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博士生論壇第三場《蠻荒:古典藝術語境中的風景畫視野》

時間: 2011.5.11

2011年5月10日晚,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博士生黨支部發(fā)起、主辦的博士生論壇,在五號樓電教學術報告廳舉行。此次論壇是該系列活動中的第三場,由陳粟裕博士作為主持人,楊慧丹博士作為點評人,特邀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孟憲平博士作為主講人,展開了以《蠻荒:古典藝術語境中的風景畫視野》為主題的學術論述與討論會。

經(jīng)過主持人的簡短介紹,論壇開門見山地進入了主講階段。孟憲平博士在第一部分中就問題的提出做出了語義學的解釋。他通過東方概念與西方概念中“蠻荒”一詞的對比,引申出他以西方概念中的wildness 和wilderness的作為分析的語詞依據(jù),揭示了該詞作為“未被文明改變和馴化的自然之地”的概念。同時,他通過哈德遜河畫派、中國傳統(tǒng)山水的畫面對比,強調了自身的研究重點——美國風景繪畫,并表述了“蠻荒”的兩個特征:一為荒涼原始的文明對立狀態(tài)。二為野性、動蕩、神秘、具有力量的審美特征。另外,他闡述了該主題作為他本人的博士研究課題,其價值和意義在于選取一個與當今的工業(yè)及后工業(yè)社會背景相對立的自然體驗狀態(tài)下,反觀人與自然的關系,并提供一個新的視覺觀看角度,梳理藝術史古典語境中的風景繪畫。在他的第二部分論述中,孟憲平博士主要矚目于古典藝術中田園概念、表現(xiàn)形式及特征。他通過對古希臘羅馬時代擬人化自然的田園觀念的追溯,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維吉爾牧歌式審美趣味發(fā)展的分析,推演到17世紀-19世紀潛在圖示的形成、空間確定性的探尋、中空式空間的確立及理想風景如畫性的影響。第三部分,他則談及“蠻荒”這一觀念作為一種持續(xù)存在的自然體驗,再一次梳理該觀念框架下的藝術史發(fā)展。在古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到浪漫主義這一過程中,他從繪畫、詩歌、戲劇等多方面角度呈現(xiàn)了豐富的材料,通過畫面構成的分析、繪畫圖示的運用、整體結構的認識等體現(xiàn)出藝術范疇中的不同學科間相互的影響滲透,同時歸納出古典時代蠻荒風景的形式特征,以及19世紀“蠻荒”風景作為真正的自然體驗,表達科學的真實性、自然主義的態(tài)度而重新興起,而非孤立地在傳統(tǒng)基礎上發(fā)生。最后,孟憲平博士主動將話題引導向探討,在價值、意義、特征、關系等方面對“蠻荒”這一主題提供了討論的方向。

此后,楊慧丹博士對主講內(nèi)容作出了點評,提出主講人在材料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搜集,并在對“蠻荒”概念的闡述中構建新的視野。同時,她也梳理了風景畫脫離人物畫的發(fā)展歷史,表述了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繪畫的不同源起及文化基礎,表達出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提出該概念,有助于反思人與自然關系的重建,也利于建構另一種視野,對于理解西方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景觀都具有一定意義。

評議階段之后,在席的同學與老師根據(jù)孟憲平博士的講述做出了探討。圍繞著“構建體系”的難度、“田園”與“蠻荒”的劃分基點、史料和論述材料的選取、主客觀視覺評判的選取、工具理性概念的使用等做出了熱烈的探討,主要聚焦于“蠻荒”作為一個主觀詞匯,如何具有足夠彈性去統(tǒng)攝拓深于更大的藝術視野。其中,人文學院余丁老師特別提出了對于“蠻荒”這一概念,應當有個學術型的界定,并且通過藝術史觀的理論梳理剖析了其界定的重要性,并糾正了“崇高”這一美學概念在分析時的使用范疇。另外,他還提出“蠻荒”這一概念在圖像系統(tǒng)中可以被梳理,但作為精神象征性的有意識行為,是否一直存在,仍舊值得探討。孟憲平博士也就問題做出了一一回應。

本場博士生論壇,作為院校的學術平臺,提供了很好的接觸和交流機會。使得藝術專業(yè)的研究者得以相互評估,并就不同院校間的研究方法通過探討相互借鑒,產(chǎn)生共促。由于時間關系,第三場博士生論壇在學術互動中圓滿成功,敬請期待下一期精彩的內(nèi)容與爭鋒。

藝訊網(wǎng)記者/攝像:應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