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央美術學院項目空間啟動:打造青年策展實驗室

時間: 2016.6.27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項目空間,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和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青年策展人專項基金的支持下,于2009年10月創(chuàng)立,旨在培育優(yōu)秀青年策展人,推動、扶持青年策展人具有國際視野的策展實踐。迄今,項目空間共推出近20個項目,為一批青年策展人搭建起一個學術和展示平臺,參與過項目空間的部分青年策展人和藝術家,如王郁洋、陳曠地、王健、郭希、段少鋒、蘇典娜等,現(xiàn)在已經(jīng)活躍在當代藝術策展與藝術評論屆中。

項目空間位于美術館二層半的展廳,由三個連續(xù)分布的展示空間構(gòu)成,總面積約85平方米,之前項目中涉及的藝術媒介包括裝置、雕塑、繪畫、video、聲音、攝影、網(wǎng)絡、公共藝術、跨界藝術等。

邁入2016年后,項目空間積極尋找一些與國際前沿策展實踐接軌的新可能,以及與青年策展人合作的新方式,將項目空間打造成一個“青年策展實驗室”。

在這樣的思考之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計劃以年度為單位,由項目空間組委會擬定主題方向,邀請國內(nèi)外活躍的青年策展人參與,根據(jù)各自不同的研究領域在大主題下策劃展覽。2016年7月-2017年5月間的項目空間的諸個展覽項目,將作為一個整體推廣至公眾,這一方面是美術館在扶持青年策展人力度上的加大,另一方面,也希望呈現(xiàn)美術館在不斷關注和參與當代藝術發(fā)生的努力。

2016-2017年年度,項目空間的主題將針對“開放的學科”,邀請多位在跨學科領域有前衛(wèi)實踐的青年策展人參與,讓他們在項目空間這個“實驗室”里進行他們的大膽實驗。

選擇這樣主題的原因在于,我們可以看到每個時期有重大突破的學科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大影響,比如:20世紀初的量子物理,相對論和心理學,對于早期現(xiàn)代主義的藝術家有巨大啟發(fā),而20世紀下半葉的電子科技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爆發(fā)式進步也產(chǎn)生了錄像藝術,網(wǎng)絡藝術等新的領域,當代藝術到了新千年以后,具備了更加開放性的姿態(tài),以及跨學科合作的基礎。隨著新媒體技術、網(wǎng)絡、科學等領域與藝術日益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出現(xiàn)了新一代的策展人。他們往往具有雙重或者多重的學術背景,一方面能夠充分理解當代藝術在當下語境中的切實含義,一方面又自帶另一學科的扎實背景,因此可以沖破學科間的壁壘,使得藝術可以運用的素材更為廣泛和深入。這也體現(xiàn)了當下策展領域越來越細分的趨勢之一。

在我們看來,那些眼界開闊、多學科背景的青年策展人是思考這些新情況、將這些新變化揉進當代藝術發(fā)展中的中堅力量,在國際范圍內(nèi),近十年來針對跨學科藝術創(chuàng)作與展示的嘗試較之前大幅度增長。就中國的狀況而言,也有不少青年策展人和青年藝術家進行了相關嘗試。項目空間2016的新計劃將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開始,我們希望通過項目空間中所實施的一些新項目對跨學科藝術實驗進行一次整體的藝術策劃和系統(tǒng)的學術研究,提醒人們關注當代藝術中一些實驗性、前沿性的部分,也希望能夠給中央美術學院這個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的重要發(fā)生地和中國藝術教育的重鎮(zhèn)灌注一些新的可能。

當然,讓我們回到伊始,回到項目空間設立的最初目的時,與那些卓越的青年策展人們不囿于俗的思考合作以及協(xié)助他們將這些思考展示出來,是我們始終未變的初心。

“項目空間?青年策展實驗室”2016-2017年度邀請策展人/團隊:

魏穎、李晟曌、巢佳幸、石冠哲、某集體、劉畑/開放問題研究所

“項目空間?青年策展實驗室”2016-2017年度展覽計劃介紹

1.展覽名稱:當形式不成為態(tài)度——生物學和當代藝術的相遇
方向:生物與藝術
策展人:魏穎
時間:2016年7月

展覽簡介:
上世紀60年代DNA的發(fā)現(xiàn),標志著生物學進入了飛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進入新千年后,人類基因組測序的完成以及最近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出現(xiàn),都深刻改變著個人的生活方式,并由此引發(fā)了關于生物技術對社會秩序的沖擊、新世代下的生命政治等深刻討論。這種影響也觸及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并出現(xiàn)了一系列將生物學作為題材和技術的作品。展覽選取了兩組以分子生物學作為題材的抽象藝術作品,它們有著與藝術史上經(jīng)典抽象作品相同的形式,卻代表了“后分子”時代藝術家切入創(chuàng)作的全新視角。

致力于“基因制圖學”的藝術家本?弗萊(Ben Fry),同時也是風靡全球的圖形交互軟件“Processing”的發(fā)明者。在本次展覽的作品《染色體21號》中,他將人體第21號染色體上的4800萬個堿基,通過對其有效性或無效性的色彩解碼,將其轉(zhuǎn)為一幅冷靜肅穆的巨型抽象畫。 《染色體21號》的畫面和極簡主義藝術家艾格尼絲?馬?。ˋgnes Martin)的《無題7號》極其相似,但馬丁描繪線條的初衷卻是作為宗教般的日常修煉。     另一位參展藝術家朱利安?沃斯-安德里亞(Julian Voss-Andreae)則是一位擁有量子物理學背景的雕塑家。他擅長將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蛋白質(zhì)分子,通過建立其三維結(jié)構(gòu)模型,并轉(zhuǎn)為巨型戶外雕塑作品。這些雕塑線條硬朗且色彩單一鮮明,外觀酷似“紀念碑大師”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的作品。

弗萊和沃斯-安德里亞的作品,盡管擁有抽象藝術的經(jīng)典形式,但它們實際上卻是一種新的“寫實主義”,或許可以稱之為“科學寫實主義”。因為它們都是對構(gòu)成生命的微觀元素(基因和蛋白質(zhì))的無限放大的再現(xiàn),是一種超級寫實。而作為參照的兩位藝術家——艾格尼絲?馬丁和托尼?史密斯所處的時代均為二戰(zhàn)后藝術轉(zhuǎn)型期,他們所關注的是在各自媒介(繪畫和雕塑)上創(chuàng)造出區(qū)別于經(jīng)典現(xiàn)代主義的作品。這種對比和呼應不僅只是藝術史上的巧合,也預示著一種全新的科學世界觀和藝術價值觀在未來的可能性。

2. 展覽名稱:復象之肝(暫定)
方向:醫(yī)學與藝術
策展人:李晟曌
展覽時間:2016年9月

展覽簡介:
《黃帝內(nèi)經(jīng)》:“肝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nbsp;希臘神話中盜火者普羅米修斯,被縛于高加索山上每日承受鷹的啄肝之痛;古埃及守護人類內(nèi)臟的臟甕中,唯獨肝臟不是由動物首而是人首來守護;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流行過一種“剖肝占卜術”(hepatoscopy),肝被視為天堂的鏡子……


人體內(nèi)最大的消化腺。
形態(tài):v字形(楔形)
顏色:紅褐色
重量:成人的肝相當于體重的2%(一般在1-1.5kg)
位置:腹腔右側(cè)。橫膈膜之下,胃之上,右腎臟之前。
功能:1.代謝功能;2.膽汁的生成和排泄;3.解毒功能;4.免疫功能;5.凝血、造血和儲血功能

展覽試圖通過對“肝”這個器官在不同文明、不同歷史語境中概念和敘事線索的探究,將既有“機械論”意義又有“神秘學”意義,既在我們體內(nèi)又指向遠方和未知的“肝”這個器官作為思考的起點。在不同文明的漫長時光中,附著和隱藏在它(肝)之上的全部方法和內(nèi)容,都將成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新器官、新立足之地和代謝起點。

3.展覽名稱:流變的“聲音”(暫定)
方向:聲音與藝術
策展人:巢佳幸
展覽時間:2016年10月

展覽簡介:
藝術家蘇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2010年贏得特納獎是該領域的一個轉(zhuǎn)折。視覺藝術長久的特殊權利的確是社會建構(gòu)的結(jié)果,然而對聲音藝術潛在意義的開發(fā)同樣具有社會建構(gòu)的目的。我們可以說:哲學層面理解,聲音藝術的幻有特性對人類深度意識的開拓具有更多優(yōu)勢。就《思辨實在論》所談非人類主體的共建未來之下,哺乳類動物都有聽覺并擁有更敏銳的感知。然而當代藝術中聲音藝術和視覺藝術難以真正區(qū)分,早期的媒體藝術家也往往同時做聲音建構(gòu)的實驗。如Tino Sehgal 作品中的表演常常伴隨相當有表現(xiàn)力的聲場。實則,聽覺和視覺并非可以明確分來而對立的,人類對于波的認知研究,也證實人類感官很難恒定為視覺與聽覺。諸如google眼鏡等人工智能在增強人類感覺層面探索,而完全通過一次處理達到主導意義上的人工智能時代到來并非遙遠。這次中央美術學院的實驗空間項目以“聲音”為切入點的目的在于,考察其概念在當代藝術生產(chǎn)中證實的流變形態(tài),搜索藝術家的具體回應。

4.展覽名稱:眼見為虛——幻境與沉浸
方向:新媒體藝術、交互藝術
策展人:石冠哲
展覽時間:2016年12月

展覽簡介:
在新媒體領域中,沉浸(immersion)的概念與虛擬現(xiàn)實(VR)緊密相聯(lián)。其特點在于利用虛擬現(xiàn)實的多維感官刺激讓使用者體驗到完全身臨其境的審美感受,同時還會賦予使用者一定意義上的主動權,讓人機交互得以實現(xiàn),由此令使用者全身心置于其中,從而獲得一種真實的“沉浸式”深度體驗。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審美體驗同時也廣泛的存在于文學、戲劇、音樂等形式中。其濫觴完全可以追溯到理查德?瓦格納對拜羅伊特劇場的改造,他用一系列技術手段盡可能讓觀眾處于舞臺表演的包裹中。在當代前衛(wèi)戲劇中,以英國的Punchudrunk劇團為代表的沉浸戲劇在本世紀異軍突起。他們的表演強調(diào)觀眾的參與感,讓觀眾能夠融入劇情的發(fā)展中,甚至可以加入表演。這一點與上世紀美國紐約格林尼治村賈德森劇團的先鋒戲劇和激浪派的事件劇可謂異曲同工。

在新媒體藝術范疇內(nèi),藝術家杰弗里?肖的作品《可讀的城市》是典型的代表。觀眾通過使用作品配備的穿戴設備在虛擬城市中騎行并進行體驗。這實質(zhì)上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所謂沉浸的效果。而當下流行的許多電子游戲也是虛擬情境下沉浸化的注解。比如2012年被紐約MOMA收藏的《模擬城市2000》,以及《反恐精英》。這類第一人稱角色扮演游戲為使用者虛提供了一個可沉浸的環(huán)境,正是其廣受好評的原因。

把上述藝術形式放入藝術史框架中加以考量,實際上類似感官體驗的藝術追求早已存在,只是在新媒體技術出現(xiàn)前,這種體驗方式主要聚焦于制造平面上的視錯覺。從古羅馬龐培城的壁畫到文藝復興以來奉為圭臬的透視法,這類視錯覺以制造幻境為一大要旨,比如曼坦尼亞在曼圖亞公爵婚禮堂所繪制的天頂畫。這些作品以透視法為基本原理,以創(chuàng)造以假亂真的幻境為技術目標,完全可以讓人體驗到身臨其中的感受。

本次展覽正是希望從藝術史的脈絡出發(fā),把依據(jù)透視原理所所形成的二維視錯覺和在新技術平臺上構(gòu)建的多維沉浸銜接討論,為新媒體藝術的當下存在提供一條美術史的觀看線索。

5.展覽名稱:機治
方向:新媒體
策展人:某集體
展覽時間:2017年3月

展覽介紹:
該項目探討物與物之間關系,消解其作為藝術作品的理念與價值,將其還原為最本質(zhì)的“物”,依靠物之間的關系運行算法,形成一個閉環(huán)結(jié)構(gòu),嘗試讓機器、機械進行自我覺醒與自我治理。展覽將在空間內(nèi)設計一整套運算法則,選擇七位藝術家以接龍的方式參與,空間內(nèi)有七個“窗口”(VR、聲音裝置、顯示器等)與外界空間相連,參與藝術家將自己的作品通過任何方式上傳至網(wǎng)絡,所有的作品成為儲存在云端的超鏈接與空間內(nèi)的環(huán)境相連。當在空間內(nèi)以工具敲擊墻壁,則觸發(fā)整套法則開始運算,七個“窗口”中的內(nèi)容將根據(jù)算法尋找各自匹配的公式運轉(zhuǎn),并彼此相關聯(lián)。

6展覽名稱:臺球場
方向:數(shù)學、物理與藝術
策展人:劉畑/開放問題研究所
展覽時間:2017年4月

展覽介紹:
從一個幾乎相同的初始狀態(tài)出發(fā),雖千萬局臺球,竟從未重復——或者,在我們所不知道的時刻重復。

人的身體凌駕于場地之上。沒有芳草的綠地上,人類成了“質(zhì)點”的操控者。

從第一桿big bang一般的 “炸”球開始——永遠追求精確,永遠不能取消偶然性。

簡單的物理現(xiàn)象、數(shù)學原理和游戲規(guī)則:夾角、直線、剛體、作用力、加速度、法向、延長線、彈性碰撞、動量守恒;從彩色的質(zhì)點開始,一個有限的邊界(庫,cushion)中,計算、預測、控制、隨機、誤差、延異……

一個基本的標準化的實驗室的“模型”,同時展開為關于偶然和命運的探討場地。它始終是一場公開賽。

編、圖/林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