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全球定位”展于上海喬空間及油罐藝術中心項目空間同時開幕

時間: 2017.7.4

2017年6月29日,由上海西岸集團與喬空間聯(lián)合主辦的展覽《全球定位》在喬空間及油罐藝術中心項目空間同時開幕,青年策展人繆子衿擔任此次展覽策展人。

參加本次展覽的藝術家均出生在中國,但是在國外接受藝術教育,他們的成長可謂與全球同步。不論藝術家畢業(yè)后選擇留在國外、回國、或在兩地保留工作室,他們總是隨工作需求特別是自己參加的展覽出現(xiàn)在世界各處。與其把他們當作中國藝術家,不如說他們是來自中國、活躍于全球的藝術家。而是強調(diào)藝術家的時空定位始終處于動態(tài)。本次展覽題為“全球定位”,從一開始便不再提及全球-本土,西方-東方等二元對立概念,而是強調(diào)藝術家的時空定位始終處于動態(tài)。

這種不斷位移的狀態(tài)決定了許多人將持續(xù)通過屏幕、網(wǎng)絡了解他們。有趣的是,藝術家總能提出令熟悉自己過往創(chuàng)作的觀眾出乎意料的方案。劉辛夷在每件參展作品附近放一臺電子溫濕度監(jiān)控儀以檢測并比較作品周圍的溫濕度變化,讓自己退到一個觀察者的位置。相似地,鐘云舒把她作為藝術家的控制力隱藏在材料間不可見的相互作用中。她近期的實驗《影子的雕塑》(2017)將關注點從立體轉(zhuǎn)向了平面,把容易消失的內(nèi)容保留在一個固定的表面。阿斯巴甜從網(wǎng)絡圖庫提取幾何形狀,并將一組繪畫前后有所遮擋地展示,由此不再強調(diào)單張繪畫的重要性,并模擬了我們同時打開大量網(wǎng)頁瀏覽、篩選信息的日常狀態(tài)。

一部分藝術家傾向于用個人化的方法構(gòu)建自己的身份。劉娃的《自拍系列》(2016-17)以當下社交媒體流行的自拍現(xiàn)象為基礎,在藝術家的自拍照上疊加文化元素,從而不斷尋找她在社會中的位置。蒲英瑋撰寫的自傳融入了他就瑪麗安娜這一西方歷史形象進行的檔案研究,令自己的虛構(gòu)身份具有游牧性和公共性。

藝術家這一身份本身具有的有限性也將被探討。于霏霏的《As artists. We comment》諷刺了一種現(xiàn)實,即藝術家似乎可以評論任何事,但他們的評論并不能改變什么。朱田從2015年開始的長期行為項目《抱緊策展人》用工業(yè)塑料薄膜把自己和她參與的所有展覽的策展人捆綁在一起,從而持續(xù)觀察藝術家和策展人之間權力關系的變化。何紹同的教學視頻《How To Be A Successful Artist》(2017)甚至列出了藝術家走向成功的六個顯而易見的步驟。譚天以足夠直白的方式創(chuàng)作《容易理解的作品》,事實上是為了讓他的作品不被固有的觀看模式解讀。

如果說全球化是一種同質(zhì)的、一體化的慶祝,全球定位或許是在這種慶祝之外追蹤流動中的藝術家所進行的個性化思考和實踐。慶祝也可以代表藝術家要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比如,反復被模式化的展覽邀約消費,被現(xiàn)有的標準評判。藝術家試圖批判、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或多或少在慶祝這些問題的存在,并促使新的問題產(chǎn)生。

據(jù)悉,此次展覽將持續(xù)展出至8月27日。

圖、文/主辦方提供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全球定位 
展覽時間:2017年6月29日——8月27日
主辦單位:上海西岸集團、喬空間
展覽機構(gòu):喬空間(上海龍騰大道2555號)、油罐藝術中心項目空間(上海龍騰大道2350號)
參展藝術家:阿斯巴甜、何紹同、劉娃、劉辛夷、蒲英瑋、譚天、于霏霏、鐘云舒、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