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追憶丨薄暮冥冥 松柏長年:緬懷中國美術史家、美術史教育家薄松年先生

時間: 2019.4.2

薄暮冥冥,斯人遠去。

其行其德,松柏長年。

我國著名美術史家、美術史教育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薄松年先生于2019年4月2日上午9時51分在北京醫(yī)院病逝,享年八十七歲。

薄松年先生簡介

薄松年,1932年出生于河北保定,幼年孤貧,其父失蹤抗戰(zhàn)之初,母親辛苦撫養(yǎng)。1950年畢業(yè)于保定師范學校,1952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學習,師從著名美術史家王遜教授,1955年畢業(yè)后留校從事中國美術史教學。薄松年先后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美協(xié)年畫藝術委員會委員、炎黃藝術館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中國民間美術全集編委及顧問、《中華藝術通史》(國家文化重點工程)特約審稿專家、中國民間文化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幸遇恩師  秉承師德

薄松年先生在其一生的求學與求業(yè)中遇到兩位重要的恩師。先生早年在保定師范學校學習期間,遇到其第一位恩師美術老師范學禮先生,對其思想性格影響最大。其恩師為人節(jié)氣高邁,個性剛強,畫藝廣博,尤擅畫花鳥,其有關繪畫基礎、古代的畫理、畫法和畫史等啟蒙知識,皆一一傳授給了薄松年。

其第二位恩師是其作為調干生到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學習,他傾心于系統(tǒng)地學習中國美術史,并有幸遇上其業(yè)師王遜先生。1955年,薄先生畢業(yè)后,擔任王遜先生的助教,次年,王遜先生主持籌建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薄先生參與了其中的許多具體工作。六十年代至“文革”前,薄松年先生常隨王遜先生到故宮博物院觀看啟功、徐邦達等先生如何鑒定研究書畫。薄松年先生在秉承二位恩師的教導下,在其六十余年的美術史教學與研究中辛勤耕耘,誨人不倦。

薄先生秉承師德一方面體現于其對學生的極端負責,另一方面來自于他對恩師的回報。薄松年先生對學生的負責,從其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工作中表現最為明顯。薄先生授課,沒有一勞永逸的教案和一成不變的教材,只有一直不變的師德。六十年間,他與同行們磨礪出多種版本的美術史教材,成為美術史教學的主要教材之一,對學生傾其所有。薄先生的師德還來自他對其恩師的精心回報。多年整理王遜先生的遺稿,并為王遜先生的全集付出心血。

辛勤耕耘  恒久出新

薄松年先生在其六十年的教學與研究中辛勤耕耘,恒久出新。薄松年先生在從事美術史教學與研究六十年中,其在藝術史教研貢獻可概括為四個方面:一、中國美術史教學;二、中國美術史教材編寫;三、歷代繪畫特別是宋元繪畫研究;四、民間美術調查與研究。

薄先生學術研究的特性是熟知歷代、重在宋元,其研究特點之一是基于對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民俗等歷史文化背景的深入認識,之二是對美術文獻爛熟于心、運斤成風;其三是掌握了大量的圖像資料,并將它們的流變有機地聯系成若干個整體;之四是積極采用社會和田野調查的方法,這主要體現他研究民間美術的工作中。薄先生治學嚴謹,首先強調所言之物,須無一處常識錯誤,然后在考證中,應有一份證據說一份話,不作無謂推斷。

薄先生的極年之作是他在1957年發(fā)表的《〈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及其時代意義——對王叔惠先生〈談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一文的兩點商榷》。薄先生從文獻學的角度擴展深化到對《林泉高致集》和郭熙其人其作的研究上,發(fā)表了《郭熙父子與林泉高致》一文,最終形成了專著《郭熙》。薄松年的《宋徽宗時期的宮廷美術活動》,最早深入研究北宋宮廷美術活動和翰林圖畫院的建制,特別是宋徽宗時期的宮廷繪畫及其機構,并將宋徽宗的道教思想及其活動與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結合起來,后來積累成專著《趙佶》,在國內外學界引起了積極的反應。薄先生最早對北宋燕文貴及“燕家景”進行了研究,發(fā)表了《試論燕家景致》一文,系統(tǒng)地把握了北宋山水畫家燕文貴的取景風格和“世俗氣”,指出這是他本人出身于“江海微賤”的緣故,而“燕家景”的特性是“著力圖繪可供人游賞的山水景物?!对囌劻嚎嬛械亩U意》是薄先生的近年新作,對以南宋宮廷畫家梁楷的禪畫進行了鞭辟入里的深刻探討,認為梁楷畫中的禪意與受佛教禪宗的影響密切相關。薄先生將宋代宮廷美術的造型特性結合當時民間美術的影響進行了聯系與比較,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結論,如南宋宮廷畫家蘇漢臣的嬰戲題材中的造型與北宋末開封專畫嬰兒的“杜孩兒”和畫照盆嬰兒的劉宗古的繼承關系,以及此類造型對明代嬰戲題材的影響等。在薄松年先生從教六十周年之際,張露主編、故宮出版社出版《宋元繪畫研究——慶賀薄松年教授從教60周年》。

薄松年還著作有《中國美術通史》(隋唐及宋遼金兩卷)、《中國繪畫簡史》、《中國年畫史》、《吉祥圖案及家庭諸神》(英文版)、《中國年畫》、《中國門神畫》、《中國灶君神馬》、《中國民間美術全集》(山西卷)及《南宋四家》、《郭熙》、《趙佶》、《馬遠》、《黃公望》等古代畫家研究專著。

薄松年先生還參與了許多國家級的科研課題和出版項目,如承擔《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編委工作,并在其下的《中國繪畫》任分支主編;還主編了《宋元繪畫》,這些為在中國古代藝術史教學中的擴大閱讀,開拓了清晰的視野。

在世紀之交,薄先生對歐美日的許多大學、博物館進行了學術考察和交流。在其八十多歲的高齡下,依舊精神矍鑠地活躍在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講壇上,還常常與演講者展開精彩的論辯,其嚴謹的學風和填補空白性的觀點贏得了海內外和國際學界的尊重和認同。六十年來,薄先生發(fā)表專著二十八本,刊載學術論文數十篇。1992年,榮獲國務院頒發(fā)的特殊津貼,2008年,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評為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美術史家。

整理/藝訊網
首段挽聯/林路
圖/來自網絡

整理資料來源:

[1]余輝.秉承師德 辛勤耕耘—記美術史家薄松年教授[J].美術觀察,2001(04):58-59.
[2]余輝.平真天真 恒久出新—薄松年教授從事美術史教研60周年[J].美術研究,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