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薦展|萬物的繪本:葛飾北齋手稿首次亮相大英博物館

時間: 2021.12.7

微信圖片_20211207094442.gif


2021年9月30日,大英博物館推出了新展“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盡管葛飾北齋(1760-1849)著名的《神奈川沖浪里》再次亮相,但這次它卻退下舞臺中心,充當(dāng)了背景——展覽的主角是一組大英博物館新近收藏并首次公開的畫冊,包含了畫家晚年創(chuàng)作的103幅小尺幅手稿。大英博物館此前已經(jīng)收藏有超過1000幅的北齋作品,而這批此前從未公開實物展示的北齋手稿,吸引了大量研究者和愛好者的目光。

01.jpg

《貓 芙蓉》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與葛飾北齋的多數(shù)存世作品不同,這套《萬物繪本大全圖》屬于“版下繪”。版下繪是制作浮世繪時由畫家創(chuàng)作的紙本線稿,在正式的制版過程中,刻工需要直接將紙面貼在木版上進行描刻,因此已經(jīng)完成的浮世繪是不會有版下繪留存的。浮世繪創(chuàng)作中版下繪必然的損毀使我們很難看到畫師本人的創(chuàng)作,而這組最終未能出版的作品提供了寶貴的物質(zhì)材料,這些明信片大小的手稿給今天的我們提供了想象江戶的浮世繪大師工作的機會。

02.jpg

收納《萬物繪本大全圖》的木盒 1820年代-1840年代

02(1).jpeg

策展人阿爾弗雷德·哈夫特在展覽現(xiàn)場介紹作品  圖片來源:Kyodo News

根據(jù)有限的記錄,這本小冊子輾轉(zhuǎn)流傳到海外,它曾經(jīng)屬于巴黎著名珠寶商和浮世繪收藏家亨利·弗維爾(Henri Vever),而它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北齋去世前一年巴黎的一場拍賣會上,此后就了無音訊,直到2019年被重新出售。大英博物館購得了這件作品,在疫情爆發(fā)的影響下,于去年9月公開了本作的數(shù)字掃描圖像,并最終在兩年后的今天正式公開展出。策展人阿爾弗雷德·哈夫特(Alfred Haft)介紹道,這件作品在兩年前巴黎的一場小型拍賣會中出現(xiàn),被歸為另一名畫家名下。熟悉日本版畫的藝術(shù)經(jīng)銷商以色列·高曼(Israel Goldman)懷疑它可能出自北齋之手,并聯(lián)系了大英博物館,最終認定其為北齋所作。

03.jpg

《后羿射日》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這組作品創(chuàng)作于19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之間,北齋在繪制這本手冊時已經(jīng)是七十歲左右的高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畫家此前還經(jīng)歷過中風(fēng),因為后遺癥而半身不遂。據(jù)記載,北齋自己憑借土方最終康復(fù),并在之后進入了一段個人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創(chuàng)作了他最著名的《富岳三十六景》在內(nèi)的一系列作品。

04(1).jpg

《劉邦芒碭山斬白蛇》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04 (2).jpg

《安南 呂宋 琉球》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畫冊的標題《萬物繪本大全圖》會讓人聯(lián)想到百科全書,但同時又充滿了漫畫式的幻想與幽默。103幅圖像涉及豐富的內(nèi)容,其中展現(xiàn)了東亞各地的神話傳說、人物風(fēng)情、珍禽異獸等等,包括了中國、印度、荷蘭、南蠻(葡萄牙)、安南(越南)、呂宋(菲律賓)等橫跨亞歐大陸的地區(qū)。當(dāng)時的江戶政府仍采取閉關(guān)鎖國的政策,而在有限的海外貿(mào)易刺激下,江戶的市民們對世界的好奇心日益旺盛。北齋的這批作品明顯是瞄準了這個市場,而他大膽的想象在其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北齋總是試圖創(chuàng)造自己藝術(shù)家形象的新面貌,他的好奇心正如同他的才華一般,”哈夫特這樣解讀封面和展覽的標題:“他仿佛對世間萬物都充滿興趣?!?/p>

05.jpg

《鴕鳥 食火鳥》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06.jpg

《猩猩 駱駝 風(fēng)貍 黑狐》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07.jpg

《鳳凰 孔雀》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08.jpg

《海獺 水牛》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任何一本百科全書式的讀物都少不了動植物,而這些形象也最能展現(xiàn)出北齋的精湛技藝。除了來自本地的動物之外,北齋也描繪了駱駝、銀狐、鴕鳥等世界各地的珍禽異獸。即使在我們今天看來,北齋對這些動物的再現(xiàn)也頗為精準。除此之外,北齋還描繪了各種來自中國和各地神話傳說中的生物,而他顯然也不打算將它們與真實世界相區(qū)分,而是自然地穿插在圖像中——在一只孔雀旁邊畫著一只鳳凰;長著翅膀的海獺和長著羊角的水牛在海浪中翻騰。或是作為奇聞軼事的主角精心塑造一個場景。

09.jpg

《天竺、中國、朝鮮人》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10.jpg

《西王母 昆侖山》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人物畫題材同樣多樣。在其中一幅畫面中,北齋并置了三個印度、中國、高麗的人物,三人都穿著當(dāng)?shù)胤?,北齋還細心地為每個國家標出了多個常用名稱,可見其功能是科普性的。中國的神話傳說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題材,有6張作品描繪了上古時期黃帝、炎帝、燧人氏等中華民族先祖。在一幅表現(xiàn)西王母在昆侖山中乘車出行的圖像中,北齋在長度僅約15厘米的畫面上用極細的線條描繪了西王母及侍從的服裝與車輿的細節(jié),并用散落的點和線營造了山中的云霧——也許正是這些在整本畫冊中隨處可見的精致細節(jié)使得刻工望而卻步,并最終使出版計劃擱淺。

11.jpg

《云中子與雷震子用照魔鏡現(xiàn)出妖狐》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12.jpg

《普明長者驅(qū)逐妖狐》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另一幅有趣的圖像描繪了此時在中國已經(jīng)廣泛流傳的《封神演義》情節(jié):隱居終南山的仙人云中子和徒弟雷震子坐于林間,面前掛起的一面方鏡上,映照出九尾狐姿態(tài)的妲己。值得一提的是,類似的故事也出現(xiàn)在了另一幅關(guān)于印度的圖像中,九尾狐在這里同樣化作美女,誘惑了斑足王。畫面中,蜷發(fā)生須的高僧普明長者姿態(tài)放松,手舉卷軸,而九尾妖狐則高高跳起,似乎正要逃走。江戶人對“金毛九尾狐”的傳說十分熱衷,流行于各種謠曲、小說、繪本和歌舞伎故事中。在北齋的同代人式亭三馬(1776-1822)創(chuàng)作的小說《玉藻前三國傳記》中,這只九尾狐從天竺逃到中國化身妲己,又遠渡日本化名玉藻前,故技重施誘惑了鳥羽天皇,最終被誅滅化作石頭。站在時尚前沿的北齋自然熟悉江戶的流行文化,并將其同自己的異國想象結(jié)合起來。

13.jpg

《流離王雷死》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14.jpg

《周生登云取月》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15.jpg

《飛泉 熊》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而在另一幅《流離王雷死》中,表現(xiàn)了流離王屠殺了釋迦族人,遭到天罰的故事。畫面中,北齋通過密集的直線描繪擊中古代印度暴君的閃電。這種表現(xiàn)速度感的做法讓人們能很輕易地聯(lián)想到今天的日本漫畫。北齋高超而充滿個性的技巧在這些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在一幅表現(xiàn)瀑布中的黑熊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神奈川沖浪里》中的典型爪狀波浪。大英博物館選擇了一幅“周生架梯登月”的畫作為海報,在中國原版故事中,這名道士利用筷子和繩索制成的梯子摘下了月亮,而在北齋的畫面中,周生則是踩著云彩攀援而上,他的手已經(jīng)夠到了月亮,仿佛正要將它摘下來。在北齋的畫中,神佛與妖怪、博物與奇聞交織在一起——甚至在一幅畫中,幾個印度特征、穿著東亞服裝的人正在制作“木乃伊”。從未離開過自己國家的北齋,在這本未能上市的作品中,用想象力和畫筆帶著江戶市民們穿越歷史、在全世界周游。

16.jpg

《木乃伊》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17.jpg

《龍頭觀音 天龍夜叉》 紙本水墨 1820年代-1840年代

展覽的另一個部分再次展示了北齋最著名的《神奈川沖浪里》,兩幅館藏的版本被并置在一起,向觀眾呈現(xiàn)浮世繪版畫隨著復(fù)制過程而出現(xiàn)的變化——研究者估計,通過原版印刷的《神奈川沖浪里》可能超過8000件,而且它們并不像今天標準意義上的版畫那樣被編號及注明日期。伴隨著大量的印刷,本就不堅固的套色木版不可避免的受到磨損,而出版商在修復(fù)時似乎無意忠于原版,這使得晚期的版本在很多細節(jié)上出現(xiàn)了簡化。了解了浮世繪特殊的生產(chǎn)模式,我們更能體會到觀看畫師本人手稿的獨特價值。

展覽現(xiàn)場 圖片來源:ianvisits

據(jù)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明年1月30日。此外,大英博物館也在去年公開這組作品的數(shù)字圖像,觀眾可以隨時在線上觀看。


編譯丨羅逸飛

大英博物館《萬物繪本大全圖》線上瀏覽: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search?keyword=Great&keyword=Picture&keyword=Book&keyword=Everything&agent=Katsushika%20Hokusai%20%E8%91%9B%E9%A3%BE%E5%8C%97%E6%96%8E&view=grid&sort=object_name__asc&page=1

資料來源: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exhibitions/hokusai-great-picture-book-everything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exhibitions/hokusai-great-picture-book-everything/rediscovery-hokusai-drawings-everything

https://english.kyodonews.net/news/2021/09/2061b01c1b98-hokusai-exhibit-featuring-publicly-unseen-sketches-to-open-in-london.html

https://www.ianvisits.co.uk/blog/2021/10/14/hokusai-british-museum-fills-a-room-with-rare-japanese-drawing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Cwv0nTNKWE

展覽信息

hokusai-daoist-master-cloud-ladder-modal-4627x4394-v2.jpg

“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

“Hokusai: The Great Picture Book of Everything”

展覽時間:

2021年9月30日——2022年1月30日

展覽地點:

倫敦大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