來的。我們似乎對古代建筑的保留就從未感興趣。

以上,是本人在有限精力和時間內能想到的關于中國采用木結構建筑的學界理論。定然,其中未必有一條可以被所有人認可的,但也未必完全錯誤。此次選題本就是一個宏大敘事,目的也只能將此“謎團”化得更開一點而已。

另外,本人還想引申討論一個問題:中國建筑的宏大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首先,我們看看西方建筑的宏大問題。

由于羅馬時代的拱券技術,西方石頭建筑脫離了希臘時期厚重且空間效率低下[15]的梁柱石材建筑體系(圖10)。羅馬的萬神殿(圖11)便開了拱券技術先河。當西方人希望將建筑體量做大時,首先想到的便是將拱券規(guī)模加大。隨之而來的便是巨大屋頂拱券帶來的側推力[16]問題。因此,哥特時期發(fā)明了飛扶壁,拜占庭時期創(chuàng)造了帆拱。西方建筑很容易就能創(chuàng)造直徑數十米的無柱大空間(穹頂之下)。這對于中國建筑來說是幾乎無法做到的。

10 卡納克阿蒙神殿.JPG圖10 幾乎全是柱子的埃及卡納克阿蒙神殿,源自陳志華《外國建筑史》

11 羅馬萬神殿.jpg

圖11 羅馬萬神殿

另外,西方的教堂建筑原型是巴西利卡[17](圖12),其開門一側是我們中國所謂的“山墻面”,即三角屋頂的三角形一側,長方形平面的短邊。也就是說,如果西方建筑想要加長,只需要復制單元三角屋架(此三角屋架后期發(fā)展為拱券)即可,理論上可以做到無限。這是西方人希望的朝圣序列空間。

12 巴西利卡(源自網絡).jpg

圖12 巴西利卡

以上,當是西方建筑達到宏大目的的兩種主要策略。

上文已表,中國建筑因木材限制,其本質上就難以形成能與西方建筑相比的單體建筑體量。但是,我們去故宮時,能不為其規(guī)?;趾辏▓D13)而感慨嗎?這是何種原因造成的呢?要知道,故宮中最大的太和殿,其面闊不過63.96米,進深不過37.2米,里面還有“數量可觀”的柱子。明代上朝時,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員才能進入太和殿(明初名為奉天殿,嘉靖年改名皇極殿,清代名太和殿)覲見皇帝(見圖14)。每逢需文武百官朝拜的慶典之日,大部分官員均站立于太和殿前廣場。

13 紫禁城太和殿(自攝).jpg圖13 氣勢恢宏的紫禁城太和殿

14 CCTV《故宮》紀錄片截圖,明代紫禁城上朝情形.jpg圖14 CCTV《故宮》紀錄片中反映的明代紫禁城上朝情形

所以,中國人的朝圣,是室內外相結合的。太和殿前的太和門(圖15),雖然稱之為“門”,但其體量與房子無異,只是前后沒有封閉而已。故宮中幾乎所有儀式性的“門”,都不是常規(guī)意義的門,它們是一個有頂的空間。

15 太和門.jpg圖15 形同房子的故宮太和門

由故宮平面圖(圖16)可以想見,當一外籍使者想要入殿覲見皇帝。需要穿越數道非人尺度[18]的“門”(這是具有一定室內意義的門),穿越數個非人尺度的廣場,經過數個非人尺度的室內外空間交替,攀爬上高度幾乎不亞于建筑本身的臺階,“歷經坎坷”才見到皇帝。其內心惶恐定然會出現。

16 紫禁城外朝前三殿及皇城天安門至午門間總平面圖.JPG

圖16 紫禁城外朝前三殿及皇城天安門至午門間總體平面圖,源自《傅熹年建筑史論文集》

這樣的空間節(jié)奏,應當也是我們參觀故宮時宏大感受的來源。

李允鉌在其《華夏意匠》中論證了中國古典建筑是以“院”為中心的建筑群,“院”是外界環(huán)境和室內環(huán)境的過渡?!霸骸钡闹匾院头课莸闹匾允堑韧模@樣,分散布置的單座建筑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有機體。[19]

故,中國建筑的宏大是通過體量不大的單體建筑與室外空間組合形成的。這種庭院建筑組合是中國特有的,西方則罕有這種類型[20]。

西方僅在將單體建筑做大上努力,以使其內部能容納多個功能。而中國則著力于將體量不大的單體建筑組合做大,其中每個單體建筑幾乎只容納一個功能。

這或許也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自然觀。西方將自然“拒之門外”,通過巨大的建筑形成內部的人類室內空間。中國則將建筑散落于自然環(huán)境中,每個建筑單體都有獨立接觸自然的機會,且建筑單體之間通過室外空間聯(lián)系。

 文/韓德泉

北京大學建筑學研究中心碩士,就職于中國美術館國家美術館項目辦公室,出版《恩施民居》、《公共美術館建設標準》等


主要參考文獻:

Joseph Needham. Science &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 IV: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

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論文選[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

劉致平.中國建筑類型及結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0

李允鉌.華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

楊鴻勛.楊鴻勛建筑考古學論文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陳志華.外國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4


[1] 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論文選[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102-141

[2] 見于英國弗萊徹的《比較法世界建筑史》。

[3] 隋代河北趙縣“安濟橋”。

[4] 木材由于其材料性質,適合形成梁柱體系;而石頭則是建造拱券的最佳材料。這兩種材料的天然優(yōu)勢和特點,中西方都是掌握的。

[5] 哥特建筑兩側用于抵抗屋頂側推力的結構。

[6] 多種拱券結合的一種屋頂形式,拱券之間相互抵消側推力。

[7] 西方屋頂因拱券的存在,一直在解決側推力問題,中國則將屋頂受力純粹化解為垂直力,故無需解決西方痛恨的側推力

[8] 劉致平.中國建筑類型及結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0

[9]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德認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是從尼羅河東岸的阿拉伯山上開采的,在冬季結冰時通過冰面運至金字塔建造工地。后來法國法學家戴維杜維斯提出了驚人的見解,認為金字塔的巨石是通過澆筑而來。

[10] 徐敬直,英文版《中國建筑》

[11] Joseph Needham. Science &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 IV: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90

[12] 李允鉌.華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31

[13] 中國古代建筑按照建筑等級不同,采用不同等級的木材,并有詳細的標準化尺寸。

[14] 伊東忠太《中國建筑史》

[15] 因為石材本身厚重,其不適合直接當梁使用,使得石材梁柱體系中,石材柱子粗大且間距很小,石材梁更是厚重。

[16] 供的天然力學結構便是將垂直向下的力分解為水平向外的和垂直向下的兩組力。垂直向下的力好解決,墻體便可。水平向外的力則需要與之對應的水平向內的力進行抵消。

[17] 巴西利卡是古羅馬的一種公共建筑形式,其特點是平面呈長方形,外側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長邊,短邊有耳室,采用條形拱券作屋頂。基督教沿用了羅馬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來建造教堂,尤其羅馬風時代的大多數教堂是巴西利卡格局。隨著歷史的變遷巴西利卡這個詞的意義也發(fā)生了變化,今天在羅馬天主教的用語中有特殊地位的大教堂被稱為巴西利卡,不論其建筑風格和結構。后來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邊。 巴西利卡這個詞來源于希臘語,原意是“王者之廳”的意思,拉丁語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來是大都市里作為法庭或者大商場的豪華建筑。

[18] 雖然木建筑難以做大,但單作一扇門,是完全可以做到非人尺度的。

[19] 李允鉌.華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140-145

[20] 西方雖然也有些許庭院建筑(如中世紀庭院),但其規(guī)模和組合方式是完全無法與中國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