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學術意義:“董希文與油畫中國風”專題研討會(三)

時間: 2014.12.23

2014年12月19日下午4點,“董希文與油畫中國風”專題研討會第三節(jié)之“學術意義”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貴賓廳進行,研討會由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和宋曉霞教授擔任學術主持,發(fā)言嘉賓有王伯勛、祁海平、侯黎明、宛少軍、韓勁松、曹棟、趙昆、李昌菊。

研討會開始,王璜生首先說到,在歷史上不乏對董希文藝術的研究與討論,但還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和展開的問題,長期以來關于董希文藝術的研究集中在他的具有經典性、歷史性的大型創(chuàng)作上,而本次展覽努力將董希文藝術的各個階段進行呈現(xiàn),其中包括他早期的學習階段的創(chuàng)作、敦煌階段的創(chuàng)作、西藏階段的創(chuàng)作等,這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資料與線索。他期待學者從更多具體作品和相關歷史節(jié)點入手研究,從而更全面的理解董希文藝術。

研討會首位發(fā)言的學者王伯勛作為《油畫中國風——董希文藝術思想源流與實踐》一書的編著者,在多年的研究中他對董希文這個在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史中具有坐標意義的畫家的學術思想的形成、發(fā)展以及影響進行了梳理。他說到,在對歷史材料與細節(jié)的深入中,他發(fā)現(xiàn)許多和當初的選題預想有很大出入的地方,比如說這樣一個細節(jié)——董希文作為一個在現(xiàn)當代美術史中如此重要的畫家,一張政治意味及其濃郁的大型作品把他推到中國現(xiàn)當代美術史開篇的位置,可是為什么在和董希文同校畢業(yè)的浙江地區(qū)的同學們的文獻中沒有人提及過董希文和他所完成的《開國大典》?在對相關素材的梳理與研究中,他發(fā)現(xiàn)董希文在其藝術歷程中經歷過好幾次顛覆性的嬗變,這個演進的過程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問題值得深入研究。

研討會的第二位發(fā)言嘉賓是祁海平,他自言作為一個油畫家,在早年接觸到董希文的作品時便被其中的勃勃生機所吸引。他認為董希文是中國油畫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藝術主張與藝術實踐為藝術家們提供了許多啟示。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道路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而董希文很早便提出了一個鮮明的藝術主張,即油畫民族化。董希文認為中國藝術家應該有自己的氣質和表現(xiàn)手法,這是個性的選擇和文化身份的自覺。祁海平認為董希文對中國藝術有很深的理解,無論是在精神氣象還是藝術形式上都有著中國性和大家風范,并且他在創(chuàng)作中是兼收并蓄的,他有著很強的實驗精神,認為油畫具有多樣的可能性,在題材、風格、技法上都有著同時代人少有的跨度。

敦煌美術研究所所長侯黎明在研討會中表述了敦煌時期對董希文藝術生涯的重要性。對于董希文來說,敦煌時期在他的藝術生命中是具有啟發(fā)與開拓意義的。侯黎明說到,董希文三次臨摹“舍身飼虎圖”,不停的琢磨,在那個不安的時勢中,董希文帶著這份專注在敦煌潛心的研究與繪畫,而壁畫作為宋以前美術的主流遺產具有真正的中國性,董希文正是于此吸收了中國藝術的精粹。隨后發(fā)言的劉新作為《中國油畫百年圖史》的書寫者,他認為董希文是新中國油畫史的許多課題中節(jié)點性的關鍵人物,在西部問題和改革問題中都見董希文的重要性。敦煌壁畫作為一種繪畫的傳統(tǒng)資源對中國油畫的落地生根起著關鍵的轉型意義,此中,董希文的創(chuàng)作成果是最直接的體現(xiàn),最具正面價值。他的創(chuàng)作中敦煌文化轉化成了美術創(chuàng)作資源,從而使民族藝術在新的時代有作為。劉新也說到,在董希文心中,《苗女趕場》、《哈薩克牧羊女》這類作品是他喜愛的道路,而他并未繼續(xù)下去是一種遺憾,在時代主流中,他放下了個人愛好,他的才氣與共和國的精神氣度契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傳世經典。

由于會議時間的限制,與會嘉賓并未一一進行詳細闡述,宛少軍繼續(xù)油畫民族化的話題,他認為油畫民族化是當時有抱負的畫家進行的自覺實踐,董希文邊學習邊融合,思考著如何既保持油畫本身的性能同時又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他的天賦與修養(yǎng)使他對民族性有著深刻的認識,其中中國人的氣質與情感是核心。油畫民族化在今天仍然是重要的課題,董希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韓勁松隨后簡略的提到董希文原作的復制與修改問題,而曹棟從董希文作品中的的構圖、色彩、題材等分析了其中隱現(xiàn)的象征主義與精神情懷。趙昆利用幻燈片展示了董希文三次進入青藏高原的詳細路線和相應時期所作的作品,并提出藏族題材在許多課題中的重要意義。講座的最后一位發(fā)言嘉賓李昌菊多年來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油畫本土化現(xiàn)象,她認為董希文油畫的成就與價值不僅屬于五十年代,也回答今天了今天油畫創(chuàng)作取向中的諸多重要問題。

文/張弛
圖/林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