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雙年展“導師問答”:余丁老師談策展、策展人與雙年展

時間: 2014.2.28

時間:2014年01月17日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咖啡廳

引子:從認識的現(xiàn)狀談起……

余丁:現(xiàn)在是策展人滿天飛。誰做一個展覽就把自己當成策展人。其實就是說,很多人有的只是掛個名,有的是寫了篇文章,有的人只不過做了些展覽的組織工作。那么就開始了:只要做了類似這些工作的人,就都把自己掛個名叫策展人。但是策展人到底是什么呢?這個問題其實是模糊不清的。

還有一個模糊不清的東西,就是策展人在整個藝術生態(tài)當中或者在一個藝術展覽當中,他的作用和地位到底是什么。其實從前幾年開始,我們有了策展專業(yè),就希望能夠把什么是策展,策展人到底是什么樣的身份等等問題能夠規(guī)范起來,或者說能夠比較明確。所以陸陸續(xù)續(xù)做了很多事,包括咱們美院美術館的項目空間、吳作人基金會的青年策展人專項,還有我們跟紐約獨立策展人國際叫ICI合作的全球青年策展人的workshop(工作坊)等等。這些都是希望能夠在中國對于策展人到底是什么的問題,有非常明確的,一方面是訓練,一方面是宣傳吧。

問題:關于此次雙年展主題和結構的構想過程是怎樣的?

余?。哼@次的展覽呢,是王璜生館長首先提出用青年策展人來做一個美院的雙年展,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我跟王館包括侯瀚如多次討論,確定下來在全球范圍請中外有策展專業(yè)的院校共同來做第二屆美院雙年展。國外的這些院校都是我和侯瀚如提名的。CCA(指美國加州藝術學院)、RCA(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都是我提名的,侯瀚如主要是把法國Magasin美術學院(指法國勒馬加贊學院)和荷蘭Appel美術學院(指荷蘭阿佩爾藝術機構)這兩個提名,所以選了六所院校,中國兩所,國外歐美四所。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由導師或者策展專業(yè)的主任推薦他們的畢業(yè)生來做這個策展人。這種方式反映了教學策展實踐或者策展研究的教學和實踐之間的關系,等于是我們通過這么一個展覽,對于年輕策展人進行了一次訓練。

問題:此次CAFAM雙年展所要展示的核心是什么?

余?。翰哒谷耸且粋€需要經過系統(tǒng)訓練的職業(yè),并不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活,不只是簡單地組織或者寫篇文章,而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作。這個問題通過學院這樣的雙年展、通過幾大專業(yè)學院的推薦和專業(yè)的實踐突出出來。希望通過這次CAFAM雙年展來向藝術界展示策展到底是什么。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在于,這個展覽的題目:Invisible Hand:Curating As Gesture,其實是在探討策展人在展覽中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是,策展人的工作到底是什么。為什么叫無形的手?對于一個展覽來說,是策展人重要呢,還是藝術家和藝術作品重要?策展人到底是在臺前呢?還是在幕后?

展覽題目的英文Invisible Hand,翻譯成“無形的手”。它的意思非常明顯,就是在一個藝術展覽當中,策展是一個無形的手。而這個無形的手是隱在展覽里面的,呈現(xiàn)在外面的是作品和藝術家。換句話說,藝術家和作品是顯性的、第一位的。而策展是隱含在,滲透在展覽當中,通過藝術作品和藝術家來呈現(xiàn)。所以“無形的手”是一個調節(jié)的概念,有點像凱恩斯的那個經濟學理論。

但是,對展覽的副標題Curating As Gesture,原來我們討論過用什么樣的詞合適,考慮過Attitude,當策展成為一種態(tài)度,后來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老師兼策展人提出gesture。那么涉及到一個翻譯問題。Gesture這個詞其實指姿勢、姿態(tài),但是在我們現(xiàn)在的中文翻譯中變成了立場。當然,中英文的題目可以不同、可以不必在意。但是在我個人看來,后面的修飾詞,策展到底是態(tài)度?還是立場?還是姿態(tài)?決定了策展在展覽中的位置到底是什么位置。那么如果當策展成為一種立場的話,它就跑到前臺來了,它就不是無形的手、而是有形的手。

所以中文“策展作為立場”強化了策展在展覽中的重要性,而這一點在我看來,這個中文翻譯是不好的。為什么呢?我們是六大學院組成的一個策展團隊,而這六大學院要灌輸給、要教給年輕策展人的是:策展人的身份到底是什么?策展到底是為藝術服務呢?還是藝術變成工具為策展態(tài)度服務?到底策展人是個演員還是個導演?如果是導演,應該是在作品當中,在這些展覽中隱隱約約看見你的觀念,而不是既當演員又當導演,自編自導,對吧?

所以呢,我認為中文用的“立場”這個詞,“當策展變成一種立場”可能放在別的展覽里面比較合適,但是放在這個展覽是不合適的。因為恰恰是學院的策展教育應該明確策展人的身份到底是什么。英文用gesture這個詞把策展變成一種姿態(tài)是恰當的。

我們的初衷是期望通過CAFAM雙年展,一次策展教育,來明確策展人在藝術中的身份。這是展覽的主旨和初衷。我們探討的是策展在展覽中的位置,所以在這樣一個條件下,策展人和策展的手段應該是隱性的,躲在藝術身后,而不是站在前臺。而這恰恰是現(xiàn)在很多社會上的所謂策展人對于策展的誤解。他們總是把藝術家和作品當成自己策展的工具,把自己放在前臺當演員。我認為,CAFAM雙年展應該糾正這一點,但是很遺憾的是,中文的這個詞用的是“立場”。

我就講這么多。

(胡曉嵐/訪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