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專稿丨“曾竹韶獎”:十年遠行,中國青年雕塑成長印跡初“見”

時間: 2019.1.11

1903年,德國詩人R.M.里爾克在他關于羅丹的專著里這樣寫道,“雕塑是獨立的,就像畫架上的繪畫一樣,但它又不同于繪畫,雕塑甚至不需要屋頂來限定。它是可以獨立存在的物體,它也具備一個完整事物的特點,即人們可以繞著它走,也可以從各個角度進行觀察…它必須有自己的特定位置,并且它必須被設置在無聲的持續(xù)空間及其各種規(guī)律中…其確定性、穩(wěn)定性和崇高之處并非來自于它的重要性,而是來自于它與周圍環(huán)境的和諧相處?!边@門古老的藝術藝術不論是作為“物”、承載紀念意義的對象,還是作為當代城市公共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其內在價值在一定的時代規(guī)律之中被無限地豐富著。

中國雕塑藝術承載五千年的文明,自二十世紀以來延續(xù)新傳統(tǒng),經歷了四、五代人的接力,發(fā)展至今,生長出一片燦爛的花朵。作為中國現(xiàn)代雕塑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雕塑獎學金,“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已走到了十年征程的路口。它面向雕塑院校青年學子,以公平公正的評審機制、嚴謹?shù)慕M織結構、持續(xù)的影響力獲得了業(yè)界內外的良好口碑。一個孩童成長十年,已然在養(yǎng)分的滋養(yǎng)中漸漸撐開羽翼,一個全國性質的雕塑藝術獎學金,穿越十年風雨,承載的是一代青年雕塑人的成長印跡。

主題定為“十年一見”的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獲獎作品全國巡展(北京站)于2019年1月8日上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雕塑學會、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雕塑藝委會、大同市人民政府主辦。與此同時,獲獎代表組成的青年雕塑論壇及以“當代學院雕塑教育”為主題的專家論壇也順利舉辦。

十年累積下來,該獎學金共收到934件(組)作品參展,其中170件(組)作品獲提名獎,50件(組)作品獲“曾竹韶獎”。面對如此龐大的數(shù)據,可以說,一方面,中國雕塑事業(yè)正以蓬勃的勁頭生長,數(shù)量與日俱增;另一方面,“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客觀的線索,脈絡之下,中國青年雕塑藝術的“發(fā)展、轉變、創(chuàng)造”的斷代史隱隱浮現(xiàn)。與此同時,還有不斷調整的評審視野、引導標準及與時俱進的高校雕塑教育。這場被呂品昌教授稱作“中國雕塑展覽史上的一次偉大遠行”究竟承載了哪些故事呢?

十年一見:中國青年雕塑的十年成長

“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以曾先生的名字命名,實則凝聚的是第一代中國雕塑人的精神價值,以及薪火相傳的不懈動力。曾竹韶先生(1908.07-2012.03)出生于福建廈門,幼年僑居緬甸,1922年回國,1928年考入杭州國立藝術專科雕塑系,次年底赴法國留學,并自修音樂。1939年底從馬賽起程回國,后于重慶任教十年有余。并于1952年調入中央美術學院工作,同期,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設與浮雕創(chuàng)作。其代表作品有紀念碑浮雕《虎門銷煙》板塊,中山公園《孫中山》、北京大學《蔡元培》,是我國現(xiàn)代雕塑的先驅代表之一。

曾先生不僅是杰出的雕塑藝術家,也是新中國雕塑教育的拓荒名師,為我國的雕塑事業(yè)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在中央美院執(zhí)教數(shù)十年中,他提倡發(fā)揚對中國傳統(tǒng)雕塑藝術和民間雕塑的研究和學習,將實踐經驗以及雕塑技法傳授給學子,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的雕塑人才。正如范迪安院長談到曾竹韶先生時表示:“其創(chuàng)造精神與學術品格始終給后輩以無言的鼓勵和榜樣的力量。他的雕塑作品因凝聚著濃郁的歷史意識、現(xiàn)實關切和人文情感而永恒,他在教學上一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fā)掘并肯定學生創(chuàng)造才能的長者之風,受到晚輩的由衷敬重。”

“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的產生背景與中國當代雕塑發(fā)展息息相關,2000年后,新銳的觀念匯聚交融,一批青年雕塑家嶄露頭角,中國當代雕塑在千禧年初進入了一個青年的時代,在青年雕塑家們對展示平臺的需求、高校雕塑教學的交流需要、藝術市場的關注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08年,于曾竹韶先生百歲生日之際,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國雕塑學會共同倡議并發(fā)起設立“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獎學金面向的青年學子主要針對每年應屆畢業(yè)的雕塑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以獎學金的形式組織的展覽和評審,所以具備了一定的公益性質。從2008年到2017年,展覽與評審共舉辦了十屆,在最初,中央美院雕塑系牽頭,10大美術院校雕塑系共同參與,每個系推薦5名畢業(yè)生的作品參展,前三年的展覽都在北京舉辦,至2011年,得到山西省大同市政府的支持后,“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評選和展出活動移師大同中國雕塑博物館,評審機制也得到相應的調整和擴充,格局擴展到全國院校的十八個雕塑系,累積下來,該獎學金共有934件(組)作品參展,其中170件(組)作品獲提名獎,50件(組)作品獲“曾竹韶獎”。

十年來,“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作品展覽也得力于社會各界的支持,已經成為雕塑界普遍公認的全國青年雕塑展覽的第一品牌。鑒于展覽的持續(xù)的影響力和良好口碑,在“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作品展覽的第十個年頭,主辦單位便決定將十年來獲曾竹韶獎學金的全部作品在全國十大美院進行巡展。旨在通過展覽,促進校級之間的交流,推動青年雕塑創(chuàng)作的深化,推動雕塑教學的進步。

十年一劍:青年藝術家們的精神檔案

展覽開幕前,“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青年雕塑論壇舉辦。皮道堅、殷雙喜、翁劍青、王林四位教授組成專家組出席。柳青(2009年獲獎)、譚建明(2009年)、石富(2012年)黃山(2016年)田野冬雪(2018年)5位獲獎代表分別以自身創(chuàng)作的歷程闡述了對于雕塑藝術的體會,他們的個性特征不一定能夠覆蓋青年雕塑家們的全部面貌,但卻折射出部分群體的觀察方式與思考路徑,也向從側面烘托了獎學金的評判標準。柳青的獲獎作品《G4472新世界》以敘述的方式截取了搭載地鐵人群的時空片段,他的思考與時代相聯(lián),觸碰中國人當下的生存狀態(tài),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意識被列在重要標準;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譚建明打破“塑像”的傳統(tǒng),用生動的手法和特別的角度呈現(xiàn)了《我的老師們》;石富從自身的坎坷磨難中凝聚力量,以《中國孩子》展現(xiàn)了貧困兒童的面貌,也將雕塑的社會價值最大化,將他積累到的社會關懷回饋到邊緣群體。如殷雙喜教授所評:“他將視野投落在社會邊緣人物身上”,以藝術的力量呼吁人性的溫度;黃山的《列傳》在吸收漢代畫像石的傳統(tǒng)的同時探索了紫砂泥土的創(chuàng)新運用,把“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書寫,流露出歷史感與質樸的人文情懷;作為這五人之中最年輕的藝術家,最近一屆獲獎的田野冬雪通過《物變》向我們展現(xiàn)了女性的細膩觀察力——舊物的質感透過陶土的演化獲得了新的解讀方式,時間、空間、記憶攪拌在一起,陶土樸實卻古老、富有靈氣,材料美與藝術家的狀態(tài)恰到好處地結合起來。

雕塑藝術是一個古老的命題,不論東西均有各自獨特的發(fā)展線路,而青年群體則是雕塑繼續(xù)向前推進的核心力量。以這些獲獎代表、乃至曾經獲得“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及提名獎的藝術家們來看,雖都有各自的視角和語言,但他們身上的責任感、敏銳的觀察力、扎實的創(chuàng)作力都是有目共睹的。隋建國教授在談到獎學金標準時說:“評選沒有題材的要求,更沒有風格的限制,獎項看中的是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力?!比辗e月累,創(chuàng)新性的思考和高質量的作品能夠形成的良好風向,無形之中為一屆屆的青年畢業(yè)生們給出了一些提示,也“改寫了雕塑專業(yè)畢業(yè)展的傳統(tǒng)模式”,一定程度上鼓勵了青年學子們的積極性。

曾竹韶獎還具備了一定的標本意義,展覽總策展人孫振華教授和中央美院呂品昌教授都談到,“獎項和展覽記錄著當代青年雕塑學子們的所思所想,在這個意義上,每一屆的展覽就是他們的精神檔案,”在觀念更新技術進步的時代,曾竹韶獎成為一個媒介,呈現(xiàn)出最前沿的、最新興的青年雕塑家們的狀態(tài)。

十年一建: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的雕塑藝術教育

《走向現(xiàn)代:20世紀中國雕塑大事記》(殷雙喜主編)中曾提到蔡元培先生課中講道:“音樂建筑皆足以表示人生觀,而表示最直接者為雕塑”(1906年,丙辰,中華民國5年)。盡管是一百多年前提出的觀點,若將“雕塑藝術視為一種展現(xiàn)人生觀的外在表達”放在當今更是毫無違和之感。那么,牽扯到人生觀的雕塑“要如何教?學生要如何學?甚至雕塑藝術能不能靠教走出來?”面對這些問題,恐怕非一時可解,且隨著時代發(fā)展教育的議題仍舊在不斷變換、問題關鍵點也在不斷革新。1月8日下午,全國數(shù)十所高校的教授、雕塑藝術雜志的評論家、以及部分現(xiàn)當代藝術的研究專家齊聚一堂,圍繞“當代學院雕塑教育”進行了討論。

隋建國教授從回憶了創(chuàng)建獎學金之初的點滴談及自己的教學經歷,他坦言,“學生的創(chuàng)作是原發(fā)的,教師其實是控制不了的,我們能交給學生基本功,然后讓他自己的方向去發(fā)展。獎項給了學子們一定的參考性,這也是在告訴他們,努力的方向不是單純的學習,而是超越它。”隋先生從教多年,于此也分享了最真切的感悟,最后談到:“藝術應當為人”,客觀上可以為別人服務,主觀上也是自我提升的過程、反思的過程。或許,我們所討論的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其實是“人的現(xiàn)代性”的塑造過程,藝術恰好是助力于實現(xiàn)人的現(xiàn)代性的一種途徑,藝術家們應當完善自身,“填補一些空白,積累一些訊息、一些營養(yǎng),擔起自己的責任”。

孫振華教授聯(lián)系自己讀到的《今日簡史》教育話題部分談了自己的感受?!皩W校教的屠龍術應為何用?可有其用?有龍可屠?”現(xiàn)代的教育其實有兩方面可挖掘——“智能的教育、意識的教育”,教師能夠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基礎技術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感受痛苦、喜悅、愛好”的意識。且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中,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已經非常突出,院校教育應當將正統(tǒng)的“學校課堂”結合非主流性的“外部課堂”,在這兩條邏輯的穿插之間,便可幫助學生尋找自身邏輯。部分教授專家也針對信息時代的教學要求提出了看法,在跨界和開放多元的環(huán)境下,雕塑藝術包裹在“國家意志、社會需求、文化形態(tài)”等多種要素的坐標之中,未來的雕塑教育和創(chuàng)作仍舊需要在不斷反思、總結、調整、突破中繼續(xù)。

借以本次展覽總策展人孫振華教授通過曾竹韶獎觀察到的“中國雕塑界的三個成長”現(xiàn)象,我們能大致勾勒一個輪廓:其一,雕塑學科整體學術地位在不斷成長,學術界、藝術界整體的重視程度有所增加;其二,學科主體即青年雕塑家們綜合能力的成長,即青年雕塑家不再是只會“創(chuàng)作”,也能夠完善自己的理論思考、表達能力;其三,十屆活動下來,國內雕塑院系作為組織方的組織能力、策劃能力都成長不少,也具備了一定的水平。“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以十年的遠航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片豐富的圖景,它是中國青年雕塑十年事件和行為的積累印跡,也是中國藝術院校雕塑教學的全面回顧。同時,在回顧之上,青年一代仍舊是譜寫未來中國雕塑道路的中堅力量,下一個十年,我們翹首以待。

文/張譯之
圖/胡思辰(作品圖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