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感悟詩境——馬常利藝術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啟幕

時間: 2015.4.4

2015年4月2日上午,由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中國油畫學會共同主辦的“感悟詩境——馬常利藝術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莊重簡樸的開幕儀式。展覽共展出馬常利先生自1960年代至今創(chuàng)作的油畫和素描作品共160余件,其中《高原情》、《草原上》、《荷韻》等10件代表作品將捐贈給中國美術館收藏,這些作品將成為國家藝術寶庫的重要財富,也是研究其繪畫藝術乃至新中國美術史的重要文獻。

展覽開幕式由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女士主持。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靳尚誼,中國油畫學會名譽主席、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詹建俊,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范迪安,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吳為山,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邵大箴先生、戴澤先生、聞立鵬先生,杜鍵先生、潘世勛先生,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陶勤等嘉賓,與馬常利及其夫人李靜森女士一同出席了展覽開幕式。吳為山館長,詹建俊教授,范迪安院長分別為展覽開幕致辭,并由吳為山館長向馬常利先生頒發(fā)捐贈證書。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首先致辭。他談到,馬常利先生六十余年的創(chuàng)作歷程與時代同行,以自然、生活為源泉,以詩性為追求,具有典型的時代風貌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大型主題性創(chuàng)作《幸福之路》、《高原青春》、《大慶人》、《草原上》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名作,這些作品富有極強的藝術性和精神的感召力。在這次展覽中,馬常利先生將創(chuàng)作生涯中重要的十余件作品捐贈給中國美術館,作為國家藝術財富將被永久珍藏,馬常利先生作品展及其捐贈為我們理解“德藝雙馨”找到了最好的解讀。

在眾多關于馬常利藝術的評論和研究中,無不提到其溫和的性情,他真誠面對生活,在藝術中表現自己的真情實感,構建出別樣的繪畫詩境和品格。馬常利先生同班同年級的老同學、老朋友詹建俊先生在開幕式上飽含深情地發(fā)言。他也提到,馬常利的性格謙虛、內斂、平和,但其個人的藝術特色卻非常鮮明。他特別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發(fā)現美,對美的感受力極強。他的畫充滿了內在的恬靜、文雅、優(yōu)美,他是一位用心來作畫、用色彩來寫詩、對生活和大自然充滿溫情的藝術家。

范迪安院長隨后發(fā)表致辭。他表示,馬常利先生這一代老藝術家,是新中國美術和美術教育的重要代表,他們身上最可貴的就是對中國美術的發(fā)展抱有自覺的使命,而且長期探索、鉆研,鍥而不舍地朝藝術的高峰邁進。他們筆下的油畫作品,緊緊追隨時代,用藝術反映時代的變遷、人民的生活,同時他們用自己的豐滿情感和獨特個性來進行藝術本體的探索。

展覽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時代風貌:主題創(chuàng)作”,展出其重要的代表性創(chuàng)作包括《幸福之路》(原作于1959年,1993年重畫)、《高原青春》(1963年)、《大慶人》(1965年)、《轉戰(zhàn)太行》(1976—1977年)、《秋歌》(1979年)等20余件,其中一些作品的色彩稿和素描稿文獻也將同時呈現。這些創(chuàng)作生長于新中國以來的政治、社會和文化語境,其繪畫觀念中帶有一種顯而易見的時代印跡,這些創(chuàng)作都是帶有宏大歷史敘事意味的主題創(chuàng)作。應該說,在最初始這些繪畫更多顯現的是其作為“圖像”的價值和意義,而非將其作為“繪畫”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和觀看。今天我們在再次審視這些作品時,一種“重新觀看”的視覺機制讓我們“重新發(fā)現”了這些繪畫之中的“寫意性”:在似乎極盡嚴苛的“視覺樣式”和“圖像法則”中,還是存在一種接近“自覺”的敏銳“感悟”,這就是一種單純而鮮活的生命意識。馬常利在繪畫中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他信奉深入生活用眼睛去觀看和體驗的創(chuàng)作方法,但他更想捕捉的乃是內在之中對自然、對生命的熱烈的愛,或絢爛、或深沉的色調和筆意,就是書寫心靈的靜美,就是在回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詩”的情懷。

第二部分是題為“情系山河”油畫創(chuàng)作,展出馬常利1960年代至今的油畫風景創(chuàng)作系列40余件??梢钥闯銎渖钪O中國傳統(tǒng)畫學思想中“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chuàng)作理念,主張在繪畫的過程中更多是用可感的知識和經驗去塑造美的“意境”,也就是說在其繪畫觀念深處存在著一個“理想化”的視覺“典范”,其遵循著基本的美學的法則而又是一種“靈感”的再現,強調在繪畫的過程中把握那轉瞬即逝的“感覺”和“判斷”,必須在每一筆的觸發(fā)中敏感意識到取舍之間的好壞。這種判斷力得益于觀察方法的培養(yǎng)也得益于持續(xù)不斷的繪畫訓練,換而言之這種“感覺能力”的是在反復觀看范本式的繪畫的“視覺經驗”中得來的,還必須得通過在心手之間不斷“試錯”以找到最為合理而準確的表現,才能被發(fā)明和賦予“美”和“詩意”。馬常利認為這些創(chuàng)作更多是啟發(fā)于一種未有的“靈感閃現”,必須能不拘泥于眼睛的觀看而更要依賴于想象力,就是說要擁有一雙“訓練有素”的眼睛才可能采集到更適合創(chuàng)作的素材。

第三部分是題為“直面生活”的風景寫生系列,展出馬常利為主題和風景繪畫創(chuàng)作時的油彩寫生作品50余件。馬常利的風景寫生在很大層面上都是延續(xù)了法國印象派繪畫的創(chuàng)作觀念,注重色彩和光線的表現力,然而與印象派藝術家多用調入白色以提高色彩的明亮度不同,其更多使用一種略顯沉郁的灰的色彩調性。馬常利在油畫風景寫生時不追求細節(jié)的勾描而追求整體的把控,因此一種“表現性”很強的用筆在有力的揮寫中,呈現出既單純而又充滿視覺層次感的畫面。毋庸置疑的是,這些繪畫與中國傳統(tǒng)畫學理論主張“寫意精神”的表現之間有著諸多共通之處。

第四部分是“臨摹敦煌壁畫與速寫”,展出馬常利創(chuàng)作的速寫稿40余件,還包括一些實物文獻和藝術年表。馬常利的創(chuàng)作仰賴于不斷出外寫生,汲取繪畫表現的靈感。在油畫風景寫生之外,還留下了大量的鉛筆速寫和素描稿,成為其收集素材的有效輔助方式。我們看到1980年代以來馬常利的油畫風景創(chuàng)作中,在色彩語言的調性上逐漸偏向于沉靜和樸茂,很可能與其1970年代末到訪敦煌時臨摹彩色壁畫的視覺經驗有關。盡管臨摹彩色壁畫的時間不長、作品也不是很多,但那些經過漫長時間褪去火氣的色彩顯現出來的古雅和濃重,對其而言都極具感召力。尤其是粗獷的線條表現力和單純而細膩的色彩質感,都與馬常利后來的創(chuàng)作之間有著諸多相通之處。馬常利在美術學院接受過嚴謹的速寫訓練,尤其在那樣一個相對物質匱乏的時代,速寫甚至成為表達藝術靈感不可或缺的方式。雖說很多速寫和寫生難以成為油畫創(chuàng)作的直接素材,但這種孜孜以求的繪畫訓練無疑讓使擁有了更為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在心手之間捕捉到真摯的繪畫熱情。

開幕結束后,為了更為深入地研究馬常利的藝術成就,展覽的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美術館7層會議室舉行。參加研討會的嘉賓除了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中國美術館研究與策劃部主任張晴外,大多是美術界著名的理論家、老藝術家,如:邵大箴、聞立鵬、杜鍵、李駿、王懷慶、王宏建、趙友萍、李樹聲、孫克、孫景波、殷雙喜、尚輝、王琨等。聽完眾多嘉賓的發(fā)言,已經84歲高齡的藝術家馬常利不無感慨地說:“本以為這是一次謝幕演出,沒想到得到各位如此高的評價,大家殷切地為我未來的繪畫方向指出那么多建設性意見。看來還不能停,我還要繼續(xù)畫下去!” 

據悉,展覽將中國美術館一層1、8、9號展廳展至4月12日。

藝術家介紹 
馬常利先生1931年生于河北省山海關,1953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后留校,1961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班讀研究生,1963年畢業(yè)后留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任教。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副系主任、代理系主任等職。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在從事藝術教育事業(yè)的同時,馬常利亦堅持“寫生”、“創(chuàng)作”的繪畫觀念,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油畫作品,尤以抒情性的風景畫見長。其深刻體會到風景畫是“無言的詩”,是畫家的“心靈之歌”,而繪畫就是在描述自己內心中的“詩境”。馬常利自1960年代始遠赴新疆、青海、西藏高原、大慶油田,1970年代深入太行山腹地,也在北京郊區(qū)、河北、山西、河南等多地寫生創(chuàng)作雄渾氣魄的北方風景,1980年代至1990年又多次到南方寫生,并留連忘返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東南亞景色,創(chuàng)作了諸多不同風格類型的油畫作品。

文編/朱莉  
圖/楊延遠(部分圖片由中國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