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書畫本同”:故宮博物院展出107件作品盡現(xiàn)趙孟頫藝術成就

時間: 2017.9.7

趙孟頫(1254-1322)歷經(jīng)宋、元兩代,書法超邁唐、宋,繪畫開啟自宋朝以降時代新風,是對后世書畫藝術的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的重要歷史人物。2017年9月6日,一次前所未有的趙孟頫大展亮相故宮博物院,為我們提供了一次走近趙孟頫的絕好機會。本次展出于武英殿的“趙孟頫書畫特展”,共有來自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及遼寧省博物館等,整整107件趙孟頫及其相關作品,全面涵蓋了趙孟頫一生中書法、繪畫等經(jīng)典作品——行書《秋興詩》卷、行書《歸去來辭》卷、《秋郊飲馬圖》卷、《水村圖》卷等,為我們?nèi)娼榻B了趙孟頫書畫藝術的淵源、成就以及影響。走近趙孟頫,是對一位繼往開來的藝術大師的認知,也是對一個時代的重讀。

展覽分為兩期,共四個單元。第一期時間為9月6日-10月下旬,第二期從10月下旬-12月5日(具體換展時間有待正式公布)。其中,四個單元分別是第一單元:溯本清源——趙孟頫的藝術淵源;第二單元:書畫交輝——趙孟頫的藝術成就;第三單元:松雪遺韻——趙孟頫的藝術影響;第四單元云泥有別——趙孟頫書畫辨?zhèn)巍?/p>

“溯本清源”單元主要呈現(xiàn)趙孟頫為矯正宋人書風輕肆躁露的流弊,遂以“師古”為號召,力主書學魏晉唐人,追求“盡善盡美”的藝術旨趣,身體力行,從鐘繇、王羲之、王獻之、智永以及唐宋名家書作中汲取優(yōu)長,融會貫通,形成點畫精美、結構端穩(wěn)、神態(tài)安詳?shù)拿婺俊?ldquo;書畫交輝”單元分為書法、繪畫兩部分,用大量原作為我們呈現(xiàn)趙孟頫在書法與繪畫藝術上取得的非凡成就。趙孟頫的書法時評其“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此書”,后人贊之“超宋邁唐,直接右軍。”其繪畫藝術亦推陳出新,為“文人畫”明確了方向,后輩獲益頗深。“松雪遺韻”單元展品包括了黃公望、吳鎮(zhèn)、文徵明、董其昌、王時敏、乾隆皇帝弘歷等創(chuàng)作的書畫作品,趙孟頫的藝術觀念、筆墨技巧在對當時乃至后世的影響可見一斑。“云泥有別”單元是一個特別的“辨?zhèn)?rdquo;單元,陳列部分真跡、贗品,通過兩者比照,為公眾提供出典型案例。如將故宮博物院藏《趙孟頫款行書洛神賦卷》與天津博物館所藏趙氏大德四年(1300)書《洛神賦》相比,可知此本是在摹、臨之間的作品。因其字的結構用筆與趙書基本相同,故可稱為“摹”。又因其點畫細微處仍無法達到趙書真跡的精致利落,故亦可稱為“臨”??顣糠謩t由于是作偽者自造,所以與趙書區(qū)別愈發(fā)明顯。

毫無疑問,趙孟頫的書法與繪畫藝術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繪畫上,趙孟頫倡導的“書畫本同”“以書入畫”的觀點以及多樣的山水創(chuàng)作風格面貌,對后世影響極大;書法上,針對南宋筆法大壞的頹勢書風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加以扭轉(zhuǎn)。趙孟頫的書法和繪畫藝術的成就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且同筆同法。書與畫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早在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提出,“書畫異名而同體”。唐宋人論及“書畫同源”主要著眼于理法相通,到了趙孟頫這里,他將二者的關系融為一體,并實踐于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他曾在畫作后自題詩句:“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其《秀石疏林圖》是這一觀點影響下的代表作品,畫中的秀石便是以書法中的側(cè)鋒畫就,疏林中的竹、樹、枯枝則重現(xiàn)了書畫中的中鋒用筆。

正如展覽前言所言:“趙孟頫是元代藝苑公認的領袖人物,其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與理論推動了書畫藝術的發(fā)展,并直接帶動和影響了眾多元代文藝家,令時代風氣為之一新。”但是,就趙孟頫的身份問題(其為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宋朝之后出仕元朝,輔佐元世祖忽必烈),當時乃至現(xiàn)今多有人批評他為失節(jié)。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Maxwell K. Hearn)在接受“FT中文網(wǎng)”采訪時談到,趙孟頫作為宋朝宗室但出仕元朝是做出了犧牲的,因為趙孟頫非常希望能夠做出改變,并改善漢人在新朝的生存環(huán)境。從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何慕文感受到了這一點,對此何慕文在采訪中直言:“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夠與他徹夜長談,討論做出這個選擇對他而言意味著什么。”“如果你仔細研究他的作品,是非常個人化的,富有詩意,也有一點哀傷和孤獨,你會感覺到他做出了一個艱難的選擇,并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找到了一個避風港。”

文/楊鐘慧
(作品圖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

展覽信息

展覽名:趙孟頫書畫特展

展覽時間:2017.9.6-12.5

展覽地點:北京故宮博物院武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