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館長帶你看展覽:一部最全的“CAFAM雙年展”觀展指南

時間: 2016.11.22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第三屆CAFAM雙年展-空間協(xié)商:沒想到你是這樣的”11月9日開幕至今受到了各界關注,本屆雙年展圍繞“空間協(xié)商”實驗性地拓展了藝術在今天社會中的邊界和無限的可能性。

11月13日下午兩點至五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王璜生館長為公眾進行了長達三個小時的導覽講解,導覽活動從美術館開始,延伸到花家地實驗小學展區(qū)、望京醫(yī)院展區(qū)以及中央美術學院教學展廳。在對參展作品一一進行詳盡、生動、全面的介紹和闡述過程中,王璜生館長也對本屆雙年展的組織理念和展覽籌備過程做了生動、細致的介紹,現(xiàn)場觀眾包括來自各行各業(yè)的藝術愛好者以及各年齡層的學生。

導覽從美術館開始——

在一層展廳,王璜生館長首先介紹了本次雙年展的兩個關鍵詞——“空間”和“協(xié)商”。此次雙年展旨在人們熟悉的美術館常規(guī)展覽空間之外,和藝術家一起探索當代藝術在社會空間、心理空間、人類精神空間的邊界和可能性。而“協(xié)商”是此次雙年展最為獨特的工作方式,由200多位藝術家自由提交方案,并與雙年展工作組包括協(xié)商員和各界專家平等地進行討論。這樣的方式自然為更大范圍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學生和當代藝術的愛好者提供了自由表達的機會,同時也讓來自各個行業(yè)的人士了解當下藝術家的思考和創(chuàng)作實踐。

王璜生館長介紹,作為主辦方,央美美術館希望這屆雙年展能不同于以往雙年展的"大牌云集",而是做出由更多大眾參與的、具有更廣泛文化影響力的、大家能主動并敢于發(fā)出聲音的、自由平等交流的、“沒想到是這樣的”CAFAM雙年展!

雙年展的理念也貫穿于展場的設計中,由腳手架搭建起來的“二維碼叢林”引出了“空間生長”的概念和意象,這也隱喻了美術館的不斷生長和自由延伸。在開滿二維碼之花的叢林中,觀眾可以掃碼進入藝術家的作品空間和協(xié)商討論的現(xiàn)場,同時也可以將鏈接發(fā)送給全球各地的朋友,使方案存在的空間無限延伸。

在一層展廳,王璜生館長介紹了除二維碼叢林之外的幾個落地的方案作品。包括咖啡廳前的《行為藝術大舞臺》、階梯處的幾排不同種類和品牌的“酒”方案以及通往二層轉角處的《溪山國際旅游區(qū)》等作品。其中隱藏于通道的一個作品,是關于城鄉(xiāng)結合部這處城市的特殊空間,以特別的語言講述了生活于此的人們邊緣的生存狀態(tài),充滿了人文關懷,也引發(fā)了大家的諸多共鳴。

在二層展廳,王璜生館長無一疏漏地為大家講解了每一件作品。在談到位于展廳起始處的“知識譜系考”時,王璜生館長介紹說,CAFAM雙年展從第一屆“超有機”開始就設立了作為展覽一部分的“譜系考”,這在其它展覽中并不常見。他認為,展覽并不只是視覺的呈現(xiàn),而是也希望通過譜系考的板塊,為觀眾提供系統(tǒng)的關于展覽的背景知識。此次雙年展為觀眾提供的知識譜系考涉及了“民主”、“協(xié)商”、“自由”、“多元文化主義”、“知識分子”等概念。

在導覽的過程中,王璜生館長提醒大家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觀看方式,如有的作品需要慢慢地靠近,感受作品給人帶來的震懾力,同時大家也可以安靜地坐下來觀看,在姿態(tài)的轉換過程中,體驗自己微妙的心理變化。

王璜生館長還介紹說,有一些作品本來想在某個空間進行展示,但是最終沒有協(xié)商成功,此次展覽主題是“空間協(xié)商”,好幾件作品都需要與特殊的社會空間進行協(xié)商,整個過程構成了此次雙年展中非常有意義的社會實踐;在介紹《天真之歌》時,他結合自己觀看藝術家沃爾夫岡作品的經(jīng)驗,講述了藝術作品的“氣味”給人帶來的那種直接的微妙感受和所喚起的美好、天真的記憶,強調(diào)了不同的感官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另外,此次展覽尤為特別的一個現(xiàn)象是,很多地方上的非著名院校、各行各業(yè)的公眾,包括農(nóng)民工以及十幾歲的高中生都提交了方案,非常難得地參與到了當代藝術的創(chuàng)作中來。

在移步穿越美術館空間的過程中,王璜生館長一一且詳細地介紹了所有作品。

移步至花家地實驗小學——

此次CAFAM雙年展嘗試性的拓展了藝術的公共邊界,在校外公共社區(qū)中設立了展場。在介紹完美術館展區(qū)的作品后,王璜生館長引導觀眾一同來到了花家地實驗小學展區(qū)。館長介紹,學校這樣的場所,對于向公眾開放非常敏感和謹慎,因此小學這個展區(qū)對于雙年展而言非常難得。

在花家地小學展出的作品,結合了孩子和小學教育的特點,將當代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和新興的思維方式融入到這一代孩子的成長教育之中。進入教學樓,第一件作品就是李漢周的《樹林小傳》,館長介紹這件作品選取了文學作品中有關樹這種生命體的種種意象和描述,從地面延伸至樓上的墻壁,充滿了詩意。這件作品放置在小學中,一方面是與生命、成長有關,另一方面則與學校對孩子文學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互動結合。

同樣,王璜生館長向大家介紹了花家地實驗小學展區(qū)的所有方案作品,并多次表達對該校支持、參與、認同CAFAM雙年展的由衷感謝。

最沒想到的展覽空間:望京醫(yī)院——

此次CAFAM雙年展中,最讓人出乎意料的展區(qū)大概就是望京醫(yī)院了。在醫(yī)院展覽當代藝術作品,實在是拋給了觀眾一個大大的“沒想到”。

觀眾與王璜生館長離開花家地實驗小學,走過望京醫(yī)院的急診大樓,來到了CAFAM雙年展的望京醫(yī)院展區(qū)。王璜生館長介紹說,在此空間中的作品都與生命、身體相關。在展示過程中,不同背景的觀眾,觀看方式的不同,可以引發(fā)出對作品的不同解讀。比如趙子淇的作品《微視角》,大多數(shù)觀眾或許從審美、社會學的角度來欣賞、解讀作品,而醫(yī)務工作者在觀看這些作品時,則可能會對每一張圖片的病理做出分析。

關于藝術家章燕紫的作品《透氣不透氣》,王璜生館長介紹說,藝術家原本并沒有想過要將作品放置于醫(yī)院展示,但最終在協(xié)商的過程中認同了這一提議,這就將作品置于了一個既相關又陌生的語境中。這件作品初看讓人感覺到血漬帶來的恐懼和陰影,但細看則是中國山水,藝術家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將血腥轉化為對人心理的安撫和治療。

關于另一件作品,藝術家沈少民關于人死亡之后身體以及生命延續(xù)的作品《我是我自己的結果》,王璜生館長也做了非常詳細的闡述,藝術家將自己的眼角膜捐獻給患者,并且與其簽訂合約,在其離世后,繼續(xù)將角膜捐獻他人。在發(fā)動藝術家參與到這個關于身體和生命的作品的過程中,藝術家通過捐獻自己的眼角膜將自己觀看世界的方式不斷傳遞下去。

布展過程也遇到了種種困難。潘子申、牛大悟的《愈?合》利用了早期的醫(yī)療X光儀器來呈現(xiàn),工作人員尋找了很久,終于在豐臺找到了這樣的器材,使作品如期展出。

返回中央美院教學展廳——

最后,館長帶一行觀眾回到了中央美術學院,參觀了學校教學展廳的作品。館長介紹,此次教學展廳的作品很多都與垃圾有關,利用各種日常廢棄物創(chuàng)造新生的藝術作品。

在此次導覽的最后,王璜生館長與觀眾進行了交流,有觀眾提出當代藝術家知識體系的問題,館長認為當代藝術家的知識系統(tǒng)需要更豐富、開闊,不能只停留在藝術的范疇之中,但也不是無限的開闊,需要有自己的個性和專注的部分。另外有觀眾問了關于藝術平民化的問題,館長回答說,現(xiàn)代藝術是從象牙塔走出、突破精英藝術的過程,但是打破之后反而和大眾之間產(chǎn)生了更多的隔閡,因此大家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是,先鋒藝術打破精英文化的壁壘之后,如何真正融入民眾之中。同時,王璜生館長認為,當代藝術的平民化并不等同于娛樂化、游戲化,需要內(nèi)在的嚴肅、先鋒的思考和觀念的支撐。

此次時長三個小時的“館長帶你看展覽”活動中,王璜生館長熱情地為大家導覽了四個空間的所有參展作品,深入淺出的方式、幽默風趣的語言以及極具親和力的互動,留給觀眾一次印象深刻的藝術之旅。同時,無一漏下的方案作品詳細闡述,也為本屆CAFAM雙年展留下了最為完整的一份觀展指南。本次導覽活動同時帶給了觀眾關于諸多問題的思考,在熱烈的討論中圓滿結束。

尹冉旭/美術館
王育琪/現(xiàn)場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