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探討全球化語境下的錄像藝術研究:“時間測試:國際錄像藝術研究觀摩展”啟幕

時間: 2016.7.3

2016年7月2日下午兩點半,“時間測試:國際錄像藝術研究觀摩展”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啟幕。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聯(lián)合密歇根州立大學布羅德美術館共同策劃,項目將以錄像藝術發(fā)展脈絡為軸,以互為呼應的兩個部分共同呈現(xiàn)中外60余位藝術家的錄像作品。其中:一、“移動的時間:錄像藝術50年,1965-2015”將呈現(xiàn)了一系列在過去50年來對西方影像藝術發(fā)展有著重大影響的作品;二、“屏幕測試:1980年代以來的華人錄像藝術”將重點梳理和回顧過去三十多年,以“錄像藝術”為創(chuàng)作主題,具有代表性的華人活動影像藝術作品。

近年,關于“錄像藝術”(Video Art)的研究、歷史整理和專題展覽,不斷在西方或非西方國家的大型美術館相繼舉行,2006年ZKM舉辦的“德國錄像藝術40年”(Video Art in Germany From 1963 to The Present)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案例?!颁浵袼囆g”在當下備受關注的局面與當代藝術整體的發(fā)展趨向緊密相關:一方面,今天當代藝術的格局正向著均質的、互為影響與關聯(lián)的“全球性事件”的方向發(fā)展;另一方面,非西方國家的藝術在全球化加速的進程中更為迫切地尋求不斷重構和書寫自身歷史的新的方式。有關“錄像藝術”,或用近年更流行的說法,“影像藝術”(Moving Image)的研究重鎮(zhèn),雖然仍舊集中在歐美那些被認為是現(xiàn)代藝術發(fā)生源頭及演變發(fā)展的核心國家和區(qū)域,但這一藝術形式在華人世界的影響力也一直在不斷增強。

開幕式致辭環(huán)節(jié),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策展人凱特琳·多爾蒂、策展人董冰峰、藝術家宋冬先后發(fā)言。王璜生館長談及錄像藝術自五六十年代開始,即以一種挑戰(zhàn)者的姿態(tài)對電影工業(yè)、電視文化加以批判,展覽通過挑選具有節(jié)點式的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進而勾勒出全球錄像藝術的發(fā)展歷程。策展人凱特琳·多爾蒂女士認為藝術具有打破思想、文化差異所造成界限的能力,而本次中西合作的展覽模式本身又是具有全球性和融合性的。作為“屏幕測試:1980年代以來的華人錄像藝術”的策展人,董冰峰在發(fā)言中指出:目前中國錄像藝術目前面臨材料、文獻不足的情況,而本次展覽則希望盡可能的呈現(xiàn)出中國錄像藝術發(fā)展的全面性與整體性。藝術家宋冬通過回憶自己的第一部錄像創(chuàng)作,談及當下手機時代影像的生產的普及化。而通過展覽本身,則能更好的體現(xiàn)出不同國度、文化背景的藝術家是如何通過錄像這一媒介來認識和看待世界的。

“移動的時間:錄像藝術50年,1965-2015” 

“移動的時間:影像藝術50年,1965-2015”呈現(xiàn)了一系列在過去50年來對影像藝術發(fā)展有著重大影響的作品。展覽將追溯不同藝術家對這一藝術形式的影響——從一九六零年代錄像藝術誕生之際的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和白南準(Nam June Paik),到像瓊·喬納斯(Joan Jonas)這樣有影響力的女藝術家的行為作品,再到如今國際上涌現(xiàn)出的一批新媒體藝術家,盡管他們的作品不那么為人所知,但也推動這一媒介不斷向前。此次展覽是布羅德美術館的首任館長邁克爾·拉什(Michael Rush)生前構想的最后一批展覽之一,由策展人兼策劃事務部副館長凱特琳·多爾蒂策展。

錄像技術曾經單單由電影電視業(yè)主宰,在二十世紀中葉時,它以更加實惠的價格和便攜易上手的形式為藝術家使用。短短五十年里,全世界的藝術家利用這一媒介模糊了傳統(tǒng)藝術實踐和創(chuàng)新敘事方法之間的界限?!耙苿拥臅r間”將使觀眾凝視錄像藝術的時間演變的同時,也能夠看到不同時段作品之間的對話關系。展覽將從來自于國際新銳錄像藝術家的五件作品引入,他們包括薩姆·朱瑞(Sam Jury)、米歇爾·漢德爾曼(Michelle Handelman)和翁云鵬。每一位藝術家都將把他們的作品和其援引的一件對自己有創(chuàng)作生涯有特殊影響的“歷史性”作品共同展示。

“屏幕測試:1980年代以來的華人錄像藝術”

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時間的測試:國際錄像藝術研究觀摩展”項目的組成部分,“屏幕測試:1980年代以來的華人錄像藝術”,重點梳理和回顧過去三十多年,以“錄像藝術”為創(chuàng)作主題,具有代表性的華人活動影像藝術作品。“屏幕測試”(Screen Test)所提到的 “屏幕”是指活動影像得以投射和顯現(xiàn)的框狀載體;“測試”是指美術館進行公共教育和分享的多種空間實踐及表現(xiàn)。這個概念試圖打破對“錄像藝術”狹義的理解,及對其形式、技術、發(fā)展線索的過度關注, 而將這一藝術樣態(tài)置于美術館空間和更為廣闊的公共場域來重新觀察,同時考察與其緊密相關的紀錄片、電影和新媒體藝術的發(fā)展,提出對于藝術觀念的更新,和對文化現(xiàn)場的挑戰(zhàn)。

“屏幕測試:1980年代以來的華人錄像藝術”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錄像初生”:介紹“錄像藝術”是如何在華人區(qū)域中發(fā)生,以及如何形成一種自主的藝術媒介與文化命題的。參展藝術家如張培力、王功新、宋冬、徐坦、徐震、李永斌、汪建偉、王俊杰、袁廣鳴;第二單元“媒介實驗”:“錄像藝術”的演進,同時也伴隨著1990年代個人電腦及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也包括中國的“獨立電影運動”(Independent Film Movement)和實驗電影潮流的影響,使“錄像藝術”在中國大陸呈現(xiàn)一種不斷擴展中的美學實驗。如馮夢波、焦應奇、邱志杰、曹愷、林科、曹斐、陸揚、苗潁;第三單元“電影轉向”: 藝術家拍攝電影作品,或電影導演制作以空間表現(xiàn)為形式的“電影裝置”(Film Installation),日益成為當下“影像藝術”(Moving Image)發(fā)展的主題。電影不僅是一種當代藝術的媒介,更表現(xiàn)為一種強調見證與記錄、具社會參與和行動力的重要方法論。如賈樟柯、楊福東、王兵、黃漢明、周嘯虎、毛晨雨、陳界仁、程然、許哲瑜。

此外,本次展覽還囊括了香港錄像藝術特別放映項目《同時性—重構香港II》,該項目提出(歷史地)重新閱讀香港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移動影像。通過對1989至2014年間香港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影像藝術、動畫片和紀錄片進行篩選,審視那些可能被排除或者被遺忘的香港形象,該藝術項目得以對此時此地的體驗進行重新闡釋。如鮑藹倫、文晶瑩、徐世琪、馮美華、羅頌雅、蔡世豪、黎肖嫻、陳序慶、周俊輝、麥海珊、方琛宇、古儒郎&林海華(MAP Office)、羅玉梅、鄭智禮、若昂·瓦斯科·派瓦(Jo?o Vasco Paiva)、梁志和、蕭子文、阿特·瓊斯(Art Jones)、黃炳、黃榮法。

展覽相關信息

一、移動的時間:錄像藝術50年,1965-2015

策展人:凱特琳·多爾蒂
策展助理:卡特婭·里維拉(Katja Rivera)
主辦: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布羅德美術館
參展藝術家:
烏雷/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Uley / Marina Abramovi?),查爾斯?阿特拉斯(Charles Atlas),馬克?布朗洛、英格麗?克韋爾和阿納斯卡?斯科菲爾德(Mark Brownlow, Ingrid Kvale and Anuschka Schofield),瓦里?艾斯波特(VALIE EXPORT),哈倫?法羅基(Harun Farocki),讓-呂克?戈達爾/安娜-瑪麗?米耶維爾(Jean-Luc Godard and Anne-Marie Miéville),米歇爾?漢德爾曼(Michelle Handelman),瓊?喬納斯(Joan Jonas),薩姆?朱里(Sam Jury),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納斯蒂奧?莫斯基多(Nástio Mosquito),路易斯?費利佩?奧爾特加(Luis Felipe Ortega),白南準(Nam June Paik),尤利安.羅斯費爾德(Julian Rosefeldt),瑪莎?羅斯勒(Martha Rosler),邁克爾?斯諾(Michael Snow),斯坦納和伍迪?瓦蘇爾卡(Steina and Woody Vasulka),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翁云鵬(Weng Yunpeng)*按英文姓氏首字母排序

二、屏幕測試:1980年代以來的華人錄像藝術

策展人:董冰峰、王春辰
策展助理:易玥主辦: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參展藝術家:
曹斐,曹愷,陳界仁,程然,馮夢波,黃漢明,賈樟柯,焦應奇,李永斌,林科,陸揚,毛晨雨,苗穎,邱志杰,宋冬,王兵,王功新,汪建偉,王俊杰,徐坦,許哲瑜,徐震,楊福東,袁廣鳴,張培力,周嘯虎
香港錄像藝術特別單元:錄映太奇策劃
*按姓氏拼音排序

文、編/余婭
圖/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