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Aima Saint Hunon:“形”的不斷變化是我對周遭壞境反饋的直接體現(xiàn)

時間: 2020.2.26

Featured-Image.gif

來自法國的視覺藝術家Aima Saint Hunon一直在從事跨媒介藝術創(chuàng)作,包括雕塑、繪畫、攝影、行為藝術和影像藝術等。在她的作品中,其一直在通過追求外形與曲線的表達揭示與她本人內(nèi)在相類似的感官體驗。環(huán)游世界多國之后,Aima在創(chuàng)作中開始應用豐富的材料,例如赤陶土、木頭、石頭與青銅。通過組合不同的原材料,其在創(chuàng)作中同時呈現(xiàn)了象征意味與魔幻色彩。

日前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舉辦的研討會集中探討了劉士銘先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以及多元文化語境下的雕塑藝術。借此研討會召開之際,藝訊網(wǎng)特邀法國藝術家Aima Saint Hunon進行專訪,就劉士銘先生及Aima分別的藝術創(chuàng)作,以及Aima與中國本土文化的際遇展開了對話。


藝訊網(wǎng):您好,Aima,感謝接受藝訊網(wǎng)專訪。我對您在研討會上的發(fā)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劉士銘先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以及您個人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我有以下問題想進一步與您探討。首先,能否給我們分享一下您對此次舉辦于亞洲文化中心的展覽以及劉先生作品的整體感受?

Aima:當然。我之前并不知道劉士銘先生,因此對于我來說這是一次全新的發(fā)現(xiàn)之旅。對我來說,我通過展覽了解到劉先生的創(chuàng)作的年表和過程,他所在的那個時期的中國的面貌,以及他在那個時期的創(chuàng)作與設計,這些都十分有趣。我很驚喜能夠看到來自那個時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雕塑,并了解到這樣一位真正在講述中國民眾和國家故事的藝術家。當我在觀看劉先生的作品時,我實際上和這些作品處在同一個情感場域之下。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開拓思路的學習之旅,我得以了解到更多關于中國文化、中國藝術家以及特定歷史時期的中國社會狀態(tài)。

藝訊網(wǎng):在研討會中,您提及到了劉先生使用的創(chuàng)作材料給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材料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您作為一位歐洲藝術家,從西方視角來看,對于劉先生在創(chuàng)作中的材料選擇這個話題,能否更深入地跟我們分享一下您的觀點呢?

Aima:我認為他選擇的材料皆是在他所處的時代大眾所熟知的,以此來進行自我表達。他大多使用的是一些自然的材料。以粘土這種材料為創(chuàng)作媒介,劉先生實際上表達了他自我形象寫照,同時也體現(xiàn)了千千萬萬中國普通民眾的真實形象。我還在研討會上了解到,后期他也使用了青銅材料對部分作品進行復制,原因是希望可以保護脆弱易碎的陶土原件,這讓人印象深刻。在我看來,粘土在表達中國民眾最為獨特的靈魂這一點上,是一種最為真誠和純粹的材料。

人類生長在地球上,扎根于土壤中。粘土作為創(chuàng)作材料時是最基礎和直接的——由于它源于土地,因此創(chuàng)作者往往能夠在其上傾注自己最直觀的情感。劉士銘先生將粘土這種原材料轉化為了一種追求自我的介質。在他的作品中傳達出的人性與人文內(nèi)涵往往能夠跨越語言、文化以及場域的鴻溝,傳遞給來自世界各地的觀者。當然,我也常用粘土進行創(chuàng)作,除此之外,石頭也是我的創(chuàng)作選擇之一。在巴黎,這兩種材料隨處可見,用它們進行藝術表達時,我往往能夠輕易傳遞最直觀的情感。

藝訊網(wǎng):與您或是其他西方藝術家相比,您認為劉士銘的雕塑的獨特性在何處?

Aima:盡管我們都用粘土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但我們所接觸到的文化背景是迥然不同的。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歐洲藝術大師和西方藝術史的影響。從我的視角來看,劉士銘先生在做的就是表達他的情感。他并非被西方人影響,而是透過粘土這種介質去傾注他對自己國家的人物形象的個人體會與情感。但我認為我們也有相通之處,我們都立足于自身的民族文化、情感與經(jīng)驗來進行創(chuàng)作。

藝訊網(wǎng):我了解到,您之前在景德鎮(zhèn)的時候有接觸到陶瓷和陶土。這次的經(jīng)歷如何?

Aima:是的,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在當?shù)氐墓S中。在這兩個月里,我在瓷器工廠中和中國工人們密切合作,后續(xù)我又和當?shù)氐乃囆g家和工人持續(xù)合作了長達兩年的時間,十分難忘。

藝訊網(wǎng):基于此次在景德鎮(zhèn)的經(jīng)歷,您認為中國的元素是否或多或少影響或是作用于您之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呢?

Aima:當然。這次經(jīng)歷一定意義上改變了我雕塑的形態(tài)和內(nèi)涵。在景德鎮(zhèn),我嘗試著去學習不同的技法。我一直在試圖將法國的(文化)內(nèi)涵與中國的文脈傳統(tǒng)相結合。這二者有很大區(qū)別但是又在某些時候相通,因此我一直在努力融合它們。另外,在這次經(jīng)歷中,我很享受和中國藝術家合作的過程,他們隨后邀請我去他們的工作室待了兩年。這段時間中,我一直和中國的團隊和工人溝通工作,雖然語言不通,但我也并不和他們說任何法語或者英語,我們吃住都在一起。整個過程的時間不短,因此我有時間來全心感受和學習他們的技法,觀察他們的雕塑作品以及挖掘他們對于土地的思考。從我的角度來看,很多的中國藝術家是在再現(xiàn)他們的生活和周遭遇到的人。大多數(shù)時候,他們在創(chuàng)作的第一步往往著力于描繪人物形象,接著將其轉化為3D的作品。但是,我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相對來說更為感性并且經(jīng)常有不同的雕塑想法注入其中。

藝訊網(wǎng):也就是說您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往往直接將即時性的想法和情緒應用于您的作品之上?

Aima:可以這么說。我常常會有一些很細微的想法并直接將它們付諸于我的作品。這非關乎于再現(xiàn),而是更偏向深度的抽象情感。從形狀和造型來看雕塑是很有趣的,因此我十分樂于在塑造形象的面部時融入我一些微妙細致的情感。當我在工廠時,中國的工人們常常對我做雕塑的方法表示很困惑,因為我總是在根據(jù)我不同的情緒改變我雕塑的形狀。他們不是很理解為什么沒有一張畫稿來規(guī)定我雕塑的形狀。對我來說,“形”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jù)我對特定時刻的情緒反饋而不斷變化修正的。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創(chuàng)作模式。

藝訊網(wǎng):是的,我可以體會到您所描述的方式確實和大多數(shù)中國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方式有所區(qū)別。

藝訊網(wǎng):回到之前的研討會,您提到了劉士銘先生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我在觀展之后留意到了許多件雕塑都關注到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場景。在我看來這些主題或多或少能夠折射出劉士銘先生的個性以及他對人文精神的追求。對于人文精神這一話題,您能給我們分享一下您的觀點嗎?

Aima:我也留意到了劉士銘先生的雕塑主題大多關注到了日常生活,這實際上能夠反映出中國的文化特性與民族特色。由此,我認為他的作品實際上再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是什么樣的。通過塑造出的這些不同的人物形象,他回顧了在特定歷史境遇下民眾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在他的作品中,雖然一些線條是粗略而簡單的,但他實際上透過這寥寥數(shù)筆展現(xiàn)了每一個獨特的人物身份和性格。

從我個人角度來看,(在創(chuàng)作中)我試圖構建理想化的人性,因此我通過賦予人們積極的情緒,以此來觀察他們能夠展現(xiàn)出來最美好和積極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當然,我也感興趣于人性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但我更希望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去探索那種能使得人的品格與追求變得更高大、更美好,或者喚醒人們更高尚的靈魂的東西,就如同古希臘和羅馬的藝術家創(chuàng)作了狄安娜的形象。對我來說,以法國的方式表達人性以及在當代社會中去傳遞法國身份是十分重要的。

采訪、撰文/周緯萌

圖片由藝術家及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