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羅丹最后三十年300幅繪畫作品在巴黎展出

文:王姝    圖:王姝    時間: 2011.11.25

在法國雕塑家羅丹生命的最后階段中,繪畫成為了他最主要的表達方式,巴黎羅丹美術(shù)館(Musée Rodin,Paris) 以此為主題,隆重舉辦《捕捉模特姿態(tài):羅丹1890年至1917年三百幅繪畫作品展》(Capturing the model: Rodin 300 drawings 1890-1917)首次輝宏呈現(xiàn)羅丹最后三十年藝術(shù)生涯中的繪畫佳作,展覽時間從2011年11月18日將持續(xù)至2012年4月1日。

羅丹從六十多歲之后就開始堅持繪畫,但他自1890年之后的繪畫作品才被公認(rèn)為是他藝術(shù)天份的最后體現(xiàn)。羅丹美術(shù)館從從1903年以來就先后分階段對羅丹繪畫作品進行回顧,本次展出的300幅作品由藝術(shù)家日積月累總數(shù)近七千頁4300多幅的繪畫作品中精選而來。本展包括的羅丹繪畫代表作有1890至1895年的小幅水墨水彩畫,《穿長袍的婦女》(the Women in Peignoir),《柬埔寨舞蹈家》(the Cambodian Dancers),1910年左右創(chuàng)作的渲染和著色素描等等。在這些繪畫作品中羅丹的特定主題和個人特點得以全面呈現(xiàn)并值得進一步的探討,例如繪畫實踐和改變、糾正、擦除、分割及折疊形式的重要性;線條連貫和合轉(zhuǎn)的精熟把握;肢體對于空間的關(guān)系;傾世美人或是兩性身體。

策展人納迪娜·勒內(nèi)(Nadine Lehni)在展覽序言中寫到: “自1896年以來,羅丹開始嘗試一種全新的即興繪畫方式。他在進行人體模特速寫的時候讓模特不停地擺出各種造型,他用眼睛觀察,畫筆在動,但他雙眼并不看畫布,”羅丹試圖用畫筆精確捕捉到模特自然隨性的姿態(tài),所以他的素描作品有時傾向于模糊的身體線條。隨后羅丹再對作品進行重塑,在原來的素描圖上加以水粉和水彩來突出或遮蓋原來的輪廓(引自新華網(wǎng))。展覽將以時序呈現(xiàn)羅丹最后三十載余生之于繪畫中所體現(xiàn)的非凡張力,他引入自然主義繪畫的瞬間捕捉姿態(tài)與此運動,而其線條和色彩卻愈加自主。羅丹于繪畫中的即興為二十世紀(jì)藝術(shù)家開拓了巨大空間并影響深遠(yuǎn),畢加索、馬蒂斯、莫迪利亞尼等都曾觀摩過羅丹的繪畫作品。本展的真正使命正是使觀眾們從中感受到這種自由,如羅丹所說:“在藝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為他銳利的慧眼,注視到一切眾生萬物之核心?!保═o any artist, worthy of the name, all in nature is beautiful, because his eyes, 
fearlessly accepting all exterior truth, read there, as in an open book, 
all the inner tr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