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趙力:中國當代的藝術市場

時間: 2009.12.23

鳳凰網(wǎng)《特別節(jié)目—時尚主創(chuàng)客》節(jié)目播出“趙力解讀中國當代的藝術市場”以下為文字實錄:

高松:趙老師,您作為中央美院的教授,您是從哪年開始對市場有研究的呢?您是怎么對市場發(fā)生興趣的呢?
趙力:實際上關心藝術市場很早,有一個契機是1992年的時候,我和我的同學,我的學長,比我高一屆的冷林?,F(xiàn)在他也在798有一個畫廊,北京公社。那時候我們兩個人都是學習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學生。我們畢業(yè)以后想,覺得有一個新的思路出來,就是中國油畫。當時油畫不被人家認識到,因為都講的主流藝術里面,主要都是國畫、油畫。我們就想從學術角度來切入,所以就開始編一本書,叫做《中國油畫現(xiàn)狀》這本書,當年在1993年的時候,評為了暢銷書,新華社的評選。

在這里面實際上就有一個機會出現(xiàn)了,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當時要收藏一批東西,我們當時報了一個計劃過去,以專門收藏中國油畫為核心。我有一個機會在1993年、1994年的時候,連續(xù)的到香港去。在香港的過程里面,可以看到當時香港有一個藝術博覽會。一看博覽會形式很新穎,因為國內(nèi)除了這種展覽之外,沒有任何的、其他的機會。那么市場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機會,是一個展覽的形態(tài),這是一個印象。

后來同一年,1994年的時候,我在那邊看了這個展覽以后,回到國內(nèi)的時候。正好在廣州,正好是中國藝術博覽會的第一屆展覽,去看了以后覺得反差非常大。覺得為什么在原有的體制之外,為什么我們做的這樣一種展覽會形態(tài),還是比較落后?突然會覺得在原有展覽形態(tài)之外,能不能找到一條新的道路?在這里面當時沒有人來研究這個問題,也沒有人來做這個事情,所以就開始關心這個藝術市場。

實際上在我和冷林編的《中國油畫現(xiàn)狀》里面,我們有一個章節(jié),叫做中國畫廊。那時候畫廊很少,但是我們當時列舉了,大概5個到10個當時的畫廊,現(xiàn)在看起來,更像是一些雛形的這樣一些畫廊機構。在這里面我們已經(jīng)加了這個內(nèi)容,我們也是開始認識到,這樣的一些新的變化。的確當代藝術更容易和這種畫廊的體制,或新的一種體制發(fā)生關系,那這就是我一個出發(fā)點,所以我從那個時候,就開始關心藝術市場。

正好是在這樣的時間段里面,到1995年的時候,中央美術學院那時候叫美術史系,有一個新的課程,叫《藝術市場概論》這個課程。我之前是殷雙喜老師來講這個課,之后就是我來講這個課。所以我接觸這個課程,要跟學生講這個課,而當時又沒有很多的資料去作案例,或者有很多的資料性的東西,或者理論性的東西,就逼著自己,更加努力的去研究,和進入市場這方面。正好是90年代,從1995年開始,正好是中國藝術市場第一個發(fā)展的階段,也就是說從拍賣角度來講,進入了一個高潮期,從這個階段到1997年是一個階段。然后從1997年以后,到1999年以后一個新的階段,所以我現(xiàn)在目前的研究,正好是跟這個發(fā)展的階段有關系,所以就不斷的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