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馬路:“中國特色”不等于“中國元素”的簡單堆砌

時間: 2015.5.12

2015年4月29日,由中央美術學院與中華藝術宮聯(lián)合主辦的大型展覽 “歷史的溫度:中央美術學院與中國具象油畫”于上海中華藝術宮舉辦。本次展覽以中央美術學院收藏的20世紀具象油畫珍品為主體,以及中國美術館、徐悲鴻紀念館、中華藝術宮等機構和藝術家的藏品,共計300余件,展陳空間多達5個展覽大廳,2000多平方米。展覽既從歷史的視角勾勒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家群體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創(chuàng)造,更從油畫藝術與中國新文化建構的關聯(lián)入手,呈現(xiàn)油畫的本體價值與文化意義。

展覽開幕當天,來自全國的諸多前輩藝術家和專家學者悉數(shù)出席。藝訊網記者就本次展覽對不同角色的學者進行采訪,從學術理念、組織策劃,或是參展藝術家本身對具象油畫的理解、內涵等角度全方位解讀本次展覽的影響及意義。

采訪時間:2014年4月29日   
采訪地點:上海中華藝術宮 展廳現(xiàn)場
采訪對象:馬路(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院長)
采訪撰文:林佳斌
編輯:朱莉

藝:本次的展覽由時間線索分為了“新學啟蒙”、“國家敘事”、“本體精研”、“ 當代關切”四個主要的主題板塊,其中您覺得最重要或者說最感興趣的歷史是哪一段?

馬:其實四個歷史時期都非常重要,每個歷史時期對中國油畫的發(fā)展都是具有特別決定性作用的,這些時期你很難按照時間節(jié)點去劃分,因為它們之間總有一些過渡。如果說我個人最感興趣的,還是“本體精研”這一部分。因為這部分展現(xiàn)了中國改革開放前后,許多藝術家們想要追求思想解放,想要進行藝術探索的時期,藝術家們真正變成了藝術的主人,他們自覺去做探索,希望把油畫“中國化”,讓油畫變得更有“中國精神”。這種精神和追求讓我非常感動。這些前輩們在當時進行探索,與我們藝術家再去做探索其實并不太一樣。他們的畫雖說在風格上并不是十分成熟,但是非常真誠,因為那個時期并沒有什么固定樣式可供學習,他們是自己去琢磨出來的作品。這種“自己琢磨”出來的東西,與創(chuàng)作者本身貼得更近,非常的真情實感,不流于表面。

藝:本次展覽的主題為“歷史的溫度:中央美術學院與中國具象油畫”,您覺得中央美院作為一個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在中國油畫的發(fā)展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和地位?

馬:我覺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中央美術學院成立時候幾乎囊括了國內油畫界的精英,將他們請進學校從事教學。另一方面,從地理位置上和歷史條件上來看,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因此有許多文化的需要,而有需求就有生產,有生產就能獲得經驗。這些經驗為中央美術學院能舉辦出各種大型的展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藝:油畫由西方進入中國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對于當代從事探索的油畫藝術家們和學生們關于中國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之間的困惑,您有什么樣的建議呢?

馬:我覺得所謂的“中國特色”是建立在中國人的基礎上,首先你是一個中國人,你有中國人的思維,你把這些思維中的一些好的傳統(tǒng)繼承下來,進行判斷思考,這樣對于畫面和繪畫,就會產生自己的要求。我希望學生們不要把“中國特色”當成“中國元素”,許多人往往是選取一些具有中國元素的樣式加進作品之中,這是對“中國特色”的簡單理解。我認為,應該用中國人傳統(tǒng)的審美觀去發(fā)現(xiàn)新的活力,即便是中國的古代哲學放到當代也需要有新的活力才能往前發(fā)展。另一方面,“油畫中國化”更不是把油畫畫成國畫,那樣就沒有意義,包括對色彩、對油畫材料的處理,應該有中國審美的要求,這樣“中國特色”才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