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昨日重現的“敦煌”:作為一種融合的創(chuàng)作語境

時間: 2016.10.19

2016年10月18日,陶溪川藝術周在江西景德鎮(zhèn)陶溪川文創(chuàng)街區(qū)啟幕,從園區(qū)的整體規(guī)劃、建設,以及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領導致辭中顯示出的雄心和決心,似乎又一個國際范的文化藝術園區(qū)正冉冉升起。作為戰(zhàn)略合作伙伴,中央美術學院在陶溪川美術館推出展覽“致敦煌:文明的回響”,與其他十一個藝術活動共同構成藝術周的整體框架,其中包含關注藝術新生力量的“復調:中國當代雕塑新銳作品展”、回顧歷史的“時代印記:景德鎮(zhèn)十大瓷廠廠瓷回顧展”以及國際視野的“北歐國際藝術節(jié)”等。

作為藝術周最具學術分量的展覽之一,“致敦煌:文明的回響”從主題上可看出展覽致力挖掘傳統藝術對當代創(chuàng)作的影響,正如展覽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在展覽序言中提到的“形成古今并置、融通視觀的展覽結構,以期提示傳統文化資源對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啟發(fā)與支持,共同續(xù)寫絲綢之路藝術新的篇章”。

展覽基本分三個部分展覽:“西出陽關”展覽的古代壁畫臨本再現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交流場景,現代名家的摹本和寫生體現出對經典的演繹;“樂舞霓裳”展現當代藝術家從不同維度對洞窟司樂題材的立體詮釋;“絲路新象”通過藝術家重走絲綢之路,感受絲路文明,描繪絲路新意象,在精神上與敦煌傳統相接,在古老母題中注入新的觀念,這也是展覽“致”的重點所在。

傳統的敦煌,還原情境,其實一點都不傳統

現在我們提及“敦煌”,第一感覺這是一個傳統中國的文化概念,這里有中國古代精美的佛像、壁畫,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所在。1900年藏經洞被發(fā)現,引發(fā)“敦煌學”,敦煌也成為學術界研究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樣本。

這是大眾文化視野下的敦煌,傳統的敦煌藝術,若還原其創(chuàng)作的歷史情境,其實一點都不傳統,絕非在中國本土藝術基礎上土生土長而來。敦煌石窟始建于前秦,后續(xù)各朝均有佛像造像,壁畫繪制,直至宋元,是一個延續(xù)千年的藝術大工程。敦煌位于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地,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國際重鎮(zhèn),各國商旅、使者絡繹不絕,西域佛教文化、粟特文化、伊斯蘭文化、阿拉伯文化等沿絲綢之路西來,與中原文化在此融合。敦煌藝術誕生于此,就注定是多重屬性文化糅合的產物,套用一個現代美術詞匯,敦煌也是“西學東漸”的產物。

隋唐之前,尤其是在敦煌早期的十六國時代,由于政治、文化相對不穩(wěn)定,此時的敦煌藝術更多顯現出“西方”特征,而其中又以犍陀羅美術的影響最為明顯。敦煌第275窟開鑿于北涼,是最早的洞窟之一,窟中正壁塑一尊高達3米的交腳彌勒菩薩像,渾圓的上半身,線條型的衣褶,幾何型的交腳,方座兩側有二獅相侍,整體構成不可名狀的和諧感。此外南北兩壁各有一尊交腳菩薩像和思惟菩薩像,思惟菩薩為坐姿,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的膝上,左手支頤,若有所思的樣子。該窟中交腳菩薩與思惟菩薩的造像風格都是典型的犍陀羅風格造型。犍陀羅美術來自古印度北部,本身也是一種高度融合的美術形態(tài),由于拜占庭亞歷山大大帝和印度阿育王都曾占領這一地區(qū),因此犍陀羅美術也有著希臘羅馬美術和印度美術的雙重性。

“致敦煌:文明的回響”展覽在入口處以原比例大小復原了克孜爾千佛洞第14窟,克孜爾石窟也承接了印度石窟的原始風味,同時帶有希臘化的佛教藝術痕跡,在人體藝術表現上更是精美絕倫,恬靜超然的佛陀,婀娜多姿的樂神,秀美飄逸的飛天,孔武剛勁的金剛,都遠超中原美術對于人體的認知。創(chuàng)作技法上的凹凸暈染畫法、曲鐵盤絲描法也為中原的人物畫創(chuàng)造帶來新的面貌。

我們正處在一個現代的“敦煌”

展覽的主題是“致敦煌”,更多的是從敦煌的文化視角出發(fā)進行當代演繹創(chuàng)作,這些創(chuàng)作的語言是多元復雜的,涵蓋水墨、油畫、雕塑、裝置、攝影、多媒體、設計等,有的創(chuàng)作脫胎于傳統本土文化,有的援引西方現代藝術創(chuàng)作觀念,展覽又呈現一種“敦煌式”的藝術面貌。比如范迪安、王少軍、張路江、武藝等人的創(chuàng)作以油畫、水彩等表現敦煌一帶的風景和人文;于凡、王川、章燕紫、鄔建安、彭薇等人將敦煌藝術中的美學精神貫穿自己的風格創(chuàng)作當中。

與“致敦煌:文明的回響”展覽一墻之隔就是“北歐國際藝術節(jié)”國際藝術展的現場,中國的敦煌藝術與西方藝術在此又形成鮮明的觀照。觀看北歐藝術展的作品,發(fā)現不少作品中也有東方的元素呈現,比如在瓷器上表現書寫圖像。穿行展覽之間,漫步園區(qū)之際,似乎有一種歷史穿越感,那個古老的敦煌正昨日重現。

“敦煌”是一個屬于歷史的藝術概念,對于當下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可以致敬的對象,是我們可以從中挖掘新養(yǎng)分的創(chuàng)作寶庫。若將“敦煌”看成當時藝術的創(chuàng)作語境,我們現在的藝術創(chuàng)作語境與之何其相似,放眼當下,我們不就處在一個很“敦煌”的文化語境當中嗎。有自己創(chuàng)作文脈的傳承,同時也有外來方法、觀念的影響。面對這種多元復雜的文化環(huán)境,創(chuàng)作界和理論界一直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和主張。敦煌藝術從最開始的多元融合藝術形態(tài)逐漸演變成中國傳統藝術,成為國際上研究中國藝術最重要的文化標本,這或許也能為當下的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文/張文志
圖/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