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繪畫是什么 1984-2021”藝術家譚平大型回顧展舉辦

時間: 2021.5.17

1、譚平(攝影:郝科).jpg譚平(攝影:郝科)

“展覽不是在追問,實際上是在下一個結論。其實就是把我自己作為一個個案來告訴觀眾:我認為繪畫是什么?”

——藝術家譚平

2021年5月15日下午四點,藝術家譚平的大型回顧展“譚平:繪畫是什么 1984-2021”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空間開幕。展覽由崔燦燦擔任策展人,分兩個空間展出包括素描、油畫、版畫、影像在內的作品百余件,全面梳理和回顧了譚平1984年至今的創(chuàng)作歷程,以及藝術家2021最新創(chuàng)作的作品系列。第一空間,展出諸多譚平早期的代表作,以及藝術家在疫情之后創(chuàng)作的新作品系列。第二空間,以“點”、“線”、“面”幾個角度系統(tǒng)地梳理了譚平藝術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脈絡。二者共同構成了譚平對于“繪畫是什么”的回答。

譚平經常強調:“我不是一個抽象藝術家”,是想讓大家更多地看到我整體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與過程,而不是將某個概念抽離出來成為固化的標簽。而觀完此次展覽,觀眾或許會對譚平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展覽現(xiàn)場


一次跨越40年的時空對話

展覽第一個空間的正中房間,構成了整個展廳的心臟,亦是開啟了此次譚平繪畫歷程的開始。

4、《窗前的?膏像》,布面丙烯,39 × 35 cm,1984.jpg《窗前的石膏像》,布面丙烯,39 × 35 cm,1984

4-1、《黑?!?,布面丙烯,49 × 49 cm,1986.jpg《黑?!罚济姹?,49×49 cm,1986

1984年,譚平畫下窗前的石膏像,畫中流露出強烈的基里科式的藝術氣質。第二年,一張名為《背影》的作品,有著同樣的超現(xiàn)實意味。從這時起,譚平便遠離了學院寫實主義的道路,走向敘事性和形式語言的探索。四張《黑?!犯求w現(xiàn)了這種嘗試:在相似的場景和故事中,如何尋求變量,建立不同的形式和感知的關系。這種變化在“房屋”系列中更為明顯,從夢幻的光影空間,到濃郁、沉重、平面的構成關系,再到1990年柏林的街景中激涌著表現(xiàn)主義的情感,形成譚平繪畫的另一條時間和空間的線索。

5、《無題》,布面丙烯,95 × 100 cm,1990 .jpg《無題》,布面丙烯,95×100 cm,1990

6、《無題》,布面丙烯,95 × 100 cm,1990.jpg《無題》,布面丙烯,95×100 cm,1990

房間里《理性的點》和1990年的“無題”系列,來自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方式,一個是理性的、設計和模數(shù)的產物,一個是感性的、情感和靈魂的激勵。時間和空間并不是所有變化的要素,理性和感性同樣激發(fā)著繪畫永恒的變量。

在這個空間展出的譚平最新作品,與譚平的早期創(chuàng)作又構成了一次跨越40年的時空對話。

在其最新創(chuàng)作中,所有過去的文化意義與符號一并退去,演變?yōu)閮仍诘膭?chuàng)造力和點、線、面的生長,它們的變奏構成了畫面的核心內容。不同的藝術流派和觀念在畫面中若隱若現(xiàn),以回聲的方式演繹成繪畫的元素。理性的設計和感性的激情,相互呼應,彼此消化和吸收,于是過程和結果變得同等重要,彼此不分先后的接踵而至。觀念和形式成為驅動畫面的游戲,時間和空間成為作品內設的尺度,想象力的棲息地和承重墻,它們以錯綜復雜的方式,在夢幻的本質中獲得生命。

7、《素描》,紙本炭筆,110 x 79 cm,2021.JPG《素描》,紙本炭筆,110 x 79 cm,2021

8、《無題》,布面丙烯,120 x 100 cm,2021.JPG《無題》,布面丙烯,120 x 100 cm,2021

9、《無題》,布面丙烯,160 x 200 cm,2021  .JPG《無題》,布面丙烯,160 x 200 cm,2021 

或者說,這些不同的繪畫語法和條件,在這里雜糅為一處。1984年以來,多元的的風格成為風格本身,復雜的語匯出人意料的成為譚平創(chuàng)作的特征。

第一空間展覽現(xiàn)場


點、線、面的無限變量

而展覽的第二空間,用點線面的場域,構成了此次展覽主要的線索與議題。

從1990年開始,點、線、面成為譚平進行繪畫實驗的最主要的、最核心的路徑,它既是實驗的工具,也是實驗的對象和內容。譚平借用不同形式、媒介和觀念,探討和實踐點、線、面在繪畫中的無限變量。在形式上以不同的組合和連接方式,給出持續(xù)變化的節(jié)奏和韻律;在媒介上以不同的材料、痕跡和行動,進行油畫、版畫、影像和行為的創(chuàng)作;在觀念上,譚平設計了不同的規(guī)則和模數(shù),形成創(chuàng)作點線面的語法,有時這個模數(shù)是一種,有時是幾種,或是多種形式、媒介和觀念的疊加。

12、《伴侶》,布面丙烯,95 × 100 cm,1990.jpg《伴侶》,布面丙烯,95 × 100 cm,1990

13、《黑色的生命》,布面丙烯,160 x 200 cm,2008.jpg《黑色的生命》,布面丙烯,160 x 200 cm,2008

14、《紅》,布面丙烯,300 x 200 cm x 3,2006.jpg《紅》,布面丙烯,300 x 200 cm x 3,2006

點、線、面在譚平的繪畫歷程中,似乎有著自己的生長,它會加速,也會停止,會引經據典,也會即興發(fā)揮,會養(yǎng)精蓄銳,也會隨波逐流,這些想象力最終轉化為的不同結構,并保持了它自身的脈動。

15、展覽第二空間 現(xiàn)場.JPG

第二展廳展覽現(xiàn)場

這個展覽試圖將點、線、面作為一個測量的標尺,作為貫穿譚平的藝術思想、觀念與方法的一個整體來理解。它連接了譚平自1984年以來的繪畫歷程中,所有的節(jié)點,以及在各種實驗和探索中的推進與思考。

點是繪畫中的最小單位。點在譚平的作品中非常普遍,并且在不同時期反復出現(xiàn)。只不過這些大小、形狀和樣貌不同的“點”,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和情形。

有時,點是作為造型的一部分。自然中從未出現(xiàn)過“點”,就像大自然從未有過筆觸,畫家需要通過抽象的“點”來標注形狀、勾勒位置,組織結構,它是古典主義、現(xiàn)代主義的基礎語法和組織部件;有時,點是象征和符號。它來自于現(xiàn)實中的某個形狀,可能是雨后水珠,或是宇宙中的繁星,雖然形狀各不相同,卻在夜晚的世界中,像圓點一般或明或暗地閃爍;有時,點是精神和靈魂的寫照。父親經歷的病痛與治療,讓譚平第一次對癌細胞的形象有了切身的感受。在此之后他的畫面上開始大量出現(xiàn)圓形和它的變體,書寫性的筆觸畫出對生命和時間的感悟。

《+40m》(整體及局部),紙本木刻版畫,20cm × 4000cm,2012,圖片來自網絡

2012年,出于占據空間的想法,譚平在中國美術館用6個小時在木板上劃下一根40米的線,印成版畫,在美術館的圓形空間環(huán)繞一周,得名《+40m》。線條又衍生線條,《+40m》的負形偶然得出作品《-40m》,最終得出兩個正負空間。觀念藝術的實踐,由此開始。過去的“圓”和“點”在這里轉化為弧形的線,平面也因此變成了立體的環(huán)繞,線條開始用于空間的改變。線條指向空間。

2014年,譚平在作品《彳亍》中,畫下幾百張素描,他設計了相同的規(guī)則,用一樣的時間,在大小一致的紙張上涂繪線條。規(guī)則自身會發(fā)展作品,也會產生變量。這個變量有時是幾種,有時是幾百種,有時接近于無限。線條也因此有著不同的生命,有規(guī)則給予的變化,有情感給予的粗曠和細膩,也有時間和空間給予的不同位置。線和線之間的距離、比例和分布,給出不同的節(jié)奏和停頓。像是節(jié)拍器在時間中的運用,線條指向時間。

17、“彳亍” 譚平個展現(xiàn)場,2014.jpg“彳亍” 譚平個展現(xiàn)場,2014,圖片來自網絡

沒有一根線是一樣的,也沒有一刻的痕跡是重復的,所有重復的本質都是變奏。變奏的線條構筑了譚平藝術中時間和空間?;蛘哒f,這些不同的繪畫語法和條件,在這里雜糅為一處。1984年以來,多元的的風格成為風格本身,復雜的語匯出人意料的成為譚平創(chuàng)作的特征。

相對“點”和“線”的即興,“面”的塑造需要更多時間,它需要畫家反復地勾勒、涂抹、覆蓋。

《覆蓋》成為這個單元的核心,時間和空間流動,在面的覆蓋中不斷交替,它為我們揭示了譚平的繪畫中過程和結果,構建與破壞的復雜關系。在這個覆蓋的過程中,“面”不僅是形象,還意味著不斷結束、覆蓋舊的過去,不斷展開、創(chuàng)造新的面貌。

18、《無題》,紙本綜合材料,80 x 120 cm,2018.JPG《無題》,紙本綜合材料,80 x 120 cm,2018

19、《無題》,紙本拼貼,79 x 72 cm,2020.JPG《無題》,紙本拼貼,79 x 72 cm,2020

于是,“面”在整個展覽中,意味著不同的藝術流派和語言,形式和觀念,在譚平的藝術生涯中的反復流動。過渡成為作品的基本法則,從一個畫面過渡到另一個畫面,一種材質轉向另一種材質,一種語言走向另一種語言。或者說,對于譚平而言,藝術并非一塊需要征服和擁有的土地,而是穿越和運動之道路。

哪里有面的變化,哪里有運動,哪里就不可能被征服,藝術就無法被固化。在展覽的最后,點、線、面的無限變量之中,譚平為我們構建了一個理想中的世界,一條永遠流動的河流,時間和空間在這里靜默、展開、奔流,永無止境,也永不結束。

第二空間展覽現(xiàn)場

據悉,展覽將展出至2021年6月30日。

編/藝訊網

圖文資料致謝主辦方提供


譚平:繪畫是什么 1984-2021

文/崔燦燦

作為1980年代以來中國抽象藝術的領軍人物,譚平的作品為我們重新理解繪畫的語法、結構和實驗方式,提供了大量豐富而又龐雜的案例,成為中國當代繪畫現(xiàn)場中重要的坐標和參考體系。

在近40年的繪畫歷程中,譚平經歷了藝術思潮的多個時期,從1980年代初,傳統(tǒng)的學院寫實、自然主義,到1984年之后靜物、風景和人物畫中的形式意味,對超現(xiàn)實主義和表現(xiàn)主義的研習,至1990年初,一系列版畫和油畫作品對色塊、線條、黑白關系、空間秩序、物質材料的實驗,開始了抽象藝術的視覺探索。2000年之后,譚平的形式實驗走向了更廣闊的繪畫行動,書寫、涂抹、疊加和覆蓋反復交替出現(xiàn)。

在此之后,抽象藝術在譚平那里只是軀殼和工具,他自由地借用極簡主義、觀念藝術、偶發(fā)、激浪、行動繪畫和場域藝術的方式,不斷進行洗滌、嫁接、再生的游戲。譚平從對畫面形式的研究,走向了對“繪畫”的研究,對產生繪畫的動機、條件、語言和觀念的研究。繪畫從平面走向三維,走向行動,走向形成繪畫的場域。最終回到繪畫的原點,回到繪畫的根基和基礎語法之中,試圖回答一個最簡單也最艱難的問題:繪畫是什么?

是點、是線、是面,或是點線面的交響曲?是形式,還是觀念,是過程,還是結果?繪畫是理性、設計和模數(shù)的產物,還是感性、激情和靈魂的激蕩?這一系列疑問,構成了關于繪畫的存在哲學,繪畫在現(xiàn)實主義之后的多元價值和廣闊視野。

譚平在80年代之后全球當代藝術圖景和后現(xiàn)代語境中,賦予了繪畫全新的意義,繪畫不再是古典和現(xiàn)代主義的延續(xù),而是連接1945年之后當代藝術和東西方文化的不同節(jié)點。他將“抽象”這一門類的討論,引向更為廣闊的藝術思考,不是形象上的“抽象”,而是藝術定義上的“抽象”:一個不在寫實、具象序列中的抽象,而是開放的、多元的、混雜的,一個無法被定義和概念化的繪畫世界。

繪畫是時間、空間與個人的交匯。這些個人的、現(xiàn)實的、歷史的經歷,也只為個人所有。然而,譚平在近40年的歷程中所秉持的信念與雄心,創(chuàng)造的關于“繪畫是什么”的永不停歇的實驗,是我們可以共同分享的經驗。

譚平(攝影:逄小威).jpg藝術家——譚平

譚平,1960年生于河北,現(xiàn)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并留校任教;1989年至1994年,獲得DAAD獎學金留學德國柏林藝術大學自由繪畫系。2002年,任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2003年,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2014年,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實驗藝術委員會主任,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譚平舉辦的個展包括:“雙重奏:譚平回顧展”(上海,余德耀美術館,2019);,“……”(北京,元典美術館,2017);“譚平”( 丹麥霍森斯現(xiàn)代美術館,2017); “彳亍”譚平個展(美國,坦佩,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美術館,2015); “畫畫”譚平作品展”(北京,今格空間, 2015); “1 劃”譚平個展(中國美術館,2012);,“譚平版畫作品展”(北京,德國駐華大使館,2011);“譚平作品展”(深圳美術館, 2008);“刺痛與撫慰”譚平繪畫作品展(北京,今日美術館,2008);“譚平繪畫作品展”(中國美術館,2005);譚平版畫作品展(德國,柏林藝術庫, 2000);譚平作品展(北京,紅門畫廊,1995); “北京—柏林”譚平版畫展(北京,當代美術館,1994)等。

譚平的作品在國內外眾多展覽上展出:“中國精神——第四屆中國:抽象——當代中國非具象油畫藝術展”(北京,今日美術館,2017); “抽象以來——中國抽象藝術研究展巡展” (上海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2017);“中國抽象藝術研究展”(北京,今日美術館,2016)等?!胺切蜗螅瓟⑹碌倪\動”(上海二十一世紀民生美術館, 2015); “偉大的天上的抽象”(中國美術館,2010);“意派”中國抽象藝術三十年(西班牙馬德里文化中心,2008)等。

他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科靈現(xiàn)代繪畫美術館、波特蘭美術館、路德維希博物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美術館等國內外重要機構收藏。

展覽信息 

海報 01.jpeg

展覽標題:譚平:繪畫是什么 1984-2021

展覽時間:2021年5月15日-2021年6月30日

策展人:崔燦燦

展覽地點:當代唐人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