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歷史清唱與孤寂極限:中央美院造型藝術提名展“周吉榮&葉南:天人之際”開幕

時間: 2019.3.25

中央美術學院極為重視教師教學和創(chuàng)作研究的深入探索,也有一大批教師活躍在教學第一線并形成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語言和教學理念。為全面向社會展現美院教師的優(yōu)異成果,從2010年開始以雙個展的形式舉辦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年度提名展,已經成為中央美術學院年度品牌學術展覽,受到學院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好評。為實現美院新百年的奮斗目標,造型藝術教育要求提名者將教學和創(chuàng)作科研相結合,履行教師藝術家的職責,落實好習總書記給美院教授的回信精神。

2019年3月22日,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的“2019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年度提名——周吉榮&葉南:天人之際”雙個展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由范迪安院長擔任學術顧問,劉禮賓副教授擔任策展人,展出造型學院周吉榮和葉南兩位教師的版畫和油畫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出席展覽開幕式并致辭,表示此次展覽提名的周吉榮和葉南兩位教授為人樸實,踏踏實實從事教學、創(chuàng)作,“實”是兩位的共性,也是他們藝術的品質。周吉榮教授在版畫的時代發(fā)展中,一方面繼承優(yōu)秀的版畫藝術傳統(tǒng),用藝術表達自己真切的感知和體驗,另一方面也在藝術語言上守正創(chuàng)新,不斷追求新境界、新風貌。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創(chuàng)作中融入北京這座城市歷史變遷的感受,并在格式上有小到大,在內涵上從單維到多維擴展。他對都市的感受、對自然的描繪、對畫面中渾茫而又燦爛的意境的表達,都表明他不是在簡單地描摹生活,記錄現實,而是將藝術家的人文情懷融入到體驗與追尋之中,站在“天人之際”這樣一個空間里進行思考,抒發(fā)情懷。而另一位參展藝術家葉南是改革開放時期作為國家公派留學的最早代表之一,在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學習交流多年。她在研究俄羅斯和前蘇聯(lián)現實主義藝術傳統(tǒng)的基礎上加入了哲學的思維方式,更多展現出歷史的意識。在她的作品中, 歷史的思考、現實的關注、生命的體驗、女性的關切,都通融的結合在一起,其作品是一種富有語言強力的作品。在這個意義上,她也是站在“天人之際”的。

同時,范迪安院長也強調,作為國家美術教育的排頭兵、美術創(chuàng)作的國家隊,中央美術學院每一位教師乃至學子都應站在時代的前沿、感受時代的變遷、書寫時代的進步,尤其要在作品中注入深切的人民意識和人文關懷,為新時代中央美術學院創(chuàng)作和研究的發(fā)展作出新的貢獻。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王華祥在開幕致辭中提到,作為藝術高校教師藝術家,優(yōu)秀的教學和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應該并駕齊驅,互為支撐,這也是舉辦提名展對于造型學院今天和未來的教學和創(chuàng)作的積極意義。此次參展的兩位藝術家分別任教于版畫系和基礎部,周吉榮關注都市的變遷,用不同的媒材表達了不同時期對都市變遷的關切之心、追問之思和懷古之意,留下蘊意悠長的歷史清唱;葉南的油畫則以富有張力的形體、沉著濃郁的色調來表現生命的存在、自然的力度,并在此思考著生命。兩位藝術家的共性則在于對問題的冷靜思考和哲學化的藝術語言,面對當今繁雜社會所秉持的一種寧靜的藝術心境,這在全球信息化和圖像化的今天是難能可貴的。

本次提名展的主題是“天人之際”,策展人劉禮賓闡釋這出自司馬遷《報任安書》“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以此概括兩位藝術家作品中所呈現出的時空觀和歷史觀。在策展人看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后學”的沖擊下,“大歷史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反映在美術界,突出表現在“新生代”藝術、政治波普藝術的出現。與此相悖,周吉榮和葉南的創(chuàng)作卻與“大歷史觀“相呼應,兩相對照,各有其獨到之處。周吉榮在作品中關注都市空間和社會心理空間,也在作品中突出“空寂”的在場,借助特殊紙張與筆摩擦出的斑駁陸離痕跡,消減歷史的痕跡,塑造一個“無人之境”,演奏者“歷史的清唱”。葉南則通過頂天立地人物的塑造,構成一個個大大小小“十字架”穩(wěn)定結構,以此抵抗時空給她帶來的驚恐和敬畏?!坝腥嗽趫觥辈]有帶來熱鬧,反而更凸顯了“孤寂的極限”。

本次展覽持續(xù)至5月1日。

文/張文志
圖/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