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基弗巡展新聞發(fā)布會召開 展覽于11月19日在中央美院開啟

時間: 2016.10.21

2016年10月21日,“基弗在中國”北京展覽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新聞發(fā)布會,期待已久的基弗大展即將于2016年11月19日至2017年1月8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這是首次在中國舉辦安塞姆?基弗藝術創(chuàng)作的大型回顧展,包括20世紀80年代至今基弗創(chuàng)作的繪畫、雕塑、裝置、攝影作品共87件,部分作品尺幅巨大,是基弗的代表性作品。

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靳尚誼,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德國湯若望科學與藝術基金會常務理事、德國貝爾藝術中心大中國區(qū)總監(jiān)龐博,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中國基弗展中方聯合策展人王璜生等嘉賓出席展覽新聞發(fā)布會,就展覽的籌備情況,展覽基本框架,學術、公眾服務等與媒體和公眾做了深度交流。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部主任王春辰主持新聞發(fā)布會。

安塞姆?基弗是德國新表現主義的主要代表,德國新表現主義延續(xù)了歐洲長久以來的繪畫傳統(tǒng),掀起關于繪畫回歸的討論,關注歷史和現實,打破了美國波普藝術、極簡主義和抽象藝術占據主導地位的局面。

在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從學術角度闡釋了基弗藝術在整個當代藝術史中的重要性,基弗在上世紀6、70年代開始備受關注,當時正是美國式的“重觀念、輕繪畫”藝術理念大行其道,基弗的創(chuàng)作強調回歸繪畫,與這一主流思潮形成對抗沖擊。當時一些美國批評家認為基弗藝術直面德國對二戰(zhàn)的反省,過多強調德國民族積極的一面,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感。邵大箴教授不認同這一觀點,他認為基弗藝術在回歸德國表現繪畫的同時也吸收了美國觀念藝術的一些要素,這很明顯能從基弗作品的材料運用看出。

基弗與中國當代藝術淵源很深,在85’新潮美術如火如荼的時候就被介紹到中國,影響中國一大批當代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面貌?;ケ救艘灿?992年來到中國,從北京到西安,進入新疆,走到絲綢之路南線,最后輾轉到巴基斯坦和印度。此次在北京舉辦大型回顧展,不僅提供一個直面基弗繪畫的展覽空間,也藝術史研究、藝術創(chuàng)作對歷史和現實的認知提供不同尋常的觸動。

中央美術學院和各合作主辦單位極為重視展覽的推進,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強調此次展覽將在內容呈現、公眾展示上突出基弗特色,將深度介紹基弗的學術背景和創(chuàng)作線索。中方聯合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介紹了展覽的基本情況:展覽共展出基弗代表作品87件,涵蓋其創(chuàng)作的所有語言種類,全面呈現基弗的藝術特色;部分作品尺幅巨大,高達五米,且重量極重,中央美院美術館在布展中將使用最好的空間和展墻;圍繞展覽將推出一系列學術活動計劃,包括研討會、講座、公共教育、出版等,推動中國進一步對基弗的解讀和研究。

基弗的作品充滿宏大、壯闊、凝重的空間場域,具有強大的視覺力量,在創(chuàng)作中也突破材料的邊界,泥土、水泥、石頭、柏油、塑料、樹枝、干花、麥稈等等,都參與到作品的建構之中。視覺力量之外,基弗的藝術也將人們眼光引向共同歷史的深處,也引向個體記憶的深處,作品探討戰(zhàn)爭、民族、集體意識、文化、神話與傳奇等等問題,他以各種方式不斷地去重新喚起人們對它們的反思,刺痛民族集體記憶的神經。

共同期待11月19日“基弗在中國”展覽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啟幕。

文/張文志
圖/楊延遠
(作品圖由展覽方提供)

基弗在中國(巡展北京站)

展覽時間:2016年11月19日—2017年1月8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三層A展廳和B展廳

總策展人: Prof. Dr. Beate Reifenscheid(德)
聯合策展人:魯曉波、王璜生、馬躍、顧丞峰
助理策展人:金續(xù)

學術指導:中央美術學院
德方主辦機構:德國貝爾藝術中心
中方主辦機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清華美術學院、藝銘東方文化傳媒、百家湖國際文化投資集團

支持機構:
北京靳尚誼藝術基金會、中國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