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漫漫歸家路:王川近作展”將于偏鋒新藝術空間呈現

時間: 2015.9.16

“情感強烈,智慧幽隱,運筆精煉,思路成熟:這些豐富又復雜的繪畫出自一位八十年代就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嶄露頭角并令人關注的人物?!?

—— 菲利普·多德,倫敦當代藝術中心(ICA)前總監(jiān)
英國廣播公司(BBC)著名主播、策展人、作家

2015年9月20日 下午4點,“漫漫歸家路:王川近作展”將于偏鋒新藝術空間展出,這是藝術家王川在偏鋒的第二次個展,展覽將持續(xù)至10月26日。

王川是一位罕見的藝術家。精通紙上水墨猶如布面油畫,熟悉美國藝術家賽·托姆布雷(Cy Twombly)就如同了解復雜的中國美術史一般;扎根于他自己身體的感受,而又洋溢著精神性。他四海為家,與此同時,又無家可歸。這些近作是藝術家與自己身世的一次睿智又風趣的交談,也是與復雜而分裂的中國當代藝術史的一次對話;同時也是對“需要一個家” 而又“無法歸家” 的極好反思。

王川的藝術生涯表現出他的深不可測,隨時隨地都有一種出離心。他的創(chuàng)作始于現實主義(參見1980年“再見吧,小路”),而這之后不到十年,他就一轉參加了影響深遠的1989“中國現代藝術展”,一年之后,他在深圳完成了一件令人矚目的裝置:墨·點,這也是中國當代藝術史上最重要的極簡主義作品之一。而誰也沒想到這位重要的現代藝術家竟選擇深圳為家。

過往的三十多年,他在紙上水墨與大幅布面油畫之間不斷來回游轉。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的麥克·赫恩對他的紙上作品如是說:“驚人的自信,濃密的‘書法’線條與留白形成對峙”,大幅的油畫作品則游離于有形和無形之間。

仿佛是王川的精力與信仰讓他去汲取世上的一切,永無休止地向往與發(fā)現。正如英國詩人威廉·布雷克所說:“精力充沛是永恒的快樂”。在“漫漫歸家路”展覽中王川根據一件紙上水墨作品上的圖形重新創(chuàng)作了一幅布面油畫“線之一”,仿佛在說這些源自中國藝術的線條可以在西方當代藝術的語言和媒介中再現。

總而言之,本次展覽中的作品透出一種未完成的建筑或是殘垣斷壁的感覺,看一下“山水之一”、“山水之三”和“山水之七”,還有“涂改之二”,仿佛每件作品中都隱約可見房頂的形狀?!凹摇钡母杏X顯現于這些畫作中,但又若隱若現難覓蹤跡。形式上,這些作品也極為勉強地處于靜態(tài):王川似乎既不相信物象的真實性,也深深懷疑抽象的純潔性。而這些繪畫作品就在兩者之間飄游,如同徘徊在西方繪畫與中國傳統水墨的影響之中。王川也許無家可歸,也沒有回歸傳統的捷徑,但在這些非凡的畫作中,他為自己構建了一個歸宿。

藝術家簡介
王川1953年王川生于四川,1982年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國畫系。曾在中國和美國多次舉辦個展,包括2001年在深圳舉辦的大型回顧展。也在瑞士、德國、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美國和西班牙等地多次參加群展,其中包括由栗憲庭和張頌仁策劃的“后八九中國新藝術”,策展人高名潞策展的“意派—中國‘抽象’三十年”。他的作品被眾多機構收藏,包括香港美術館、上海民生美術館和龍美術館。

策展人簡介
菲利普·多德策劃了最近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的“隨心而行: 肖恩·斯庫利藝術展”個展。從1997年至2004年,他曾擔任倫敦當代藝術中心(ICA)的總監(jiān)并且曾在倫敦、紐約、莫斯科、新加坡和上海策劃了多次展覽。1999年,在倫敦他策劃了首個中國當代藝術展。與達明·赫斯特、小野洋子等著名當代藝術家和瑞姆·庫哈斯、扎哈·哈迪徳等著名建筑師合作。他曾撰寫并編輯多部藝術類書籍、文獻和電影;他還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倫敦藝術大學等多所英國大學擔任特聘學術教授,同樣他還是BBC電臺備受贊譽的主持人。他是多德創(chuàng)意公司的主席,協助將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引薦到深圳蛇口。他曾擔任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備受矚目的托馬斯·赫斯維克的英國館的創(chuàng)意顧問。

圖片提供/偏鋒新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