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林海鐘訪談:三小時二十一分 Visiting“林氏森林”

時間: 2009.11.18

小記:林海鐘先生來京的前幾天,天上落下好大的雨。門口的杉樹葉在高處茂密旺盛,被風一吹,碧綠碧綠地叮呤當啷。居然讓我想起了林海鐘先生畫里頭的古樹參天。
其實采訪還是要有點準備?!拜饫锇屠琛?,“造帥”,“梵音殿閣圖”,照片里大幅作品前站立的古人,一份《藏畫導(dǎo)刊》迎面碩大的林海鐘先生近照,連續(xù)幾天成為自家書桌、餐桌的頭版頭條。
等到書上的鉛字,照片瞪到熟絡(luò)了,真人猛地擺到你眼前,還真是恍惚了好一陣子。他不高,不瘦,平頭。大大的眼睛若還要使勁睜大,神情就好像是拿著兵器的卡通版四大金剛。臨去美利堅的前一天,懷一設(shè)餞行宴。大家調(diào)侃著著什么服飾到聯(lián)合國總部去“報到”,矛頭便齊齊指向林海鐘先生。他眼睛頓時就瞪成了兩顆桂圓,嘴巴連同肚子一齊飽滿起來,兩手舞向半空,真如金剛。
我問及他“造帥”的文章。他從90度角的坐姿,過度到了斜斜的180度去。兩腳放松地壓在水泥地上——那是一雙不錯的直板鞋,黑漆的表面,嵌著幾行排列成幾何圖案的小點。最近流行的并不是復(fù)古的圓頭,方頭款,而正是這樣的前面略尖的劍形樣式。腳尖處微扁,鞋底做功筆挺直展,系帶最好細到不占分量——FTV秀臺上去年刮過這樣的北歐嬉皮風。
采訪是在書坊里頭的小間進行的。書坊主人才替換了家具擺設(shè),那房就特地供出來給我們用。我們靠窗坐,窗臺一盆清供的蘆葦,面前是主人題下的“留云小居”。林海鐘先生擺弄著一串好看的珠子,“我們還是要靜下心來聆聽,感悟。修為自己?!蹦侵樽酉惹胺旁谑掷锇淹?,后來掛去了脖子,正好垂到胸口,后面的黑色T恤使背景不受干擾,珠子上就只反射著莫蘭迪繪畫里頭靜謐安穩(wěn)的天光。
下午,大家一塊兒喝茶。林海鐘先生在大大的黑色的行李箱子里摸出來一個一手大的寶葫蘆,上頭緊著一個包得精致的小塞子。一整個的裹在他手里——就像寶貝。他擰開給大家聞,居然其中藏了他的好茶。他小心翼翼地抖出葫蘆里的茶葉。那小東西,卷著邊,縮著身子,即使是炒過的都好像還有些青澀,躲起來怕見生人的樣子。林海鐘先生自己要為我們泡他的天臺綠茶。
采訪結(jié)束。我們仿佛就站在他畫的古樹下告別。也不對,我站在二月書坊的陽臺,望下去——是一整片的“林氏森林”。
1中西繪畫“PK”
記者(以下簡稱“王”):不論中國還是西方,藝術(shù)本身占了怎樣一個地位?
林海鐘(以下簡稱“林”):中國人從來不講什么藝術(shù)。古希臘人講的則是文明,文明才是高度。文明也是中國度量藝術(shù)的標準。
記者:就中、西對繪畫的態(tài)度而言,您有什么看法?
林海鐘:西方人的態(tài)度總體還是比較偏執(zhí)的。他們沒有中國古人那樣開闊,把大的文化觀念融進繪畫。我們還是要感謝中國古人,這一點上,他們早就明白了。
記者:那么,“蒙娜麗莎”傳達了什么呢?
林海鐘:藝術(shù)和修為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我們的儒家,道家思想里,人應(yīng)該學(xué)會謙虛,逍遙和自在,氣要清,不能濁,不要貪,俗,惡但人是貪婪的,所以我們要把這些不好的去掉,這就是修為。中國的文人畫充分體現(xiàn)了這種觀念。
蒙娜麗莎只是蒙娜麗莎,其實這幅畫好像齊白石的蝦一樣通俗,如果分析蒙娜麗莎,可以寫一本書。
記者:你是站在相當宏觀的角度來看待中國畫的,西方在這方面是不是做得還不夠?
林海鐘:作為人,中國、西方都一樣,總是一樣的熱鬧,都有浮躁或智慧的一面。中國有些畫家持逍遙的態(tài)度,西方的智者也是一樣。對后世有益的好的東西往往就隱在智慧和逍遙之中。別以為最牛的畫家就是那些拍賣行里價錢炒得最高的,事實真的如此嗎?
記者:我們這一代處在一個極其開放的時代,留學(xué)熱,出國潮,到國門外走走看看,這樣的機會較古代是便利好多。
林海鐘:以前,人也要走,也會走,其實現(xiàn)代和古代也沒有太大區(qū)別。只是古人關(guān)照得要比我們細微,我們比古人粗心一些,從山水畫里可以看出這樣的差距,假如你沒有入微的關(guān)懷,走得再遠又有什么必要。
記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林海鐘:是啊,你無心慧,難道走去美國就可以參悟了嗎?走那么遠只能讓你的腳累。 記者:鄭和可以不下西洋?
林海鐘:就現(xiàn)在的局面來看,不去也好。
記者:年輕人畫中國畫,四面八方的誘惑是“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卻又來襲”,那種學(xué)院式的教育體制對他們會不會有所誤導(dǎo)?
林海鐘:學(xué)院里教你怎么畫就怎么畫,學(xué)什么都是方法。你即使學(xué)朋克也有方法,完全是自己選擇,這是個人的事情。學(xué)院的事我們說了也沒用,如果學(xué)院哪一天自己覺得有問題了,他們自己去改正吧。
記者:我一直困惑,學(xué)傳統(tǒng)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林海鐘:走捷徑啊,一下子切入一個高點。沒有這個高點,你拿了筆到山里寫生,沖著大山大水的只能瞎畫一通。你出生到現(xiàn)在,長大成人,哪一點不是學(xué)前人受益的呢?把你生下來就放在山里,和狼在一起的叫狼孩,和你的父母在一起你就是個人了。
記者:傳統(tǒng)也是相對的。
林海鐘:(不答)
記者:西方是否對中國筆墨有認識?
林海鐘:中國畫的筆墨從六朝“六法”就闡明清楚了。第二條講到筆法——“骨法用筆,”筆法是繪畫的根本問題。西方人則是通過造型啊,色彩之類的來最終認識到用筆??墒撬麄儗嶋H上的認識還是不比中國人。他們只知道“筆觸”是用來表現(xiàn)情緒的,我們的“筆法”這兩個字所涵蓋的已經(jīng)是無窮盡了的文化意義。
記者:中國人講用筆。用筆是一種生命形態(tài)。我們講用筆——“筋,血,肉,氣,骨”,這些本身就是生命的形態(tài)。西方的線只是一種物質(zhì)形態(tài)。印象畫派前,用線來表現(xiàn)手臂,臉,線為形服務(wù),你看丟勒的線就是完全服從于形本身的。后來,從立體畫派開始,“線具備情感”就慢慢被提出來。梵?高臨摹了大量的浮世繪,吸收東方用筆的精神。中國的用筆能喜,能怒,能擁抱,會搏擊,完全可以獨立存在,我們的書法本身就可以獨立成為一門藝術(shù)。 林海鐘:西方人不懂中國的“修為”與繪畫格調(diào)的關(guān)照,不了解中國的哲學(xué),對中國的用筆就很難真正解讀。同樣的,我們?nèi)ソ庾x他們其實也很難。他們看我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們不光知道,還有系統(tǒng)的理論。筆墨,皴法,雅,淡,等等,他們都不懂。我們看他們,其實也如此。
記者:那么西方的繪畫和中國的繪畫是無法抗衡的?
林海鐘:不存在抗衡,文化可以獨立生存,楊樹柳樹各自成行。都說古希臘的雕塑好,牛,歷數(shù)我們的古代雕塑,質(zhì)量更好更多。
記者:文化不一樣,藝術(shù)就不一樣。西方人不造墨,并不等于沒有造墨用的材料。中國人懶得去“研發(fā)”油畫材料來,并不是說中國就沒有這樣的資源。文化是平等的。在兄弟姐妹們正忙于在東方、西方文化里搗糨糊的時候,畢加索猛地發(fā)現(xiàn)非洲人也很有文化。
林海鐘:(不答)
記者:這是一本剛出版的期刊,你來看人民大學(xué)繪畫專業(yè)的一批學(xué)生,覺得畫得有趣嗎?
林海鐘:他們素質(zhì)都很好,畫得不錯??墒且侵傈c傳統(tǒng)的東西,就更加好了??伤麄儸F(xiàn)在不知道,要是知道了就不會那么干了。很多人畫一輩子那樣的畫,最后才知道古人說的從筆墨入手,才發(fā)現(xiàn)走了很多彎路。事實,總是很少數(shù)人會走捷徑的。大多數(shù)人對自己信心十足,不去相信“道”的客觀存在,認為自己最牛,結(jié)果一輩子走彎路。
記者:那顯然已經(jīng)不是傳統(tǒng)的游戲規(guī)則了。古人唱京劇,現(xiàn)代人拍電影。梅葆玖已經(jīng)不能反映這個時代的精神了。完全用倪云林、石濤的筆墨來畫畫,和梅葆玖穿著Hip-Hop的行頭唱京劇一樣。京劇邊緣化了,文人畫也面臨這個問題。現(xiàn)在有圓珠筆,鋼筆,簽字筆,甚至熒光筆,超級市場泛濫的已不再是毛筆,硯臺裹得嚴嚴實實放到閣樓上做收藏用。它們都不是文化的主流了。
林海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只是他們的價值高低不同罷了。
記者:用筆墨來看世界,不好用世界來看筆墨。
林海鐘:其實,我感覺你們肩上扛的比我們多多了,我們比你們平和好多。你們沒經(jīng)歷“五?四”,沒破“四舊”,怎么就整天西方啊,中國啊,兩個東西在打架。其實,選擇一條路走下去就好了。很簡單。
記者:我們這代人身邊誘惑很多,眼前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東西像走馬燈。 林海鐘:是啊,你其實也明白那是誘惑,這些東西沒有傳統(tǒng),很多東西是偽的,假的,不是真的好東西。妖魔鬼怪總是多的。要不然就是傳統(tǒng),要不然就是西方,總之選擇好一個,好好地走下去。
記者:難道威化餅干里頭沒有那層夾心?
林海鐘:牛奶煮雞湯好吃嗎?你可以那么做,可是我們沒人會吃,當然你要好好忽悠一把,弄不好還是有人來嘗先,可是這不是把人帶溝里去了嗎?佛教說是要受報應(yīng)的。消滅傳統(tǒng)相當于殺自己的父母,很多人想滅傳統(tǒng),那你把父母殺了好了。要革命可以啊,你把老祖宗都挖掉。你死了,看你怎么去面對他們。
記者:西方的牛排到了中國,用番茄醬做Sauce。四川菜到了無錫,辣椒遞減了一半。古代裝裱用軸或者屏條,現(xiàn)在,大家喜歡把畫掛到西洋的鏡框里。
林海鐘:我們從前就沒有畫框嗎?我們的畫框是紫檀、花梨木的材料,比石膏軋花的高級嗎?其實沒有什么中立的東西,中立就是另起爐灶,門類一定要清晰。國畫就是國畫,油畫就是油畫,國畫里面還分花鳥,山水。首先要弄明白,畫什么就都可以了。
記者:西方藝術(shù)發(fā)展到后現(xiàn)代,表現(xiàn)的是個人的自由,人性的解放?!昂蟋F(xiàn)代藝術(shù)是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個人運動?!保ǖ聨鞂帲┲袊酥v“道”,“道”要服從大自然,大自然是自由的嘛,莊子的老婆過世了,他就立馬敲鑼打鼓的,不就是表現(xiàn)人性的自由?!暗揽傻?,非常道。”“道”要說清楚了,就非常“道”了。道是發(fā)展的,宇宙也是發(fā)展的。
2當畢加索遇上李叔同
記者:中國的學(xué)院教育是不是在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上做得不夠?
林海鐘:什么是創(chuàng)造力?你想創(chuàng)造什么?不能空談創(chuàng)造,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會有一個過程,一些人想把成績記在個人名下,說自己創(chuàng)造了什么,這些人幾乎就是瘋子。
記者:漫天滿地的小汽車,胡同里弄里都是手機。
林海鐘:把汽車弄出來之前,許多人已經(jīng)在工作了,煉鋼的,研究動力的,把汽車組裝出來的人叫集大成。話說回來,這些東西現(xiàn)在確實也給人類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問題。
記者:把創(chuàng)造力放進絞肉機?
林海鐘:你完全可以自己去選擇啊。我們要批判地看問題。譬如傳統(tǒng)的問題,搞不懂是正常的,搞懂倒稀罕。自己不懂,別賴別人,別賴傳統(tǒng)。
記者:那么創(chuàng)造力終歸是弊大于利了?
林海鐘:創(chuàng)造這個詞要你去研究吧。
記者:達爾文不知道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他應(yīng)該會很樂意加入我們目前的討論。變壞也好,變好也罷,事物總是在發(fā)展,變了就有價值?!兑捉?jīng)》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管他生出來是驢,是馬,總還是要“生”吧。
林海鐘:價值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我們倡導(dǎo)的是正面的,環(huán)保的,正常的。有報道稱,一個農(nóng)村婦女生了一個三條腿的孩子,夫妻二人真的不開心了。
記者:我們和老外的教育方式上就創(chuàng)造力而言會有很大差距?
林海鐘:看你為了什么。中國畫就是通過繪畫來明了自己,使人變得聰明。繪畫本來就是作為自己,讓自己明理。如果這樣來看,繪畫和創(chuàng)造有關(guān)嗎?今天我在紙上畫畫,明天我把鞋子在紙上一拍,難道那就是創(chuàng)造嗎,就是革命嗎,有意義嗎?
記者:前不久,聽“798”一哥們兒說,他隔壁那位兄弟把自己的肋骨取出一段來做項鏈墜子。
林海鐘:他們走了很多歪路。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對生命有所體悟,然后升華,這就是人生的目標。如果取骨當珠這種方式你認為是好的體悟方式,你可以去體悟一次。畫畫就是通過畫這條路來感知、思考這些問題,離開了道,就是邪徑。中國人畫畫,重點不是在畫什么,而是修為怎樣,境界可以達到如何。他就像一面鏡子,來告誡人們不是去創(chuàng),而是找,找內(nèi)心的世界。
記者:畢加索若是能認識李叔同,不知道會發(fā)生怎樣的化學(xué)反應(yīng)?藝術(shù)和宗教能生出個什么品種來,老早以前就生出來過,長得有點尷尬?!爱嫯嬆脕硇逓樽约哼€是拿來表現(xiàn)人類的情感?”他們哥倆兒在這個問題上一定會聊得很使勁。
林海鐘:所有的藝術(shù)和宗教都有聯(lián)系,你可以考證,藝術(shù)本身也是宗教。
記者:你認為金冬心的畫有創(chuàng)造力嗎?
林海鐘:用創(chuàng)造力來看金冬心,你太小看他了。那是他對生活的態(tài)度,都來源于生活。 記者:我們或者可以把創(chuàng)造解釋為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了新的規(guī)律。“四王”看似沒有創(chuàng)造力,其實他們做了一個事情,就是把宋元繪畫總結(jié)出了規(guī)律,他們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新規(guī)律。好多人看月亮,可偏偏就金前輩搞出那么一張“月華圖”。無錫當年,那么多文人騷客匯聚徜徉在太湖邊,也只倪老一個人打響了他的品牌。他們的的確確發(fā)現(xiàn)了新的規(guī)律。常人無法做到,那是天才干的事情。
林海鐘:我們來看“文人畫”,他是具備創(chuàng)造力的,可是從創(chuàng)造力來思考就錯了。中國畫的過程就是一面鏡子,我前面就說過,樹立了很多明確的標準。譬如佛教里,佛陀,菩薩,羅漢都有各自的境界,次第分明,開悟不開悟就不一樣。
記者:我看到畢加索和李叔同此刻就坐在我們的身邊倪云林發(fā)現(xiàn)了空白的力量,董其昌看上去是個集大成者,實則是發(fā)現(xiàn)了前人藝術(shù)的規(guī)律,豐富了藝術(shù)的語言。后人模仿董源發(fā)現(xiàn)的藝術(shù)形式,服服帖帖地做了他的鐵桿粉絲,就是“俯首甘為孺子‘匠’”。發(fā)現(xiàn)就是創(chuàng)造力。
林海鐘:上海人說:儂瞎子,人家就放在那里,你發(fā)現(xiàn)不到,是造化不夠。
記者:我想問問“文人畫”是什么?
林海鐘:“文人畫”代表了中國繪畫的高度。
記者:陳師曾說:“文人畫就是那些畫里面帶有文人的性質(zhì),含有文人的趣味,不專在畫里面考究藝術(shù)上的工夫,必定是畫之外有許多文人的思想?!?
林海鐘:文人畫從北宋開始,或者可以更早追溯到王維,他們所發(fā)現(xiàn)繪畫中比藝術(shù)更本質(zhì)的東西。
記者:金冬心的畫是不是文人畫?
林海鐘:當然是,我個人比較喜歡??墒菑恼麄€繪畫史來看,他也不能取雅正。“揚州八怪”,是“怪”,當然說冬心“怪”有過之。士夫畫才是正脈,堂正,你看北宋的李公麟是士大夫,人物畫第一人。
記者:范寬,董源,巨然山林氣多,金冬心就是一種市民氣。他倒是很性情。寧可追求世俗的真,也不要虛幻的高?!八耐酢钡臇|西較之,做得反倒不夠,即使是正脈,是主流。那“怪”究竟是誰說起的呢?
林海鐘:(未答)
記者:我看到你在巴黎寫生稿里頭有幾幅老人正在修剪樹枝?
林海鐘:那是在朋友家喝下午茶時候畫的。
記者:情節(jié)加到你的畫里了!
林海鐘:是啊,那就是速寫,作為“格”,其實是不要畫情節(jié)的。
記者:情節(jié)會影響繪畫本體?
林海鐘:情節(jié)就是時代性,以前我們古代高人不畫時代性的,就畫美感,抒發(fā)情懷,除非是什么重大的歷史事件。
記者:我眼前突然冒出了一張“清明上河圖”。
林海鐘:那是當時的風俗情景的描述,是風俗畫,古代早有定論。
記者:確實是風俗的,入世的,表現(xiàn)了市井的相。
林海鐘:對。
記者:《紅樓夢》有好多很世俗東西的描寫,它的格如何看待?
林海鐘:徐梵澄,他以為不高。
記者:有人說文人畫已經(jīng)邊緣化了。您怎么看呢?
林海鐘:現(xiàn)在都沒有文人了,哪來“文人畫”。
記者:那“新文人畫”的歸宿呢?
林海鐘:就是“新文人畫”。
記者:它就突然,冷不丁,冒出來了?
林海鐘:是,突然冒出來??梢阅敲凑f。
記者:那么,我們的文人畫,茍延殘喘了嗎?
林海鐘:這樣說就不對。文人都沒有了,“文人畫”就沒有了,還哪里來的“茍延殘喘”的說法。我們目前要做的只是去接上“文人畫”的氣。
記者:“文人”的定義是?
林海鐘:有儒家思想作為主導(dǎo),看待生活,看待事物。以這樣思想來畫畫,是文人畫。他們的東西格調(diào)很高。所以作為我們畫“文人畫”,要努力去接上,接上就成功了,沒接上就是隔靴搔癢,隔岸眺望?,F(xiàn)在慶幸的是,我們已經(jīng)在懸崖下了,接下來就是登上去,走到哪里算是哪里,怕的是好像一些人登到半山腰,忽然還往懸崖里跳?!靶挛娜水嫛保砹水敶嫾业囊环N態(tài)度,一種責任,即承接傳統(tǒng)優(yōu)秀的文人精神,化腐朽為神奇的目標,“新”代表一種學(xué)習和參悟的態(tài)度,是一個過程,未作定論,需要后來檢驗,所以以“新”來命義。
記者:儒家在發(fā)展,文人也在發(fā)展。王國維學(xué)外語,學(xué)哲學(xué)。錢鐘書懂得多少國家的語言啊。近代,張愛玲,我的同學(xué)錢鐘書都是文人(事實上是校友而已,這里純粹是套近乎)?,F(xiàn)代,陳丹青,木心也是文人。此刻,所謂文人大抵是不用筆墨來畫了,都跑去干點其他所謂“時尚”的事情。叫陳丹青做個唐詩宋詞我看也為難,可人家喜好寫散文,多少集子一版再版。唐詩、宋詞到元曲,可你不能說元代就沒有好詩人。
林海鐘:“五?四”后傳統(tǒng)被砸爛了,作為年輕人,還是要好好繼承傳統(tǒng),去發(fā)揚光大。
記者:您說得很對。傳統(tǒng)確實要被列入“4A”保護的范疇。我們要用“宜家”的櫻桃木給它框出個圍欄來,而不再是用老紅木了。你對“四門陣”展覽怎么看?
林海鐘:不了解。
記者:他們的繪畫表現(xiàn)形式和“文人畫”有關(guān)嗎?
林海鐘:每個人都在探討繪畫本質(zhì)的問題,只是方法不一樣,之后,悟到的東西也不一樣。如果真的悟到了,應(yīng)該沒有什么傳統(tǒng)啊,當代啊,這些概念的重合。有概念有劃分這本來已經(jīng)是障礙了。
記者:你覺得武藝的作品里有傳統(tǒng)嗎?
林海鐘:就要看你怎么看傳統(tǒng)。你悟到繪畫本質(zhì)的問題了,就可以得到相當自由的狀態(tài),如果還沒有悟到,那就有限制。任何人在弄明白前都是一個過程而已。
記者:我總是辨不清武藝的國籍。
3筆墨—— 一個必修課
記者:“筆墨當隨時代”的保質(zhì)期有多久?
林海鐘:筆墨是真理。本身是千古不變的,不會隨時代變化。如果一定要說隨時代,我們可以那么理解——肚子餓了,就吃飯。沒有人能不吃飯。只是現(xiàn)代人口味變化,就在菜里加上調(diào)味料。其實,筆墨本身是超時空,跨時代的。
記者:明末,“八大”跑去江西的山里“隱”起來,畫了好些畫——站不穩(wěn)的鴨子,三根毛的孔雀,頭重腳輕的石頭。那些魚啊,鳥啊的,統(tǒng)統(tǒng)叫它翻白眼。他朱老很失落啊,民族淪陷了。這樣的筆墨形式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他那時的精神狀態(tài)。時代在變,精神在變。筆墨是時代的鏡子。朱老他若能撐撐,活到現(xiàn)在,江西片兒警就會把他從山里請出去,給他汽車,給他房子。他活得好滋潤了,小肚腩也起來,準也懶得使勁畫個翻白眼的小鳥。眼珠就要恰恰好放到正中心去——那是奔小康。
林海鐘:我們要回到藝術(shù)本質(zhì)來看問題。
記者:吳冠中的“筆墨等于零”,您怎么看呢?
林海鐘:真正到了渾然天成,什么都是零。如果每畫一筆,就想到這是筆墨,這是濃淡干濕,這是經(jīng)營位置,這畫還畫不畫了?怕是還沒到,就看這個是零,那個是蛋。吳冠中是時代造就的人。他的理論其實在中國畫傳統(tǒng)理論里面是不屑的,以他的理論認識很難進入中國畫的大雅之堂。中國畫講筆墨是規(guī)律的,筆墨是中國畫的基礎(chǔ),只有這條路是對的,這是真理。你看西方,到印象畫派時才開始漸漸認識筆墨,而在中國畫的學(xué)習,這是初步。中國人現(xiàn)在學(xué)西方,反而對中國東西又不明白起來。很困擾。悲哀,吳先生開了不好的頭。
記者:筆墨表現(xiàn)了一種“道”的觀念。春秋戰(zhàn)國沒有宣紙,不等于就沒有筆墨觀念,不等于就沒有中國文化的精髓。用陶土做瓷器,瓷器里頭也有中國的文化?!暗馈辈灰姷糜霉P墨來表現(xiàn),電影啊,歌劇啊,藝術(shù)形式是豐富多樣的。即使是山上的竹子也有“道”啊。筆墨顯然已經(jīng)不是能表現(xiàn)共性文化的媒介了。
林海鐘:但是如果你拿筆墨來判斷價值,共性文化處處不筆墨。吳先生的繪畫素質(zhì)很好,若他要知道筆墨,那么,其實就更加好了。更加好的事往往是沒有的。
記者:他覺得筆墨要是不能表達情感,拿著“筆墨”就當不了“令箭”。
林海鐘:情感有時是造作,是習氣。要做的是去靜觀。情感反而會影響對事物的判斷。
記者:你說的讓我想到李叔同老師。李老師他出家后專心念佛,練習書法。美其名曰是練書法,其實是抄經(jīng)。藝術(shù)對于他就是七情六欲,他的口號是:“我們要修行,我們要像打擊盜版一樣把欲望統(tǒng)統(tǒng)打掉!”——好一尊佛。
林海鐘:一般的情感沒必要拿出來夸耀,不是天大的事情,也不可能被感動。境界高了,情感也就高了,那是宇宙天地的,不是個人的東西。
記者:情感有大有小。王羲之的字是大情感,鄭板橋那些屬于小情感。藝術(shù)里頭總要放些情感做酵母。藝術(shù)要真,真的東西會高。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雖然是小情感,較入世,但是多么真切,多么感動人。
林海鐘:那不是情感,那是境界,是見地。阿炳對社會有深刻的認識。這和他的閱歷有關(guān)。那么多有情感的人,只有阿炳的情感會“二泉映月”。
記者:情感也有出世的。像“白鳥悠悠下,寒波澹澹起”表現(xiàn)的無人之境,那是一種較為出世的大情感。出世也好,入世也罷,你還是人嘛,中國畫要人畫,曲子要人譜。
4古樹,古人,請N次方連續(xù)?
記者:畫畫的朋友們喜歡在畫里面插上幾百、幾千年前的古樹、古人等古玩意兒,他們確實被這些古東西感動著?
林海鐘:對啊,也有些人就不是這樣。
記者:古代的東西真的比現(xiàn)在的好嗎,不會有隔?
林海鐘:全看自己。
記者:仿佛樹是沒有變化的。黃山?jīng)]變,松樹也沒變,是情感在變。傅抱石手下的樹顯然和石濤的不一樣,各自有各自的解讀。時代變化了。
林海鐘:若是總感覺不到那些好東西的好來,那就麻煩了,有問題了。
記者:古樹好看,老房子很美,我們確實能在里頭學(xué)習和體悟到很多經(jīng)典可貴的東西。你看,現(xiàn)代也有許多美的東西——瑞士的鐘表,搞得女士們輪番追風的LV,CUCCI,你在法國量身定制的西裝,都很奪人眼球。古樹很美,可惜的是卻不能代表我們當代人對美的追求。倪云林紙里頭的太湖簡直“Amazing”,可是只好過過眼癮,至多放到白日夢里頭過個場,那始終是元代老祖宗的情感。不是目前,Now,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里我們的當代人的情感。
林海鐘:現(xiàn)代人發(fā)現(xiàn)好的古代的東西也是一種表達。難道在現(xiàn)代人家里請來幾個明代的椅子,就變成了古代的人家了嗎?
記者:學(xué)習古人優(yōu)秀的東西確實是捷徑,還是要看你學(xué)的目的是什么。守住古人的東西,抱著古人的腳不放,被它拖上幾百,幾千年。衣服,鞋子磨到破,皮肉都開花來,還要狠狠地抱,那恐怕就不大紳士了。
林海鐘:(不答)
5濛莎散談
記者:問一個最樸素的問題——你為何畫畫?
林海鐘:喜歡。
記者:畫畫過程如何?
林海鐘:開心。畫和自己有緣分。喜歡就有緣。
記者:今后怎么打算自己的繪畫道路?
林海鐘:未來不可知。但是我們有愿望。如何通過繪畫來知道這個世界,同時,感染這個世界的人,這是一個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提高自己的見地,通過畫筆讓更多人知道你的認知。對自己來說,一方面完善自己,另一方面,能利于周圍的人提高審美。
記者:你對自己畫畫的狀態(tài)滿意嗎?
林海鐘:很喜歡,很開心。
記者:看到別人寫你的“造帥”這篇文章,想問問你對“帥”怎么看?
林海鐘:很難說。
記者:你覺得自己帥嗎?
林海鐘:喜歡自己才長成這樣的,呵呵。
記者:“Cool~”“帥”是多面的嗎?
林海鐘:很多面。首先內(nèi)質(zhì)要好。
記者:你在巴黎量身定制的西裝呢?
林海鐘:瞎玩。還是要找捷徑,就像買中國畫要找專業(yè)的人來幫你看,可以省去許多功夫。顧一個好的服裝搭配師,同樣也是走捷徑,你馬上就知道了巴黎的時尚流行。學(xué)畫也是這樣,要拜“牛人”為師。
記者:你對著裝講究嗎?
林海鐘:看心情的變化。有閑的話就有可能來做。
記者:怎么看待沈石田?
林海鐘:我曾一度非常喜歡他。
記者:你的畫是否有受他的影響呢?
林海鐘:當然有,潛移默化。
記者:他的畫哪里打動你了?
林海鐘:很難說,就是好。
記者:產(chǎn)生共鳴?
林海鐘:就是。
記者:你認為他在“明四家”算牛的嗎?
林海鐘:國朝第一,不是我個人的評價。
記者:你對日本“南畫”怎么看?
林海鐘:不是很了解。以后有機會要了解一下。
記者:貝爾說:“一切藝術(shù)都是有意味的形式。”
林海鐘:那我覺得不是藝術(shù)也可以有意味。他說了句廢話。所有的東西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我可以把他改成“一切存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記者:你對巴黎飲食怎么看?
林海鐘:好吃,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特色和道理。
記者:藝術(shù)家最好學(xué)會品菜,做菜?
林海鐘:所有人都應(yīng)該會“品”。每個人到最后都要達到一種境界,不僅是畫家。
記者:如果味覺有缺失,作品會缺失嗎?
林海鐘:即使是完整的人都會有缺失。缺失不是壞事情,有缺才能做好。
記者:你覺得怎樣的畫能打動人?
林海鐘:高尚的畫。儒家來講,畫意正的,質(zhì)樸的,文雅的。
記者:朱新建的畫能打動你嗎?
林海鐘:能。
記者:是不是不見得文雅的畫才可以打動人?
林海鐘:任何畫都能打動人。就是層面不一樣。
記者:朱新建的畫,武藝的畫,你的畫,我的畫,“電”到了不同的觀眾?
林海鐘:我們看看孔子的儒家思想,要懂的人才能被打動。
記者:再偉大的藝術(shù)都是“群”的藝術(shù),只有一群“粉絲”。
林海鐘:肯定的。除非社會干預(yù),命令大家。呵呵。
記者:后現(xiàn)代講“人性的解放”,個體生命的自由。藝術(shù)可以是多元的。可能一個派別一天就完了。越高的藝術(shù)“粉絲”越少。倪云林的畫有幾個人能看懂,真正理解齊白石的又有幾人?
林海鐘:對。
記者:畫畫的圈子貌似也要潮流一把,設(shè)個一周排行榜之類,看誰在報紙,刊物上的“出鏡率”最高。
林海鐘:好畫壞畫,拿出來看看就知道了。這本來就沒什么好爭的。
記者:你覺得這樣的現(xiàn)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林海鐘:那看你想要干嘛。
記者:會不會對大眾審美取向有所誤導(dǎo)?
林海鐘:取決于你自己。你是你,社會我說了也沒用??傊沂遣粫鲞@樣的事情。我去學(xué)傳統(tǒng),學(xué)經(jīng)典。別人的事情我沒法管,也管不了。
記者:西方畫家里頭有沒有比較喜歡的?
林海鐘:很多。文藝復(fù)興時期,中世紀有很多好東西。
記者:他們對你的畫有影響嗎?
林海鐘:就是欣賞,看看。
記者:“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從你的畫里想象不到你是江浙人?
林海鐘:所以要游學(xué)啊,逛啊,要走出去,要參悟。
記者:地域性的東西被消除了?
林海鐘:對,地域性有好處,但是也有其限制。要吸收不同地方的東西,學(xué)習眾家——眾家之長,目的是來悟通真相的。
記者:做起來不簡單啊。
林海鐘:我們還是要克服。既然地域性有局限,就要多學(xué)習,多看書。
記者:所謂“參悟”有具體的方法嗎?
林海鐘:有。讀怎樣的書,去什么地方都有講究。要有選擇性的,要辨析。當知道什么是好的之后,才越來越清晰,明確自己的方向。
記者:我們下一代,這么一群喜歡畫畫的“小朋友”,學(xué)中國畫有什么好方法嗎?
林海鐘:臨摹是捷徑。以“六法”作為指導(dǎo)標準,來看待,去評判。西方繪畫理論就沒有這樣的好東西,我們不用就可惜了。古人脈絡(luò)清楚,只要我們?nèi)タ慈バ?,現(xiàn)在很多人搞不明白,其實寶貝就在自己身上。腰里都是錢,還到處去找什么呢?
記者:內(nèi)心的世界其實比外面大。很多人到心外找東西,辛苦恣睢,昏天黑地。其實,恰恰要回到自己的心里面。
林海鐘:又對。
記者:你有一批畫尺寸很大,很見功力,你怎么來聚氣的?這點要來偷師。
林海鐘:孟子有“養(yǎng)我浩然之氣”,這是和心境有關(guān),和見地有關(guān),老糾纏細節(jié)一定不對。 記者:太棒了!
林海鐘:其實也不是天生的,是修的。大畫也是最近兩年弄的,要慢慢來。
記者:你喜歡喝茶?
林海鐘:我喜歡茶,對身體有幫助,同時可以知道自己心的感受。人的各個器官都能把自己帶到很高的可能。要培養(yǎng)自己。其實味覺和書畫道理是一樣的。
記者:處處留心皆學(xué)問。
林海鐘:對。
記者:那你一定喝過很多名茶好茶?
林海鐘:心浮躁了,味覺就不那么敏感了。
記者:洋人的咖啡好還是中國的茶好?
林海鐘:都很好。茶的制作工藝高,程序、難度遠大于咖啡。論境界和細微還是茶高。 記者:日本“茶道”很講究吧?
林海鐘:日本“茶道”和中國“茶道”兩者合起來才是完整的。中國“茶道”也是最近才找回來了。
記者:最近有沒有再去哪里寫生或者Vacation的計劃呢?
林海鐘:長期沒有,短期有。
記者:在巴黎那三個月,受益很多吧?
林海鐘:是自己給自己制造的長假,徹底放松。
記者:和當?shù)鼐用窠涣鞯迷鯓樱?
林海鐘:不用交流。
記者:半隱居?
林海鐘:把自己的心安定下來就好了。這是讓自己進步的最好方式。

記者:王濛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