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后知識分子”開幕:揭示中國當代藝術中東西文化的混雜痕跡

時間: 2016.5.9

2016年5月7日,由韓之演策劃的“后知識分子”展覽在798泉空間開幕,展覽選取艾未未、邱志杰、徐冰、展望四位極具當代價值的藝術家,通過他們的裝置、錄像、雕塑與水墨作品,試圖闡釋中國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在東西方哲學、美學混雜語境下的藝術質變,同時也透視當代“后知識分子”在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上呈現(xiàn)的文化品性。

一直以來,知識分子是中國藝術的主要創(chuàng)作力量,尤其是文人繪畫崛起以來,蘇東坡是宋代大文豪,黃庭堅是江西詩派開山之祖,通過科舉入仕成為知識分子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更是不計其數(shù),比如米芾、董其昌。中國知識分子的藝術創(chuàng)作有著深厚的中華文化與東方哲學底蘊,融入知識分子對于自然、社會、人生的觀察與思考,并形成獨具東方色彩的藝術景觀。自八五新潮美術以來,中國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不僅按照傳統(tǒng)思想來表達他們的當代概念,同時也接受來自西方的哲學與美學洗禮,策展人韓之演指出當代中國與古代中國在文化方面的重要變化,這也就是從“知識分子”到“后知識分子”。

展覽展出的四位藝術家分別在媒材與創(chuàng)作意識上,清晰呈現(xiàn)著東西方哲學與美學交相影響的混合文化痕跡,藝術家在中式思維與環(huán)境中擷取創(chuàng)作養(yǎng)分,再分別以中國或西方美學來表述藝術主題,每位藝術家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從中發(fā)展出各自獨立的藝術語言。

艾未未展出兩件作品:由腳手架、水晶燈組成的裝置《華燈》以及《無題》木制球?!度A燈》曾在2002年廣州三年展展出,作品璀璨絢麗,藝術家以此質疑當代中國社會追求財富,并熱衷顯示財富的現(xiàn)象,是“全球化”話語中,在“民主、自由”的幌子之后的洪水猛獸?!澳举|球”則源于工作室的一個貓咪玩具球,玩具以中國傳統(tǒng)家具的制作方法進行放大,球體的每一塊結構關系都需要精工細琢,每一個秩序,都體現(xiàn)形體與比例,結構與材質的完美關系。也因為艾未未對他們形態(tài)的重組,“木質球”的屬性與意義變的模糊和異常,表現(xiàn)出一種轉瞬即逝和不確定的感覺。

邱志杰展出他的“世界地圖計劃”作品,他以“畫地圖”的方式將社會學研究成果以圖像的方式呈現(xiàn),糅合了文化、社會、個人等符號意識,同時也是他研究、寫作、思想、行動的綜合邏輯樹狀圖。地圖是理解的,是一絲不茍的,能指導人們找到正確的方法道路,邱志杰認為“越理性才能越感性”,地圖元素看似是感性的隨意羅列,但其中有其內在的文本邏輯,也因此地圖成為社會劇場的腳本。

徐冰《廬山圖》以張大千的《廬山圖》為文本,以樹枝、樹葉和塑料袋等對象重新搭建起《廬山圖》的主景輪廓,背后再以熒光燈投射,最終產生自然與人文交織,原始與現(xiàn)代結合,科技與靈感碰撞的經典之作。這件裝置作品是徐冰獲得可口可樂柏林獎,受柏林美國研究院邀請,在柏林作為期3個月的訪問期間制作的,在德國國家東亞美術館舉辦的《徐冰回顧展》中展出?!稘h字的性格》意在揭露中國文字及其書寫如何演變?yōu)橐环N深層或超穩(wěn)定結構,潛移默化的影響中華民族的集體潛意識、思維慣性,乃至于行為模式。

展望的《形影》系列是通體潔白的仿石材雕刻,體量龐大讓人聯(lián)想起古典雕塑的崇高感,但拉近一看,扭曲的主體所產生的動態(tài)能量超越了我們對雕塑甚至是對客觀事物的認知經驗,另一件經典作品《假山石》則反映著現(xiàn)代文明與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語義沖突。

展覽持續(xù)至6月26日。

文、圖/張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