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論壇丨時間測試開幕論壇第一單元:西方的錄像藝術和媒體藝術

時間: 2016.7.21

“時間測試:國際錄像藝術研究觀摩展”是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和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布羅德美術館聯(lián)合主辦的梳理中外錄像藝術發(fā)展脈絡的重要展覽,該展覽于2016年7月2日到8月28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2層A、B展廳舉行,由兩個互有關聯(lián)又相對獨立的單元組成,一是“移動的時間:錄像藝術50年,1965-2015”,二是“屏幕測試:1980年代以來的華人錄像藝術”。為配合此次展覽,2016年7月3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舉辦了開幕學術論壇——“歷史、美學與新感知”,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美國、德國、中國香港地區(qū)和中國臺灣地區(qū)的學者,與大陸學者一起,來探討錄像藝術在西方和華人地區(qū)的發(fā)展,以及在未來的轉(zhuǎn)向。該論壇由三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為“西方的錄像藝術和媒體藝術”,第二單元為“華人地區(qū)的錄像藝術及地區(qū)間的交叉互動”,第三單元為“影像轉(zhuǎn)向”,整個發(fā)言與討論持續(xù)一整天,本文將回顧第一單元。

學術論壇“歷史、美學、新感知”的第一單元“西方錄像藝術和媒體藝術”在2016年7月3日上午9點30分如期舉行。本單元的主持人是“時間測試:國際錄像藝術研究觀摩展”總策劃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先生,四位發(fā)言人分別為:“移動的時間:錄像藝術50年,1965-2015”策展人、美國布羅德美術館副館長凱特琳·多爾蒂女士;“午夜錄像計劃”策展人,編輯,顧問奧拉夫·施蒂貝爾先生;美國康奈爾大學新媒體藝術系教授、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陳小文先生;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先生。

首先,主持人王璜生先生做了開幕致辭,對前來支持和參與此次展覽及論壇的嘉賓表示了感謝和歡迎,簡單介紹了本次展覽及學術論壇的議題、發(fā)言嘉賓,希望聆聽各位學者對于西方錄像藝術的產(chǎn)生、發(fā)展、未來轉(zhuǎn)向的一些研究梳理和反思思考。

第一位發(fā)言人是策展人、美國布羅德美術館副館長凱特琳·多爾蒂女士,她主要為大家介紹她所負責的展覽單元“移動的時間:錄像藝術50年,1965-2015”。首先凱特琳·多爾蒂女士展示了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布羅德美術館的圖片并進行了簡單介紹。她特別提及這個展覽是去年剛去世的布羅德美術館的奠基人、國際公認的影像藝術研究先驅(qū)邁克爾·拉什先生生前構思的最后幾個展覽之一,她繼承了邁克爾·拉什先生的遺愿,和團隊一起策劃了此次展覽,并因為和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良好的學術合作關系,將展覽帶到了北京。這一展覽單元梳理和展示了過去五十年中錄像藝術的重要藝術家和藝術作品。1965年對于錄像藝術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年份,白南準的行為錄像《扣子偶發(fā)事件》和安迪·沃霍爾的錄像電影《內(nèi)與外》均創(chuàng)作于1965年,他們率先將錄像帶入自己的藝術實踐活動,再往后,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探索錄像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可能性,因此,1965年可視為錄像藝術的起點,這兩件作品也是展覽的第一部分。20世紀70年代,許多藝術家從錄像的技術和觀念方面進行實驗,將錄像與其它以時間為基礎的媒介相結合。本次展覽的第二部分將呈現(xiàn)這一時間段一些女性前衛(wèi)藝術家的作品。展覽的第三部分是向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 Godard)、克利思·馬克(Chris Marker)和哈倫·法羅基(Harun Farocki)這三位藝術家致敬。最后一部分選取了五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以及他們所挑選出來的對于他們個人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作品,這十件單屏影像作品反映出錄像藝術的多樣性和持續(xù)性。

第二位發(fā)言人是來自德國柏林的“午夜錄像計劃”策展人,編輯,顧問奧拉夫·施蒂貝爾先生。奧拉夫·施蒂貝爾先生的演講主題是錄像藝術在歐洲的發(fā)展,他表示正如之前的演講所說的那樣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錄像成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媒介和藝術形式,現(xiàn)在錄像藝術已成為獨立于繪畫和攝影的藝術門類。他認為錄像藝術是一切基于錄像技術所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的集合,包括了以時間為基礎的媒介、移動影像等內(nèi)容。本次討論的重點在錄像藝術與電視、錄像藝術與電影、錄像藝術與互聯(lián)網(wǎng)這三個方面。德國見證了錄像藝術的誕生,白南準1963年在德國舉辦了個人展覽,里面包含音頻設備和電視機,當然這里面還不包含錄像藝術,但是這個放置電視機的房間被視為錄像藝術的發(fā)源地之一。直到1968、1969年,藝術家對電視還沒有任何影響能力,藝術家們發(fā)現(xiàn)自己僅僅是觀眾而已,是大眾媒體發(fā)展下的犧牲品。此后,藝術家開始用電視機來做一些藝術作品。1969年,歐洲、美國的電視臺開始與藝術家合作進行一些電視節(jié)目的制作。藝術家通過電視這一媒介來推廣和傳播藝術。1977年,三位藝術家發(fā)起了一個反電視專制的盜版運動,做了一個非法電視臺。藝術家和電視的關系從來都不是朋友。而從錄像藝術到實驗性電影、數(shù)字電影的過渡是非常流暢的,他們使用同樣的設備,藝術家越來越多地利用電影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如挪用電影片段進行改編。如今,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與電視、電影之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結合點,藝術家做自己的專題影片,現(xiàn)在明顯的趨勢是技術日趨完善,成本越來越高昂。藝術家是所在時代的寵兒,他們與時俱進,在數(shù)字化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所成長起來的藝術家也在推行自己的藝術運動,錄像藝術也將進入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

美國康奈爾大學新媒體藝術系教授、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陳小文先生的發(fā)言圍繞三位藝術家Gary Hill、Steina Woody、Martin Arnold談幾個與“美學”、“新感知”相關的問題。陳小文先生提出:“我們必須首先承認視頻是一個大眾化媒介,從技術到創(chuàng)作方式都體現(xiàn)了波普文化的時代精神?!苯又愋∥慕淌趻伋隽艘粋€問題:“如果說有了手機,每個人都能成為視頻藝術家,那美術學院還能教什么?”他認為,學院是一個用知識來解釋知識的地方,他在演講中主要談兩個關鍵詞:“美學”和“新感知”。視頻藝術是時間的藝術,他用法國哲學家柏格森關于時間的論述和法國現(xiàn)象學家梅洛·龐蒂的空間觀念來談視頻藝術的美學問題。陳小文認為新感知的重要定義之一是身體感知,包括身體體驗、身體空間、活著體驗等。他的結論是,視頻藝術美學意義上的“時間”指向的是“生成”,“生命”是此時此刻的體驗;視頻藝術美學意義上的“空間”是“身體空間”; 視頻藝術美學意義上的“材料”是可感知的材料(光、電流能量、噪音、現(xiàn)場空間等)。
本單元的最后一位發(fā)言人是北京大學朱青生教授。朱青生教授提出了三個問題,一是美術館電影的可能性,甚至是反電影的問題;二是錄像藝術面臨VR技術的挑戰(zhàn),VR技術會打敗影像技術,將影像藝術帶向末日嗎?三是對錄像藝術的反思,錄像時代、網(wǎng)絡時代對人的異化、對人的可能性的剝奪。他總結道,我們作為研究者要建立錄像藝術檔案,將它們記錄下來,我們必須警惕錄像技術和網(wǎng)絡時代對人的異化,回歸人的本性。

文/陳玉蓮
圖/美術館全晶、董慧萍
編/余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