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30年后再返中國:勞森伯格能帶給我們什么?

時間: 2016.6.15

1985年11月的北京,迎來了一位國際現(xiàn)代主義藝術大師——美國新達達主義和波普藝術的先鋒者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2008),那時中國藝術界仍以現(xiàn)實主義、架上繪畫為主流,勞森伯格對藝術概念的擴展延伸及將藝術納入日常生活的觀念對中國藝術界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切實影響了中國一批當代青年藝術家:同年以黃永砯為首的“廈門達達”橫空出世,杭州成立了力圖打破語言界限的藝術團體“池社”,由王廣義、舒群等人發(fā)起成立“北方藝術群體”也成為當時新潮美術的輿論焦點,吳山專、谷文達、徐冰、王魯炎等大批具有獨特藝術語言藝術家的出現(xiàn),沖擊著文革以來僵化的藝術制度,中國席卷起全國性的藝術運動 “85美術新潮”。為此,有人將勞森伯格稱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啟蒙老師?!?/p>

時隔30年,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于2016年6月12日呈現(xiàn)大型展覽“勞森伯格在中國”。30年間中國無論在經濟還是文化方面都有驚人的發(fā)展,面對當下蓬勃的中國當代藝術環(huán)境及全球化大背景,舉辦勞森伯格展覽的意義在哪?UCCA館長田霏宇表示,本次展覽呈現(xiàn)勞森伯格與中國文化進行交流期間所創(chuàng)作的重量級作品,希望能再次審視勞森伯格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中的地位,“尤其值得興奮的是,本次展覽與倫敦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的勞森伯格回顧展在同一年之內舉辦,攜手重新考量勞森伯格的多面性、國際性文化遺產。我們希望本次展覽不僅反映勞森伯格如何啟發(fā)中國,亦反映中國如何啟發(fā)勞森伯格?!?/p>

“同時代最多變的藝術家之一”

勞森伯格早年于美國黑山學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學習,投身包豪斯名師約瑟夫?阿爾巴斯(Josef Albers,1888——1976)門下。彼時美國抽象表現(xiàn)主義大行其道,勞森伯格也創(chuàng)作過如“白色繪畫”等題材,但勞森伯格并沒有持續(xù)對這股潮流的跟隨,其表現(xiàn)了對抽象表現(xiàn)主義的意興闌珊,“抽象表現(xiàn)主義的藝術語言對我已經不起任何作用?!?/p>

1953年,勞森伯格拜訪了之前素未謀面的藝術家德?庫寧,尋求獲得一副他的作品并“期望將其擦掉”。兩位藝術家,一位已是美國炙手可熱的藝術大師,一位則是名不見經傳的藝術圈新人,得知其來意后,德?庫寧提供了一副由炭筆、蠟筆等顏料繪制的“很難擦掉的”作品。勞森伯格花了一個月時間將畫作擦除,只剩一片空白,并于畫框落款“已擦除的德?庫寧作品,勞森伯格,1953(Erased de Kooning Drawing, Robert Rauschenberg, 1953)”。此舉杯認為顯示了勞森伯格對前輩藝術的變革之姿,其通過引用各種大量圖像和街頭現(xiàn)成品,混合多種媒介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并在1954年創(chuàng)造一個術語“Combine”來定義自己這系列作品,即“混合藝術”,同年創(chuàng)造的《紅色繪畫》被認為是其最早的混合藝術作品,也是勞森伯格創(chuàng)作中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勞森伯格的“混合藝術”并不局限于二維拼貼,他將繪畫與雕塑結合形成全新的藝術視覺體驗,如1955年用自己的棉被和枕頭豎立與二維畫作中的《床》;1995年的《姓名縮寫》呈現(xiàn)了一件被套在廢棄輪胎的安哥拉羊作品。60年代勞森伯格開始對絲網印刷復制圖像感興趣,與波普藝術的興起無不關聯(lián)。其后又將精力投入到表演、科技等領域,進行各種跨越藝術門類、媒介的表現(xiàn)方式。勞森伯格可謂是現(xiàn)代藝術史上持續(xù)不懈的探索者和先鋒者,是同時代最多變的藝術家之一。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四分之一英里畫作”

本次于尤倫斯藝術中心展出的巨作《四分之一英里畫作》(The 1/4 Mile or 2 Furlong Piece, 1981年—1998年)由190部分組成,長度約305米??梢暈橐患毩⒌幕仡櫺宰髌罚瑒?chuàng)作歷程橫跨17年(1981年—1998年),反映勞森伯格創(chuàng)作生涯中幾乎全部的重要主題,如白色繪畫、混合體,以及“紙板箱”“過?!钡认盗?,包括由現(xiàn)成圖像組成的拼貼作品或藝術家的攝影作品。展廳以線性的時間模式展開,由1981年的第一件作品開始,清晰展現(xiàn)了這位勇于探索的藝術大師在不同階段的藝術創(chuàng)作觀念,如白色繪畫、混合藝術、拼貼、絲網印刷及藝術家的攝影作品等,此外還包括音頻部分,播放藝術家在旅途中搜集而來的嘈雜街頭聲音。本次展覽策展人之一蘇珊?戴維森女士表示,“勞森伯格不僅是一名優(yōu)秀的藝術家也是一名出色的廚師,他做飯和做藝術一樣都喜歡不停地往里頭加東西?!?nbsp;這件龐大的作品靈感源于藏家羅伯特?邁耶霍夫與簡?邁耶霍夫夫婦以“勞森伯格”命名的馬駒,它于1981年榮獲“馬里蘭之日獎”。作品英文標題中的“弗隆”(furlong)是賽馬活動中的里程單位,而“2弗隆”則代表勞森伯格位于佛羅里達州俘虜島的住所與工作室之間的距離,反映出藝術家對藝術與生活關系的持續(xù)關注。

“勞森伯格在中國”

勞森伯格于1982年及1985年來過兩次中國。本次亦展出了勞森伯格第一次訪問中國的旅途中拍攝的兩套作品《〈中國夏宮〉研究》,是被其視為藝術作品的唯一彩色照片集。藝術家使用哈蘇相機,勾勒出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日常生活圖景,以敏銳的構圖與獨特的審美目光介入世俗生活,并融入其在整個職業(yè)生涯中所關注的城市環(huán)境與景觀元素。這些罕見的照片為勞森伯格30米長的卷軸式攝影作品《中國夏宮》(1982年),同時也是其第二次來中國北京舉的“勞生柏作品國際巡回展”中的重要作品。

為回顧勞森伯格20世紀80年代與中國文化的交流、互動,一系列檔案與文獻資料亦同期展出,反映勞森伯格對全世界最古老的造紙廠——安徽涇縣宣紙廠——的首次訪問,及其1985年在北京、拉薩舉辦的展覽。在兩個城市舉辦的展覽均以ROCI(勞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組織)的名義舉辦;ROCI亦指1984年至1991年進行的一系列國際性展覽項目,呈現(xiàn)于智利、古巴、德國、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前蘇聯(lián)、委內瑞拉等地,以1991年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展覽告終。本展覽同時展出勞森伯格的手寫版宣言、官方文件、小冊子,以及記錄1982年訪問過程的旅行視頻。

值得一提的是,“ROCI”的理念實際上源于勞森伯格1982年的中國之旅。ROCI的藝術總監(jiān)唐納德?賽夫認為,“舊與新、東方與西方、地方性與國際性——發(fā)生于涇縣的互動賦予ROCI項目在藝術與實踐方面以動力與能量,并造成全球性的影響。因此,ROCI成為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方式與橋梁。”

即使有些人認為勞森伯格的藝術在當今各種聲光電“轟炸”下的當代藝術圈里已不新鮮,勞森伯格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力和震懾力確也不可與1985年中國美術館的個展同日而語。但這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大師對美國乃至世界當代藝術及國際文化交流的促進,以及自身于藝術創(chuàng)作中持續(xù)不斷的跨領域變革,這正是如今大信息時代背景下藝術發(fā)展所欠缺的“時代精神”。

圖、文/林佳斌