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由內及外:《藝術論壇》與當代藝術批評的歷史

時間: 2017.9.29

從歷史線索上談論藝術批評,我們很難從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找到其緣起,但從一種推斷的角度出發(fā),藝術批評與藝術應同步發(fā)生,當?shù)谝患覀兎Q之為“藝術”的作品誕生時,或有專業(yè)的術語對其評介,或有大眾的“品頭論足”。不對這一學科作“考據(jù)學”式的分析,我們至少需要承認,在現(xiàn)代藝術發(fā)展為當代藝術的進程中,藝術批評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20世紀60年代,也就是西方當代藝術勃興的時代,藝術批評的作者在藝術文化領域并不是一般的寫作者,他們是藝術現(xiàn)場的闡釋者,是藝術潮流的引領者,也幾乎是藝術界的法官。戰(zhàn)后美國興起的抽象表現(xiàn)主義很快在西方藝術界形成聚力,紐約也取代巴黎成為了藝術的新中心,《藝術論壇》(Artforum)這一美國藝術批評界的重要刊物就誕生于此背景。雖然有不少畫廊商業(yè)信息的刊發(fā),但這并沒有影響其藝術批評的獨立態(tài)度,刊發(fā)的諸多文章都在當時引發(fā)激烈討論,成為教材級讀物并進入學院教育體系,比如邁克爾·弗萊德在《藝術與物性》中開啟的針對極少主義藝術的批判,布萊恩·奧多爾蒂在《白立方之內:畫廊空間的意識形態(tài)》中談論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以及美學在畫廊空間中錯綜復雜的關系,甚至W.J.T•米歇爾圖像理論的核心概念“圖像轉向”也是在《藝術論壇》中首次提出。

近日,《白立方內外:當代藝術批評50年》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發(fā)行,精選收錄文章29篇,構成《藝術論壇》50年(1963-2003年)的思想集錦。這是這本最具影響力的藝術雜志在中文語境的首次集中呈現(xiàn),也是《藝術論壇》中文網(wǎng)站的補充與延伸。援引主編安靜(Lee Ambrozy)的序言,這是一本文集與工具書的合體,既是歷史文獻,亦是一部20世紀下半葉歐美當代藝術及藝術批評與理論的發(fā)展簡史。2017年9月28日,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當代藝術的內與外”學術討論中,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宋曉霞、《白立方內外》主編安靜、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藝術論壇》中文網(wǎng)資深編輯楊北辰圍繞著語言、寫作與譯介以及當代藝術批評的方法與現(xiàn)狀等話題展開討論,試圖開啟對于“藝術批評”多重維度的再次反思。

《藝術論壇》雜志可謂代表著從現(xiàn)代走向當代的藝術批評的榮光,但近二十年來一些新的情況正在悄然發(fā)生。隨著市場和藝術展覽的興盛,策展人開始取代批評家成為當代藝術場域的核心人物,雖然二者在身份構成上存在一定的重合維度。此外,與當代藝術平行發(fā)生的是視覺文化的興起,圖像以及“觀看”成為文化的核心,書寫無可避免的呈衰退趨勢,網(wǎng)絡的普及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著讀者對于文化、藝術“去引導”式的自我解讀,甚至藝術批評是否已死亦被提上了人們的討論日程。

這種隨視覺時代發(fā)生的微妙變化在寫作、閱讀風格上體現(xiàn)為對評判式風格的淡漠,以及對敘述性寫作的青睞。當代藝術的反權威、反中心主義的特質,自然與制造權威的批評發(fā)生沖撞,但在全球視覺文化的大背景下也激發(fā)出一些新的可能。就我們身處其中的中國當代藝術而言,作為當代藝術全球化的產(chǎn)物,其從意識形態(tài)濃郁的現(xiàn)實主義轉為對于當代性問題的探索,西方的藝術批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橋梁作用。中國本土的藝術批評發(fā)展至今亦形成一個涵蓋期刊、論文、雜志、網(wǎng)絡、論壇、自媒體的綜合體,催生出大量的寫作者及文本。為展覽開幕撰寫前言是當代藝術最“時興”同時也最受詬病的批評形式,據(jù)統(tǒng)計,剛過去的2016年在中國就有3780多個當代藝術展覽開幕,這種盛況卻難以掩蓋這種“文體”缺乏獨立態(tài)度、語言文字矯揉造作等通病。即便如此,哲學家汪民安仍認為現(xiàn)在的藝術批評替代了三十年前的文學批評,并構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寫作場域。于全球視野下討論當代藝術批評,便與《藝術論壇》以中文匯本形式來到中國語境一樣,面臨著“翻譯”以及理解的問題?!端囆g論壇》的中譯所面臨的歷史觀感和文化情景,亦是當代藝術自身“內與外”問題的寫照。在構建中國文化的歷史中有著多次翻譯高峰,比如佛教的介入,就當代藝術而言,曾經(jīng)的譯介是接受現(xiàn)代性的一個鏡像,而當下則是重新塑造自我、完成自我確認的過程。

本書冠以“白立方內外”之名,一方面提示著關于當代藝術的批評不僅是一個“內部”現(xiàn)象,而是與諸多文化維度相關;而中文版的出版,亦暗示著在當代語境下“內”與“外”已不再重要,甚至需要我們拆掉內外之間的“隔板”,消解全球化語境下的邊界,以全方位的視角審視正在發(fā)生的問題。

本書在編寫上采用時間順序,這便于清晰的了解不同時期的討論焦點和學術關照,同時也看到同一理論觀點在不同時期的發(fā)展線索,以及當代藝術領域不同時期批評寫作的風格特征。翻開目錄能清晰的觀察到關于1960年代以來各種藝術風格和流派的討論,諸如波普藝術、偶發(fā)藝術、觀念藝術、大地藝術;隨后藝術批評便開始逾越藝術本身,將社會政治、經(jīng)濟、其他人文學科與視覺文化領域的話題納入自身的涉獵范疇。白立方的內與外以及邊界問題,在當代藝術批評領域越來越不成為一種限定,而是處于逐漸擴大、模糊與交融的狀態(tài)。從寫作風格上來說, 不同于傳統(tǒng)的藝術批評寫作逐漸登場,比如托馬斯·麥克埃維約頗具敘事性和描敘性的《醫(yī)生律師印第安酋長》,而鮑德里亞的《星形的美國》則是通過旅行的觀感,用詩歌般的文字表達出他對于“超真實美國”的深刻分析與解讀。有人認為這與《藝術論壇》創(chuàng)始人雷德爾1971年離任并轉向《十月》雜志有關,自此《藝術論壇》偏離批評軌道,滑向大眾閱讀趣味。當然,這事實上回應了全球化時代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與批評的地理文化邊界的消解,正如本書收錄的最后一篇文章的主題:“邊界問題:全球主義標志下的藝術世界”。當代藝術可以是直接感性的,亦可以是委婉費解、難以言表的,因此當代藝術便需要不斷的闡釋與批評。

丹托有言:“藝術世界與真實世界并無二致”,藝術世界必須隨時代而變,那作為藝術世界一部分的當代藝術批評也必須與這個變化著的真實世界保持著觀念和語言的同步。

文/張文志
圖/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