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觀察|逆流而上:2021成都雙年展因何而特殊?

時間: 2021.11.15

頭圖.gif

2021年11月7日,“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于成都天府藝術公園低調開展。作為后疫情時代規(guī)模最大、學術性最高的藝術雙年展之一,此次展覽共呈現來自國內外的272位/組藝術家及其創(chuàng)作。從其圍繞主題“超融體”展開的八個維度的展覽版塊:“多態(tài)共生”“家園共棲”“智能共振”“時潮共燃”“生態(tài)共度”“意匠共鳴”“民族共情”“美育共線”,“未然共思”國際美術館館長峰會,分布于全市范圍內的17個平行展,以及重量級的策展人和藝術家陣容,不難看出“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意圖勾勒出的宏觀視野。

在展覽總策展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先生看來,“世界格局正加速進入到一個秩序重構和體系重塑的新時期。全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態(tài)都在經歷著陣痛和巨變,人類的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休戚相關。時代呼喚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與合作共融,展現充滿希望的文化價值觀?!?在諸多重要的大型國際展覽都因疫情或是延期或是取消的情況下,“超融體”的順利開展讓這次雙年展被賦予特殊的歷史意義。當然,這種特殊性不僅僅在于其在當下呈現的空前規(guī)模與藝術陣容,也在于其以“公園城市”理念為切入點,用雙年展的模式探索城市化進程中的人文、生態(tài)與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同時,17個平行展立足成都本土文化場域,呈現這座包容的城市中,藝術、文化與生活方式的緊密共生。

“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展覽現場

2001-2021:成都雙年展走過的二十年

回顧成都雙年展的歷史,首屆展覽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從1992年呂澎在廣東籌辦“中國廣州·首屆九十年代藝術雙年展(油畫部分)”打開了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大門,廣州雙年展、上海雙年展等在政府的扶持下陸續(xù)活躍于邁入新千年的中國。與此同時,一個由民間資本支持的雙年展誕生于中國西南腹地,即是舉辦于2001年的首屆成都雙年展。而在一年之前,以“海上·上?!睘橹黝}的第三屆上海雙年展聚焦“上海精神”的內核,即“文化開放性、多元性、混合型和積極的創(chuàng)新態(tài)度”,首次邀請了中外策展人共同策劃,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個真正國際化的雙年展。 

相比于剛剛舉辦的上海雙年展,第一屆成都雙年展的主題“樣板·架上”似乎顯得有些“局限”。然而,展覽組委會成員卻正是基于對2000年上海雙年展的批判:“應該在提升民族文化藝術方面做些努力,不應該是西方雙年展的翻版”2,以及對當下中國“是否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當代尺度”3的反思與質疑,來提出重新審視架上藝術在中國、從歐洲舶來的雙年展機制在中國的現狀與發(fā)展。在這些思考之中,第一屆成都雙年展遴選的作品都以“架上”為標準,但是在主辦方強調的“開放的架上”勾勒出的空間中,仍舊呈現出了活躍而豐富的藝術面貌。

4 邱志杰《界面》在2001成都雙年展.png

邱志杰《界面》在2001成都雙年展

攝影、裝置,100x80cm,1991-2001,圖片來源見注釋2

從首屆成都雙年展起,直到2011年第五屆成都雙年展之前,成都雙年展一直處在“民辦”的狀態(tài)中,因此,資金來源、運作方式等現實問題也直接影響了這十年之間,成都雙年展的關注議題與展覽機制。第二屆成都雙年展“景觀:世紀與天堂”以與第一屆迥乎不同的路徑拋棄了“精英藝術”的討論范疇,轉而關注大眾文化與人文景觀,呈現出與同時期上海雙年展、廣州雙年展、北京雙年展等不同的切入點。當然,由于與地產、景區(qū)等的密切關聯,對這一屆雙年展也不乏商業(yè)化、庸俗化的批判。

緊隨其后的2007年第三屆成都雙年展則以“重新啟動”為主題,關注自傳統(tǒng)而來的“國畫”、“水墨”的當代問題,可以視為是對第一屆雙年展所強調的民族文化與藝術形式的回歸,此外,國際學者加入策展人團隊也引入了更多維度的觀察視角。而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宏大敘事”在全國范圍內成為無法忽視的語境與主流,因此,第四屆成都雙年展以“敘事中國”為主題,也顯示出民族共存時代與場域之中的“共同關注”,但策展團隊顯然也并不想將這一屆成都雙年展辦成另一個“全國美展”:“‘敘事中國’側重的一定是’人民倫理的大敘事’,而非’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4

5 《敘事中國——第四屆成都雙年展》展覽現場.png

《敘事中國——第四屆成都雙年展》展覽現場,圖片來源見注釋4

2011年,在打造”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背景下,第五屆成都雙年展正式由官方接手,主題為“物色·綿延”,在當代藝術展之外,還囊括了國際設計展和國際建筑展的版塊。當雙年展的目光再次聚焦城市,并引入純藝術之外的多維視角,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本屆雙年展的市民參與熱情盛況空前。當然,十年之后終于由“民辦”走向“官辦”,似乎預示著成都雙年展將進入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運營模式中,但不可忽略的是,這種性質轉變帶來的制度和組織轉型顯然還需要更長的磨合期,在2013年的第六屆成都雙年展中,由政府引入的年輕策展人團隊和成都雙年展的老團隊之間的碰撞恰恰體現了轉型期間的種種挑戰(zhàn)。

當2021成都雙年展以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和維度延展開來時,回顧二十年來成都雙年展走過的歷程,不難看出其是如何一路艱難摸索而來。在歷屆的主題與展覽機制中,也能看到彼此之間的矛盾與妥協,它們游走于“精英的”與“大眾的”,“學術的”與“商業(yè)的”之間,數年間探討的許多問題仍然是現在的熱點,譬如傳統(tǒng)水墨的當代轉換,大眾文化與城市景觀等。它以一種循環(huán)往復的模式滾動向前,解決了一些問題,保留了一些模式,也無疑在不停地帶來新的思考空間。 

“物色·綿延——成都雙年展”現場,圖片來源見參考資料6。

切入與刺激:西南藝術群體與成都

雙年展較之其它不同的展覽形式而言,特點之一在于關注“當下”,即此時此地發(fā)生的藝術文化活動以及它們對于日常生活的景觀再現的影響;此外,依托于不同的城市歷史和文化精神而呈現出的“在地性”,這些文化活動也可能回溯地域歷史以及集體記憶的生產與架構。5 因此,在城市中持續(xù)進行的雙年展往往是觀察當地的藝術群體面貌,城市文明的記憶與發(fā)展的絕佳途徑。

在本屆成都雙年展的17個平行展中,于藍頂美術館呈現的“都市鉚釘:藝術群落在西南”梳理了成都、重慶、貴陽、昆明的代表藝術家群體,正是直觀地以個案梳理并勾勒了成都雙年展地處的西南地區(qū)藝術群落的歷史與現狀?!爸匾牟皇撬囆g聚集的形式,而在于藝術聚集的文化精神”,策展人藍慶偉在展覽序言中回溯了從“85新潮”,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再到邁入新世紀的歷史流變中,藝術家群體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的誕生、瓦解與再涌現。

“都市鉚釘:藝術群落在西南”展覽現場,圖片來源:藍頂美術館

與出現于新千年的北京的798藝術區(qū)與上海的M50藝術區(qū)等一樣,在成都,藍頂藝術區(qū)是極具代表性的由藝術家自發(fā)形成的以工作室為基礎的藝術群落。近年來,隨著區(qū)域內美術館、公共藝術空間的開放及相關輔助設施的完善,藍頂藝術區(qū)已經逐漸發(fā)展為一個集合創(chuàng)作、研究與生活的藝術社區(qū),代表著西南藝術家群體的面貌和精神,并以一種活躍的狀態(tài)嵌入成都城市文化的構建與發(fā)展之中。

而西南藝術群體的活躍與特殊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出現的“傷痕美術”現象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八五新潮”運動中已可以看到。從“傷痕美術“而來,有別于時代主流的理想主義與英雄主義塑造,在這一時期的西南地區(qū)藝術家以羅中立、程叢林、何多苓、高小華等為代表,創(chuàng)作呈現出對生活與生命細致入微的觀察與體驗,側重于普通人的命運與情感的細膩刻畫和表達。而隨后1985年由《新具象畫展》引出的“新具象團體”代表藝術家毛旭輝、張曉剛等受到大量西方現代小說和哲學著作的影響,作品中呈現出極強的表現主義意味,刻畫生命的復雜情感、人在環(huán)境與社會中的異化等主題。

10.png

1985年《新具象畫展》部分作者合影

來源:http://www.art-ba-ba.com/

深處西南腹地,遠離主流浪潮,地緣性的聚集讓西南藝術群落得以發(fā)展自己的藝術性格,并漸漸在中國當代藝術的疆域內自成一塊穩(wěn)定而獨特的版圖。而具體到成都,作為西南藝術群落的主要活動城市之一,因其地理、氣候、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等帶來的城市性格與人文民俗,當地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一方面善于抓取生活的細節(jié)與氣息,另一方面大膽而先鋒性地探索也能夠最大程度被這座城市和其中的居民所包容。除此之外,詩歌、文學、音樂、戲劇等更多元的文化形式也一直活躍于成都,且隨著近十年來公立、民營美術館、博物館群、劇場等的大量興起而走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如麓湖等集合了美術館、劇場、生態(tài)公園等的綜合藝術社區(qū)更是極大地促進了城市中藝術與藝術、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相互融合。

從傷痕美術、八五新潮到邁入新千年,正如成都雙年展從民辦走向官辦的歷程,在政府近年來對文化產業(yè)的大力投入與扶持之下,成都當地的藝術精神從點狀的幾個藝術區(qū)逐步蔓延至市民生活之中,各類展覽、文化活動、藝博會等也步入大眾視野。但有趣的是,似乎是內部文化的活躍與涌動及其和日常生活的高度共鳴已經足夠豐富且形成了一套穩(wěn)定的內循環(huán),當地的藝術群落與市民反而對外來文化、藝術與思潮的探索顯得并不那么熱情與主動。而2021成都雙年展卻恰恰以一種“強勢”的藝術體量與陣容切入到了這一穩(wěn)定的圈層之中,正如本次雙年展學術委員會主任呂澎所示:“成都這座城市以及其中的人對外來文化與藝術保持著一種從容,這是這個城市特有的性格與心態(tài)。但從藝術生態(tài)來說,以此次雙年展帶來的國內外當代藝術家的豐富藝術面貌作為一種刺激和切入,對成都當地的藝術家、藝術與文化的活躍、開放以及進一步發(fā)展都顯得十分重要?!?

“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展覽現場

超融體:讓成都擁有一些新東西

事實上,此次規(guī)??涨暗某啥茧p年展對廣泛的市民公眾來說同樣也是一次積極地”刺激”,它帶來的遠不止來自其它國家與文化的藝術作品,還有觀看世界、體味生活和尊重愛與生命的更多視角,這在后疫情時代的種種困境和挑戰(zhàn)中顯得尤為可貴。基于“公園城市”的發(fā)展理念,依托于天府藝術公園中的兩座新館——成都市天府美術館及成都市當代藝術館的落成,以及全城聯動的平行展,再次重啟的成都雙年展呈現出一種將雙年展從美術館展覽空間向城市公共空間解放的意圖。當然,觀眾面對如此藝術盛宴應如何觀看、發(fā)現與反饋,對觀眾自身、藝術家和策展人來說或許則是另一重挑戰(zhàn)。

成都市天府美術館、成都市當代藝術館外景及模型

要大致瀏覽完坐落于占地面積超過3000畝的天府藝術公園中的兩座美術館,及在館內呈現的8個主題版塊展,從現場帶來的反饋可知,一個下午的時間仍然顯得倉促緊湊。在第一板塊“多態(tài)共生”中,來自12個國家的39位知名藝術家齊聚于此,用誕生于不同文化語境下的最新創(chuàng)作與思想闡釋著在人類命運日益緊密共聯的今天,豐富的藝術樣態(tài)將如何共生。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安尼施·卡普爾、萊安德羅·埃利希、卡塔琳娜·格羅斯、徐道獲等國際藝術家第一次走進成都的視野,全球化下的視野與議題在他們每個人強有力的藝術表現中,交織集中呈現于第一個展廳中。

如果說“多態(tài)共生”版塊正是此次“超融體”主題所強調的微縮版的當代藝術文化景觀,那么“時潮共燃”版塊則從當代藝術與時尚、設計相互交融的理念出發(fā),關注到了活躍于這個時代的文化藝術產業(yè)、商業(yè)藝術與大眾文化,它更深入地走進了人類賴以為生的消費社會、物質文化甚至是日常生活,以藝術、設計和思想之間的交互為橋梁,呈現出當代文化景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huán)。

“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展覽現場

從主題展“超融體”下的八個版塊中,變動的世界格局、生態(tài)文明、文化關系、科技進步、藝術教育等隸屬于這個時代的熱點話題被悉數納入,通過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的思想與創(chuàng)作展開討論,正是步入成都的“世界”;與此同時,以成都的城市性格、藝術歷程與文化現象為基點,平行展中更多著眼于“在地”的切入視角與案例研究,以豐富的細節(jié)和視角呈現出這座城市對劇烈變動的時代的回應,是走向世界的成都。而“超融體”的意圖或許并不在于讓每個觀眾都理解世界與時代飛速變化中產生的巨大信息量,而在于為一座城市和這座城市中的人帶去一些新的思路和視角,讓他們從中能各有所得。 

目前,本屆成都雙年展的開放與觀展仍需遵循嚴格的疫情防控政策,這讓這場本該在初冬掀起熱浪的藝術盛宴暫時性地蟄伏了下來。但這段開展后的“冷靜期”卻也恰恰給予我們了時間去回顧這座城市和誕生于其中的雙年展的歷史和發(fā)展,也有了一定的空間去反思在舊世紀末與新世紀初交匯時提出的那些問題在當下是否已經有了出路和答案:以雙年展為一個契機,我們是否已經找到了能夠支撐平等對話的當代尺度?雙年展作為自西方而來的舶來品,是否已經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產生了可供借鑒的本土經驗?雙年展中的藝術作品以及背后的知識生產應該如何與所在城市、區(qū)域和居民發(fā)生真實的關系?

“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展覽現場

當然,這種回溯并不意味著雙年展要囿于歷史和傳統(tǒng)的局限,梳理過去發(fā)生的藝術與問題;正相反,它深刻參與并塑造了當下關注“正在發(fā)生”的雙年展。無疑,從首次出現到今天的遍地開花,雙年展在國內的籌辦與運營已經日漸成熟,依托于不同城市文化場域,每個雙年展也因地制宜地呈現出不同的策略與氣質。但一個雙年展要成為一座城市的名片,見證并參與城市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勢必要要求一種持續(xù)性的“在場”,這種持續(xù)性一方面需要不間斷的學術歸納與梳理,形成可視的城市文化文獻與收藏,另一方面也需要走出精英化藝術所筑起的高墻,以更為普世的形式將藝術帶入城市空間與日常生活,并不斷更新策略以適應不斷更新的城市文化。而成都特有的歷史基因與文化性格所表現出的包容和開放正為這兩方面的相互平衡提供了絕佳的實驗場域,過去的二十年間成都雙年展逐漸摸索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在“超融體”帶來的盛大重啟之下,它未來的持續(xù)在場性同樣值得期待。

據悉,“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將持續(xù)至2022年4月6日,“未然共思”國際美術館館長峰會將于展覽期間舉辦。

文/周緯萌

圖/劉居睿、郭曦蔓 ?? 藝訊網,呂澎

注釋:

1.    范迪安, 《“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前言》,2021年。

2.    張穎川,《與鄧鴻先生對話——關于2001年首屆成都雙年展》,《藝術·生活》,2002年。

3.    劉驍純 ,《“從地下走向國外”的狀態(tài)應該改變——上海雙年展的價值》,《藝術當代》,2018。

4.    賈方舟、鄒躍進,《第四屆成都雙年展》,《大藝術》,2010年。

5.    Federica Martini and Vittoria Martini, Just Another Exhibition: Histories and Politics of Biennials, Postmedia Books, 2011.

6.    根據藝訊網采訪“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學術委員會主任呂澎內容整理,2021年。

參考資料:

1.    “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展覽資料,2021年。

2.    鄧鴻,劉驍純《樣板·架上——2001年成都雙年展》畫冊,四川美術出版社,2001年。

3.    馮博一,《關于策劃第二屆成都雙年展的思考》,《當代藝術新聞》,2005年。

https://news.artron.net/20050914/n6373.html

4.    馮斌,沈揆一,《重新啟動——第三屆成都雙年展》畫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7年。

5.    《物色·綿延2011成都雙年展》畫冊,四川美術出版社,2011年。

6.    《從地域的視角出發(fā)——呂澎訪談》,《當代美術家》,2019年。

7.    阮晶京,《成都雙年展回顧》,《藝術中國》,2013年。

http://art.china.cn/huodong/2013-07/31/content_6169444.htm

8.    《成都雙年展十年:正劇登場反諷消失》,《中國新聞周刊》,2009年。

http://www.artsweb.cn/newscontent.php?id=6057 


 關于展覽:

27 海報.png

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

日期: 2021.11.06—2022.04.06

地點: 成都天府藝術公園

成都市美術館A區(qū)(成都市天府美術館)、成都市美術館B區(qū)(成都市當代藝術館)

總策展人: 范迪安 

學術委員會主任: 呂  澎 

展覽學術委員會(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明賢、王春辰、王紹強、王璜生、呂品晶、劉家琨、李青稞、張子康、蘇新平、吳洪亮、何桂彥、宋協偉、楊    衛(wèi)、范迪安、周春芽、邱志杰、冀少峰

專題策展人:

多態(tài)共生:范迪安、呂   澎、張子康、邱志杰、楊   衛(wèi)、冀少峰

家園共棲:方振寧、韓   濤

智能共振:邱志杰、邵志飛(Jeffery Shaw)

時潮共燃:紀玉潔、周   博

生態(tài)共度:王紹強、賈蘊博

意匠共鳴:何桂彥、李珂珂

民族共情:吳洪亮、薛   江

美育共線:呂   澎、王春辰

國際美術館館長峰會:

未然共思:張子康、高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